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熱映,楊戩被殺、六耳獼猴聯手孫悟空鬥妖王

2020-12-22 不亦樂乎2020

近日,有一部改編自《西遊記》的大電影低調上映,它就是《真假美猴王之大聖無雙》。

不要誤會,這部電影並不是六小齡童老師出演的那部中美合拍的《西遊記真假美猴王》,六小齡童老師的電影如今暫時擱淺,上映之日還遙遙無期;而這部電影則已在院線及某視頻網上同步上映。

「真假美猴王」是《西遊記》中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主要講述孫悟空除二心;該故事曾經也被搬上過熒幕,最為人知的則是劉鎮偉的《大話西遊》,此前還有一部曹榮執導的《定海神針》。這幾部電影都對原著有太大改編,主要還是受到「西遊陰謀論」的影響,故弄玄虛、標新立異。當然,如果拋開原著和演員演技的話,劉鎮偉的《大話西遊》系列劇情還是很不錯的。

言歸正傳,我們來看看這部熱映的《真假美猴王之大聖無雙》。該片中真假美猴王分別由劉德華的兩個替身杜奕衡和賀剛扮演,主角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一個叫紫藤的女妖。

影片設定孫悟空和六耳獼猴是兩塊補天石,這個設定從TVB版《西遊記》開始就多次被沿用,這裡需要說的是原著中並非如此。那個紫藤則是六耳獼猴的那塊補天石呵護下的一棵紫藤,所以二人就有了宿緣,相戀起來。

六耳獼猴和紫藤的關係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抄襲了張衛健《齊天大聖孫悟空》中孫悟空和紫蘭仙子的設定。

除此之外,影片中加強了唐僧那九環錫杖的作用。原著中如來佛祖雖然將這錫杖描述得很厲害,但後面的劇情卻沒讓它發揮任何作用;倒是在吳承恩版《西遊記》之前的有些版本突出了它的威力。該片中也將它設定為能夠毀滅妖族的神物。

原來當年妖界的孔雀王引領妖族和神佛大戰,最終被神佛聯手打敗,孔雀王被困在孔雀山。神佛策劃唐僧師徒西行取經,欲借九環錫杖之力渡化眾生。相傳九環錫杖吸收了萬妖魔力,它一旦抵達靈山的凌雲渡,妖族的肉身就會灰飛煙滅,因此妖族紛紛出動搶奪錫杖。

也就是說,影片中唐僧師徒取經其實就是護送九環錫杖。那麼問題來了,唐僧是從哪兒得來的錫杖?

其實這裡劇情還出現了另一個漏洞,這九環錫杖又沒有防妖的神力,是人都能搶奪,既然西行目的不是取經而是護送錫杖,為什麼不讓孫悟空拿著它直接飛去靈山?或者說靈山的神佛直接來拿走啊?

妖族們紛紛搶奪九環錫杖,這其中就包括了想做英雄的紫藤。紫藤被孫悟空打傷幾乎死去,六耳獼猴帶著她去孔雀山找到孔雀王,孔雀王答應救她但要六耳獼猴假扮孫悟空混去取經隊伍。

孔雀王用二心鏡抹去了六耳獼猴的記憶,並給了他孫悟空的記憶,所以六耳獼猴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孫悟空。

唐僧師徒來到楊家莊,眾妖出動,孫悟空趕走了小妖們,六耳獼猴歸來與孫悟空一場大戰,卻被打傷。

六耳獼猴流落到濟妖堂被小妖欺負,遇到了這裡的老大獅駝王。這獅駝王就是原著中和孫悟空結義的七大聖之一的移山大聖,只是在該片中被設定的是六耳獼猴的結義兄弟。

紫藤是獅駝王的弟子,她救下六耳獼猴,但這六耳獼猴只有孫悟空的記憶,所以也就不認識紫藤,因此紫藤也難以分清真假。

紫藤帶六耳獼猴去地方之境重鑄金身,隨後二人又回到取經隊伍,真假美猴王相遇,一時眾人難分真假。

唐僧提議讓二人攜紫藤一起去地藏峰找諦聽分辨真假。諦聽倒是聽出了真假,但他只告訴紫藤一人。所以在大家問她真相時,她指出真孫悟空為假。

這裡的劇情其實就是TVB《西遊記》中蜈蚣精變成假唐僧讓蜘蛛精辨真假的那段劇情。當紫藤指出孫悟空為假孫悟空時二郎神降臨,用捆仙索捆了孫悟空。可悲的是孫悟空大喊完捆仙索能捆住俺齊天大聖嗎,卻真的被捆住了,二郎神帶著他去了誅仙塔要將他誅殺。

另一邊,孔雀王突然就悔悟起來,她表示此前以為如來有什麼陰謀所以才讓六耳獼猴混入取經隊伍。如今她不想再看到太多傷亡,只想搶到錫杖毀了它。孔雀王給了獅駝王二心鏡,讓他幫六耳獼猴恢復身份。

再說那紫藤,因為幫忙分辨了真假美猴王,所以大家都很感激她,允許她一起上路。紫藤趁大家不注意偷走了九環錫杖,因為她從諦聽處得知了一切,所以此時的她搶奪錫杖的目的只是要毀了它,免得被孔雀王得到後毀滅三界。當然,她此時並不知道孔雀王其實已經變好了。那六耳獼猴為了搶回錫杖就和紫藤打了起來,一不小心就殺死了紫藤。

這時,六耳獼猴感應到唐僧有難,等他趕回後發現是獅駝王來搶奪錫杖。六耳獼猴和獅駝王大戰,被獅駝王用二心鏡恢復身份,六耳獼猴方知自己不是孫悟空。六耳獼猴被獅駝王所擒,為救六耳獼猴,唐僧甘願將九環錫杖交給獅駝王。

獅駝王吸取九環錫杖的魔力,要毀滅靈山。二郎神趕到,遠遠不敵獅駝王。關鍵時刻六耳獼猴也趕到,聯手二郎神依然不是獅駝王的對手。二郎神被獅駝王殺死,臨死之際大喊「孫悟空」,此時在誅仙塔被誅殺的孫悟空得到感應,突然就變得強大起來,從誅仙塔逃出,直奔靈山。

孫悟空和六耳獼猴聯手,最終打敗獅駝王。九環錫杖發出神力,獅駝王和六耳獼猴灰飛煙滅。

影片結局中六耳獼猴轉世為人,並找到了轉世後的紫藤,只是紫藤已不認識他,並嫁為人妻,還有了孩子……

《真假美猴王之大聖無雙》劇情並不複雜,對於原著也有著不少改編,企圖打造成一部神魔相爭的魔幻片。

正如上文所說,九環錫杖的設定就有漏洞,如此重要的神物唐僧從何而得,為什麼佛祖要讓唐僧師徒千裡迢迢一步步走去而不派人來取?

該片的編劇和總策劃是陳幫和,也就是以解讀《西遊記》而出名的「蝸牛看西遊」。其大量解讀《西遊記》文章不過是拾人牙慧,多以「西遊陰謀論」為主。即便如此,其也是深入閱讀過《西遊記》原著,所以片中許多細節都在原著有呼應。

影片中的孔雀王由金巧巧扮演,她曾在《西遊記續集》中扮演過孔雀公主,驚豔眾人。此次的孔雀王成為妖族首領,自然是對應了《西遊記》中的孔雀大明王菩薩。儘管在原著中孔雀、鳳凰、大鵬等實力一般,但在「西遊陰謀論者」心中他們可是連佛祖都忌憚的妖王,所以孔雀王在該片中被設定為妖界首領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心鏡」的設定自然是對應了原著「真假美猴王」的「二心」之說。在陳幫和的筆下,「西遊世界」雖陰謀重重,但他始終承認六耳獼猴是孫悟空二心,這一點倒是值得稱讚的。「二心鏡」使得六耳獼猴忘了身份,有了孫悟空的記憶,這個設定也算能說得通。

「地藏老人」由吳孟達出演,對應的是書中的地藏王菩薩;諦聽神獸則比原著中威猛得多,六耳獼猴和孫悟空聯手還差點打不過它;地方之境也對應著原著中的兜率宮、八卦爐……

總而言之,影片中有不少細節都是由原著改編。

拋開劇情上的漏洞,影片倒也能當成爽片去一看,比起此前曹榮的《定海神針》還是好那麼一些的;當然,前提是你要拋開原著。

除此之外,還需要吐槽的是人物造型!該片中的造型實在是太醜了,豬不像豬、猴不像猴的,實在是沒有太多的美感。

該片在院線上映後票房並不高,兩天才剛過百萬;可見如今觀眾早已對《西遊記》電影審美疲勞。倘若沒有太好的劇本,希望導演們還是放過《西遊記》吧!

相關焦點

  • 真假美猴王相鬥,被打死的是孫悟空嗎?
    然後真假美猴王相見,從天宮打到地府,又打到靈山如來處,菩薩分不清,照妖鏡照不出,諦聽不敢說,最後如來親自出手用金缽盂罩住,才使假悟空現了原形——原來是一隻六耳獼猴,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這是我們許多人知道的故事,不過,近幾年有一些西遊學者提出了另一種說法,就是說,其實這個地方,被打死的是真悟空,此後跟隨唐僧西行的是假猴王。
  • 真假美猴王中,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不,死的是齊天大聖!
    但不管什麼原因,《西遊記》算是貫穿了我的童年、小學,乃至於中學時,好像每年暑假都有放,而孫悟空也應該是我小時候第一位偶像吧。應該也是你們的第一位偶像吧?想想看,身如玄鐵、火眼金睛、長生不老,還有七十二變。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上可大鬧天宮,下可降妖伏魔,又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呢?
  • 六耳獼猴之死:真假美猴王的彌天陰謀︱三十立鋪
    真假美猴王是《西遊記》最大的迷案。六耳獼猴之死不符合常理,不符合規律,但又不知為何,又讓人覺得合情合理。老僧敏感地意識到,這個案子一定有鬼,但到底是什麼鬼,一直沒有讓人信服的說法。 有讀者無數次提出六耳獼猴的事情,這引起了老僧的注意。老僧翻遍了所有的材料,越看越糊塗,越看越不明白。
  • 孫大果之孫悟空和六耳獼猴誰死了
    對於孫悟空這個戰天鬥地的角色來說,最危險的時候,不是被鎮壓五指山,也不是大戰牛魔王,妖精本領高強的有的是,背景深厚的也有的是,大家都是朝著唐僧肉來的,沒人要吃猴子肉的,所以孫悟空作為保鏢,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只有一次,孫悟空遇到了生死大劫。就是六耳獼猴那次。《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裡「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打傷了唐僧。
  • 真假美猴王之謎:被打死的是孫悟空還是六耳獼猴?|三十立鋪
    討論真假美猴王的問題,必須回歸到原著中,畢竟結合其他作品永遠都不可能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結論。畢竟,結合其他作品,很容易有牽強附會之嫌。本文從原著出發,結合前後章回,分析下,六耳獼猴這幾回到底在講什麼。從榮格心理學角度來看,真悟空代表著孫悟空的人格面具,而六耳獼猴幻化的假悟空則是孫悟空人格陰影的投射,真假猴王之戰其實就是人格中面具與陰影的衝突。戰勝了陰影,也就戰勝了自我人格的魔性,但也代表著生命自由精神的削弱和反抗性的消失。」一直到博客時代,很多民間學者也是持有這樣的觀點的。甚至在以腦洞分析著稱的吳閒雲那裡,「二心」說依然牢固堅守陣地。
  • 六耳獼猴真的存在嗎?被打死的究竟是誰?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隱藏了什麼秘密?
    一個喜歡歷史喜歡文學,有夢想有故事的公眾號,歡迎點擊上方」長夜守燈人「關注今天來聊聊《西遊記》中的真假美猴王故事。真假美猴王,大概和三打白骨精、女兒國等故事一樣,是西遊故事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無數影視作品都以此為基礎而創作,也有很多專業或者業餘人士寫過此故事的評論文章。真假美猴王之謎,可能還和孫悟空的師父之謎一樣,是整部《西遊記》最大的謎團之一。
  • 西遊記恐怖真相,原來真正孫悟空已經被殺,活下來的是六耳獼猴
    西遊記有一個情節裡寫到真假美猴王,這一集產生了很多分歧,說真正的美猴王已經被如來殺掉而活下來的是六耳獼猴,而我也這麼認為,我分析如下:第一點:觀音菩薩明明可以分辨出真假孫悟空,但是卻閉口不言。大家還記得,取經初期,觀音菩薩送給孫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嗎?
  • 打白骨精的其實是六耳獼猴
    所以第41回裡遭遇紅孩兒時「孫悟空」被三昧真火燒昏過去以及55回在女兒國被蠍子精扎傷已經暴露了他其實是六耳獼猴的真相。或許有讀者會說,不對啊,真假美猴王是57回的事——吳承恩寫作時並沒有明確故事連續的時間線,各個章節並不就是嚴格按時間先後排列的。
  • 最新版真假美猴王
  • 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布的局,還是如來布的局?答案關乎死哪只猴子
    這三個討論最多的謎團中,真假美猴王的答案是兩極分化:最後被打死的是孫悟空、最後被打死的是六耳獼猴。這兩種答案,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這兩個答案的起因不同,一個認為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布的局,另一個則認為是如來布的局。第一、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布的局。
  • 真假美猴王的真相
    我們看過電視劇裡真假美猴王,假的孫悟空是六耳獼猴變得。原文裡,如來佛主口中說的也是假悟空乃六耳獼猴。良民君今天就掰一掰這其中的蹊蹺。首先良民君覺得,按照《西遊記》原著的尿性,這假悟空肯定不是六耳獼猴。要說真假美猴王就要從前一回打土匪開始說起。師徒四人過了「婦人」蠍子精後,唐僧一路騎馬狂奔,不料遇到一夥劫匪,將他抓了,綁吊起來。孫悟空就變了個小和尚哄騙那夥劫匪放了唐僧,然後打殺了兩個劫匪,其他的都跑了。唐僧怕孫悟空殺人,於是又折返回來,果然行者打死兩名劫匪。唐僧立馬將孫悟空大罵了一頓,然後叫豬八戒挖個坑把劫匪埋了為他們念卷《倒頭經》。
  • 四個真假美猴王一臺戲,六小齡童唱主角,《真假美猴王》引人深思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是《西遊記》中非常經典的一段,家喻戶曉,我們曾經通過各種藝術形式看過這段故事。在82版《西遊記》前25集中沒有拍攝《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當年由於種種原因,遺漏了5集沒有拍完。直到1998年,央視投資補拍續集,楊潔再任《西遊記》總導演,在續集中補拍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 孫悟空一直叫豬八戒呆子,為何真假美猴王之後,卻改叫八戒了?
    而在故事之中,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是非常經典的角色,也是《西遊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孫悟空出生於娑婆世界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自開闢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後來,石猴在偶然中闖入了水簾洞,因此被花果山的諸猴拜為「美猴王」。
  • 《西遊記》原著,真假美猴王中被打死的究竟是誰?有什麼意義嗎
    GAME OVER學派的朋友認為,在西遊記真假美猴王這一章中,真的孫悟空其實已經死去了,代替他取經的已然就是六耳獼猴了!那這個說法真的說對了嗎?恆實認為對又不對!讓我們翻開西遊記原著,看看真假美猴王的這一段故事吧:話說假孫悟空也就是六耳獼猴變扮做孫悟空的模樣,先是一棒打傷師父唐僧,緊接著又和真孫悟空打得是難分難解不分勝負。
  • 真假美猴王:孫悟空會不會真的死在了取經的路上?
    ►在《西遊記》中,真假美猴王那幾回最難理解,在分析《西遊記》的江湖上也出現了無數種說法。
  • 今年這部《真假美猴王》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不錯,今年的西遊電影《真假美猴王之大聖無雙》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裡姍姍來遲。「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一部西遊題材電影的面世,就必然要做好被萬眾挑刺的準備,這是大眾對西遊的熱愛,也是西遊創新的艱難。
  • 《真假美猴王》將襲,六小齡童再上陣,孫悟空恐成魔,網友看衰?
    當時假孫悟空打傷唐僧,真假孫悟空一路廝殺,觀音、玉帝、閻王等人都分辨不出孰真孰假,直到如來佛祖辨明真偽,才將由惡而生的六耳獼猴降服。比如,1983年就有一部徐大松主演的科幻電影《真假美猴王》。如今,又有一部《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即將來襲,這部劇還是由1986年版《西遊記》裡原班人馬出演,其中,六小齡童「孫悟空」和馬德華「豬八戒」主演。
  • 玉帝為何分不清真假美猴王,如來卻能?玉帝比如來差嗎?
    在真假美猴王故事中,孫悟空為辨明真偽,曾上天入地,請求諸方仙神幫助。
  • 西遊記驚天秘密:孫悟空跟六耳獼猴原來是同一個人!
    後與孫悟空、八戒、沙僧、白龍馬一行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達到西方大雷音寺取得真經。 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今天飯爺跟大家聊聊,關於唐僧師徒取經路上遇到的「真假美猴王」這個話題!  故事的楔子在於有人說,真假美猴王就是一個掉包計,幹掉真悟空,留下聽話的假悟空。
  • 真假美猴王:孫悟空如何跑官要官?
    真假悟空都是同一個人,六耳獼猴只是悟空的分身而已。吳閒雲、比特等西遊品讀大家已經有過精彩的論證,本文不再贅述,我們只分析真假美猴王背後展示的官場百態。溫馨提示:本文是以原著第56至58回為依據,不是以央視版電視劇為依據,電視劇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