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能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在乎自己的感受,為了維護自己利益,他們常常會損害別人的利益,而有的人自視過高,總是認為別人低他一等,常常通過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獲得滿足感。這樣的人往往很難獲得他人的支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些人通常是沒有什麼格局的人,而格局對於一個人非常重要,它影響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今天我們就用鬼谷子的處世智慧來談談格局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一、做人不能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我們都聽過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藺相如在其他諸侯國動動嘴皮子討得趙王歡心,接著被趙王封為上卿,原本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轉眼間就獲得了比自己高的地位,這讓廉頗心裡很是難受。再加上,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在一旁挑撥拱火,這讓廉頗開始處處為難藺相如,而這消息也是很快傳進了藺相如的耳朵裡,其他人都在一旁等著看好戲,當然看好戲,想要趁機獲取好處的還有其他諸侯國。面對廉頗的處處為難,藺相如並沒有放在心上,而是能避就避。當有人問他為什麼如此謙讓廉頗而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時,藺相如說:「我跟廉頗將軍都是為在趙國服務,如果我們兩個人鬥個不停,我們兩個人結下仇恨,到時候吃虧的不是我們,而是趙國。」藺相如沒有隻在乎自己的感受而是顧及整個國家的利益,他擁有大格局,所以可以得到趙國卿大夫的官職。
二、做人應學會包容他人
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鮑叔牙和管仲,他們二人曾一起做生意,管仲往往分得較多的財利,而鮑叔牙並不認為他是個貪婪的人。管仲幫鮑叔牙辦事,但是事情沒有變好,反而情況越來越糟,鮑叔牙也沒有責怪管仲。再後來,鮑叔牙服侍齊國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糾。到了小白立為桓公的時候,公子糾被殺死,管仲也被囚禁。鮑叔就向桓公保薦管仲。正是因為鮑叔牙有包容之心,了解管仲的才能並包容他的缺點,才會向齊桓公推薦管仲,也是因為齊桓公有包容之心任用管仲,才能使齊國贏得霸主地位。所以正如鬼谷子的處世智慧中所講的那樣,一個人要能容人之過,所謂能成大事者都是能發現別人優點包容他人缺點的人,格局大的人是能夠包容他人的人。
三、做人不應只看眼前的利益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在與他人合作進行工作時,常常為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而不惜損害合作者的利益,有的甚至背信棄義,中途放棄與原本合作夥伴的合作事宜。他們這樣做,表面上看是暫時獲得了自己滿意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他們卻忽略了自己未來發展的持續性,就像下象棋一樣,有人會急於吃掉對方的一個「馬」,而忽略了自己的「帥」已經危在旦夕,而格局大的人能夠考慮長遠,為贏得最後的勝利,不在意自己暫時損失的一「車」一「馬」。
所以我們要想獲得成功,把事情做得漂亮,就得改變自己的格局思想,形成大的格局觀念,在這方面,我們要向鬼谷子的處世智慧學習,形成良好的格局觀,良好的格局觀能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幫助我們在遇事時能夠考慮長遠周全,不局限於自己暫時獲得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幫助我們做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