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熟悉金庸作品的人一定能接著說下去:「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句話出自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乃張無忌所修《九陽真經》的口訣。屬道家哲學,既是修身,亦是修心。意為任憑外界如何變幻,自己內心堅定如一,這,是修心的最高境界。
之所以會想到這些,源於我近期在聽的一個播放器,來自樂彼的P6Pro。既然這麼說,那麼前提就是:樂彼P6Pro,它強,很強,嗯,非常強。強叔以前還沒有完整介紹過樂彼產品,這次來做個P6Pro的開箱簡評。請跟隨圖片開始吧。
極簡的外包裝盒設計語言,通體暗色下正中間一行極小字體的品牌logo。
與看似平淡無奇的外包裝盒有著非常強烈對比的是它的內包裝盒。當然了熟悉樂彼的朋友必然也能夠想得到,「木頭化」風格依然沿用在了P6PRO的內包裝盒之上。
這種抽拉式的裝幀方式不得不說,具有非常隆重的儀式感。這也是樂彼品牌一直以來致力於做的事情,開啟聽音樂這種行為的儀式感。
盒子正面上下的細節,分別是樂彼的圖形logo和文字及小皇冠標識。
完全抽掉木盒的蓋子,P6Pro本體現身。
盒子分兩層,第二層是說明書及其他一些標配小配件。
樂彼推出的皮套,明黃色。你很少會看到使用這種配色的播放器皮套。明黃色乃中國古代皇家御用之色,從這一點看,樂彼似乎在暗示著其品牌的身份氣質。
大家看看這個皮套的細節吧,做工好到爆,質感非常非常出色。
整機採用航空鋁機身打造,圖為機身功能鍵及音量旋鈕細節。
花梨木質地背板細節,依然是上部圖形logo下部英文及小皇冠logo。
側面功能鍵及返回按鍵細節。
另一個側面的播放暫停鍵與前後切換鍵。
頂部的電源開關鍵及兩個輸出口,分別是3.5mm單端及4.4mm平衡輸出埠。
底部是type C規格插口及TF卡槽。
P6Pro正面全貌,音量旋鈕側邊的鏤空設計在P6時代就已經被大家了解了,就不多做介紹了。
背面全景展示,花梨木的木質紋理帶來的那種古樸大氣只有當你親手撫摸方能完全體會。
套上皮套之後,握感非常出色。
開箱的環節就暫時到這裡,接下來要說說P6Pro的聲音了。樂彼是一個對於聲音有著非常嚴格要求的品牌,你也可以理解成是參數控,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最高規格的參數也是其顯著特徵。比如自己的官方介紹中,長篇累牘的都是關於元件的介紹和參數的講解。
有幾個要點,第一:全分立式R2R架構解碼。樂彼精挑細選適配電阻,耗時耗力耗費錢財;第二:整機信噪比125分貝,簡單說你理解成真正意義的0底噪就可以了;第三:將前作P6的放大電路做了改進,與更高的DAC動態相匹配;第四:改進使用FPGA時鐘帶協議棧藍牙。
如果詳細將以上幾點進行文字講解的話,相信我你不會愛看也看不下去的。你只需要簡單理解為不惜成本豪華用料與超強音頻黑科技加持就好了。畢竟所有的聲音玩具,最終不都是耳朵說的算麼?所以,直接看我搭配不同耳機之下的聽感吧。
搭配:P6Pro + qdc Dmagic 3D
測試專輯:鬱冬-《露天電影院》
P6Pro開聲令我驚嘆。主要有三:一是無比黑的背景,便攜播放器中罕有的那種;二是底噪控制,真的不是蓋的;三是你能感受到的全頻段聲音的厚度,但是你又並不會覺得脫離了音樂內容的真實回放感受。以這張《露天電影院》專輯為例,鬱冬的聲線透明度高而且充滿了冷靜,甚至有些直白。qdc的魔圈是一條解析能力非常強的塞子,而且聲音走向上也更偏重真實聲音回放。但是這種偏重真實與P6Pro一開始就向我展現出來醇厚聲底卻並沒有衝突,反而展現出來的是優秀的樂感和極為飽滿的情緒表達力。你能夠切實體會到聲音在一個巨大的力量在驅使然而卻不會令你有不安和急促。輕重緩急都在這個力量的輕鬆掌握之下,換言之可以理解為控制力超強。
搭配:P6Pro + UM Me.1
測試專輯:Louis Armstrong -《Under The Stars》
這是一張絕佳的人聲演唱爵士專輯。Louis Armstrong的地位自然無庸置疑,與他早年賴以成名的小號吹奏相比,我倒是更喜歡他無比厚重的肉嗓帶來的絲滑聽感。這張專輯中既有他標誌性的即興發揮,又有他個人風格明顯的演唱。也是我經常用來測試器材的專輯了。UM Me.1是一條被很多人忽視的塞子。但其實它特有的平板振膜單元類型用來聽爵士尤其是管樂真的是非常出色。儘管是半個多世紀之前的錄音,但是水準確非常高。管弦樂團各部分前後左右層次分明,而人聲居中不偏不倚。無論是形體還是框架都比例適當。器樂與人聲的透明度出色,尤其是管樂明亮之餘,粘稠度也有很好的表現。這裡必須要說,這條塞子我搭配過不少前端用來聽管樂,能達到這種水準的還真的是極為罕見。
搭配:P6Pro + Acoustune 1965Ti
測試專輯:崔健 -《給你一點顏色》藝術品級別的專輯作品,藝術家級別的個人表現。儘管這是崔健知名度應該排在倒數的專輯,但從音樂性而言,它卻是我心中的崔健的最佳專輯。1965Ti這條塞子我平時提及的並不多,但世紀上它是一條聽感非常優秀的單動圈塞子。均衡耐聽,安定感出眾。而且作為單動圈塞它在高頻上的明亮程度又有著很不錯的表現。用它來搭配P6Pro來聽崔健,我個人覺得是最能體現出來P6Pro聲音風格特點的搭配。首先全頻段的飽滿及高密度和高信息量。不管是鼓、吉他、合成器音色還是人聲還有小號,都會讓你覺得有撲面而來的空氣感。個人非常推薦這個組合。
搭配:P6Pro + FLC 林韻
測試專輯:Tamaki Koji -《ワインレッドの心》玉置浩二將「安全地帶」時期的諸多經典作品重新編曲進行演繹,集合成了這張經典的專輯《酒紅色的心》,而此時已經飽經世事的玉置浩二在演唱技巧上也幾近化境,滄桑又自然飽和的音色和豐厚的情感結合的天衣無縫。鋼琴、吉他等器樂的的錄音與超強能力的混音水準,營造出了較為強烈的舞臺感。FLC的林韻這條塞子特點非常鮮明,而且有著難得的脫塞感。在P6Pro的驅動之下,這張專輯優秀的錄音混音水準躍然入耳。尤其是人聲的顆粒感豐富卻不會令人產生反感。口型的結像可以看做是教科書級別的。極黑的背景之下,展現出耳塞不太容易表現出來的那種低頻的厚度。總之人聲鮮活跳躍,器樂玲瓏剔透。
搭配:P6Pro + OpenAudio 破軍
測試專輯:Radiohead -《Kid A》這是我心中Radiohead技術上最為爐火純青的一張專輯,也是我心中最佳的電子搖滾結合體的樣子。整張專輯放棄了以往廣受歡迎的大段強有力節奏的電聲solo,取而代之的是氛圍感極強的迷離和憂鬱音效。在P6Pro的驅動之下,破軍這條純動鐵塞也表現出了非常強悍的音樂氛圍和寬鬆聽感。貝斯聲的彈性十足而且有著絲絲金屬感。間或出現的低沉鼓聲質量也非常高,完全沒有鐵皮感。這是P6Pro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在搭配純鐵塞的時候聽感比較接近動圈的感覺。
搭配:P6Pro + Softears Cerberus
測試專輯: 張雨生 -《口是心非》
張雨生最後一張專輯《口是心非》,一個優秀音樂天才的靈感與思想,技術和天賦完美結合的產物。它有些前衛卻絕不會讓你難以接受;它充滿巧思卻又以一種通俗的方式來展現;它有童話有預言有諷刺有剖析但又能讓芸芸眾生都從中得到自我暗示;它本應是一個延續的進行時,卻最終成為了絕筆的那最後一個句點。這張專輯中張雨生非常克制的使用自己的高亢聲線,但是偶露崢嶸卻依然絢麗生輝。在《玫瑰的名字》中間段弦樂部分,P6Pro將Cerberus推的可謂虎虎生風,動態出眾,情緒的遞進令人大呼過癮。而張雨生近乎嘶吼的聲音中蘊含的悲憤思慮,繞耳不絕,異常難忘。
做一個簡單的總結。說是簡單的總結,就真的很簡單。從聲音角度而言,樂彼這臺P6Pro沒有任何短板,音樂類型通吃,你能想到的各種素質均為頂級,的確我個人接觸過的所有便攜前端中最強。那麼它有缺點麼?還是有的。比如說因為保證聲音的高水準放棄了更多當前播放器採用的安卓系統方案,樂彼自行開發的底層系統儘管也支持觸控,但是在現代人已經完全受制於智能觸控系統的平面操作感了。肯定還是會覺得操作上與其他常見的多點觸控平面前端有出入。
另外還要多說一下,其實不光是作為一臺傳統的便攜前端,P6Pro有著無出其右的聲音表現,其同時支持APTX和LDAC的能力也讓它作為藍牙DAC的能力令市面上其他便攜前端同樣望塵莫及。
回到我最初說的那幾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真正的強,不是拉場battle,而是自我提升。從P6到P6Pro的升級就能看出樂彼近乎偏執的聲音追求。行業如果沒有幾家這樣的品牌的話,進步必然緩之又緩。如果多幾家樂彼這樣潛心進行聲音修行的品牌的話,對於真正對音樂由追求有個人理解的用戶而言,那才是真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