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吧垃圾佬380塊錢的公路車的番外
啥?你問380的公路車在哪?在我草稿箱裡呢,車在我旁邊
打氣筒就是這個,買它而不是普通帶氣罐和壓力表的手打氣筒主要還是因為出門在外很多東西要考慮體積,就是最後打包寄回家裡也得考慮包裝問題嘛,所以很多東西不像在家有多好用多好的只能有什麼用什麼湊合一下了,過去動不動能打10-12個壓的高壓氣筒也只能換成這種了
開箱
快遞包裹是真滴多,按過去咱在ACFUN的脾氣一個包裹錄一個開箱先不說我怎麼樣,現在一個包裹寫一個開箱張大媽得瘋,少整點吧,無關緊要的什麼乳膠枕頭就拉倒別寫了
有需要的自己上車
打氣筒其實還好說
說是高壓設計,實際上看這氣缸也能知道壓力究竟能有多少
這個圖示非常靈性
給了個使用說明書
壓力表頭一看最高9個壓,GG,動不動公路車都要打8個壓,不知道這個氣缸會不會爆
公路車的700C車帶如果是米其林的光頭非摺疊帶是標稱8個壓,建大的便宜點是7.6個壓,都是差不多8個壓那樣
順帶說下,不少汽車真就一個壓
那沒準用這個氣筒是真的好使
實測效果來看,這個氣筒確實可以很快給公路車打到4-5個壓(前提是腿夠快),然後連續快速打氣可能會過熱降低效率甚至有氣密失效風險,還好室內環境有空調很快就能冷卻,然後恢復正常狀態,相比手打氣筒打幾下就能出8個壓得控制力道才能防止輪胎打爆,這個腳踩氣筒需要非常快速高頻的踩踏板才能有效產生足夠的壓力,否則8個壓是很難打出來的,畢竟沒有氣罐而且氣缸還短,就得靠速度補,其實過去用短氣筒產生高壓也是得快速壓氣,才能產生足夠滿足現代山地車4-5個壓的壓力,所以短氣筒雖然省地方還是有它的弊端,短氣筒本來就適合低壓攜行,而公路車這種個人認為應該買一個好帶而不是隨車攜帶打氣筒才更實用,不然就算花了大價錢運氣好買到了帶壓力表且壓力表不是擺設且氣密之類的都沒啥問題質量過關不會壞的短氣筒要折騰打進去這麼多氣彎腰打氣也夠一嗆了,本來公路車就費腰。還好這次是腳踩不是手打,不然我裝車就累的要命再彎腰打氣怕不是真滴要當場去世了
所以這款壓力不算太高也不算便宜但是體積小適合攜帶的氣筒,推薦給各位
這個東西摺疊起來可以用塑料卡上鎖,所以平時儲存運輸起來還算方便
當然如果各位守家待業的話弄一根這家的長款手打氣筒帶氣缸和壓力表那種就可以了,公路車輪胎現在來看雖然都是現代丁基橡膠,但是還是會需要定期補氣的,所以車庫裡放個氣壓表的氣筒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