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僅1名!中科大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量子計算獎

2020-11-19 騰訊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

策劃&撰寫:小波點

當地時間10月7日,據美國物理學會(APS)公布,授予中國科技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表彰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

國際評審委員會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一名博士畢業12年之內的青年科學家。前四屆獲獎人分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南威爾斯大學。

陸朝陽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第五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青年科學家。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陸朝陽是繼「2020年阿道夫·倫獎章」後(首位中國學者),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

師從潘建偉,刷新兩項世界紀錄,曾多次榮獲國家大獎

1998年春節前,陸朝陽所在的東陽中學邀請潘建偉博士在電影院做了一次公共科學講座。當時潘建偉所在的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Anton Zeilinger課題組剛剛完成了國際上首次量子隱形傳態實驗。

陸朝陽回憶起表示:「講座非常生動有趣,在我們高中生聽起來甚至有些瘋狂」。

就這樣2000年,陸朝陽考入心心念念的中科大物理系,順利進入了潘建偉團隊實驗室並如願以償地成為其中一員,從此開始了他的量子科學研究生涯。

2007年,24歲的他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六光子糾纏「薛丁格貓態」和「簇態」,刷新了光量子糾纏的兩項世界記錄。

經導師潘建偉的建議,陸朝陽決定去英國劍橋完成博士學業,在三年之內完成了博士論文和答辯,同時成為了入選比例不到1%的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Fellow。博士期間,他以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觀測到單電子自旋的實時量子躍遷和非破壞性測量,為固態量子計算解決了一個基礎性難題。

陸朝陽畢業後回國,加入潘建偉帶領的中科大量子信息「夢之隊」,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多光子糾纏、光子操控等方向上獲得突破。

28歲的他成為中國科大最年輕的教授。

期間,這位東陽籍科學家也屢屢獲獎,如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黃昆物理獎、騰訊基金會發起的「科學探索獎」。2016年,陸朝陽參與的「多光子糾纏及幹涉度量」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國際上,2017年,歐洲物理學會宣布將菲涅爾獎(Fresnel prize)授予陸朝陽,為獎勵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的國際最高榮譽,每兩年頒發一次。

陸朝陽成為繼導師潘建偉和師兄陳宇翱之後,第三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科學家。

光子糾纏鬼才」,曾參與研製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2019年,該團隊與國內外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20光子輸入6060模式幹涉線路的玻色取樣量子計算,輸出了複雜度相當於48個量子比特的希爾伯特態空間,其維數高達三百七十萬億。

這個研究同時在光子數、模式數、計算複雜度和態空間這四個關鍵指標上都大幅超越之前的國際記錄,其中,態空間維數比國際同行之前的光量子計算實驗高百億倍。

從首次設計雙色雷射驅動量子系統,到製備國際上綜合性能最優的量子點單光子源,再到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經過10年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世界上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陸朝陽以量子糾纏研究聞名。量子糾纏指不同粒子無論相隔多遠,量子態都可以相互關聯的現象。維也納量子科學與技術中心的量子物理學家安東·蔡林格將他稱作「光子糾纏鬼才」。

作為量子夢之隊的一員,陸朝陽表示:「做科研工作可以聆聽自己的夢想,跟隨自己的興趣。這種工作的本質就是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一直在創新,挑戰新高度。」以陸朝陽為代表的中科大青年科技人員,將在科技競爭中為中國奪取制高點貢獻科大力量!

量子計算,未來可期

目前,我們正處於第二次量子革命 。

陸朝陽對未來的科研道路充滿了信心,他表示「量子疊加和糾纏的新原理為傳統通信、計算和精密測量的技術革新升級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途徑。」

陸朝陽把量子計算機與經典計算機之間的比較比喻成雷射與燈泡。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或將遵循與雷射相似的發展軌跡,最初作為實驗室內的實用工具,之後才在許多不同領域中獲得應用。

他從雷射發展歷史的啟發來猜測,現在已經發現的許多應用,例如量子密鑰分發和一些量子算法,都可能只是未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冰山一角。

相關焦點

  • 【威寧每日新聞】陸朝陽:量子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高榮偉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明星科學家,有「量子巫師」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再一次獲得世界的矚目: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 陸朝陽的名字,從一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裡邊,就和量子物理聯繫在一起。
  • 中國團隊本源量子入圍空客公司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決賽
    圖片來源:空客公司官網面向全球,打造航空航天領域的量子時代隨著經典計算機逐漸接近其算力極限,量子計算有望為世人提供更高水平的計算能力。作為先進計算解決方案的活躍用戶,空中巴士公司(後簡稱「空客公司」)一直在探索利用最前沿的計算方式解決航空航天工業的關鍵問題,並永久改變飛機的製造和飛行方式。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一直致力於科普寫作,他告訴記者,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電腦通過電路的開和關進行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則是以量子的狀態作為計算形式。」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不管是屏幕上的圖像還是輸入的漢字,這些信息在硬體電路裡都會轉換成1和0,每個比特要麼代表0,要麼代表1,這些比特就是信息,然後再進行傳輸、運算與存儲。
  • 百年的超越:量子物理學與量子計算機
    但是這個理論繼續推論的話,會發現當溫度繼續升高後,紫外部分輻射出去的能量會越來越高而接近無線大,這顯然與觀測是不符合的,事實上是會衰減。海森堡取得諾獎成果的時候才23歲薛丁格認為軌道是連續的,而海森堡的矩陣力學則認為軌道是不連續的,存在量子躍遷,薛丁格則認為海森堡的理論夠愚蠢。當然神仙們因為理論不同打嘴架的事情我們普通人也就聽個樂子。
  • 碾壓谷歌 「量子霸權」:詳解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在量子計算領域,我國再次實現了裡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12 月 4 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
  • 專注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國儀量子」獲高瓴領投數億元B...
    國儀量子CEO賀羽, 2009年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院,目前博士在讀。副總裁張偉為中科大本科學士、碩士,從大學時代至今十餘年,一直與賀羽搭檔創業,項目包括格物電子、國儀行雲。副總裁馮澤東為清華大學本科學士、雙碩士,高級工程師,曾任中天啟明石油技術總監,擁有豐富的隨鑽測井儀器設計開發經驗,獲5項發明專利和2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國儀量子現有員工200多人,研發人員佔比達70%以上。
  • 觀察|「九章」問鼎 確立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第一方陣地位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青年科學家總統獎、斯隆獎得主德克·英格倫評價說,潘建偉團隊的研究「是一個劃時代的成果」,是「開發中型量子計算機的裡程碑」。維也納大學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菲利普·沃爾澤也認為:「他們在實驗中拿到了目前最強經典計算機萬億年才能給出的計算結果,為量子計算機的超強能力給出了強有力的證明。」
  • 【玩科學天天薦】僅售49.9元,人人都能看懂的量子科學漫畫!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2019年度美國光學學會伍德獎)前沿的科技發展,揭秘中國領先世界的兩大前沿科技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帶你5分鐘看懂中國全新的量子計算機;讓你動動滑鼠,便能做出刷爆朋友圈的量子糾纏態。
  • 後量子時代的密碼學
    「九章」是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 「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 53 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快一百億倍。目前全球已經在開展保護數據和通信以應對量子計算機威脅的研究。
  • 量子計算機"九章"有多厲害?量子計算機概念股有哪些?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計算玻色採樣問題,「九章」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6億年。
  • 深度學習量子退火量子計算N種算法
    】旗下獨立報導量子計算|人工智慧|VRAR|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專業研究性訂閱號隨者報導內容的不段豐富,粉絲數量大幅提升,經觀眾反饋及高手點撥,即日起進行專業分離,是為了粉絲有更佳的訂閱體驗感謝字幕組、技術組團隊的辛勤工作提到量子計算,首先得弄清什麼是量子退火(quantum
  • 「九章」量子計算機到底有多神
    光量子幹涉實物圖「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實物圖「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12月4日,包括本報在內的許多媒體報導了一個量子計算的大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潘建偉、陸朝陽等人構建了一臺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它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快一百萬億倍。
  • 美媒:美軍擬發力推進抗量子加密技術 以防對手量子計算機攻擊
    據《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3日報導,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和陸朝陽率領的物理學家團隊利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的論文顯示,其結果是76個被探測到的光子,這遠遠超過了先前創下紀錄的5個被測光子以及經典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 外媒:百度入選2020全球TOP 10量子計算公司
    近日,《Analytics Insight》雜誌公布了2020全球十大量子計算公司名單,其中包括埃森哲、亞馬遜、谷歌等各行業巨頭企業,中國公司僅有百度、阿里2家上榜。量子計算主要利用量子力學的兩大特性——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獲得更大的性能提升。
  • 一文看懂神奇的量子世界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7日 12 版)中科大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18個光量子比特的糾纏量子計算時代更近了孫 振 李家林  5光量子比特糾纏、6光量子比特糾纏、8光量子比特糾纏、10光量子比特糾纏,18光量子比特糾纏……  在位於中國科技大學東區理化大樓中編號為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實現200秒突破
    北京時間12月4日,國際頂尖雜誌《Science》刊發了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一項重磅研究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
  • 中國實現全球首個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院士:不怕量子黑客攻擊
    中國又一科技成果領先世界據媒體消息,1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傳來一則重大利好,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及其同事陳宇翱、彭承志等與國內同行合作,成功構建了全球首個「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相關成果已發布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雜誌上!祝賀潘教授和國內相關的專家們!
  • 下一個諾獎得主? | 來自電影靈感的天使粒子 解開80年量子物理謎團
    長達80年的物理學謎團被解開在物理學領域,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被稱為「基本粒子」,也是組成各種各樣物體的基礎。特別是他本人在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帶著全部重要科研筆記神秘失蹤後,搜尋這個粒子成了很多物理學研究者的目標。最近,神秘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被由史丹福大學張首晟教授帶領的團隊連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實驗團隊一起發現並證明,這個過程花費了七年時間。這一發現,在80年後,結束了基礎物理學領域裡最具傳奇色彩、也最受關注的搜索。
  • AI與量子·真·令人禿頭·計算
    不可分的桃在「計功而食」的語境中潛藏了不可分割的特性,相當於一場「量子計謀」。所以,「量子」到底是什麼?量子一詞來自拉丁語quantum,可以說一個事物的最小構成單元就是quantum,它具有完整性、不可分辨性。量子力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它和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 36氪首發丨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中網投領投數...
    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等機構天使輪投資。此前,36氪曾報導過本源量子,詳細內容可參考2020年10月採訪文章:打造在線量子計算雲平臺,「本源量子」想讓量子計算從實驗品變成人人可用的產品。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團隊技術起源於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由兩位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郭光燦院士、郭國平教授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