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喬寬元|致敬文化殯葬踐行者喬老爺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一年前,著名殯葬理論專家喬寬元先生因病辭世,留下了他念茲在茲的殯葬理論研究事業。一年間,學界、業界很多同仁都在表達同一種情愫:喬老師並沒有離去。因為我們都還在喬老師建構的殯葬理論體系中研究;還在喬老師塑造的殯葬話語體系中言說;在喬老師創立的理論框架下實踐……但是,人們已再也不能見到喬老師的音容笑貌,喬老師確實已經離開我們了。

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作為「喬氏殯葬理論」誕生的主陣地,有近水樓臺之利,在各界支持下,我們發起了《觀天化成 寬元人生——喬寬元先生紀念集》的編印工作。《紀念集》收集整理了先生自述、要論,和友人、親屬、同事、後學撰寫的回憶文章,輯錄成冊,以此向先生致敬,更意在傳承殯葬學術薪火、構建殯葬學術新格局。《紀念集》以先生倡導的「保留人生文化」為主旨,從多個層面勾勒了先生的學術譜系和精神畫像。感謝澎湃新聞的慷慨支持,使我們能夠先行發表三篇紀念性文章,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對喬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深厚的理論素養及其對於殯葬業界產生的廣泛影響有所了解。同時,也希望藉此使更多的國人關注殯葬文化的研究,關注殯葬事業的發展。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系副主任魯虹副教授多年追隨喬先生從事上海殯葬研究,回憶文章文章對先生的研究方法進行了精到總結、歸納;中央民族大學馬金生副教授的文章,通過與和喬寬元先生人生交集的幾個片段的回憶,不僅對喬寬元先生的思想觀點多有呈現,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一位盡心獎掖後學的藹然長者形象;中國殯葬協會公墓工作委員會趙小虎主任則結合工作實踐,論說了先生在殯葬科研領域的突出成就及其對殯葬業發展產生的影響。

斯人已去,其道猶存。對歷史最好的紀念是創造歷史,對思想者最好的紀念是繼續思想。在喬寬元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謹以此表達對喬先生深深的懷念和敬意。(上海殯葬文化研究所所長 劉平)

時光荏苒,流年匆匆。

2019年11月18日,著名的殯葬業界研究專家、上海理工大學喬寬元教授,離我們而去。生命遠行一周年的日子,仿佛轉眼而至。

平日裡,我們習慣暱稱喬教授為「喬老爺」,這與他總是笑容可掬的臉龐,滿頭銀髮下戴著一副方框眼鏡的親和形象十分貼切。每每思懷,喬老爺邏輯清晰的睿智見解,抑揚頓挫的獨有音色、音調,猶在耳畔響起,成為與他親近之人永不磨滅的記憶。

喬老爺以學者的身份,潛心研究並與殯葬行業積極互動的20餘年,可謂是行業文化被普遍重視提升,先進理念被廣為宣傳實踐的「黃金時代」。

他從科學的視角,以系統管理的思維,投身殯葬事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探索,謀求公眾從保留骨灰向保存人生文化的業態轉型。他先後參與並主導了多項殯葬課題研究,從宏觀到微觀,既包括政府層面的殯葬政策研究、區域殯葬發展規劃,也涵蓋殯葬實體的戰略規劃,幫助殯葬企業在行業文化理念引領下進行實踐。

在我擔任濱海古園總經理期間,委託喬老爺完成的文化發展戰略研究,成為彼時指導古園從「硬文化」(硬體設施)向「軟文化」(人文文化、企業文化、行業文化)轉型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指引,推動古園在主題園區文化建設(愛心苑、上海故事)、紀念館文化建設(人生文化博物館、海葬文化博物館、墓葬文化博物館)、人文主題活動開展(海葬公祭典禮、清明文化節)等方面理論結合實踐,是「產、學、研」在殯葬業的重要合作示範和落地成果轉化,極大提升了古園的「軟實力」和「影響力」,使古園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殯葬業參觀交流的品牌基地。

除殯葬科研外,喬老爺倡導的殯葬教學、殯葬文化研究,共同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三駕馬車」。

全國第一本行業文化類雜誌《殯葬文化研究》創辦,國內第一套「殯葬學科叢書」陸續出版,高校第一個殯葬管理碩士研究生班開設,第一家以殯葬行業發展史為主題的博物館「上海殯葬博物館」開館……幕後強大專家學者團隊的組建,科研院校學術資源的聯動,殯葬文化史的挖掘和呈現,無一不有喬老爺積極運籌的身影,也吸引了更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加入到殯葬研究中,交流和共享殯葬文化研究成果,在這個文化陣地上顯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出版的眾多殯葬文章和專業書籍,為收集當代殯葬觀點,貢獻出豐富的文化盛宴。

喬老爺在《殯葬文化研究》上陸續發表了數百篇文章,囊括殯葬研究的各方各面。後期還開設了專欄「喬老爺信箱」,解答全國業界讀者的來信疑問諮詢及話題探討。

他以上海公墓業現狀調研為基礎,通覽全盤概況指出問題與癥結,呼籲公墓業避開「死墓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要以形成科學規劃為前提。他預測節地葬式將成為業界倡導的主流葬式,「創新」與「可持續」將成為節地生態建設的指導思想,公墓綠色化,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的「生態墓園」是公墓發展建設的目標。他從大眾慣常討論的「死有所葬」中,提出要實現向「死優所葬」的攀升,「優者,優化是也。節約土地者為優,高雅為優,不佔地葬式為優,實現文化傳承和生態園林為優」,探討墓地的結構優化問題,指出公墓建設應堅定不移地走質量型、內涵型發展的道路。

他從公眾殯葬活動中所享有的具有公益性的「基本權利」與可選擇的「非基本權利」個性化消費著眼,探尋滿足公眾需求過程中的殯葬業發展使命,公益保障與市場機制的發展平衡。他指出從現代追悼會「131模式」(念一遍悼詞、三躹躬、轉一圈)中應體現對人生文化的保留和傳播,他主推「人生小電影」和追思形式、內容的策劃多元化,因為他堅定地認為「殯葬活動的本質特徵不是遺體處理,而是文化,一種關乎生命的文化,不能把技術性的遺體處理服務當作殯葬服務的本質」。他是每逢清明、冬至行業節日時滬上媒體競相採訪的對象,化身與公眾對話的殯葬專家,發揮橋梁作用,積極呼籲公眾摒棄喪葬陋習,消除對殯葬的偏見,共同走向殯葬活動的文明。

喬老爺對上海乃至全國殯葬行業的文化提升、發展和變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是學者中對殯葬傾注感情最深、持續研究時間最長、影響推動最大的一位。他不是殯葬人,卻比殯葬人更了解殯葬,更愛殯葬,更渴望殯葬得到提升,是學者中最接地氣的殯葬專家,是殯葬界鑽研最深的學者。

如今,以中殯協公墓委的視角看中國殯葬,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國內殯葬業的建設方向、發展趨勢,提供公眾優質殯葬服務的理念共識,正朝著喬老爺的觀點指向在發展,四個方面的呼應可窺一斑:

一是行業發展上,政府正在加強健全基本殯葬服務制度(基本權利),加強殯葬市場監管和喪葬習俗改革(審視傳統喪葬文化),各項改革趨向深化。在今年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中,「補齊殯葬服務短板、推進殯葬文化建設」被重點提及(服務提供多元化、注重文化內涵)。

二是規劃建設上,公墓業的節地生態成為發展趨向,墓園更加注重規劃和環境友好,以自然可循環的綠色生態、具有家國記憶的人文紀念為方向(死優所葬、公墓綠色化、生態墓園)。

三是服務管理上,客戶服務趨向線上互聯,在網上實現業務辦理、網上紀念、遠程實景祭祀,個體祭祀趨向個性紀念,實現紀念擴容等(建設「殯儀文化多媒體技術平臺」和「生命文化信息技術平臺」),實現睦鄰友好型殯葬設施建設,傳遞生命關愛(破除負魅場效應)。

四是融合發展上,昔時《尋夢環遊記》的熱映和諸多聚焦生命話題的個體人物紀錄片呈現螢屏(人生小電影記錄生命、正視死亡、消除殯葬偏見),殯葬有著更廣的文化跨界和全生命周期延伸的服務,各種人文紀念方式及百姓家書湧現(人生文化的保存和展示)。

縱觀以上,喬老爺可謂極富文化研究深度和思想上的先見,所倡導和引領的發展模式正在行業內跨越時空變為現實。他用科學研究精神給傳統殯葬的經驗主義帶路,使殯葬活動與時代社會的現代化發展步伐同步,他對行業思想、改革實踐發揮著積極的引領作用,對推動殯葬發展有著潛在的、深遠的、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我從事殯葬20多年中,是喬老爺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殯葬行業的文化積澱是如此之深邃,但在實踐中又是如此之粗淺。殯葬的發展需要文化建設,而文化建設需要更多的「喬老爺」置身於殯葬文化研究。

有喬老爺是當代殯葬行業之幸,失喬老爺是當代殯葬行業之痛。喬老爺安排自己以「人生小電影」的方式,與參加他告別會的來賓們作最後一次告別,踐行他自己提出的文化殯葬變革理念。

砥礪宿昔青雲志,不負蹉跎白髮年,願喬老爺在另外一個世界安息、圓滿、美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靈山後花園,綠色殯葬的倡導者與踐行者
    中華喪葬文化因民族觀念、宗教信仰、地理環境的差異而千姿百態。唯一不變的是幾千年農業社會遺留下的「厚葬」觀念。然而,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時代,老齡人口眾多與殯葬資源匱乏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綠色殯葬成為我國殯葬改革的方向和趨勢。
  • 「喬老爺」最著名的一張照片,背後有著什麼動人故事?
    「喬老爺」最著名的一張照片,背後有著什麼動人故事?對於很多年輕讀者來說,認識喬冠華「喬老爺」都是從這張著名的照片開始的,那麼,在這張照片背後有什麼動人的故事呢?這一歷史瞬間被記者用鏡頭抓拍下來,隨後以《喬的大笑》為題,登在《紐約時報》的頭條,成為標記中國人重返聯合國的視覺標誌,並且獲得了普利茲新聞獎,成為大時代的註腳。這位記者說:「喬冠華這一姿態不光是個人歡悅的表現,而是代表了中國的信心和自豪,我被他這一獨特的表現強烈地吸引住了,因而不假思索地攝下了這一鏡頭。
  • 喬老爺招牌八寶飯、松糕等5種糕點,一個禮包全有!比門店立省27.6元!
    喬老爺是上海喬家柵食品廠旗下品牌,以用料講究、糯香可口的糕團點心享譽上海灘。小貼士:此購買方式僅支持微信支付哦~想要支付寶支付的會員請滑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溫馨提示:喬老爺闔家歡樂禮盒將於本月24號截單,25號統一發貨。
  • 過年少不了的八寶飯、年糕、松糕,一個喬老爺禮盒全搞定!比門店便宜27.6元!
    喬老爺是上海喬家柵食品廠旗下品牌,以用料講究、糯香可口的糕團點心享譽上海灘。:此購買方式僅支持微信支付哦~想要支付寶支付的會員請滑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溫馨提示:喬老爺闔家歡樂禮盒將於本月24號截單,25號統一發貨。
  • 《踐行者之大道儒商》——大型傳統文化紀錄片
    《踐行者之大道儒商》——大型傳統文化紀錄片主人公: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懷揣理想,追夢起航,怎樣突破企業發展瓶頸?敬請收看大型傳統文化紀錄片《踐行者之大道儒商》。心有所定,計有所守。方太集團的每一步都走得紮實而坦蕩。
  • 過年少不了的八寶飯、年糕、松糕,一個喬老爺禮盒全搞定!還比門店立省27.6元!
    喬老爺是上海喬家柵食品廠旗下品牌,以用料講究、糯香可口的糕團點心享譽上海灘。:此購買方式僅支持微信支付哦~想要支付寶支付的會員請滑至文末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溫馨提示:喬老爺闔家歡樂禮盒將於本月24號截單,25號統一發貨。
  • 外媒重新排歷史隊員金字塔:詹老漢喬老爺獨一檔,萌神第4檔?
    第一檔有2人,勒布朗和喬老爺,類似於又把前提起的「歷史最佳之爭」又一次引發,前人們是熱論喬老爺和勒布朗誰為史上第一人,站隊前者的人數佔領絕對的優勢,不過對勒布朗的地位很多人也予以了肯定,普遍公認「他是當下第一人」可是這家外媒可能是不想被勒布朗的粉絲噴,因此把他和喬老爺放在一塊比較,但這個作法問題更大
  • 喬老爺的又一選秀敗筆!2015年9號秀卡明斯基被太陽認領!
    太陽認領白人前鋒弗蘭克-卡明斯基作為2015年首輪9號秀卡明斯基的NBA之路走得並不順利在為喬老闆的黃蜂打了四年之後介於之前卡明斯基與國王籤下的是訓練營性質的非保障合同因此可以肯定,太陽這次籤下卡明斯基並不會付出什麼代價他們以極低的價格就能再次刮一下卡明斯基這張彩票即使打不出來,也幾乎沒什麼損失話說回來這又是喬老爺在選秀中的一大敗筆
  • 殯葬美學的概念:殯葬變美如何可能?
    文化人類學家貝克爾認為,人類害怕死亡古已有之,拒斥死亡是人類文化發展前進的重要動力。簡言之,正是因為對死亡的害怕以及人類想方設法地力求戰勝死亡、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人類才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科學藝術等,包括殯葬文化。因此,消除人的死亡恐懼並不是殯葬業者的專門工作,而是人類文化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大問題,也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必須應對的工作。
  • 青島規範殯葬服務收費 殯葬用品加價幅度不得超30%
    青島新聞網7月10日訊(記者 劉倩倩)日前,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關於規範我市殯葬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規範我市殯葬服務收費相關問題作出具體規定。記者了解到,我省殯儀館銷售的骨灰盒、壽衣、花圈等殯葬用品價格實行差率控制,最高加價幅度不得超過實際進價的30%。2015年10月,原市物價局下發的《青島市物價局關於明確殯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的通知》(青價費〔2015〕44號)已經失效。
  • 紀念曹禺:跟著肖戰致敬戲劇文化,傳承經典
    肖戰現身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直播!極度思念肖戰的人又要激動一把了,如願以償的看到了真真正正新鮮的肖戰了!這次的肖戰身穿淺藍色連帽衛衣,滿滿的少年感,既不失陽光帥氣,又表達了對對場合的尊重。在這次的直播中,青年演員肖戰與前輩藝術家萬芳關於戲劇當下文化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坦誠對話。
  • 臺灣節目又出奇葩言論:大陸以前沒有清明節 殯葬文化從臺灣學
    這個嘉賓還大放厥詞道,大陸過去沒有殯葬文化,所以現在努力與臺灣交流向其學習,「想辦法把他們(大陸)的根拉回去」。 提到兩岸在清明節上的文化差異,于美人先起頭語出驚人,稱大陸在10年前是沒有清明節的,直到2008年才恢復。 這樣的「滯後」,以至於她在2005年前往大陸給爺爺上墳時根本找不到具體位置,同時也導致很多大陸年輕人不了解具體的祭拜步驟,連傳統祭品用的饅頭都不會蒸,事無巨細都要向家中長輩請教。
  • 殯改「沂水樣本」開創全國先河:殯葬費用全免 累計節約社會殯葬...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 11月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鄉村振興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文化支撐有關情況
  • 臺湖鎮喪事一條龍公司收費低的-北京德壽福殯葬服務-邯鄲之窗
    臺湖鎮喪事一條龍公司收費低的北京徳壽福殯葬公司24小時辦理殯葬一條龍服務,為家屬辦好每一個環節,沒有亂收費現象。是經民政局備案、工商局註冊的一家規範、合法、正規的殯葬服務公司,以優異的服務態度,專業的服務團隊,合理的收費標準,為家屬提供專業、貼心的服務。
  • 殯葬費用總體降幅38.15%
    近日,由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我市2020年殯葬改革降費落實情況作出的評估報告出爐:全市殯葬改革降費工作實現預期目標,殯葬費用總體降幅達38.15%。114家殯葬服務、公墓銷售單位接受評估12月11日至15日,市民政局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湖南金奧會計師事務所對全市殯葬服務單位和公墓銷售單位落實《2020年株洲市殯葬改革降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情況進行審計評估。《方案》由市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編制,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推出「減、免、限、補」四項舉措。
  • 香港骨灰位短缺:公營骨灰位抽籤輪候,綠色殯葬漸為港人接受
    「去年6月,太太病重時為自己安排喪禮,已決定不要骨灰位,希望在紀念花園撒灰。」蘇先生認同他太太的想法,認為紀念逝者不一定要一座具體的墓碑,因為最美好的片段都在腦海裡。香港薄扶林華人基督教墳場(2013年3月27日攝) 。 新華社 資料圖香港地少人多,人們死後缺乏地方安葬一直是社會關注的課題。
  • 北京原來也有這麼溫情的寵物殯葬服務機構之翡翠森林介紹寵物火化
    因為從事寵物行業我們也非常關注寵物的殯葬服務,寵物殯葬在國內雖算不上新興產業(存在大概有10多年了吧),但是總體發展還比較基礎,國家也沒有相應法律法規出臺。相比,日本、英國的寵物殯葬發展較早且非常人性化。離我們最近的臺灣地區也有一家寵物殯葬服務機構非常知名,叫翡翠森林,算是臺灣第一寵物殯葬品牌。
  • 江西開展殯葬改革,風水先生變身「遷墳顧問」
    原標題:江西殯葬改革:風水先生變身「遷墳顧問」請風水先生參與殯葬改革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作法(資料圖片)請了風水先生的殯葬,要看好穴位,選黃道吉日,靈柩入土時左右上下都要平衡,絲毫不能馬虎。風水先生改當「遷墳顧問」據大餘縣當地人介紹,今年3、4月是政府推進殯葬改革最火熱的一段時間,進入5月以後,整體節奏已經慢了下來。青龍鎮二塘村村民當時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宣傳殯葬改革的小車在家門口轉,家住縣城的黃峰記得,當時有居委會的人到自己做生意的門店發殯葬改革的通知,讓他們籤遷墳協議。大餘縣甚至專門為此拍了一部微電影《風水》。
  • 紀念汪國真,致敬我們遠去的青春
    有人說:「我們在紀念汪國真,更是在紀念我們的青春。」紀念汪國真逝世5周年,作為深受他的詩歌影響的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總忘不了年少輕狂的點點滴滴,總希望寫點文字寄託哀思,致敬青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輕人最時髦最熱衷的三個行為就是:學許國璋英語、練龐中華字帖、讀汪國真詩歌!青春、勵志和溫情,是汪國真詩歌最重要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