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一切都會變好,這是真的嗎?

2020-12-22 百家名寺錄

為什麼我還沒變好?

古往今來,的確有不少佛弟子曾經分享過自己學佛後的收穫,比如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改變後,善緣更多了,事業順利了,家庭和諧了……總之,收穫很大,越來越順,學佛也更有信心了。

但是,的確還有不少人,在生活中依然遭遇到挫折、不順,並由此對學佛這件事產生了疑惑。那麼,學了佛,真的一切都會變好嗎?

1

- 修學程度 各有差異 -

雖然都是在學佛,但用心程度、方法問題使得彼此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舉個例子,即使是同班同學,學習效果都有巨大差別,所以雖然都是學佛,別人的收穫有參考意義,但並不等於自己也一定能夠獲得。

表面化的學、片面地學,和正確理解後體力行地學,在個人的智慧、定力和佛菩薩的加持力等方面,差距還是很大的。以忍辱為例,如果方法沒用對,只偏重了克制隱忍,沒有以智慧看待往昔因緣、看淡榮辱得失,沒有以慈悲觀察對方深陷無明之苦,忍到一定限度,瞋心還是會像火山一樣伺機噴發的。所以要承認,同樣在學佛,但每個人還是有差異的。

2

- 宿世因果不會一筆勾銷 -

更重要的一點是,因果並不都是那麼快就能轉變的。過去那麼多世累積下的業果,真的不是這一世短短幾年或幾十年就能全部扭轉的,但一定是比什麼都不做,要好得多。

佛陀也曾出現過頭痛三日,並以此為契機,向弟子宣講往昔因果。有個村莊的村民將附近河裡的魚都捕撈來吃,最後將河中的魚王也捕撈了上來。村子裡只有一個小孩沒有吃魚,但他好奇地用小棍打了魚王腦袋三下,這個孩子即是佛陀的前世。這魚王生起巨大的憎恨心,因為這個因緣,在後世的輪迴中成為國王,然後又造下滅族殺業……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宿世的因果,而佛陀也因這三棍子,都要頭痛三天。

如果宿世因果那麼輕易就能一筆勾銷,輪迴是那麼容易斬斷,佛陀又怎會修行那麼多世?所以,不論是別人的福報,還是自己的挫折,那都是過去世種下的因,在今世的顯現。

3

- 別太功利 切忌歪門邪道 -

通過學佛,通過止惡行善和懺悔,的確可以改善境遇、關係,讓善緣來得快一點、多一點,令惡業延遲顯現或有所減輕,但如果想要就此一帆風順,一切完美?對不起!不要把學佛想得那麼立竿見影,只要還沒有解脫輪迴,身而為人,生老病死都是每個人必經的,願望再美好,終究還是幻想。出現一些病痛是正常的,沒有人能長生不老、永遠生龍活虎;生活上出現一些波折和困難也是正常的,沒有人能事事完美;人際關係產生一些摩擦也是正常的,沒有人能夠獲得所有人的青睞……

修福報固然是學佛中的重要一項,但並不應該抱著功利的心態來學佛,這樣很容易走偏,被歪門邪道吸引。如果誰能允諾你,跟著他學、供養他,就能立刻時來運轉、立刻逆天改命、立刻生意興隆、立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那就真的要多留一點心了!

4

- 福報是治表 斷輪迴根 -

可能又有人會問,既然這輩子大概率還是要被動接受果報的,我為什麼還要學佛?

不學佛,不僅一樣要承受往昔惡業導致的果報,這輩子還會因為無知、無明而不斷造業。就好似上面說過的魚王,輪迴後被往昔的惡緣牽著走,或被動、或主動,繼續造下巨大的惡業,與眾生一起陷入互相傷害的惡性循環中,下輩子,下下輩子……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不想再這麼痛苦下去?從根源上說,學佛是唯一的出路。我們就得學佛,就得發願,發願在這一世斷惡修善,輪迴中所有的冤親債主們,從這一世起,我們和諧相處,過去的錯我全部懺悔,有負於我的我全部原諒,從此與眾生共結佛緣、共結善緣。

5

- 給自己一個真正的金飯碗 -

同時,就來講,學佛的利益也是顯而易見的。人人都知道金飯碗、鐵飯碗,但到底什麼是金飯碗、鐵飯碗?並不是當下看起來高薪、穩定、體面的工作,真正的「金飯碗」是走到哪裡都有飯吃的本事。

學佛就是我們為自己謀得這樣的「金飯碗」,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這世間,無論順境逆境,八風不動,安之若素。在這個無常的娑婆世間,人生不可能什麼困難也不面對,修學精進的佛弟子修出了慈悲和智慧,就擁有應對無常的能力。他能看到逆境並非絕境,處理得當,逆風也能飛揚,即使無法改變,也能坦然接納。

在一切飛速變化的現代社會,在欲望泛濫的物質時代,最珍貴的就是保有內心的這片安寧祥和。否則,即使得到了完美生活,也不一定就等於同幸福。

如果心亂了,一切就都亂了

想要生活越來越順,越來越好

那就通過學佛先把心理順吧

這樣的「金飯碗」你也有了嗎?

相關焦點

  • 學佛人可以算命嗎?
    我們學佛人,我們相信自己的命運。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命自我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如果行善,那我們將來就會有好的果報。我們如果作惡,等待我們的就是不好的果報。但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說,禍福不是一定的,也不是不能完全改變的。
  • 師父問答:人們老是說學佛人很孤獨,他們是真的孤獨嗎?
    答:你如果喜歡這個女孩並希望對方好,你或許可以為對方慶幸沒有選擇你,畢竟你當時忙於自力修行,確實可能沒法給她想要的生活。二、婚前戒色是對的,但這個和交友並不矛盾。戒來戒去也沒有個所以然,這是因為靠自力修行很難修成正果,你現在還好好地活著,如今遇到了念佛法門,應該珍惜這個緣分,不要再錯過。
  •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回到過去,讓一切重來,一切真的能變好嗎?
    回到過去這個話題真的是經久不衰,無論大人還是孩子,男人還是女人,好人還是壞人,大約每個人在回想過去的時候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也經常會生出類似「如果當時做了(或者別去做)某件事,一切是否會有所不同?」這樣的想法。
  • 學佛之後家庭會越來越和諧,是真的嗎?
    學佛之後家庭會越來越和諧,是真的嗎?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寬泛。學佛有學得好和學得不好的。其實這也不是學佛不學佛的問題,沒有學佛修行的人,他可能也會很好的處理家庭、事業之間的人際關係,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他有善的業緣感召所得,其次是他有好的習性相續。這些好的習慣,可能是他累生已具,也可能是今生培養。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普通人沒有善的業緣,也沒有好的脾性,感召而來的怨憎相會。
  • 一個人學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
    這就需要善巧。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家人不信佛,卻偏要在他面前做功課,跟他講佛法,對方如果不信就會起煩惱,所以要學會用善巧的方式去修行。很多信佛的人都有個心願,很想讓家人朋友都信佛,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如果周圍的人不信佛,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你以前脾氣壞,就把脾氣修好;你以前不勤勞,就要變勤勞,用利益眾生的心態對待你的家人朋友,他們早晚會信佛,因為你變好了。不少人對信佛的人都說過:「你不是信佛嗎?
  • 學佛真的可以改變樣貌!想要變美的你要多多念佛啊!
    學佛後機緣巧合,第二天是觀世音菩薩聖誕,寺院有皈依法會,早上和師父、蓮友們念佛。念佛半個月後,我身上有了氣血、皮膚也變白了,比任何高級美白產品都管用,眼神也柔和有笑意。想變美變帥的你,要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哦!2020年就在我要決定結束一切的時,也許是阿彌陀佛慈父加持,4年沒聯繫的軒師兄介紹了一個能治癒抑鬱症的老師,剛好都在深圳,她帶我去找哪位老師。特意跟著軒師兄跑到深圳羅湖區福禕書院找老師,在老師的開導和治療下,用了三個月徹底康復了。
  • 等過了這個坎,一切都會變好的
    不喜歡陰天,總覺得天空灰暗連心情都會發黴。人生本來就是有無數的岔路口,在沒有經歷過的時候,誰也無法判別,哪些選擇一定是到達終點的最優路徑。好像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沒有非見不可的人,也沒有討厭到想要掐死的人,沒有特別的事情要跟朋友說,沒有想表達自己的欲望,失去了靈魂一樣遊走、生活,連吃飯也是,不餓就行,沒有什麼喜不喜歡,或者好不好吃。
  • 我們到底為什麼學佛?脫離現實的佛法,一切都是空談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如果你對學佛很是迷茫,沒有弄明白為什麼學佛,那麼,你有必要看完這篇文章。我是溪門飛雪,一個佛學愛好者,一個真正把佛學當作一門學問,而不是一個宗教來看待的學佛人。
  • 佛教:學佛,切記不要被這兩點所束縛!
    既然佛說「眾生平等,人人皆能成佛」,那麼作為一個學佛之人,就必須相信佛所說的話,相信我們自己能夠成佛。當然這裡所說的相信,也並非說是盲目自大的自信,亦是憑藉自己的實修而定。但往往雖知佛所說的是真的,卻亦會提不起精進修行之心,為何?因為被諸多煩惱、業力所障礙。但這些煩惱、業力其實皆不是真正的障礙和束縛我們的關鍵所在,真正障礙和束縛我們的其實來源於自己。
  • 一切緣起緣滅,什麼才是學佛終點?
    世人學佛,以求解脫。然而事實卻是:不論成就高低,佛菩薩會入滅,佛法會滅盡,乃至整個世界都不可幹預的生存與毀滅。一切緣起緣滅,似乎學佛也於事無補。那麼,什麼才是學佛的終點?一、佛菩薩的終點佛陀29歲出家,35歲證道,弘法45年,80歲入滅。
  • 學佛的人,如果身上出現了這兩種行為,就說明他學佛學偏了
    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不公正,就想這是我的業障現前了,命裡有此劫難。如果有如上種種狀態,就說明他是走偏了的。這並不是要徹底否定感應或者神通,而是說此人此時的這種心理狀態是異常的。在學佛人的學佛曆程裡,第一個學習目標,一定是學會進入定,以及到達定的不同境界。
  •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
    佛教徒食素: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學佛是否必須吃素嗎?這是一項爭論不休的問題。正反兩面的持論者,各有見地,互不相服。那麼,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今天的人又該如何看待源自古印度的這一信仰與飲食的抉擇問題呢?
  • 學佛以後,身上有這三種變化的人,恭喜你,說明你走對了路
    佛法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學佛之後,都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佛學偏了,學佛後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甚至還沒有學佛之前更快樂。學佛人應該時刻對照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之後,身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是比以前變得快樂更多了,還是比以前痛苦更多了,如果是後者,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你學佛可能學偏。如果學佛以後,在你身上也有這三點明顯的變化,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離佛越來越近了。第一:學佛以後,更有智慧了!
  • 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人必看!
    1 、學佛一定是愈學愈歡喜,所謂法喜充滿、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 、迷惑、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這總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點,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能夠做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為什麼?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3 、如果你說你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說,你這一生決定成佛,沒話說,決定成佛。
  • 一個人學佛後,有這3種狀態的人,證明你福慧具足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就沒有人可以開悟。畢竟佛學不是玄學,而是揭示宇宙實相的真理。只要潛心修行、深信因果、知善惡有報,也能做到善法上的開悟。那麼,學佛修行之人,如何印證自己已經開悟了呢?一般來說,一個人學佛後,有這3種狀態,說明已經福慧具足了,看看你有沒有:01內心清淨從數據上看,如今學佛的人越來越多,開悟的人卻鮮少出現。
  • 當別人知道我學佛後……
    不知道您是否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皈依、學佛後都有意無意地避免公開這個事實並不是因為對佛法沒信心但這只是一部分人的情況,並不是每個學習佛法的人,都是因為遭受重大打擊。03其實呢…… 信佛、學佛、皈依、出家……並不是一回事。
  • 都知道學佛,可你知道《心經》是怎麼念的嗎?
    即使不學佛,很多人也都知道佛教幾部經典《金剛經》、《地藏經》、《心經》等,也都知道佛教幾位慈悲度世的佛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如來佛祖、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還有事件以肉身廣益佛法度化眾生的著名禪師如:達摩祖師、法海禪師、玄奘法師等。進入佛門後,到底哪部經書在佛弟子心中位置最高?
  • 南懷瑾的告誡:保證學佛不偏離正確的軌道,這三者缺一不可
    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自從魏晉時期從印度傳過來後,已在中國發展了兩千多年,其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佛學愛好者也如過江之鯽,踴躍不絕。但是人一多,旁門左道也就多了起來,因為佛門典籍中一些隱晦難懂的句子,許多人理解會出現偏差,使佛門正法中非有識之人不能分辨。
  • 綠洲主唱引用約翰列儂名言:一切事情最後都會變好的
    利亞姆在推特上寫道:「一切事情最後都會變好的。如果沒有變好,那就是還沒到最後(Everything will be ok in the end if it’s not ok it’s not the end)。約翰-列儂早就知道了。」這句話出自披頭四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他是搖滾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身為搖滾巨星的同時,列儂還是一位和平主義者。
  • 這幾點學佛的人千萬牢記
    APP中有關楞嚴經的相關知識,總結出以下這幾點,學佛者千萬牢記。、泣鬼神的強大力量,學佛的人若能受持楞嚴經,將來定能成佛,定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學佛者若常常誦念楞嚴經,就能消除你宿世的業障,往昔的罪業都可以消除,能開智慧,這便是楞嚴經中的一個重要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