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B 站送去納斯達克之後,FGO 還能給 B 站帶來什麼?
一番嚴肅的講話後,B 站董事長陳睿再一次表達了他對玩家們的感謝,隨後他開始頻繁地被觀眾的笑聲和掌聲打斷。「你們的掌聲是想說,」陳睿也忍不住笑了,「『請再開始你的表演』是嗎?」
這是手遊《命運-冠位指定》(以下簡稱 FGO)玩家們的一個梗,在去年的第一屆 FES 上,陳睿曾承諾要為玩家們運營好 FGO。之後每次發生運營事故的時候,玩家們就把當時的視頻翻出來調侃陳睿,同時配上一句二次元圈子裡的「嘲諷名言」:你能再表演一下那個嗎?
「雖然大家都說不要立 flag,但是我覺得工作要做好,flag 也一定要立。」陳睿接著說,「我還要再說一遍,請大家相信,我們一定會好好地運營 FGO。」
8 月 31 日,FES 夜場,陳睿像去年一樣全程參與了活動。這是 B 站為了慶祝 FGO 在中國運營三周年而舉辦的紀念展(Fate/Grand Order EXPO Shanghai 2019,簡稱 FES)。
FES2019 場館 | 視覺中國
26000 平米的展區比去年第一屆 FES 大了一倍多,除了廟會、博物館、手辦館和放映廳以外,現場還擺出了兩款巨大的遊戲實景還原,一臺 1:1 還原的巨型潛艇,還有一棵 12 米高的「空想樹」。8 月 30 日到 9 月 1 日,三天時間,FES 白天的展覽引來了成千上萬的玩家,周六晚上千人左右的夜場表演更是一票難求。
很少有遊戲能在線下具有這樣的號召力,尤其在二次元領域,為單款遊戲舉辦的系列主題活動更是鳳毛麟角。對玩家而言,FES 是 FGO 核心玩家們的一次線下聚會,但他們對 B 站來說並不僅僅是一款遊戲的忠實玩家,而 FES 的主角也不只是一款遊戲。
把 B 站送去納斯達克的遊戲「過去三年,FGO 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日本引進遊戲,沒有之一。」陳睿說道,前一天晚上,因為 FES 以及相關的線上活動,在簡中版發布的三年之後,FGO 再一次登頂 App Store 暢銷榜。
據陳睿在一次直播活動中透露,遊戲還沒在日本上線的時候,他們就籤下了 FGO 在中國大陸的獨家代理。到 2016 年上線前,B 站花了一年時間重構 FGO 的代碼程序,並且在遊戲漢化上投入了很多成本,這段時間的努力保證了 FGO 作為一款劇情驅動的文字冒險遊戲對國內用戶的友好程度。
2016 年 9 月,FGO 在中國大陸上線。遊戲公測前,B 站專門請來了原本就是 Fate 系列忠實粉絲的陳坤作為代言人,同時還舉辦了公測發布會,這是 B 站史上第一次為遊戲舉辦發布會。初期憑藉著 Fate 系列在 B 站沉澱的人氣以及代言和發布等推廣活動,FGO 正式公測前預約數約 300 萬,是當時中國市場上預約數最高的手遊之一。
FES2019 現場的 Fate 博物館 | 視覺中國
比起《王者榮耀》等大眾手遊,偏小眾的 FGO 在用戶數量方面要落後很多,但用戶的忠誠度和消費力度卻要遠遠高於前者。在遊戲上線的半年後,FGO 甚至一度超越《王者榮耀》,登頂 App Store 暢銷榜。
根據 B 站招股書的數據,整個 2017 年,FGO 佔據了 B 站遊戲業務超過七成的收入,而遊戲作為當時 B 站最主要的貨幣化手段,佔據了 B 站 2017 年整體收入的 83.4%,這意味著整個 2017 年,B 站有超過一半的營收來源於 FGO 這一款遊戲。因此在 B 站遞交招股書以後,很多人戲稱 FGO 撐起了 B 站的半壁江山,而為 FGO 充值「氪金」的玩家們則自稱是 B 站的「雲股東」。
收入單一對上市公司而言不是一件好事,重視數據的投資人們並不滿意 B 站的收入結構。但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 FGO 在營收上的驚人表現,讓 B 站在視頻無廣告、直播和會員等業務尚未成熟的時候,能夠給華爾街講一個不乏亮點的商業化故事。
不過,自從 B 站 2018 年 3 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公司的收入結構一直在朝著多元化發展。從最近的 2019 年 Q2 的財報可以看到,雖然 B 站的遊戲業務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2019 年 Q2 移動遊戲營收達 1.34 億美元,比 2018 年同期增長 16%。但其他業務的營收增長速度則更為驚人。據財報數據,B 站在直播和增值服務業務以及電商和其他業務的收入上分別同比增長了 175% 和 489%,尤其後者連續三季度保持著三位數增長。而遊戲收入佔比自 2018 年 Q1 到 2019 年 Q2,已經從 79.38% 下降到 60%。
放進一個更長的時間線裡,FGO 原本營收主力的角色也在發生著改變,招股書裡誇張的數字在當時導致了很多人對 B 站的誤判,但對 B 站而言,FGO 從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更不是一個短期的變現手段,它更像是 B 站商業模式的一次成功論證。
影視遊戲兩開花2012 年,B 站看上了 Fate 系列動畫《Fate/Zero》第一季精良的製作,找到日本版權方,拿下了網絡同步播放的合作。4 月,動畫第二季與日本同步開播,這是中國視頻網站第一次對海外作品進行同步播放,當時還是個人網站的 B 站在《Fate/Zero》第二季上線後,高峰時最多有幾千人同時在線觀看。
不過樹大招風,播出僅僅 3 集之後,B 站因為網友舉報「沒有從境外引進內容的資質」,不得不暫停《Fate/Zero》第二季的同步播放。陳睿回憶說,當時國內視頻網站對海外內容引入還在摸索的階段,這次事件也「在無意中推進了國內視頻網站的運作方式,後來同步播放的內容就越來越多了」。
但不管怎樣,《Fate/Zero》第二季的同步引進標誌著 Fate 這個 2004 年誕生的 IP,第一次通過正式版權渠道接觸到了中國的粉絲們。而 B 站也通過這次的引進,開啟了它與 Fate 系列的淵源。
在這之後,B 站開始從正版渠道獨家引入越來越多的 Fate 系列作品。2014 年,B 站已經成為了一家有著相當規模的視頻網站,這時《Fate/Stay Night》系列新作的引進進一步提高了 B 站用戶裡 Fate 系列粉絲的比例。到今天,這部兩季的動畫已經在 B 站上收穫了超過 2 億的播放量。
在幾部動畫作品播出之後,B 站的 up 主們對 Fate 系列作品的二次創作也達到了巔峰。Up 主們根據 Fate 系列創作的視頻形成了 B 站上第一次動畫 IP 的規模性投稿,這些內容中產出了很多二次元圈子裡廣為流傳的「萬惡之源」(二次元黑話,指梗的出處),甚至對 B 站的社區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到 2016 年,B 站引進 FGO,這時 Fate 系列 IP 才在國內有了動畫以外的正版形式。從百度指數的可以看到,2012 年以來,Fate 系列的熱度隨著正版作品的引入而波動,而 FGO 推出之後,人氣迅速超越了動畫,突破了原有的熱度。2019 年,《命運之夜》兩部大電影的上映,更是讓電影的熱度一度超越了遊戲。
百度指數電影(fate hf)熱度最近超越了遊戲 | 網站截圖
2019 年 1 月,國內終於引進了 2017 年就在日本上映的《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B 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除了平臺上的推廣以外,電影上映前,B 站還在上海主辦了電影的首映禮。7 月,電影續作《命運之夜——天之杯 2:迷失之蝶》續作上映,從公開資料中可以看到,B 站於 2015 年成立的嗶哩嗶哩影業已經正式參與到《命運之夜——天之杯》第二部作品的引進工作中。截至目前,兩部電影在國內取得了超過 6000 萬的票房。
在動畫、遊戲和電影交替循環的同時,2018 年 11 月,B 站推出漫畫 app 嗶哩嗶哩漫畫。目前這一漫畫平臺上已經上線了多部與 Fate 系列遊戲和動畫相關的漫畫作品,這些作品全都採用了首話或前幾話免費,後續章節付費的模式。另外一邊,在 B 站的電商平臺「會員購」上,大量的 Fate 系列周邊產品以及相關的漫展和演出門票也在陳列銷售。
嗶哩嗶哩漫畫上的 Fate 系列漫畫 | 網站截圖
「今年的 FES 除了 FGO 遊戲裡面的內容,我們還增加了很多 Fate IP 系列作品的內容。」陳睿在會場說道,上面提到的那些圍繞著 Fate 系列 IP 衍生的作品和產品,在 FES 現場有了一次集中的呈現。博物館裡有 Fate 系列作品的各種經典海報,放映廳裡播放著經典的動畫影像,現場粉絲還可以直接買到 Fate 系列的日本正版周邊。
可以說,經過這幾年的運營,從社區內容到影視遊戲,再到周邊衍生品以及線下的大型活動,Fate 系列 IP 通過 B 站這一平臺在國內完成了很多國產 IP 都難以企及的內容和商業的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曾經作為 B 站「半壁江山」的 FGO 只是扮演了遊戲這一環的角色,而 Fate 系列伴隨著 B 站業務多元化的展開,還有著更多商業化的可能。
IP 多元化對 B 站來說,FGO 只是 Fate 系列 IP 商業循環中的一環,而 Fate 系列也不會是僅有的個例,已經在二次元領域站穩腳跟的 B 站正在將 Fate 系列的成功模式復用到其他 IP 上。
外部引進方面,B 站與日本多個版權方達成了合作,在過去幾年裡,優愛騰等視頻平臺對日本動畫等引進逐漸被 B 站超越。據 36 氪的報導,今年第一季度,嗶哩嗶哩採購了 27 部日本新番,「佔到中國採購番劇總量的 90%,這個數據是三大視頻網站總和的三倍」。
而在國漫領域,B 站在過去兩年裡投資了很多動畫 CP(content provider)公司,合作模式很多是以動畫公司當下的作品切入,之後 B 站會將已有的 IP 交由 CP 公司製作,典型的《三體》動畫就是通過這樣的形式。有動畫從業者對極客公園透露,在動畫和二次元領域,優愛騰等體量更大的視頻平臺會避開與 B 站的競爭,因為 B 站沒有廣告的模式更容易獲取觀眾,而它本身的社區屬性也天然有著流量優勢。
內容布局之後,B 站本身的社區文化在作品運營階段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 B 站上觀看動畫的觀眾粘性要遠高於其他平臺。有接受 B 站戰略投資的動畫公司創始人對極客公園表示,他們最初選擇與 B 站合作並接受 B 站投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 B 站雖然播放量的數據要低於其他平臺,但是後期粉絲和消費的轉化率卻高很多,他認為 B 站的觀眾基數直接跨過了「普通觀眾」的領域,誇張點說,B 站展示的數據,「不是播放量,它上來就是粉絲了」。
因此,藉助社區的高轉化率,在商業化鏈條的後期,B 站通過投資艾漫等衍生品公司,合作製作遊戲動漫等 IP 的衍生品。在「會員購」平臺上,已有很多艾漫製作的周邊產品,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 Fate 系列產品。
FES2019 現場的「空想樹」 | 嗶哩嗶哩
另外一邊,動畫番劇的衍生形式動畫電影也有了足夠龐大的消費人群。先後於 2019 年 1 月和 7 月上映的兩部《命運之夜》大電影,在內容上完全是粉絲導向,對非粉絲觀眾非常不友好,宣發上也主要在原本的粉絲渠道裡宣傳,因此有影院從業者認為,兩部電影取得 6000 萬元的票房成績基本體現了 Fate 系列核心粉絲的消費能力。一方面,兩部 6000 萬元的票房證明 Fate 系列已經能夠在國內的院線立足,而它本身絕對粉絲向的內容,則證明 Fate 的 IP 已經能夠獨立邁入大眾化的市場。
對 B 站而言,在資本上的大範圍布局,可以保證旗下各種 IP 都能以 Fate 系列相仿的模式進行成體系展開,從這個角度上來看,FGO 在 B 站營收裡越來越小的佔比,其實也是 B 站在 IP 多元化上努力的結果。
現在來看,IP 多元化的進程還在初期的階段,但廣泛布局之後,爆發也會越來越接近必然。至於什麼時候 B 站上才會出現下一個 FGO 這樣的商業爆款,如一位原創動畫行業的從業者所說,對內容行業來說,做好份內的工作,抓住每一個機會,接下來的,就交給時間了。
責任編輯:臥蟲
題圖來源:嗶哩嗶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