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
是具象或抽象的,
是輕盈或厚重的。
按下快門的那一刻,
我們為自己、為他人、為過去、為未來而留存。
——杜揚(攝影師)
坐標上海
時間膠囊
這是一場以「時間」為命題的攝影展,呈現任曙林、陳川端、羅智中、杜揚、jiayueli、嶌村吉祥丸、Julian Klincewicz七位國內外藝術家的近200幅作品。7月24日「時間膠囊」開幕當天,《八十年代中學生》攝影師任曙林,出版《你好小朋友》與《光景宛如昨》的出版社青艸堂的創始人夏楠及設計師鄒巍將做客富士X-SPACE,進行開幕對談。《你好小朋友》記錄了上世紀80年代國人們的童年時光,而《八十年代中學生》則留存著80年代青少年的歲月回憶。幾十年之後,這些照片像是朦朧記憶中的珍寶,煥發出新的生機。
時間:2020年7月24日-8月16日地點:上海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
淮海中路398號
坐標上海
拾城記疫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6名「拾城」攝影師先後在武漢記錄下了這座城市的「至暗時刻」。其他地區的拾城攝影師也以他們敏銳的視角和獨特的發現,用影像記錄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國人生活的點滴。面對海量的疫情影像與繁雜的信息,拾城選擇了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畫面,並試圖通過防、戰、空、宅、復,這五大場景將畫面串聯起來,形成拾城獨有的,既有全局性又兼具地域特色的視覺表達。相信在若干年後,拾城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像檔案,能成為國人對這段特殊生活的獨特而重要的記憶片段。
時間:2020年7月18日-8月30日
地點: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一樓展廳
徐匯區古宜路125號
坐標臺北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
此次展出的113件作品包含105件照片、4部超8毫米短片、4件印樣,作品以「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數量最多,其次為「Self-Portraits」以及彩色攝影。「V.M. 薇薇安邁爾攝影展」以攝影師的名字縮寫作為代號,現場布展以街道作為設計概念,開放式空間讓觀眾能夠自由穿梭其中,按照自己步調欣賞作品,而觀眾在來回走動同時,也成為街道上那個瞬間的風景。
展場大致分6大區。第1區透過投影重現薇薇安作品中美國上世紀50至70年代的街頭景色,第2區為經典的「Street Photographer」街頭攝影,第3區是自拍肖像系列「Self-Portraits」,第4區可見「Color Photographs」彩色攝影。第5區規劃大事年表,補充標示薇薇安生平幾個重要的時間點,讓觀眾感受到薇薇安對於攝影的熱愛。最後第6區播放薇薇安曾帶著照顧的小孩,於下課後採草莓時所拍攝的影片。整個展區以薇薇安一生為線索,動線最終指向她人生的終點和展覽的結束。
時間:2020年7月4日-9月6日
地點:臺北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周一至周四 11:00-18:00
周五至周日 11:00-19:00
薇薇安邁爾部分作品
坐標臺北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 1958
展出法國攝影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的中國攝影作品,包括170張原版照片,輔以相關書信原件和雜誌。1948-1949年,布列松在中國逗留10個月,期間拍攝了一批中國影像,發表於《生活》《巴黎競賽》等雜誌。當時中國處於國共內戰時期,但這批照片不見戰爭銷煙,反而凸顯了大時代下的人間煙火。1958年,布列松再次來訪中國,在官方人員的陪同下拍攝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等歷史事件,用相機記錄建國初期的改革實踐。
紫禁城中,1萬個新招募的國民黨新兵列隊北平 1948年12月,明膠銀鹽相紙
一日將盡,排隊的人們仍抱著希望能買到黃金,上海,1948年12月23日,明膠銀鹽相紙
時間:2020年6月20日-11月1日 周一閉館
9:30 - 17:30,周六延長至20: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廳
地址 臺北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坐標長沙
共和國不會忘記
長沙公安因公犧牲、傷殘民警紀實攝影展
整個攝影展以20名因公犧牲民警家屬、因公傷殘民警為拍攝對象,用紀實攝影的方式,再現了長沙公安英模的閃光瞬間。攝影展既有曾被媒體廣泛報導的先進事跡,又有一些英模們不為人知的感人生活細節。攝影展由湖南省委政法委原副書記、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陽紅光擔綱總策劃、攝影師,復旦大學教授、著名攝影評論家顧錚策展,是繼去年在李自健美術館展出後的續展。
時間:2020年7月1日-7月31日
地點:湖南省文化館
坐標柏林
寶麗來日記
Linda McCartney 攝影展
展出美國女攝影師 Linda McCartney(琳達·麥卡特尼,1941-1998)的250張寶麗來相片,她作為攝影師的洞察力與抓拍天賦。琳達是美國音樂家、攝影師和動物權利活動者,1969年與披頭四成員 Paul McCartney (保羅·麥卡特尼)結婚。
琳達是第一位在《滾石》雜誌發表封面作品的女性攝影師,她的表現那個時代眾多音樂家生活和演出狀態的攝影作品精彩出眾,風格洗鍊、畫面通透,兼具藝術感和記錄性。本次展出的寶麗來相片年代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當時即時攝影仍是一種創新形式。這批照片展現了琳達身為一名妻子與母親的細膩觀察,亦可以看出了她作為攝影師的抓拍能力與攝影技術。
《Linda and Dog》
《Telephone》,英格蘭薩賽克斯,1980年代
《Paul McCartney》,英國倫敦,1970年代
時間:2020年3月7日 - 9月5日11:00 - 20:00
5月21日起恢復開放,疫情期間周一至周三閉館
地點:C/O 柏林基金會(C/O Berlin Foundation)
費用 :10歐元
最後提醒
公共場合
做好防範
戴口罩
勤洗手
更多值得一看展覽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6)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5)
本周值得一看展覽(第174期)
本周值得一看展覽(第173期)
春節假期有這些好看的展覽(172期)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1期)
本周值得一看的展覽(170期)
更多活動
中國攝協「在線影展」
人民日報期待你的好照片
第二屆「醉美雲龍」
健康新溧水
浙江·武義「建設美麗家園 精準脫貧攻堅」全國攝影大展
「好嬉桐廬」中國(桐廬)文旅攝影精品展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開始接受申報
「日常-青春」——2020青年攝影師作品聯展啟動
「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第四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
第二屆「大美祖國」 全國攝影作品徵集
更多提醒
這位投稿的攝影人是故意玩兒我們嗎?
能不能做到認真閱讀徵稿啟事?
不要趕截稿的最後一天投稿
關於照片說明,你怎麼還不會寫?
@所有人:溧水今年春節期間民俗活動都在這裡啦!
@所有人:這兩個全國攝影大展暫停徵稿
看徐州雲龍湖的「色」,體驗初夏時節的美!
待疫情結束,我們一起關注云龍之美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申報解析
2019年度批次中國攝協個人會員網上申報7月8日
來稿選登 | 青山綠水見證浙江武義脫貧摘帽
本公眾號為公益平臺
圖文僅供介紹知識之用
不以盈利為目的
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