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不同於日版,中文版《孤獨的美食家》在介紹美食之外,將《深夜食堂》的精髓——人情故事,也融入其中。製片人喬安表示,希望中國版本中的美食能蘊含很深的人文情感在於其中。5月28日晚9點,由趙文瑄主演的漫畫改編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在優酷、土豆及天貓魔盒三平臺同步上線。該劇改編自日本著名漫畫家久住昌之的作品《孤獨的美食家》,由優酷土豆聯合阿里數娛及派睿萊斯共同出品。
《孤獨的美食家》中國版第一季一共十二集,每集35分鐘,每周四9點更新,每周五還會更新8分鐘的番外。
《孤獨的美食家》中的主角五郎(中國版為伍郎)獨自經營一家網店,因拜訪客戶遊走於城市間,從百年老店一直吃到街邊酒屋,發現了隱藏在城市各個角落的美食。原版漫畫自1994年開始連載,2012年東京電視臺將漫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目前已播出四季。
日劇《孤獨的美食家》運用了類似紀錄片的描述方式,劇中出現的餐館均真實存在於東京,正劇之後作者親自走訪劇中小店,採訪老闆。每集流水帳式表現了伍郎一天之中拜訪客戶後發現美食的過程,高潮在於五郎品嘗美食的心理活動,近乎絮叨的內心獨白昭示了其面對美食的澎湃心情,令人食指大動。「不受時間和社會的束縛,幸福地尋求飽腹時,那一瞬間,他可以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行為,正可謂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治癒心靈的最佳方式。」每集片頭如此描述這位孤獨的美食家。
不同於日版,中文版《孤獨的美食家》在介紹美食之外,將《深夜食堂》的精髓——人情故事,也融入其中。製片人喬安表示,希望中國版本中的美食能蘊含很深的人文情感在於其中。
優酷宣傳人員介紹,第一季臺灣篇製作班底以臺灣團隊為主。導演江豐宏曾拍攝《泡沫之夏》等作品。除趙文瑄外,乾德門、張國柱、陳建州、趙正平、小小彬等臺灣演藝人士也會出現在劇中。
在日本,《孤獨的美食家》已成為日本民眾的美食地圖。巴登咖啡、寧夏夜市、上引水產、臺南擔仔麵、平溪鄉宴、街角自助餐、眷村小凱悅,形式豐富的臺灣美食實實在在得以在臺灣篇中呈現。第一集中出現的「小隱私廚」,即由一位在美國經營多年餐館的臺灣人回家鄉開設。優酷土豆平臺還會登出劇集中出現店鋪的營業時間和地址等信息。
《孤獨美食家》中國版番外篇則更像旅行攻略,少女偶像團體SNH48中的人氣成員將重遊伍郎走過的路線,探尋臺灣的人文風情。此外,優酷與旅行社達成了合作意向,未來將開發相關的臺灣旅行線。
本文為《綜藝報》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com
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本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