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癌的人越來越多,這15種癌症信號,女性不可忽視!

2020-12-22 騰訊網

審閱者: 王輝(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

女性的身體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是正常的,有些則可能是癌症的徵兆。

尤其是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格外留意。

1、乳房變化

大多數的乳房腫塊並不是癌症,但應該經常對乳房進行檢查,並警惕下列這些變化:

皮膚凹陷或者「橘皮樣改變」;

乳頭凹陷;

乳頭溢液;

乳頭或乳房皮膚紅腫或變小。

如果乳房出現這種變化,不要大意,儘快去醫院檢查,為了找出病因,醫生會給患者做體檢、乳房X線檢查並詢問病史,也可能會取一小塊組織用於活檢。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持續腹脹

女性腹脹是常見現象。出現腹脹可以等1~2周,看看是否會好起來。

如果腹脹並沒有逐漸好轉,或者發生體重下降或出血,請及時就診。

持續腹脹可能是癌症的徵兆,包括乳腺癌、結腸癌、胃癌、卵巢癌、胰腺癌或子宮癌。

結合其他症狀,患者將接受一些檢查,包括骨盆檢查、血液學檢查、乳房x線檢查、結腸鏡檢查、CT或超聲檢查,從而尋找病因。

3、陰道異常出血

如果尚未絕經,請告知醫生您是否有過經期外出血的情況。經期之外的出血原因很多,醫生首先會排除子宮內膜癌。

絕經之後出血也屬異常,應當立即就醫。

4、皮膚改變

皮膚上的痣或斑的大小、形狀和顏色發生特定變化,或出現新的斑點,可能是為皮膚癌的常見徵兆。

請立即就醫,進行徹底檢查,必要時需做活檢,絕不能拖延。

5、血尿或便血

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出血症狀,尤其是持續1~2天之久,一定要去就診。

便血通常是由痔瘡引起的,但也同樣是結腸癌的症狀之一。

血尿通常是膀胱癌和腎癌的早期症狀。

6、淋巴結變化

淋巴結是身體上豆狀的細小腺體,其大多數變化都是由常見感染引起的。

然而,白血病和淋巴瘤也能導致淋巴結腫大或變軟。

7、吞咽困難

偶爾的吞咽困難無須擔憂。

但若經常發生,尤其是伴隨嘔吐或體重減輕等症狀,醫生可能會明確是否患有喉癌或胃癌,通過內窺鏡或頸部、胸部和腹部CT掃描或鋇劑造影來查找原因。

做鋇劑造影需要喝下一種特殊的液體(鋇餐),讓你的咽喉和胃部在X光片上顯影。

8、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

大部分女性希望多餘的贅肉奇蹟般消失。但是,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的情況下,原因不明地體重減輕10斤或更多,就不太正常了。

大部分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與癌症有關,通常是壓力或甲狀腺疾病引起的,但也有患胰腺癌、結腸癌、胃癌或肺癌的可能。

醫生會要求做各項檢查來找尋病因,包括血液學和影像學檢查,如PET或CT。

9、胃灼熱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攝入過多食物和酒精,或者壓力過大都會導致嚴重的胃灼熱(即「燒心」)。

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調整飲食習慣1~2個星期,觀察症狀是否好轉。

如果沒有好轉,請及時就醫。胃灼熱雖不會自行消退或惡化,但可能引發胃癌、喉癌或卵巢癌。

此外,長期患有胃灼熱會損傷食道黏膜並導致Barrett食管,從而增加患喉癌的風險。

10、口腔變化

如果你吸菸,請注意觀察口腔或嘴唇是否出現黃、灰、白或鮮紅色斑塊,以及火山坑形狀的口腔潰瘍。

此類症狀可能是口腔癌的跡象,請及時就診。

11、持續發熱

持續不斷並原因不明地發熱可能是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系統腫瘤的症狀,需要儘快就醫。

就醫後,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並進行檢查以明確病因。

12、疲勞

很多女性都因生活的忙碌而感到疲勞,但是持續感到極度疲勞則是不正常的。

如果你的疲勞症狀一直不見好轉,或伴隨便血等其他症狀,請立即就診。醫生會詳細詢問病史並進行血液等各種檢查。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3、持續咳嗽

大多數咳嗽會在 3~4 周內自愈,但如果某一次咳嗽持續時間較長,尤其是本身就有吸菸的習慣,或是常常感覺到呼吸急促,甚至咯血,應儘快就診。

咳嗽是肺癌最常見的症狀。

14、持續疼痛

大多數的疼痛並非癌症引起,但持續的疼痛可能是骨腫瘤、顱腦腫瘤或是其他癌症的症狀,尤其是一些已經擴散的癌症。

若是這種無法解釋的疼痛已經持續了一個月甚至更久,請立即就診。

15、腹痛伴抑鬱

這種情況很罕見,但腹痛伴抑鬱可能提示患有胰腺癌。

除非有癌症家族史,一般情況下不用特別擔心,但仍需及時就診以明確原因。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癌前病變,讓不少人聞之色變,醫生提醒:3種常見病或是癌症信號
    所以大家在平常也要提高警惕,在發現一些異常時,就要立即檢查,可能是癌症的信號。在身體出現癌症之前,還會出現一個「癌前病變」,有很多患者一聽醫生說「癌前病變」,就開始慌神,覺得自己得了癌症,其實癌前病變是指,這個疾病如果沒有得到控制,繼續發展下去,就有可能會出現癌症,這時體內的細胞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是還有一定的可逆性,在採取措施後,有恢復正常的可能,所以對於這些常見的癌前病變
  • 科普:五個信號暗示癌症早期
    大多數人談癌色變,實際上癌症並不可怕。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如果早期發現,還有很多治好的機會,不必「談癌色變」。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 遺傳是家族有遺傳的基因,癌症是沒有遺傳性的,也不傳染。但癌症有一個特點,家族聚集性,或者說是家族集中發病的傾向。比如有女性患有乳腺癌,她的直系親屬都有乳腺癌發病,則具有高發傾向,要高度重視乳腺癌的篩查。
  • 為什麼身邊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
    年僅50歲就因癌症去世,實在令人意外和惋惜。小編近來跟許多朋友聊天,很多人說到感覺現在身邊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了,你有這樣的感受的?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現在很多人都談癌色變,但其實,關於癌症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癌症是「現代病」嗎?男女、老少、城鄉在癌症面前有沒有什麼不同?我們身邊到底有多少致癌的「誘因」?一文帶你了解下。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體內有癌,咽喉或先知!若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痛,或是癌症信號
    癌症造成的高死亡率已經成為健康的頭號殺手,如果體內有癌,對付它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將治癒的概率儘可能提升。體內有癌,通過咽喉的異常狀態可以發現端倪,如果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痛等表現,或許是癌症發出的信號。
  • 15種癌的最早信號,知道了能救命!
    這些信號≠100%患癌但如果任由發展它可能發展為真正的癌
  • 15個癌症信號悄無聲息,要當心!
    悄無聲息的15個癌症信號 1、不明原因消瘦 短時間內體重急劇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號 2、頻繁發燒或感染 體內感染會導致發燒,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徵兆。白血病還可能導致反覆感染、疲勞、疼痛及其他流感樣症狀。 3、體虛乏力 多種癌症都可能導致體虛乏力。
  • 陳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怎麼得了癌症?
    癌症作為種類多、治療難度大、費用高的慢性病,其發病風險與年齡階段有著密切關係。這是因為,年紀越大,越容易隨著時間的累積,在環境和個人行為因素影響下,使得基因發生突變從而引發癌症。然而近年來,過去看起來離年輕人十分遙遠的癌症卻在逐漸逼近年輕群體。一邊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到來,癌症作為主要死因的情況日益突出;另一邊則是研究數據下,癌症走向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面對越來越年輕的癌症?
  • 男女身上發出的15個癌症信號
    如今依舊是「談癌色變」的年代,由於沒有較好的癌症治癒方法,讓許多人恐懼於癌症。
  • 「癌」警報: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別忽視,恐是癌症來臨的前兆
    癌細胞在體內潛伏許多不良症狀會出現,因為癌症並不是小疾病,癌症在不斷發展的時候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相關的疾病信號就會出現,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同時保持著好的生活習慣讓癌細胞遠離。另外,有疾病的相關信號出現也要引起重視,不要誤以為是小問題而置之不理。
  • 體內有癌,脖子先知?癌症「敲門」前,脖子這2種信號會通知你
    然而很多人出現癌症,在早期的時候缺乏一些特異性,並且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往往癌症已經到達了中晚期,這明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但是也並不意味著沒有癌症的痕跡可言,在通常的情況下來說,如果癌症來臨前,脖子上會出現這兩種信號通知你。體內有癌,脖子先知?
  • 癌前病變是指什麼?醫生說到4種癌症,要留意身體的早期變化
    癌症是每一個患病者及其家人的陰影,現在的醫學水平可能還沒辦法將這些癌症患者都治癒。隨著時代的發展,癌症被人們發現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很多癌症有額越來越年輕化。相信大家經常在新聞報導中聽到過很多年輕人患癌的消息。有的時候很多年輕人會引以為戒,及時的調整好自己的作息和飲食等習慣。
  • 口腔癌不可忽視!口腔有這兩個症狀,或是癌變到來的「信號」
    「癌」就如同埋在身體裡的炸彈一般,一旦被引爆就可能走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雖說近些年癌症有了諸多治療辦法,但臨床治癒率卻沒有明顯上升!這主要是因為,早期診斷癌症存在難度,早期癌症患者的輕微症狀容易被自身忽視,有部分患者甚至是毫無症狀。
  • 太年輕得癌!
    就如同陳建仁的感受一樣,很多人感覺怎麼在臺灣,年輕人得癌症愈來愈多?事實上,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其實很近。根據衛生署統計,2007年臺灣15~39歲有10117人得到癌症,是25~44歲這個年齡層第一大殺手,10年前這個年齡層的第一大死因卻是意外事故。癌症28年來盤踞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年來癌症發生率也持續攀升,但確實某些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
  • 90後女演員患癌去世 別忽略這些「癌症信號」
    相比老人和小孩,年輕人身體素質似乎更好,即使得癌也可能更快康復。但歐洲一項研究顛覆了這一認知:刊登在《柳葉刀·腫瘤學》雜誌的研究發現,與兒童患者相比,15~39歲的青少年和年輕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5年生存率:指患者被確診為癌症後,經過各種綜合治療等,生存五年及五年以上的比率)。
  • 趙忠祥因癌離逝,享年78歲!年過50,7種癌症容易趁虛而入
    最近幾年,因癌離世的人越來越多,就在前不久,流沙河老先生因喉癌離世,現在趙忠祥老師也沒能逃離癌症魔爪,細細想來,大家會發現身邊患癌的都有一個共性:年齡都在50歲以上。 為什麼50歲以上的人更容易得癌?
  • 體內有癌,腹部先知!腹部出現這5個特徵,暗示癌症已經到來
    有很多人可能會忽視腹部出現的一些重要特徵,殊不知,可能是癌症來臨的信號。或者出現了一些信號,自己也不重視,一拖再拖,就有可能導致悲劇發生。如果發現時癌症已經進入晚期,治療效果也可想而知。體內有癌,腹部先知!
  • 忽視複查,甲狀腺結節變癌!女子大哭:陪兒子才5年,捨不得
    我在檢查大廳裡坐了許久,看著身邊來往的人,目光總會鎖在每個人的脖子間,腦子裡蹦出很多問題:我還有多久時間?怎麼跟家人告別?為什麼得癌症的人是我?穿刺引發併發症罕見,也不會將癌細胞帶出來,癌細胞也不會因為穿刺針轉移到別的地方;結節也不會因為反覆穿刺而變癌了。穿刺做為一種診斷手段,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評估準確性高達95%。而隨著超聲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因此,一旦被確診為甲狀腺癌,不必過度恐慌,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應及時去綜合性醫院,找專業的醫師就診。
  • 患癌前,會經歷癌前病變!4種常見病是癌症「敲門聲」,別不知道
    很多人覺得,炎症不會像癌症那樣侵襲和轉移,吃點消炎藥對付一下就好了,但現有證據表明,癌症的發生和發展,與慢性炎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癌前病變一定會成癌症嗎? 雖然癌前病變中帶有「癌」字,有癌前病變的人患上癌症的風險也會比別人高,但並不是所有癌前病變都會變成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