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窩被捅了,為什麼「受害者」集體陷入沉默?

2021-03-02 36氪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網際網路商業

━━━━━━

當UGC價值被充分肯定,伴隨而來的是造假和投機,但它本應該朝著不斷迭代的方向演進。

文 |  高歌 

編輯 |  方婷

點評造假、遊記注水,馬蜂窩事件持續發酵了一周,仍未劃上句號。

雙方依然在比例問題上糾纏不休。一方稱點評數量僅佔整體數據量的2.91%,另一方稱馬蜂窩偷換概念,2100萬條點評中1800萬條作假,錯就是錯。

誰是誰非已有太多評判,雙方也已進入法律程序等待裁決。但換個角度思考,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被充分討論?這是一個孤立事件嗎?旅遊行業是否存在類似問題?UGC的內容生產機制是否應該被重新審視?

缺位的被抄襲方

這不是今年網際網路圈的第一次內容抄襲事件。今年7月,大眾點評被指抄襲小紅書,以大眾點評向小紅書道歉告一段落。兩次事件對比,我們發現有一些不同:

點評和小紅書是抄襲和被抄襲方,而在馬蜂窩抄襲事件中,由公眾號小聲比比和第三方數據公司乎睿數據爆料,被抄襲方卻並未發聲。36氪就此事詢問點評,未得到點評方面的回應。

為什麼在此次事件中,被抄襲方是缺位的?

大膽推測一下,因為這既不是一個孤立事件,也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幾家旅遊電商互相搬運抄襲信息、以爬蟲技術獲取數據是行業問題,大家都心照不宣。

「誰是原創」變成了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50%的原創加上50%的搬運,或者比例變動一下,很難講誰抄襲了誰。如果由第三方將同一個內容在各大平臺發布,這個時候又該如何判定誰在抄襲。

36氪找到幾家在淘寶上專門從事刷點評、製作遊記的商家聊了聊。

一家名為「彼鄰」的淘寶店鋪在2011年開店,店主王波(化名)稱,自己算是在淘寶最早從事這一行的店家之一。

彼鄰主要向商家提供點評和遊記兩項業務。刷點評每條6元,遊記則更加細分,代寫一篇4000字左右、配圖100張的遊記需要450元,提到商家名稱需要加收60元(默認單發馬蜂窩平臺),每增加一個發布平臺(攜程、去哪兒、途牛、窮遊等)另外加收50元,推到置頂位置則需要每月再額外支付1200元。

另一家名為「惠達」的淘寶店,曾在兩天內將攜程一家酒店的評分從4.0升至4.4,店鋪客服稱,旗下寫手皆為實名認證,根據酒店詳細介紹和原有顧客評論自由發揮,打5分好評。

明碼標價的遊記,基本上也是「偽原創」,文字從其它在線旅遊平臺抄襲搬運,圖片則完全複製。原本就來自於各大平臺的內容圖片,經過新一輪的組合拼湊,又重新回到了各大平臺上——這顯然不是健康良性的內容生產方式。


平臺應有監管責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王波表示,馬蜂窩進行整改,其業務基本不受影響。「若在審核期間沒被發現,接下來就不會查了。被發現大不了封號而已,就用別的帳號再發。」

UGC早該迭代了

上面談到了人工的內容搬運,馬蜂窩事件中則是利用爬蟲技術,進行UGC內容抓取。

那麼,UGC內容還有哪幾種生成方式?了解了這一點,才能了解到每種方式中潛在的作弊空間。

Talkingdata合伙人高鐸和我們分享了行業內存在的幾種內容生成方式:其一,平臺小編(運營人員)製作內容。其二,籤約旅遊達人、旅遊攻略號發布內容。其三,UGC內容抓取。

而UGC內容抓取方法又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商業合作,內容付費;二是註明來源;三是直接抓取(既不合作也不註明來源);四是AI技術,根據場景自動生成內容;五是機器牆方式,上千上萬臺機器自動生成UGC內容。

不難看出,除了商業合作具有合規性之外,其它幾種UGC抓取方式都多多少少存在灰色地帶。

或者說,有違UGC社區本來的初衷——從虎撲到豆瓣到小紅書,基本上每個UGC社區都會強調人的「溫度」。UGC是螞蟻雄兵的力量,這裡面,人的因素顯然不能完全被機器取代。

UGC的概念始於web 2.0時代,如今已經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天下,UGC的迭代速度卻沒跟上。

「UGC點評發展這麼久了,早就應該更新迭代了。」獵鷹創投董事總經理李圓峰表示。

他認為,下一代的UGC內容應該是基於個人愛好標籤所產生的。舉個例子,基於一個喜歡吃四川火鍋的人去評判羊肉,信息的準確度並不高。「所以未來點評的真正價值是,基於和自己興趣愛好口味一致的人,從他們的點評中獲得消費參考建議。」

但比起如何讓內容匹配更精準,眼下更棘手的是內容的真實性問題。商家從來不缺乏造假的動機,創投圈也從來不缺乏「先汙染後治理」的例子,先高速增長,再逐一洗白。平臺需要對內容質量把關,平臺自身也需要外部的強力監管。

被忽略的用戶視角


馬蜂窩事件中的關聯方——馬蜂窩平臺、爆料方(自媒體及第三方數據機構)、投資方、被抄襲方(競品)、用戶。

被討論最多的是前三者,馬蜂窩處在沸沸揚揚的輿論中心,被詬病最多的是一家以內容為商業底層的公司,卻被指控內容抄襲。

投資方的態度我們在《馬蜂窩融資原已接近尾聲,騰訊領投,估值20億美元》有詳細分析。本次事件對馬蜂窩已長達3個多月的融資進程有無影響,認為「不會受太大影響」的投資人反而佔到多數,理由是不涉及商業本質、對用戶影響不大。

被抄襲方在此次事件中是缺位的,用戶的聲量也漸漸變小。

用戶的信任有沒有被動搖——這對馬蜂窩來說很關鍵,用戶的信任關係決定了以後會有多少人去消費內容。2018Q1馬蜂窩周活增長2.7倍,對事件發生後的數據表現進行分析,可以看到用戶受到影響的程度。

用戶受波及程度是投資人在意的指標,會直接反映在估值上。一位旅遊行業投資人分析,「如果影響到用戶信任,起點的數字就發生了變化,重大的因子會被調整,過去的模型會被修正。」

但我們如果從UGC內容迭代視角來看,用戶的需求會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用戶生產的高質量內容是更稀缺的資源。

從用戶視角出發,難道不想看看殭屍、水軍、虛假評論被清理乾淨的UGC社區是什麼模樣?

當搜索點評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難道大家不希望看到更真實、精準的消費決策建議?

甚至@小聲比比 創始人梓泉也表示,理解「馬蜂窩的做法對普通用戶影響不大」,只是想告訴大家這是錯的。

但用戶的聲音顯然應該被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擁有2116粉絲,發表過13篇遊記,11條點評的馬蜂窩用戶楊二史密斯稱,很多網站都是拿來主義,其實我希望也能爆料一下其它網站,就像爆料馬蜂窩一樣。

擁有13742名粉絲,發表過43篇遊記,536條點評的馬蜂窩用戶雍容makiori覺得「非常痛心」,結果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馬蜂窩事件是平臺自查不嚴、強力對手缺位、缺乏外力監督種種因素下爆發的危機。一個熱點事件終會被另一個熱點事件淹沒,最終留下了什麼?

當UGC的社區價值和商業價值被充分肯定,伴隨而來的是造假和投機。但它本應該朝著不斷迭代的方向演進。

(實習記者邱曉芬、李藝丹對本文亦有貢獻)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馬蜂窩被捅,一場涉及水軍、造假、投資暗戰的羅生門

相關焦點

  • 「馬蜂窩」捅了馬蜂窩,大數據背景下的「羅生門」?| 熱點分析
    上周末,全中國熱愛旅遊的驢友們過了一個不是滋味的雙休,以內容起家的馬蜂窩卻涉嫌內容造假,一石激起千層浪,馬蜂窩被捅,輿論譁然。有組織「攻擊」馬蜂窩此次數據造假事件起源於自媒體爆料,該公眾號聲稱自己是「有組織攻擊馬蜂窩」。
  • 捅了馬蜂窩的小聲比比來找我,我說:我們要大聲比比!
    「老一輩被告」的看法我……我作為18歲的美少女被告也確實有些話想說就乾脆來聊一聊吧我覺得:被捅出來的不止馬蜂窩還有在線旅遊集體虧損的尷尬現狀「小聲比比」捅馬蜂窩的事件確實讓我想到了我和百度的案子終於被捅到了大眾眼前這是大快人心的這也和我一貫的處事原則是一樣的:我們不止要小聲比比我們要大聲比比!
  • "馬蜂窩"被捅了!1800萬條評論都是抄來的?官方回應來了
    自媒體文章將不法商家的違規行為歸結於馬蜂窩,所述的馬蜂窩用戶數量,與事實和第三方機構數據嚴重不符。聲明稱,上述自媒體還將馬蜂窩用戶內容生產的活躍周期,與餐飲等本地生活服務類APP相對比,並解讀為馬蜂窩員工有組織的抄襲,存在明顯誤導傾向。聲明還稱,針對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 內地捅馬蜂窩第一人
    熱衷揭露明星隱私的卓偉,捅娛樂圈馬蜂窩是他的最愛,經常捅完一個鬧得無法收拾、然後撒丫子跑,輾轉多家媒體單位,後來乾脆跟黃金搭檔馮科成立「風行工作室」的捅蜂窩小分隊。我們來盤點一下卓偉捅過的幾個燒手的著名蜂窩。
  • 美國會暴亂現場,突然出現了這個國家國旗,該國網友集體陷入沉默
    據海外網報導,美國國會日前突然發生了嚴重的混亂,就在這時外國媒體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美國國會暴亂的現場,竟然出現了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的國旗,得知此事的該國網友也集體陷入了沉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美國國會出現澳大利亞旗幟在美國國會的混亂現場出現了澳大利亞的國旗時,這不就是表明在支持美國的暴動?
  • 「北極星攻略」上線,將指引馬蜂窩朝向何方
    馬蜂窩的「官方認證」對於馬蜂窩來說,做旅遊攻略已然成為了其在旅遊行業的立足之本。按照平臺定位來看,馬蜂窩自身的特點主要包括「旅遊攻略」、「自助遊攻略」,以及「旅遊社交分享」,與此同時,平臺也是通過點評、問答、遊記等內容,為用戶提供消費的決策參考。
  • 藍潔瑛被逼瘋的那個年代:黑社會、潛規則和沉默受害者們
    香港影壇「黃金時代」的光鮮背後,到底有過多少個像藍潔瑛這樣的沉默受害者?希望這次風波能撕開當年的秘密,而不是再次將受害者們的嘴牢牢關上。—我是春十三娘的分割線—很多內地影迷對藍潔瑛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話西遊》中「桃花到處寸草不生,金錢落地人頭不保「的春十三娘。
  • N號房事件背後,明哲保身的娛樂圈為何集體打破沉默來發聲?
    比起過往的娛樂圈總是保持沉默,李惠利、邊伯賢、樸燦烈等藝人相繼發聲,要求公開涉案人員真實身份,還受害者公道,這也讓很多人有點意外。「N號房事件」的74名受害者中並沒有演藝圈人士,是什麼使得這些平素大多選擇明哲保身的藝人打破沉默呢?暗黑世界令人作嘔先簡單科普一下。"
  • 馬蜂窩除了假評論,還犯了哪些錯誤?
    「旅遊之前,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
  • Jon Snow 究竟被捅了幾刀?
    轉身就被捅了一刀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請告訴我Jon沒死!我快要窒息了,他們為什麼要帶走我的Jon,為什麼要帶走我珍貴的Jon,為什麼!雖然我被捅了6刀,但素,I'll be back……
  • 我們調研了500個馬蜂窩用戶,發現它最大的問題不是數據造假
    3)建議馬蜂窩宣傳「在這裡也能訂機酒」的概念,並考慮把民宿和一日遊作為交易變現切入點;可以考慮小紅書式的精準信息流盤活點評數據,增加轉換,並夾帶廣告。 引言 最近小聲比比的一篇帶著B站和知乎式調侃的渾水文在朋友圈引起了軒然大波,一邊是眾人拍手稱快,一邊是從業者和投資人的集體禁聲,輿論上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
  • NCT泰容對受害者道歉,韓網友:帶著記者去道歉是真心的?
    theqoo熱帖——「親自見面了」 NCT泰容 過去爭議的真相昨天11日下午泰容與受害者見面了。Wikitree也一同前往,泰容承認了過去所有的爭議並道歉。泰容過去爭議有三個核心核心爭論點有3個,包括貶低女同學外貌的回帖,參與集體欺凌,貶低性少數者的發言等。
  • 受害者如何從性暴力中康復?
    穿越重重疊疊的禁忌,"皇帝的新衣"背後的真相慢慢地呈現於世——與10年前甚至5年前相比,在今天,性暴力已經不是一件明顯卻被集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做討論的事情。乘著近期熱搜的浪潮,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的,有以下這些重點:
  • 用直播攻略世界,馬蜂窩「五一」推出千場旅遊直播
    4月30日至5月5日,馬蜂窩推出「打開馬蜂窩,直播全世界」系列精品旅遊直播活動,逾千場直播,數千個景區景點,國內外合作夥伴和旅遊達人聯手策劃,九大網絡平臺同步直播,解鎖「五一」小長假的全新玩法。4月30日晚間,馬蜂窩將武漢燈光秀搬進「打開馬蜂窩,直播全世界」的直播間,讓一直關心武漢疫情的全國人民共同觀賞這一美景。早在4月8日,「封城」76天的武漢終於重啟,馬蜂窩在武漢開城首日就策劃了以「武漢重啟」為主題的直播內容,不少觀看直播觀眾在直播間評論「看到武漢堵車都很開心!」「等到疫情完全結束,一定要去武漢看一次櫻花,吃一碗熱乾麵!」
  • 美西方主流媒體集體沉默
    如果說第一部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著重揭示新疆所遭受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威脅、新疆反恐鬥爭的真相,第二部紀錄片《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著重展示「東伊運」的殘忍性及恐怖組織本質,那麼《巍巍天山》更多地從暴恐事件的受害者、倖存者、親歷者的角度展示新疆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新疆各族幹部、民警和群眾為維護新疆穩定和發展大局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 馬蜂窩「雲旅遊」直播的攻與守
    馬蜂窩從直播團隊的搭建,到與商家、旅遊達人、各視頻平臺廣泛聯動;從直播功能上線,到完成3次重要更迭;從每日3場至10場的站內直播,到每日接近100場的站內直播……馬蜂窩均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這是高度緊張、極度興奮的一段時間。」 馬蜂窩旅遊直播相關負責人說道。
  • 《挑山工》、《珍珠鳥》、《捅馬蜂窩》:為什麼能入選小學課本?
    時隔多年,小學時的這些課文依然記憶猶新,當我拿到這本馮驥才先生的新書《人生滋味》時,不由的想知道,書中的這些作品為什麼能入選小學課本?《挑山工》、《珍珠鳥》、《捅馬蜂窩》……這些都是馮驥才先生《人生滋味》中的散文。
  • 發現中國小眾之美,馬蜂窩攻略LIVE邀你成為新秘境推廣大使
    在本次主題線上活動中,馬蜂窩從榜單中精選十個頗具代表性的中國「新秘境」,推出線上互動小程序和「一分鐘解鎖秘境」系列小視頻,讓遊客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把那些小眾目的地遊個遍,將中國曾被廣泛忽略的「隱秘之美」呈現給遊客,幫助這些最具新網紅氣質的旅行地集體出道。
  • 寒蟬效應下的性騷擾受害者
    也說明實際性騷擾發生數量遠遠大於法庭審判數量,能真正發聲和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性騷擾受害者還是少數。為什麼更多的受害者選擇沉默呢?但性騷擾事件一般都在實施者利用職務之便製造與受害者獨處時發生,具有相當隱蔽性。同時受到傳統父權思想的影響,性騷擾受害者首先會產生自我懷疑的念頭——是我穿得太暴露還是無意給了對方可以這樣做的暗示。同理,在受害者公布自己被性騷擾的遭遇時也會面對此類質疑,苛求受害者「自證清白」的聲音甚至超過了對性騷擾者的譴責。這迫使受害者保持沉默。
  • 《沉默的真相》真.沉默的真相
    最近很火的兩部劇,一部摩天大樓,一部沉默的真相。國慶無事選擇要刷的劇時,看了簡介即使另一部裡有baby也還是選擇了摩天大樓,因為沉默的真相,就連簡介都很沉重。 更不說紫金陳這個原著了。還記得夏天的時候連續看了劇版的《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孩子》,抑鬱到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