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凱迪社區 作者清風晧月
的確,臺灣的風景就是臺灣人。幸好這個世界還有一個叫臺灣的地方,臺灣的地方上還有一群叫臺灣人的族群。他們與人為善謙和知禮,至今固守著一種叫「人倫」的東西,與不擇手段唯利是圖以及鮮廉寡恥背道而馳,讓整個社會充滿著濃厚的人情味及難得的道德感。
初到臺灣萬事新奇,入住酒店已近深夜凌晨,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筆者和朋友不顧一天的舟車勞頓,匆匆放下行李後便迫不及待地跑到臺北街頭四處遊蕩。
由於是午夜,大街上多數的飯店都已關門,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食店準備就餐時卻被告知已歇業。店老闆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只見其誠惶誠恐地向我們表示道歉,似乎吃不上飯是他的責任似的。筆者和朋友也很喪氣,正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找尋時,店老闆看出了我們的心事,其告訴我們附近就有一個夜市,那裡有各色的美味和小吃。隨後其招呼我們出了店門,沿著街邊走了好一段路後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方才停下來,用手指著要去夜市的方向,包括怎麼拐彎怎麼直走,非常的熱情和周到,弄得我們尷尬而侷促。順著其的指點我們一邊行走一邊疑惑,心想:「這人也太殷勤了吧?犯不著這樣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其中是不是有詐?」。就這樣半是狐疑半是猶豫,沒走不遠果然見到店老闆所指的夜市,我和朋友相識一笑,共同為心中格澀而骯髒的「小來」感到羞愧和自責。這是筆者第一次近距離感受臺灣人的接人待物。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筆者對臺灣人有了更深切的認識。臨走臺灣之前筆者就有些輕微的感冒,當時心裡想著沒事抗抗可能就會過去。來到臺北後症狀有些加重,但筆者仍然沒往心裡去,總想著吃點藥就會好起來。就這樣拖了兩三天後,等到了臺中後病情有些加重。整個人頭疼欲裂、咽喉腫痛以及渾身酸痛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筆者只能找醫院就醫,當時已經晚上九點多鐘,在臺中街頭找了兩家醫院都已經關門,最後只能找到了一家由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年夫婦開設的小診所。
按照國內的習慣,筆者一進門後就要求大夫幫自己吊針打點滴使用消炎藥。但醫生卻不搭理筆者的茬,只見其拿起小藥板搭在筆者的口腔裡反覆查看,完事後說:「你只是上火嚴重並伴有輕微炎症,吃點藥就好了不用打點滴」。筆者一聽就急了,並對大夫說:「我已經吃了好幾天的藥了,根本不管用,況且我是來旅遊的,我想早點好起來,您還是幫我掛藥瓶吧」。醫生聽後仍是不肯並告訴筆者不能濫用抗生素。最後考慮筆者的實際情況,老年大夫給筆者打了一針並開了三天的口服藥,囑咐筆者回去勤用熱的鹽巴水漱口消毒。當得知筆者是旅遊者賓館裡沒有鹽巴時,其二話沒說從自家拿出食鹽包裝好送給我,並反覆叮囑筆者感冒藥的用法以及鹽巴水的使用情況。
筆者反覆致謝後回到賓館按其的用法服用和漱口,第二天果然輕鬆許多及至第三天便行動如常。這次感冒總共花費不到五十塊錢人民幣,不知道當時若是在內地會是什麼樣子?這讓筆者至今對那對老年夫妻醫生記憶猶新。
還有一件事情,是發生在高雄的夜市裡。當時筆者滿手的大包小包排隊買一種當地人熱捧的小吃,至於什麼小吃,筆者現在已沒有記憶。只記得當時排隊的人很多,筆者後面是一位學生模樣的小姑娘。等到筆者取食物時由於手裡的東西太多,一不小心沒接住食物導致其灑落一地。只見後面的小姑娘兔子一般衝上來幫我整理食物,並將掉落地下的東西逐一撿起並扔到不遠處的垃圾箱裡。姑娘的舉手投足和形影動作是那樣的自然和隨意,筆者在目瞪口呆的同時只有忙不迭地連聲道謝,小姑娘連連舉手羞澀地示意:不用、不用。當時小吃的味道早已忘卻,但高雄女孩那善良動人的身影卻令筆者至今難忘。
說到這裡,筆者再講一下自己在臺灣乘坐地鐵的親身經歷。當時筆者和愛人一起從臺北站乘地鐵(臺灣稱捷運)到誠品書店。月臺上乘客很多,人們都整齊地排著隊,我們也規矩地跟在隊伍後面。一會兒列車來了,大家都按次序進入。車裡的人很多,車廂裡站滿了人,可是卻有兩個座位空著,愛人見狀就不加思索地快步坐了上去,唯恐被別人搶先,筆者亦沒有多想,也順勢坐下了。這時列車開動了,筆者感覺到周圍人用奇怪的目光看著我倆,本來就覺得不對勁的筆者愈加地感到奇怪,於是我扭頭一看,原來背後寫著「博愛座」三個字,便趕緊站起並拉起愛人,也終於明白為什麼車廂裡站滿了人,卻沒人坐該座位的原因。同樣的情況,若是放在國內,筆者不敢想像會是什麼樣子,這也許就是文明社會與野蠻國度的區別吧。
這是筆者在行程中印象較為深刻的幾件事。期間有在計程車上與司機交談,有在大排檔裡用餐以及在便利店裡購物都與當地人發生了初淺的交往和接觸,雖然沒有時間和機會進行深入的了解,但卻能夠感受到當地人的一些端倪和行為。普遍的印象是臺灣人的熱情和善和彬彬有禮,仿佛是我們八十年初的樣子,感覺在書本上見到的「禮為情貌、識禮知書」在這裡有了現實般的體現。 我想這才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具有的風範和氣質,神州可是號稱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禮儀之邦。
難怪有個段子這樣說:現在外國人不用來中國旅遊了。想看唐朝去日本,想看宋朝去韓國,想看民國去臺灣,想看文革去朝鮮。日本、韓國姑且不談,畢竟我們是不同的兩個民族,朝鮮更不值一提。而臺灣對於神州畢竟血濃於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們無可爭議的領土。而放眼當下中國的現狀卻是:青島大蝦傷不起、倒地老太付不起、廣場舞大爺惹不起以及「暴走團」的人群撞不起等等等等。寫到筆者竟不住:「悲從心頭起,無語問蒼天」。當下的中國社會這是怎麼了?
的確,臺灣的風景就是臺灣人。幸好這個世界還有一個叫臺灣的地方,臺灣的地方上還有一群叫臺灣人的族群。他們與人為善謙和知禮,至今固守著一種叫「人倫」的東西,與不擇手段唯利是圖以及鮮廉寡恥背道而馳,讓整個社會充滿著難得的人情味及道德感。我想這是我本次臺灣之行最大的收穫。
要走了,就要離開臺灣了,儘管戀戀不捨,但還是要走了,這裡終究不是個人的家園,雖然在夢裡常常把這裡當做自己靈魂的歸宿,但始終是在夢裡。站在臺北街頭,看著川流不息的車流,行色匆匆的路人以及父輩們熟悉的生活方式和倫理情懷,再想到回去後所要面對的種種荒誕不經、粗鄙野蠻以及無良知、無底線、無道德的生活現狀,我不禁悲傷的不能自己,可謂: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感謝蒼天還為神州保留了這麼一片知禮和守節的土地,從而使中華民族的靈魂和根脈不至於被連根拔起,也使華夏文明得以延續和長存。
傳播不易,打賞隨意
↓請點擊↓
真心感謝每位打賞的朋友
推薦幾部圖書 點擊連結查看詳情
讀《南渡北歸》,大師遠去,從此難有大師…
思想啟蒙的瑰寶:西方現代政治文明奠基之作
【講談社中國史】日本歷史學家嘔心瀝血寫的中國史
古希臘到思想啟蒙 | 讀哲學不一定能買房卻是人生藥方
《哈佛中國史》萃集西方半世紀中國史研究成果
跨學科巨作,哈佛大學寫給學生的極簡中國史
《王小波文集》王朔文集《胡適經典文集》 龍應臺
讀懂哲學?這些著作是繞不開的,每一本都是經典
袁騰飛爆料歷史,專講教科書不敢講的段子
《易中天中華史》:首部全球視野下的中華史
(高曉松《魚羊野史》《第三帝國的興亡》
醜陋的中國人三部曲 不讀哈耶克 不知自由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