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啊,今天多愁善感的團團和大家聊聊「錢」,這個「錢」呢,相信大家一定都會接觸到,當然還有一小部分,超級厲害的選手用不上,那就是「彩禮」和「嫁妝」了。
本來這兩個詞彙都會出現在喜慶的場合,可是由於這兩個引發的「壞事」也不少。團團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10多年以前了,同村的一個小夥子,上學時談了一個對象,經過四年的愛情考驗,兩人的感情依舊沒有減退。畢業之後,兩人商量結束這段愛情的長跑,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本來這應該是是一段讓人羨慕和祝福的「校園戀」。可就當雙方的父母談到「彩禮」的時候,矛盾發生了。小夥子家裡條件不好,拿不出那麼多「彩禮」,女方的父母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彩禮由原來的15萬降到了5萬,可小夥子家裡仍然拿不出來。
這個事例的結局,相信大家已經猜道了,儘管女方再愛這個小夥子,可是在自己家裡的要求下,也不得不放棄了這段感情,小夥子也是傷心欲絕,一氣之下出去打工去了,基本上也再沒回過家。
團團不能說女方的父母做得不對,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幸福呢?也不能說男方的父母不行,在他們的年代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他們已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小夥子了,或許大概就歸結到「門不怎麼相當,戶也不怎麼相對」吧。本來結婚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天大的喜事。可最後因為這「彩禮」,成了婚姻路上的一道深淵,讓團團唏噓不已。
團團再說一個關於「嫁妝」的事例,同樣發生在團團身邊。也是一對新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彩禮是15萬,前面的過程還算順利,矛盾點就發生在這個「嫁妝」 身上,女方家裡一分錢都沒帶回來,結婚當時男方大概就很生氣,可能是礙於面子沒表現出來,婚後因為這個問題,雙方是天天吵架,最後沒過多久就去離婚了,不得不說真是讓人感到可惜。
為什麼這不起眼的禮金,會影響這麼大,能讓多年的情感付之一炬呢?團團就和大家來了解一下它的由來吧,彩禮別稱聘禮、定親禮等,是中國古典婚姻嫁娶習俗。《禮記·昏禮》上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由此可知,彩禮最初的意思是結婚雙方對婚禮的敬重,由女方帶到男方家的叫「嫁妝」,二者都作為新家庭的啟動資金,用於扶持新家庭的開始,給新生活的一個保障。
彩禮的初衷是好的,可現在的風氣卻不那麼純正了,裡面開始有攀比和面子,甚至出現了兩極分化,早已不是「彩禮」該有的樣子。團團希望那些一起經歷過,一起陪過的情侶們能有一個美滿的結果,不要因為彩禮而分道揚鑣。因為,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彩禮適當就好。團團認為雙方的情意是最重要的,畢竟是你們是生活一輩子的人,不要因為「彩禮」和「嫁妝」就錯過這個人,因為這次錯過了,或許以後你就再也遇到不到了。#彩禮和嫁妝#
文|團團說愛
感謝您的點讚、轉發和關注,團團在這裡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