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醫護人員援馳湖北,建築工人在2周之內平地築起兩座醫院,22家機構同時研發抗新冠疫苗。截止目前,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4734例。
中國14億的人口基數,讓人們對龐大的數字有一些麻木,但如果將每一個以萬計的數字拆解成最小單位,就能感受到個體的力量。
那些曾被忽視的、無數次擦肩而過的普通人,憑藉著無私、勇氣與愛,連結起家庭、社區、以及城市。他們聚集起溫暖,星點微芒點亮前往明天的燈火。
-01-疫情襲來,在天職的號召下,八十多歲的前輩和90後的年輕人,攜手走入戰場。清一色的防護服裡是不同的笑臉。
湖南永州江華縣的護士翻出了2003年參與非典時穿過的隔離衣重新出徵。微微發黃的的衣服上,左肩寫的「非典」已微微褪色,右肩加上了「新冠」。
湖南永州江華縣的護士張捷是北京醫療隊隊員。從業23年,他第一次承受這麼大工作量。有一夜連續收治了11個病人,結束工作後,他卻在日記中寫道:「深夜,走在寂靜的馬路上,心情不錯。
張捷是北京世紀壇醫院呼吸內科的主治醫師「今天又出院一個患者,好嗨喲。」一名小護士在微博上po出了自己的照片,防護服上赫然四個大字寫著「胡歌老婆」,而胡歌本人則回應:「你是最美麗的小光頭。」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武漢封城後,司機、外賣小哥、餐廳老闆、快遞員和志願者們組成的應急團隊,維持著城市的運轉,守護著醫護、患者和普通市民。
雷洪是曹操出行「應急防控保障車隊」的百名司機之一。在武漢救援的日子裡,雷洪習慣了套上防護服、頭罩、腳罩、眼罩、手套,全副武裝在城市裡穿行的節奏。根據調度免費接送醫護人員出行,同時給市民送菜、送藥、送醫。
武漢封城後,曹操出行也組成了一個多月沒理髮,醫生們頭髮長得蓋住了耳朵,自嘲「和網上說的F4造型也差不離了」。志願者們成立了「tony理髮屋」,設施一切從簡,沒有躺椅和水池,用噴壺打溼頭髮。而客人的需求更簡單:「剪短就行」。
正在為醫務人員理髮的志願者們騎手李浩潔和兩名同事在商肆關門的大街上尋找一塊蛋糕。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一個小姑娘在醫院連軸工作。疫情裡加班過生日,戲言想吃塊奶油蛋糕。快遞員聽到這個消息後走遍大街小巷,通過一家蛋糕店門口張貼的告示聯繫上店主,對方則表示「馬上開門,不收錢」。
李浩潔和兩名同事在街上尋找一塊蛋糕疫情期間,普通人五花八門的關係網與購物渠道雜糅在一起,各種醫療用品從境外出發,跨越半個地球,經多方力量協同送進武漢。在這個繁密的物資網絡背後,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
王文波和他的團隊在醫療物資並不充裕的白俄羅斯搶口罩,沿著各個勞保用品店,幾十件幾十件地搜集。鮑裡索夫老城區一個老闆聽聞中國疫情,親自驅車380多公裡,調來了2000套防護服。
王文波和他的團隊在白俄羅斯 搜集物資隨後運往國內海外華人在奔波,封村了的鄉親們也沒閒著。五花八門的食材都被送往湖北。四川村民才捐50噸兒菜,又加送3噸折耳根。雲南村民自發組織收割了22噸香蕉,開著浩浩蕩蕩的摩託車隊送到發貨點。河南省竹園溝村的村民接力3天拔了10萬斤大蔥,連夜打包送上車。湖北人暫別了熱乾麵,卻收穫了西藏的耗牛肉、內蒙的乳製品和青海的冬蟲夏草。
五花八門的食材都被送往湖北外省的鄉親為湖北人牽腸掛肚,本地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醫護人員的食品供給。武漢麥子工廠麵包店準備了200個麵包送往醫院,看到新聞上醫院裡忙碌不停的畫面,索性拿出庫存的食材,將剩下1200個冷麵團做好,烤出1400個麵包,滿懷歡喜送到了醫院。
武漢麥子工廠麵包店 為忙碌不停的醫務人員烤制1400個麵包災難中,醫護保衛患者,熱心人保護醫生,而更多的普通人則在更遠處,保護著城市。
他們是由無數個佚名者組成抗疫的中堅力量,是在車站放下一箱消毒液就走的母女,是偷偷在護士家門口掛上遊泳眼鏡的鄰居,是接到電話就趕赴醫院的理髮師,是給醫院送餐的小餐館老闆和老闆娘。
普通人給予彼此的力量疫情裡每一個個體散發出的微弱光芒,如同螢火聚集,產生共振給予彼此力量,點亮了星繁,照亮了前路。
來自凡人們的無私、勇氣與愛,終將引導彼此,走出困境。
凡人們的無私、勇氣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