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受矚目的華為Mate40系列發布會上,華為首款頭戴式耳機FreeBuds Studio正式亮相。作為華為進入頭戴耳機領域的開山之作,FreeBuds Studio不僅在頭戴耳機產品中首次實現了智慧動態降噪功能,更採用了自研編解碼技術化解了音頻信號在無線傳輸中的易損痛點。
FreeBuds Studio官方售價1999元,很多朋友在問我這款耳機是否值得購買,所以這一次我特地找來了FreeBuds Studio替大家體驗三周左右,所以現在我覺得可以給大家說說我的感受了。
首先說佩戴感
對於頭戴式耳機,我一直持有這樣的觀點:佩戴舒適感>音質。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頭戴式耳機不同於入耳式耳機,首先它的頭梁需要夾住腦袋,其次耳罩要整體包裹住耳朵,如果佩戴舒適感不好,那麼音樂欣賞就無從談起了。所以拿到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的第一時間,我就試了試佩戴感。
FreeBuds Studio有晨曦金與曜石黑兩款配色,發布會上我就對比過這兩款配色,個人認為淡雅的晨曦金配色相比黑色來說更時尚,更百搭一些,而這一次我拿到的恰好就是晨曦金。FreeBuds Studio的頭梁最大彎折可達150度,耳罩支臂伸縮長度達到40mm,佩戴後並沒有「夾腦袋」的壓迫感,左右搖晃也沒有掉落感。
再來看耳罩部分。相比傳統有線頭戴式耳機較大的耳罩,FreeBuds Studio的耳罩帶給人更精緻,更小巧的感覺,也更適合出街佩戴使用。65mm×42mm的耳罩內徑能很好地包裹住耳朵,較厚的海綿製成的緩壓式耳墊具有不錯的親膚感,也確保了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感。
值得點讚的操控方式
在說很多人關心的音質之前,我認為先要聊聊FreeBuds Studio值得點讚的操控方式,因為它這方面表現給我留有很深刻的印象。相對體積小巧的TWS入耳式耳機,擁有較大機身體積的FreeBuds Studio採用了實體按鍵和觸控按鍵結合的方式,左側耳罩下方為電源鍵和藍牙配對鍵,右側耳罩下方為模式切換鍵,可以在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之間切換。
觸控方式則集中於右側耳罩的感應面板,通過「滑一滑」、「點一點」、「按一下」三個簡單動作,就能實現調節音量、切換歌曲、接掛電話等豐富操作,無需掏出手機便可暢享音樂,比如上下滑動是音量調節,左右滑動是切換歌曲。
除此之外,FreeBuds Studio還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設計,比如當我聽音樂時忽然取下耳機,耳機內的音樂會自動暫停,三分鐘內再次戴上則可無縫續播音樂;當我聆聽音量長時間處於過高的狀態,耳機也會及時提醒你注意音量。在續航方面,華為官方宣傳是關閉降噪模式可以持續播放音樂24小時,而我實際使用時發現,使用降噪模式1小時,電量下降8%左右,也就是說降噪模式下可以持續使用大約10小時。
為什麼說是「音樂頭等艙」
華為FreeBuds Studio雖然是無線頭戴耳機,但聆聽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它擁有不輸於有線頭戴式耳機的音質表現。據悉FreeBuds Studio採用了HiFi級聲學器件,比如讓頻響範圍更寬廣反應更靈敏的4層40mm複合振膜,它能讓FreeBuds Studio的頻寬覆蓋範圍達到4Hz-48kHz,從而能夠還原更豐富的聲音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華為Mate40或華為P40系列手機,那麼我要恭喜你了,因為你能夠解鎖華為獨家自研的無線音頻編解碼技術——L2HC無線音頻編解碼技術。這項技術能夠以高達960kbps音頻傳輸速率,真實還原24bit/96kHz高解析音質,對於宏大的古典交響樂有很大裨益,例如我在聆聽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時,FreeBuds Studio能將不同樂器在不同頻段發出的聲音纖毫畢現地解析出來,整首交響樂那種一氣呵成的速度感和純出自然的體驗讓我仿佛正坐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中欣賞這首著名的交響樂。如果你使用的其他手機,FreeBuds Studio能支持AAC格式。
我分別使用華為P40和其他品牌手機連接FreeBuds Studio聆聽了各類音樂,由於得益於L2HC技術,使用華為P40時的音質相對會更好一些,不過連接其他手機的音質也不差。從我個人的主觀感受來說,FreeBuds Studio完全發揮了頭戴式耳機天然的聆聽體驗,尤其對於聲音的細節還原表現非常好。
比如蔡琴經典的《渡口》,開篇的鼓點一響就把我吸引住了,FreeBuds Studio飽滿的低音就表現比較到位,包圍感很不錯。同時蔡琴那充滿磁性的聲線也被演繹非常傳神,閉上眼睛聆聽時甚至會有蔡琴就站在自己面前演唱的錯覺。而戴荃的一曲《悟空》又展現了FreeBuds Studio不錯的高音表現,戴荃獨特唱腔表現非常清晰,高潮處還能聽到其聲線中一絲微微的顫抖。
必須要說的降噪
在體驗FreeBuds Studio優秀的音質時,我就已經感受到它出色的降噪功能,所以聊完音質就必須要說說它的降噪功能。FreeBuds Studio可以說擁有強大的綜合降噪性能,首先其擁有創新的「TAT」雙層隔音架構和雙層吸音耳墊實現不凡的物理降噪,另一方面通過左右耳機各兩顆麥克風拾取耳內外噪音並準確主動降噪,從而在中高頻和低頻均可達到40dB降噪深度。
在使用過程中,我又發現了FreeBuds Studio更為強大的一點——具有智慧動態降噪。前面我就提到左邊耳罩上的物理按鍵能夠在降噪模式和通透模式直接切換,但如果你通過在手機安裝華為「智慧生活」APP,就能夠在智慧動態、輕度、均衡以及深度等四種降噪模式進行選擇。輕度、均衡以及深度三種降噪模式的降噪水平各不一樣,以最強的深度降噪模式來說,不僅周圍人群的交流聲音幾乎聽不見,尤其是乘坐公交車或地鐵慣有的風噪聲過濾得非常好,不過公交車和地鐵上的報站通知依然能夠聽清楚。
但是,經過數日的體驗後我會強烈推薦大家選擇智慧動態模式,因為這種模式下FreeBuds Studio通過搭載的動態感知系統和自適應降噪控制系統,準確識別所處的環境的噪聲特點,並針對性地在輕度、均衡、深度三種高自適應性降噪模式間自動切換。比如當我在我在上下班途中的地鐵公交等高噪音環境時,它自動會切換至深度降噪模式;當我走進辦公室時,它會切換到均衡降噪模式;而我回到安靜的家裡時,它又會切換到輕度降噪模式。
這裡還必須要提到FreeBuds Studio的透傳模式。這種模式下能夠在適當壓低環境音的同時保留清晰通透的周圍人聲與提示音,比如我在辦公室或者路上行走時就喜歡使用這個模式。因為使用透傳模式,我能夠在辦公室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並不妨礙我與同事之間的交流,而在路上行走時能讓我不至於專注音樂而忽視來自身邊的環境音(比如身後的忽然而至的共享單車或者汽車)造成一些不便。
FreeBuds Studio另外一個很好的體驗就是接聽電話。因為往常我使用佩戴帶降噪功能的藍牙耳機接聽電話時,自己的音量會在不知不覺間提高很大,而FreeBuds Studio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FreeBuds Studio搭載了全新6麥克風通話陣列,左右耳機下方各2顆外向麥克風定向拾取並增強人聲信息,左右耳罩內各1顆麥克風同步拾取咽鼓管傳導的純淨語音,在通話過程中多款精密器件各司其職,即使不用提高聲量也能將聲音清晰傳遞到電話另一端,這樣即便在人聲嘈雜的公交或地鐵上也能輕聲與朋友進行電話溝通交流。
寫在最後
十幾天的體驗下來,華為FreeBuds Studio頭戴耳機給我了極好的使用體驗。晨曦金配色和精緻的外形,再加上舒適的佩戴感讓它成為我這段時間通勤和出街的標配,親膚感很好的耳罩讓冬季的寒風也變得不那麼寒冽。雖然智慧降噪功能、簡單高效的交互體驗為其加分不少,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其出色的音質表現。雖然FreeBuds Studio是華為第一款頭戴式降噪耳機,但依然表現出了很高的水準,如果你是華為Mate 40或者P40手機用戶,這款頭戴式降噪耳機應該會是你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