金庸終回: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2021-02-10 中國青年網


金庸,你的青春裡一定有的名字。

夢想仗劍走天涯,是金庸的筆下的故事,讓我們無限接近屬於自己的武俠英雄夢。

《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這些讓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一直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從書本走上電視銀屏,這些故事成為我們一個個寒暑假最忠實的陪伴。

《神鵰俠侶》影視劇形象

武俠泰鬥,俠骨柔情。一讀金庸深似海,從此江湖是夢鄉。高曉松說:「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會是多麼倉皇!」

有人說江湖是快意情仇的決絕,而在金庸的江湖裡,除了兒女之情,還有正義和家國的情懷。

俠義精神尤在,而為我們造武俠夢的人卻走了。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5]。2000年,獲得大紫荊勳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全球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很早之前有人問金庸,

人生應如何度過?

他回答:

「人生,就該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他寫武俠開啟了一個新的武俠時代,

被譽為一代宗師。

功成名就後,金盆洗手,他辦報紙。

《明報》成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

登峰造極後,掛冠而去,他做學問。

全院七個系,他能教六個系

一覺自己學問不夠,

81歲高齡又赴英國學習。

他建書社,書舍建成後,退隱江湖,

把雲松書舍捐出以回報社會。

李白有兩句寫俠客的詩,

說的應該就是金庸吧。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

金庸一路走好,

我們相見於心,不忘江湖!


相關焦點

  • 金庸先生的詩意江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點擊上方收聽凱紫讀詩時間過得好快,兩年前的今天,金庸老先生走了。他這一走,不知道帶走了多少人的武俠夢。從十幾歲開始讀金庸,第一本《神鵰俠侶》開始,便停不下來。回想和大哥哥的點點滴滴,他已經和龍姑娘絕跡江湖,並肩下山去,而她自己卻不知情歸何處,這個時候,音樂悠揚而來: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而襄兒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我耳邊回想起那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 替天行盜,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歷史頻道2016年度爽文第一人石章魚今日回歸攜新書《替天行盜》火爆來襲讓我們一起看九州笑傲替天行盜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簡介風本無形,我欲獵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石章魚2017-18跨年文字重點工程作者簡介:石章魚,閱文集團白金大神作家,知名作家,歷史頻道2016年度爽文第一人。很早便開始踏入網絡文學,寫文數十年,創造暢銷書無數,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作品火熱,常盤踞在雅虎百度搜索榜前列,本本都是大熱作品。代表作《醫統江山》、《極品龍套》等。
  • 易經解說道德經之四十一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與名
    ﹔夷 道 若 纇 ﹔上 德 若 谷 ﹔廣 德 若 不 足 ﹔建 德 若 偷 ﹔質 真 若 渝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無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聲 ﹔大 象 無 形 ﹔道 隱 無 名道德經雲,吾不知其名,強為之曰大。大,無可比擬,無可匹配之義。同樣的,太亦是大,極就是無可比擬,無可匹配。所以大即是太極,也是道。更是無。是道在道德經的另一個名。之所以言大,是言道其大無外之性。
  • 10個字:「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蘊含的人生智慧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李白的《俠客行》作於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遊齊州時。時,唐代遊俠之風盛行。
  • 陳情令:「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聶導:不用感謝我
    觀音廟後,聶導拂衣而去,深藏功與名。大家都回去過著自己的日子,藍湛當上了仙督,魏嬰也跟小蘋果浪跡天涯。
  • 深藏功與名——無情面癱綾小路清隆(校園四霸之一)
    他們各個或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或文武雙全扮豬吃虎,或智極成聖情極成佛。讓人不僅體驗到頂級智商對決的快感,還能注意到「邊緣人」的生存哲學。今日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中的男主角:綾小路清隆。
  • 事了拂衣去:沒有同類的聶隱娘
    房梁鬥拱上,卻已蹲踞著黑衣女子,仍舊閉目側耳,只有髮絲微微拂動,簪住髮髻的匕首寒光凜凜。她潛近大僚,見幼子酣睡,不忍動手。遲疑間,大僚驚醒,怒喝拔劍,刺客卻已抽身離去。大僚將劍猛力擲去,鐺的一聲金屬鈍響,刺客頭也不回,劍斷成兩截,豁朗朗摔落地面。《刺客聶隱娘》冷麵出場,仁義離去。十年磨一劍,侯孝賢用一部「沒有武打的武俠片」講了一個「不想殺人的殺手」的故事。
  • 金庸筆下真正擁有純正「俠客血統」的人
    所以他們辦事必須要周全,要名正言順,要有公信力,要少得罪人,要有意義。他們被一條條看不見的線,遙控著他們的英姿颯爽。這是他們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儘管他們辦的事,可能都是大事,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卻不會那麼灑脫。
  • 風凌天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1998年,在初中畢業後,他夢想當一名工人。2000年,他又回到了萊蕪,參加過各種退伍軍人事業單位招考,雖然成績不錯,但卻遲遲沒能被錄用。無奈之下,他回家扛起了大钁。2006年,他到濟南當起了業務員,但正當他升職加薪一路春風得意時,公司倒閉了。不甘心一年的努力白費,就一趟趟地去濟南要工資。在這個過程中,路邊的一個書攤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才華橫溢 初次「試水」,一個月掙了一萬多。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服部源之助(淺野忠信飾)是名武藝高強的劍客,他為了籌錢給妻子(夏川結衣飾)治病也來到小鎮,想要尋找一份工作。➤ 莎拉(凱薩琳·莫瑞斯 飾)、妮可(帕翠西婭·維拉奎茲 飾)、盧卡斯(約翰尼·李·米勒  飾)等七名FBI成員在資深教官傑克·哈裡斯(方·基默 飾)的 帶領下,來到離加州不遠的弗涅戈小島,他們將在島上的虛擬小鎮中進行演練
  • 《多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敬狗狗Togo
    比如:《忠犬八公》《我在雨中等你》《一條狗的使命》《導盲犬小Q》等等 而《多哥》這部片子則聚焦於關注度很少的雪橇犬,雖說雪橇犬的題材有一些,就例如同門同年的《野性的呼喚》,它則用另一種方式去闡述溫情,卻仍將側重點放在了人與狗,並且做工讓人略有唏噓,但感動依舊,有興趣的可看(ps:中意哈裡森福特別錯過·)。
  • 文 金庸筆下,真正擁有純正「俠客血統」的人是什麼樣的?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節選自李白《俠客行》選自李白「古風五十九首」裡的這首《俠客行》,是唐詩裡最具武俠風味的一首。李白這個天才寥寥幾句就勾勒了一代江湖俠客的風骨影蹤。說到俠客,避不開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金庸的武俠裡,俠客的核心關鍵詞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 決戰平安京 魅影進場 修羅追命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夜叉攻略
    拿出來前中期都是節奏發動機,進場一套技能直接帶走,然後憑藉技能瀟灑翻滾而去。名副其實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0101式神介紹夜叉其實源自於佛教裡面,某些國家神話裡一般是指吃人的惡鬼,而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居住在森林中的神靈。
  • 圖解|【荒野大嫖客】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喬要去跟著騎兵隊,老闆怕他惹麻煩也一起去了老闆問去哪?喬說去河邊被送回了屋喬讓老頭回棺材鋪喬一臉不屑
  • 金庸逝世:一個人有多偉大,就有多厚道
    金庸是中國近現代作品發行量最大的作家,創造了無數家喻戶曉的經典形象。凡有華人處,無不讀金庸。高曉松說:「如果沒有金庸,我們的少年時代該會是多麼倉皇!」金庸先生走了,他的書還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筆下的大俠,大都有厚道誠懇的品格,為國為民的胸懷。
  • 6部金庸武俠劇盤點,帶你重走江湖致敬經典
    《笑傲江湖》(2001年上映)電視劇根據金庸同名武俠小說改編,講述了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偶然遇上曲洋和劉正風,得到《笑傲江湖》曲譜的系列故事。這部電影中的人物角色塑造特別成功,尤其是茅威濤,將東方不敗的那種柔媚中的變異了的人格和東方教主的威嚴與狠毒都演繹的很好,堪稱全劇最出彩的一個角色。
  • 收刀入鞘,事了拂衣去——真正的「荒野大鏢客」《用心棒》
    黑澤明電影時長動輒三四個小時,而這部片子卻不同,110分鐘裡,故事極為緊湊利落,正如片中俠客三十郎(三船敏郎飾)的出招——疾風劍影,收刀入鞘,事了拂衣去。閒言少敘,這就瀟灑利落地走入圖文故事和黑白光影,一睹大鏢客三十郎的俠義之道。
  • 陳佩斯 事了拂衣去
    在陳佩斯自己這裡,一次次事了拂衣去並沒外界想得那麼複雜和悲壯,「其實特別自由,而且真的是入無人之境那種感覺,屠洪剛唱的那個歌兒叫什麼?我站在烈烈風中。」陳佩斯的人生故事裡,充斥著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誤會。人們為他的離開惋惜了20年,對他自己來說,他只是想走進風中,追求他想追求的、他絕不能失去的自由。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恐怕只有黑澤明的電影裡才有真正的俠
    最早對俠義精神的認識,完全來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可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江湖中的人情世故卻總也跳脫不出陷於政治勾心鬥角漩渦的掙扎,於是,主宰自我命運永遠都只是一句虛言,而一旦背負上忠君愛國的使命時,個人的命運就會和國家的命運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