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沒有發視頻解讀,並不是Trump偷懶,事實是這樣的:本來計劃發一期關於「AR智能眼鏡+航拍無人機」(以下簡稱「AR+無人機」)的視頻解讀,但是遭到了行業資深人士的吐槽——他提出「AR+無人機」會不會是一種偽需求?在思考過這個問題之後,本著公正、客觀、準確的向大家傳遞信息的態度,我們決定要深入調查並思考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先來一起看看「AR+無人機」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吧!
眾所周知,現在的航拍無人機一般都是用遙控器控制,通過數據鏈將航拍畫面傳輸到手機,只要打開相關APP就可以觀看無人機航拍畫面了。
DJI的Mavic Pro產品說明中關於無人機控制和顯示終端的部分
既然手機可以作為無人機航拍畫面的顯示終端,那麼AR智能眼鏡是不是也可以作為無人機航拍畫面的顯示終端呢?
下面Trump為大家帶來EPSON關於AR智能眼鏡作為顯示終端並控制無人機解決方案的視頻。
視頻上傳於兩個月前,內容是Epson AR產品經理Eric Mizufuka在介紹用他們公司的BT-300 fpv glasses配合DJI mavic pro(大疆最新一款無人機)、Phantom 4(大疆精靈4)實現AR智能眼鏡作為顯示終端並控制無人機的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是在2016年11月拉斯維加斯的商業無人機展覽上首次推出。
DJI mavic pro 無人機
DJI mavic pro 無人機顯示在BT-300 顯示屏上的畫面
通過定製的無人機遙控器配合BT-300的觸摸手柄控制無人機
在強光狀態下使用的遮光鏡
BT-300配合Phantom 4使用
視頻中Eric Mizufuka介紹,由Epson為BT-300 開發的應用程式會全面兼容DJI 的產品,通過定製的無人機遙控器配合BT-300的觸摸手柄對無人機拍攝進行控制,無人機通過數據鏈將拍攝畫面和相關飛行數據實時投射在BT-300眼鏡上的OLED 顯示屏,從而實現AR智能眼鏡作為顯示終端並控制無人機的解決方案。
Moverio BT-300 是EPSON公司在MWC 2016(2016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推出的第三代雙眼透視型頭戴顯示器,已經於2016年四季度進入市場。
BT-300採用英特爾Atom X5處理器,運行Android 5.1系統,配置一顆500萬像素攝像頭;使用Epson公司自己研發的矽化自發光OLED顯示頻技術,在眼鏡的左右兩側各裝有一個SiOLED投影儀;顯示屏具有1280*720像素解析度,色彩對比度高達100000:1;續航能力長達6小時。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成本分析:
Atom X5處理器
在16年2月BT-300發布的半個月前,英特爾發布的Atom X5-E8000售價為39美元。據此可以推斷BT-300的處理器成本應該也是在200元左右。
SiOLED投影儀
這個雖然網上查不到報價,但是據業內人士透露這種OLED的成本起碼在100美元以上,BT-300上配有兩個SiOLED投影儀。
500萬像素攝像頭
某寶賣價100-1000不等,結合業內人士給出的相關產品報價,這個部件的成本應該在人民幣四五百左右。
加上其他物料成本和研發成本,EPSON這款BT-300的成本應該在3000塊人民幣以上(不包括宣傳費用)。而它的官方售價是779美元,國內某寶售價是5499塊人民幣(日本代購)。
這麼看來,這款BT-300從售價上來看,確實是一款良心之作(對比某滑雪鏡)。
以上就是昨天我們關於「AR+無人機」的全部內容。今天我們經過調查之後,想和大家討論一下「VR頭顯終端+航拍無人機」(以下簡稱「VR+無人機」)會不會有更好的航拍體驗。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VR+無人機」的體驗是怎麼樣的?
視頻上傳於16年5月(這個技術的出現比EPSON推出「AR+無人機」要早),是一檔叫Authentech的節目,Ben Schmanke是這檔節目的主播同時也是製作人。視頻內容是Ben Schmanke演示將無人機拍攝畫面傳輸到VR頭顯終端。
BlitzWolf VR(Ben Schmanke在視頻中提到也可選擇其他VR頭顯終端)配合Phantom 4使用
手機和無人機遙控器連接
HDMI無線接收器(接收無人機畫面並輸出到顯示終端)
VC Technology Ltd開發的APP (Litchi for DJI Phantom) 將手機顯示的航拍畫面分屏
BlitzWolf VR上體驗到的航拍畫面
BlitzWolf VR上顯示無人機航拍畫面是通過HDMI無線接收器將航拍畫面傳輸到手機上,然後通過VC Technology Ltd開發的APP(Litchi for DJI Phantom) 將手機顯示的航拍畫面分屏,最後將手機放入BlitzWolf VR(或其他VR頭顯設備)中即可體驗航拍FPV視角。
「VR+無人機」 vs 「AR+無人機」
成本分析
因為這兩種解決方案都用到了Phantom 4無人機,所以在對比的時候無人機成本略過。
VR+無人機
BlitzWolf VR ,電商平臺某遜在美國五折特價29.99美元,不打折也就是60美元。
HDMI無線接收器,電商平臺某遜在美國特價90美元。
手機,視頻中使用手機是三星S7 edge,電商平臺某遜在美國售價為607美元。(因為Litchi for DJI Phantom這個APP是同時支持IOS和Android的,所以手機的成本在這裡只是拿視頻中三星 S7 edge舉例。)
當然如果使用其他VR設備,這套解決方案的體驗成本就會有變化。
AR+無人機
Moverio BT-300 在EPSON售價為779美元,國內某寶售價5499(日本代購)。
VR設備選擇性較為靈活,成本好控制;AR+無人機的體驗設備選擇較為單一,EPSON 這套解決方案需要購買Moverio BT-300,而且還要定製的遙控器配合BT-300的觸摸手柄才能操作無人機。所以「AR+無人機」的解決方案的「成本門檻」高於「VR+無人機」。
「VR+無人機」 vs 「AR+無人機」
航拍體驗
通過視頻中畫面對比「AR+無人機」和「VR+無人機」航拍體驗,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種解決方案各自的優勢和缺陷。
AR+無人機
優勢:因為畫面是直接投影到BT-300的眼鏡上的,所以在觀看無人機航拍畫面的同時,還可以觀察無人機在視距內的實際飛行情況,從而更加從容地操控無人機。
缺陷:操作者觀看到的是無人機拍攝畫面在眼鏡上的投影,沉浸感不強。
VR+無人機
優勢:通過VR頭顯設備直接觀看無人機傳輸回來的航拍畫面,沉浸感強,「飛上天」的感覺更「真實」。
缺陷:操作者無法觀察無人機自身的飛行狀況。
最後,「VR+無人機」和「AR+無人機」到底哪個是「偽需求」?Trump想知道各位讀者以及「飛友」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特別鳴謝靈犀微光為本文提供信息支持
www.arinchina.com
加入我們:北京 | 西安 info@arinchina.com
商務合作:Tony 13689196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