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 第六季》末日前的英雄輓歌

2020-10-12 華小隱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是賈伯斯留下的激情四射的口號,無數青年受其鼓舞投身於科技創新,欲憑才智大展身手、創業致富,甚或引領時代風騷,名揚四海——這也正是本劇主角Richard一開始拒絕互利(Hooli)總裁Gavin的技術收購而決意自己建立魔笛手(Pied Piper)的初衷。歷經六年悲喜交織、相愛相殺的日日夜夜後,他和團隊夥伴(主要包括系統架構師Gilfoyle、來自巴基斯坦的程式設計師Dinesh、運營官Jared、財務官Monica)卻宿命般走到了一個荒誕的境地,以致不得不親手摧毀凝聚自己數載心血的成果。伴隨Richard一句飽含酸楚的「That fight is over」,魔笛手的奮鬥歲月正式宣告終結。

終結之因出人意料:Pied Piper一手打造的發散壓縮算法(Middle-Out Algorithm)與AI安東之子(Son of Anton)的結合優化了區域鏈網絡,使網絡容量得到極大提升,但不斷更新的安東之子會持續學習,破解更多複雜參數,直到人們的隱私權蕩然無存。到那時,電網、金融機構、甚至核武器發射的密碼統統都將曝光,「純粹的暴力會成為權力的唯一基礎。」Gilfoyle預想了未來種種黑暗場景,以一貫冷靜平穩的口吻揭露道,「人工智慧在優化壓縮,壓縮也在優化人工智慧,任何讓它變得成功的東西也在讓它變得危險……我們製造了一個怪物,我們得殺了它。」

於是,在技術水平已臻極致、獲得與AT&T公司合作機會、估值高達80億美元的巔峰時刻,Richard作出了一生最痛苦的決策:徹底搞砸去中心化網絡PiperNet的發布會,昭示此項發明存在嚴重缺陷,繼而終止合作,解散公司,清算資產。這一番風雲突變掃蕩了貫穿六季的喜劇基調和進取精神,漫生出一種近乎悲劇的崇高與沉重感:為了拯救世界,主角們放棄了巨大的成就、金錢和名譽,甘願承受失敗和嘲笑,各奔東西。

如此收場固然閃耀著英雄主義的光輝,卻令一路見證Pied Piper成長、期待它再創奇蹟的觀眾惆悵若失。然而回顧全劇,就像童話裡的魔笛手終究引出群鼠齊奔,劇中人的命運也仿佛早已註定。內向靦腆、口舌笨拙的Richard,經過六季風雨的洗禮,褪去初出茅廬時的輕信和膽怯,也逐漸懂得如何耍花招、如何向現實妥協,可在他身上,理想主義的火花並未熄滅,危急關頭還要大放光明。昔日不肯數據造假,不願過河拆橋,這一季他也拒絕智利富豪的骯髒巨額投資,更在國會聽證會上斥責臉書、谷歌、亞馬遜等網際網路巨頭對用戶數據的搜集監控,承諾自己絕不會步其後塵。這些難以被同行理解甚至被視為笑話的不識時務之舉都為通向大結局的捨生取義埋好了伏筆,最後的回歸淡泊也算求仁得仁。

Gavin,在我眼裡全劇最有趣的角色,劇末從叱吒大半輩子的科技圈退場,開啟了另一種人生模式。這位追求完美的IT大亨,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暴躁好勝,幹盡爾虞我詐之能事,偏偏滿口高尚動聽的鬼話;偶爾流露出的憤世嫉俗以及看似良心發現的反轉也使人物性格更為飽滿。如果說Richard是表面向現實讓步、實際仍堅守原則,Gavin則可謂具備一種「真誠的虛偽」:他完全了解自己冠冕堂皇外表下的道德墮落,卻又深信這便是世界運行的規則,以做一個出類拔萃的偽君子為榮。在互利被收購後仍大言不慚地提倡科技倫理,尋求對Richard的終極復仇;接著又利用影子寫手搖身變為國際暢銷作家,熱衷接受記者採訪。相比之下,作出慘痛而偉大犧牲的Pied Piper卻在十年內迅速被人忘卻,化為歷史的塵埃。奏罷一曲理想主義的輓歌,編劇仍不失冷峻地提醒觀眾:世人渴羨的「成功」多屬Gavin這樣充滿欲望、狡猾精明之徒,而與是否讓世界更加美好無關。

舊金山堪稱美國最左的城市,Silicon Vally的落幕卻頗含宗教啟示的意蘊。作為全球高科技創新產業中心,矽谷群英薈萃,風雲詭譎,鑄就過無數一夜暴富的神話,也反覆上演剎那樓崩的大戲。佛教見繁華夢散,世事無常,因果有報,眾生須戒貪嗔痴;基督徒或會預感五花八門的黑科技將提前迎來末日審判。從開篇的歡樂昂揚到結尾的深沉批判,折射出的正是近年來科技公司對人們日常生活無處不至的入侵所帶來的危機感。數據洩露,條款捆綁,語音竊聽,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等等等等,旨在帶給人類福祉的科技創新,如今卻越來越有淪為貪婪與罪惡的淵藪之虞。Richard帶領團隊創造了「史上最棒」的作品,卻最終意識到:「它一開始就不該存在。」

但絕非所有人都這麼想。兩年前,我和Boston Dynamics的一個工程師聊天,詢問她對《黑鏡》的看法;她的眼裡閃著不屑的光芒,飛快說道:「That’s stupid.」 六年前,我去參觀百度總部,講解人得意地列舉大數據的各種用途。十年前,我聽人滿懷希冀地說:「網際網路是獨裁者的噩夢」。發言者沒能料到,十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在某種程度上已變成愚民和洗腦的利器。Will Durant在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裡指出,每種新發明,其實都是強者手裡的工具,用來使役弱者、增強主宰地位。而進入後真相時代,高新科技若不受限制,並與權力、資本緊密結合,便極有可能催生出比弗蘭根斯坦的人造人更可怖的產物。一個毫無隱私可言、全面監控與異化的世界正朝我們奔來。怪獸將誕時,是否真的有人會像Pied Pieper的英雄們那樣,抱住它縱身入火,同歸於盡在太陽升起之前?

相關焦點

  • 矽谷 第六季
    然而 Richard Hendricks、Jared Dunn、Bertram Gilfoyle、Dinesh Chugtai 等人的故事,很可能止步於第六季。《矽谷》這是一部講述矽谷創業故事的喜劇,它因為對矽谷創業、工作和生活的環境高度還原而受到極客觀眾的喜愛。曾獲得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劇集、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 《矽谷 第六季》當英雄主義遇上解構主義
    本來看到第六季開始幾集的時候,還覺得劇情過於平淡,不像前幾季有那麼多笑料。結果看到結尾卻得到了完全超出我預期的驚喜。我在矽谷生活也有挺多年了。看過金融危機之後一片蕭條很難找工作的矽谷,看過經濟慢慢好轉房價飛漲大公司紛紛擴招的矽谷,看過失業率極低股價房價都漲到了極高點的現在的矽谷。我身在矽谷,卻不從事IT行業。這種狀態挺有意思的。
  • 《矽谷 第六季》。
    矽谷我是一季一季追過來的,就在剛剛看完了第六季,全劇終。 喜劇元素和nerd一路過關斬將創業致富的情節,一直是這部劇最吸引我的兩個地方。我從未懷疑過,劇的結局必然是主角們創業成功名噪矽谷人人成為億萬富翁。。。
  • 《矽谷 第六季》矽谷的偉大,是有一群偉大的人
    首先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這是一部必須刷的劇,從第五季的區塊鏈技術,到第六集的AI、無人駕駛、AR等等全部都緊跟科技前沿,當然免不了矽谷大佬的技術背書,記得最最清楚的是第五季G神的比特幣PPT就是矽谷大佬做的。本以為Miller去死侍劇組了,就會缺了很多東西,沒想到越來越精彩,當然最新一集最後一集的柯南、蓋茨客串也是超級驚喜了。至少追了這5年,讓自己在寫代碼的路上,有了更深遠的思考。
  • 《矽谷 第六季》矽谷之後無矽谷
    無奈也是時事弄人,隨著erlich被徹底封禁,矽谷水了兩季,創意也急轉直下,上季在萬念俱灰下只有祭出萬能神器虛擬幣苟延殘喘。最終季的開頭也算是驚豔的,更多的分支和戲劇衝突鋪開,原以為可以善始善終,沒想到編劇自己挖了一個自己都沒爬出去的坑,商業道德。最後一集是令人唏噓和失望的,無心戀戰的編劇暴力爛尾,只能打出情懷牌,讓一眾homies坐回最初的地方玩一把always blue。
  • 《矽谷 第六季》再見了,無名的魔笛手們
    最後比爾蓋茨還來客串那個偽紀錄片了,感謝他,他發現了其中的詭異之處,並且在現實中——他很喜歡矽谷這部劇。早在矽谷第三第四季播出的間隙,我不知道在知乎還是豆瓣看了一篇文,解釋為啥矽谷的地位如此「尷尬」——不受程式設計師見待,普通觀眾對這個話題一是不太感冒二是覺得「有門檻」(其實並沒有),而資深劇迷又不太看得起創業劇(也許還包括了和成功學相關的歧視鏈,但矽谷實在太反暢銷和成功學了)。
  • 《矽谷 第六季》有史以來get到最多笑點的喜劇美劇
    老實說,第六季有點崩,給個情懷分吧, 我還以為導演和編劇都換了,後來看資料,好像還是以前的, 那就是真的寫不出來了,劇裡出現hanaman戲仿《瘋狂max》的橋段,這樣的大場面,跟《矽谷》之前的節奏和調調都不很搭,屬於戲不夠場面湊的黔驢技窮跡象,似乎imdb每集的評分都在下滑,我會復刷之前的劇集,應該不會包括這一季零零碎碎看過不少喜劇類美劇,基本都算不上太喜歡,《生活大爆炸》有一段時間大概一口氣看了七八季的樣子
  • 矽谷 | 繼《權遊》《副總統》後,HBO《矽谷》也將迎來最終季!
    6月1日,據美國媒體報導,HBO宣布即將回歸的美劇《矽谷》第六季將是該系列的最後一季。
  • 看完《矽谷》第六季的結局,不吐不快
    看完《矽谷》第六季的結局,抑鬱得想撞牆,腦子裡除了令人惆悵的結局,裝不進其他東西了。不把現在的心情寫出來,感覺這幾天都會廢掉。
  • 《矽谷 第六季》愛每一個未變成惡龍的屠龍少年
    第六季也是最終季的《矽谷》完結了,六年的創業歷程至此也劃上了一個句點。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追《矽谷》的,只知道一追就停不下來。這部在豆瓣均分不下9的美劇帶給觀眾的除了大洋彼岸那個科技天堂最前沿的科技,也有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著的值得辛辣嘲諷的一切。其實前幾季很多劇情大多已經記不清了。
  • 《矽谷 第六季》矽谷是一部網際網路倫理劇
    矽谷是我心中目前排名第二的美劇(第一名火線the wire)矽谷和火線,雖然風格完全不同,但都是對一個群體和一個社會的全景描繪,用眾生相的形式,把每個角色塑造得光彩照人。追了這麼久的矽谷,剛開始當情景喜劇看,慢慢的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這個劇,能把網際網路的那點事用巧妙的編劇和精彩的表演說得那麼入木三分,是一部非常高級的喜劇。
  • 《矽谷》最終季播出,道出科技圈最大危機
    文 | 波波夫題圖 | 美劇《矽谷》《矽谷》並非矽谷。雖然比爾·蓋茨曾在博客裡盛讚:「這部電視劇帶有諷刺成分,所以會誇大其詞,但跟所有偉大的諷刺作品一樣,它抓住了很多實質性的東西......電視劇裡面那些不同個性的人多數都讓我感覺很熟悉。」
  • 《矽谷 第六季》矽谷往事
    創業失敗,天才「墮落」成了一個史丹福大學教授,矽谷夢碎了,一不小心成就了美國夢,而我們這些中國夢都無法實現的準中年人們卻看的很傷感,本來是諷刺谷歌亞馬遜的,一不小心把我們發展中國家的一些觀眾也諷刺到了。通過避免讓世界成為一個更壞的地方來使得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多次絕處逢生後自絕後路,不忘初心,這是黨和人民的好兒子啊,編劇給的這碗米其林三星雞湯,我幹了,你隨意。
  • 《矽谷 第六季》5年前的那個夏天結束了
    沒想到最終季就這麼在2019年戛然而止了,和許多人一樣,看完第七集心中頓生一種無限的傷感,陪伴了3年(本人從第三季開始追)的劇在最後這看似遺憾又無限飽滿而真實的結尾落幕,仿佛與Richard和Pied Piper團隊們一同穿越了時光荏苒,浮浮沉沉後透過矽谷看盡世間的夢幻虛妄,或許這一結局對於各主角們來說便是最好的結果了吧,雖然這款無懈可擊的產品的在道德面前退下舞臺,成功的那一天便是千方百計想著如何製造失敗的開端
  • 《矽谷 第六季》大隱隱於市
    最終還是來到了終結季這一天看得我老淚縱橫啊😭😭😭理想主義者的悲歌,英雄主義的綻放。😭😭最後的他們回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卻也不得不從這場夢中醒來。一群人,追著共同的理想,演繹「未來」的悲與喜。😭夜以繼日,拼命奔跑的灣區,像一塊吸鐵石,吸引著那些有夢的青年,卻又殘酷到把現實一層層剝開。
  • 《矽谷 第六季》咱理工男也是有情懷的
    花了6季的時間講述了4個天才白痴,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矽谷,堅持自己的科技理念,艱辛創立屬於自己事業的故事。 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最後一季最後一集,大家卻親手殺死了自己苦創即將上線,並獲得80億美金估值的產品。僅僅是因為功能太過強大,釋放了智能網絡,這一突破隱私,可以自我學習、自我改進、自我升級,可以顛覆未來一切的「魔鬼」。
  • 《矽谷 第六季》矽谷 第六季
    Erlich離開的幾季充分證明了優秀的編劇能挽救主要角色的缺失。希望未來可以出Gavin或者小天使或者Monica的衍生劇! What an ending!! 看到結局熱血又惆悵,原來真的可以既失敗卻又偉大。Always blue的那一刻,仿佛那些有關奮鬥的日子都是一場夢,但所幸每個人夢醒後都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方向。Erlich離開的幾季充分證明了優秀的編劇能挽救主要角色的缺失。
  • 《矽谷 第六季》矽谷完結,胸中有萬般傷感,不吐不快
    對於一名理工狗來說,矽谷系列劇集可以說一直是我的快樂源泉了,但是看s6e7卻再也無法快樂起來,畢竟這便是結束了。我懷著與往常無異的心情打開視頻,卻在幾十秒後感受到特別的氣氛:十年之後的背景,主角們蒼老的面容,家用攝像機略帶抖動的畫面,總體浮現出一副末世感的悽涼。於是心中一沉:出人意料地,最終季是最少的一季。許多問題也浮上心頭,是ai控制網絡了嗎?
  • 《矽谷 第六季》矽谷夢的破碎
    這是一場矽谷夢的破碎。70億美元市值一夜蒸發,Pipernet臻於AI也毀於AI。發布倒計時十秒的生死攸關,發布後幾分鐘的一線轉機,一個創業的商業的技術的傳奇終究隕落。Silicon Valley用喜劇講了一個最荒誕的故事。
  • 《矽谷 第六季》Bye, Silicon Valley!
    這也是為何《矽谷》如此珍貴。它的迷幻與真實、嚴肅與搞笑、復古與超前,它的特別離散,又極其融合....讓人流連。似親歷數十年前的歷史,又目睹當下最新的瘋狂。評為史上最佳美劇之一毫不為過。這種真實的、平凡的美好,令人著迷不已。Bye, Silicon V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