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在中國,給孩子取名字往往十分講究,有些家庭會按照輩分取名,而有些家庭會根據生辰八字取名,還有些家庭則會根據父母的期望取名。
總之,許多家長對取名一事都比較慎重,畢竟這是要跟隨孩子一生的,甚至有些時候,一個好的名字,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案例:出生證明打錯名字,寶媽看了更高興
林女士剛生了頭胎,高興之餘,也一直在為孩子的名字犯愁。
夫妻倆翻字典翻了半天,既想要名字朗朗上口,又想要表達父母的滿腔愛意,但丈夫卻是個典型的理科男,對取名這件事實在沒什麼頭緒,最後乾脆一拍掌,決定以父母姓氏為名,既有爸爸又有媽媽,乾脆就叫楊林。
名字決定好之後,爸爸讓護士給寶寶打出生證明,可出生證拿回來之後,才發現護士打錯了字,把楊林的林字錯打成兩個木字。
林女士一看,頓時樂了,忙說不用改了。原本林女士就覺得楊林這個名字過於普通,這麼一改,聽起來倒是可愛多了,書寫也簡單,認為孩子以後肯定會喜歡。
給孩子取名時要注意什麼?
名字關於寶寶的一生,取名字時是要慎之又慎的,那麼,給寶寶取名字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避開不好的諧音
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父母要注意孩子名字的諧音,如果諧音讓人聯想到一個不好的事情,那麼孩子的名字也可能會被其他的同齡人嘲笑,甚至給孩子起外號,這樣一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受傷,甚至還會留下心理陰影。
2、避開生僻字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一無二、與眾不同,於是起名時常用字一律不用,專撿極少有人用的生僻字來使用。
但很多名字中含有生僻字的孩子,性格往往會越來越孤僻,有些則會自視甚高,睥睨眾生。這多半和自己名字有關,或者認為別人的名字好寫好認,而自己的不一樣,從而產生不被認同、被孤立的感覺;又或者是為自己的名字自豪,覺得與眾不同,顯示自己的卓爾不群。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人際關係方面往往都會受到影響。
3、避開用重名、重音
出於一種「追逐潮流」的心態,不少家長給孩子取的名字都很相似,有的是同音不同字,有的乾脆連字都是一模一樣的。
不可否認,這些名字單獨拿出來確實很好聽,可等孩子長大了,老是遇到重名的人,甚至因此被調笑,這對孩子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還有些家長喜歡影視劇裡的一些人物名字,就給孩子也取相同的名字,那等到孩子長大懂事了,可能還會埋怨父母。
4、四個字的名字慎用
隨著時代發展,年輕的家長在給孩子起名時,喜歡追求典雅、個性、多樣化的特點,其中,給孩子起四字姓名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的一種獨特體現。
很多家長給孩子取四個字名字,多半是把父母雙姓合一,再取兩字組成,但如果父母同姓,或者父母雙姓合一後是容易產生歧義的諧音,那家長就應當慎用。
但如果家長一味追求個性化,沒有做到綜合考慮,將來反而會給孩子方方面面帶來不便。
寶寶領了出生證還可以改名嗎?
辦理出生證,家長要先填寫《出生醫學證明》首次籤發登記表,新生兒名字按照家長填寫的名字列印。
出生證一旦列印籤發任何信息不能改,醫院沒有改別人名字的權利。
出生醫學證明有三聯(正頁、副頁、存根頁),三聯是一張紙的整體,不能私自裁剪,存根頁是籤發的醫院剪下保存,副頁是去上戶口時派出所剪下粘貼在入戶申請書出生醫學證明副頁粘貼處上由派出所保存,所以戶口本的名字應以出生證的名字為準。
如需更改新生兒名字可以拿著出生證到派出所上戶口,然後在派出所戶籍處申請改名字,出生證上的名字就是寶寶的曾用名了,具體辦理流程建議諮詢當地派出所戶籍處。
孩子有三個壞習慣,易越長越醜,顏值高的娃,臉上通常有這些特徵
二胎家庭易現「啃女族」,女兒心中有苦難言,父母卻渾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