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人樂隊:他們在變,他們也沒變

2020-09-20 深夜食堂沒廚子

說起現如今最火的樂隊類綜藝,《樂隊的夏天》一定是當仁不讓的


這檔捧紅了眾多樂隊,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搖滾樂的綜藝在今年的第二季中又引出了一眾精彩話題.


當然,五條人樂隊無疑是所有話題中最引人矚目的那個了。


這支來自廣東海豐縣的樂隊,從「奇葩」的風格到驚豔的出場,從不按歌單唱導致被淘汰,再到被歌迷在網上一次又一次地投票「撈」回來。



充滿個性的表現和音樂風格的獨特讓很多歌迷眼前一亮,一位樂評人在網上的一句留言或許最能代表廣大歌迷的心聲。


我覺得XXX,XX他們這些樂隊是挺牛的,但我就是喜歡五條人!


簡單,率真,純粹,風趣,如同鄰家大哥一樣的形象定位,使得他們更加趨於人們心目中對於搖滾音樂人的那種想像,從而越來越受到歡迎。



然而,拋開綜藝包裝的背後,五條人對於音樂的態度確實是始終認真的。


在臺下,他們就像無所事事的街坊鄰居,但一站在臺上,一旦抱起吉他拿起手風琴,就如同像觸了電一般,成了光芒萬丈的搖滾明星。


就像主唱仁科自己曾經接受採訪時候所說的那樣:「我們只想怎麼把歌做得更好,沒有考慮過後續的事。」



五條人樂隊的名字很有意思,字面意思就是五個人,但其實他們並不是五個人,樂隊實際的成員只有兩個人,茂濤(阿茂)和仁科。


在樂夏的舞臺上,大樂迷周迅就曾經問過仁科這個問題。


幽默的仁科當時用搞笑的回答繞過了這個問題,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樂隊的在成立之初,確實是「五條人」......



時間拉回到很多年前,21歲的海豐青年阿茂在高考失利後從家鄉來到省城廣州討生活,因為高中時期學了點樂器,所以他想憑著這點本事討碗飯吃。


然而,事情並沒有他想像那麼簡單,經過一番挫折之後,他發現真要靠音樂吃飯似乎除了上街賣唱,沒別的選擇了。


萬般無奈下,阿茂開始做起了生意,當然,這生意還是和音樂有關的。


賣打口碟。



打口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產物,具體而言就是把國外賣不出去準備銷毀的碟片拿回國內按原價賣,在那個年代,這行算是鑽了法律的空子。


在當時的廣東,人們把賣打口碟的稱為「走鬼」,粵語的意思就是居無定所的擺攤者。


多年後的2015年,五條人樂隊在他們的《廣東姑娘》專輯中,便有一首名為《走鬼》的歌,而歌詞中描繪的,正是茂濤當年的這段所見所聞。


一天購書中心門口來了個走鬼的


稱三年前被天河去的陳光打斷了三根手指筋


他是個畫畫的他是個畫畫的


手筋斷了你讓他怎麼畫啊


歌詞描繪的都是他們平日生活裡所見所聞。


應該說五條人後來音樂風格的形成,或許應該也追根到這個階段。市井,通俗,生活,這些都成為了他們樂隊後來身上的符號。


阿茂在做打口碟的同時並沒有放棄音樂夢,因為業務的關係,這一時間段的他聽了很多之前沒有聽到過的音樂。


漸漸地,他曾經那顆已經沉寂下來的心又被點燃。


2008年,阿茂找了幾個人組了一支樂隊,因為是四個人,所以起了個「四條人」的名字,但樂隊剛成立不久,又加入了一個人,於是,又不得不改名「五條人」。



加進來的這個小夥叫仁科。


他和阿茂其實本身就是很好的朋友,都來自海豐縣。多年前因為玩音樂相識的他們後來一同來廣州打拼,甚至租住的地方也都在一起。


唯一的區別就是他的工作,阿茂賣打口碟,而仁科則在的旁邊賣著盜版書。


用阿茂後來自己說的,他們倆其實從根本上而言,都是同一類人。


很快,他們的思想火花就碰撞到一起,2009年,他們創作出了樂隊的第一張專輯《縣城記》。


這本在當時沒有引起多少注意的專輯在今天看來無疑代表了五條人樂隊最顯著的風格特點。


在他們的歌曲中,你看到的不只是生活的光鮮亮麗,還有很多生活真實的片段和細節。比如專輯裡的一首歌《夢想化工廠》,就是海豐縣當地的一間蚊香廠,歌詞中的故事也都用的是真人真名。


這種獨特的表達方式也讓他們引起了一部分的關注,樂隊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並在之後持續發酵。


2010年,《縣城記》以其獨特的音樂文化屬性獲得眾多獎項。


第十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新組合」獎,第十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民謠藝人」獎,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年度音樂」大獎......等等等等。


但於此同時,樂隊的成員也在不斷變更。



早在專輯發表之前,樂隊成員就因為各種原因不斷流失,等到專輯發布之後,成員中就只剩下阿茂和仁科兩個人了。


但兩人卻絲毫沒有改名字的意思,幾個人其實在他們看來並不重要,五條人在他們倆眼中可能更多的只是一個符號而已。


於是,五條人這個最初的名字就被保留了下來。



專輯獲得了一定認可度,也收穫了一些歌迷群體,漸漸地,他們的也得到了更多的演出機會,他們發現,好像確實靠著音樂賺到錢了。


2012年,五條人發了自己的第二本專輯《一些風景》。這張專輯延續了首張專輯的寫實風格,但在文學性上,這首單曲的功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至今不曾睇過


那是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


我在路上碰到一個老盲人


他說他從十四歲


開始眼睛就瞎囉


但是最美麗的風景


你能從歌詞中感受到的畫面感越來越強,想像力也越來越廣闊。


說到歌詞不得不對仁科的文學功底提出稱讚,在樂隊的夏天舞臺上,仁科曾經自我調侃的語氣稱自己是「文化人」。


但實際上,仁科對文學確實有很大的天分。


雖然上學不多,但早年間仁科讀了非常多的書,他曾經在報刊上發表過個人小說,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福樓拜的《聖安東尼的誘惑》這都是他床頭的必備物。



和仁科相比,阿茂雖然沒有他的文學造詣,但他在音樂風格和編曲方面的天賦卻是高人一等的。五條人樂隊早期,包括在成立樂隊之前的很多作品,幾乎全都是他獨自操刀完成的。
就創作配合而言,兩個人可以說簡直稱得上天衣無縫。

這一階段,他們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度,路也越走越寬。


2013年,他們的這張專輯榮獲第十三屆華語傳媒音樂大獎「最佳樂隊」獎及「最佳民謠藝人」獎。
同年年底,他們登上了夢寐以求的迷笛音樂節舞臺。


兩年之後的2015年,五條人擺脫「個體戶」身份,被業內巨頭摩登天空看中,並於旗下的BADHEAD籤約,成了名副其實的音樂人。


阿茂不用再賣打口碟,仁科也不用再賣盜版書,他們終於可以實現了用音樂養活自己的夢想。
這一階段的他們演出更多了,也更忙碌了。

但和很多發了一兩張專輯就躺在上面撈錢的樂隊不同,他們創作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5年,五條人發行了自己的第三張專輯《廣東姑娘》。


如果說之前兩張專輯,五條人展示給人們更多的是質樸和真實,那這張專輯則又一次顛覆了人們的固有認知。


首先是風格上的調整,這張專輯的音樂中加入了電吉他,這改變了人們傳統意義上把他們定義成一支民謠樂隊的認識,對於不同音樂並不堅持一貫的表演風格,可以民謠也可以搖滾,這讓聽眾們收穫了更多的驚喜。


另一個變化出現在歌詞上,和以往兩張專輯中全部用粵語歌表達不同,這張專輯的普通話歌曲佔據了一半。


作品內容也不僅僅以「鄉愁」「彷徨」為視角,更多的把注意力轉向了更遼闊的外部世界。

東莞的月亮像一艘小船

載著一幫多情的俠客

在溫柔的河面上遊蕩

東莞的月亮像一艘小船

載著一幫多情的俠客

在溫柔的河面上遊蕩


在這首《東莞的月亮》中,他們就突破了以往的思維,把視線更多的集中在遠離家鄉之外,更具有社會普遍代表性的地域。


當然,五條人的創作靈魂並沒有改變,只是從這一階段開始,目光不僅僅局限於對故鄉的依戀。


這一年,他們也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巡演,參加了更多的音樂節,名氣也不僅局限於廣東本地。


當然了,人紅是非多,這時候也開始有一些不同聲音的出現,有人說他們「賣情懷」「偽搖滾」對於這些質疑,仁科顯得很淡定。


「我只關心很酷的東西,我們的目標就是做很酷的音樂。」他這樣告訴記者。



他們的確也做到了自己所說的。

2016年,五條人第四張專輯《夢幻麗莎髮廊》發布。
2019年,第五張專輯《故事會》正式發行。


每一張專輯,他們都在保證自己風格的同時,給了人們不一樣的驚喜,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多變的五條人,一個想像力無比豐富的五條人。



在這兩張專輯中,他們在保留音樂風格的同時,更加注重展現了他們豐富藝術想像力一面,而這一方面不僅僅不限於音樂。


比如《故事會》的專輯封面


他們選擇採用舊時代電影海報的風格,並借鑑了中國最通俗最流行的經典雜誌《故事會》的名字和風格。
從這個角度來看,五條人的特點非常符合當代獨立音樂人的特點。

始終在改變,但又始終沒有變。


2020年,五條人樂隊登上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舞臺。


在這個當今最受人矚目的樂隊類綜藝欄目中,他們的表現依然是那麼隨意灑脫。


候場睡覺,臨場改歌,調侃導演,和主持人插科打諢......


有人說他們這樣是刻意為之,但其實了解他們的人都知道,這就是他們,這就是五條人,這就是那個曾經海豐縣城街頭,看似玩世不恭但對音樂充滿熱情的音樂精靈。


也就是因為這份「獨特」,讓更多之前不了解他們的人愛上了他們。就像他們歌裡的阿珍猝不及防地愛上了阿強一樣。


五條人還在繼續著他們前進的步伐,如何評判他們的成就在今天看來尚無法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對於音樂,對於搖滾樂,始終是不變的初心。


就像仁科自己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你每天會接觸各種信息,意識在不斷更新,那種變化也是巨大的。但是核心的東西沒變,起碼我沒變壞吧,阿茂也沒變成一個中年油膩男,阿茂還是很帥。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被淘汰,但他們的做法很「五條人」
    、選歌上,還是決定換對手這件事上,他們的做法真的很符合他們個性,他們還是萬千網友喜歡的五條人。 1.選擇對手椅子樂隊,理由很簡單 當馬東宣布call out的樂隊是達達樂隊和五條人,大家紛紛表示打不「死」的五條人又回來了,更有樂隊的成員表示:五條人的名字真的取得太好了,五條人就五條命,真實玩遊戲,然後反覆的復活。很貼切了!
  • 五條人樂隊:音樂是一場表演,他們在扮演各式各樣的人
    在《樂隊的夏天2》節目播出後,「被五條人笑死」詞條迅速登上熱搜。原因是五條人樂隊上場後臨時決定換個導致現場的燈光、舞美、字幕都跟不上。淘汰後五條人還在社交平臺回應自己活該。這樣一個風趣幽默又接地氣的的樂隊意外斷層出圈,一下子漲了不少熱度,網友們紛紛呼籲大家投票讓五條人復活。
  • 五條人樂隊的出現意味著什麼?他們擁有著我們失去的放蕩的自由
    而經過兩次舞臺的表現,不少網友都認為五條人樂隊是一支土得掉渣的樂隊,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他們真的是如此嗎?縱觀此前國內的樂隊,狂放又不失灑脫,而五條人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羈,灑脫,市井感。他們可以穿著人字拖登上《樂夏》的舞臺,他們可以不按照規則隨意更改參賽的曲目,他們同樣可以在鏡頭前毫無拘束地展現自我。
  • 還要再撈他們?在《樂隊的夏天2》中,「五條人」樂隊再遭淘汰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雖然出現了「水木年華」淘汰的爭議性話題,但是,也湧現出一些走紅的搖滾樂隊,「五條人」樂隊就是這其中最顯眼的一支樂隊。在新一期的節目中,「五條人」樂隊復活後對陣「福祿壽」樂隊。本以為是一場翻身仗,卻不想最終「五條人」以35票慘遭淘汰。網友們也是紛紛調侃:又得去撈「五條人」了。
  • 人人都愛的五條人樂隊,其實你可能不懂他們
    五條人樂隊的走紅源自於一場意外,一場「感覺帶來的意外」,主唱茂濤說:「那種感覺來了,剎不住的。」雖然聽不懂兩位大哥的海豐話演唱,人們還是記住了紅色塑膠袋的Logo,被甩飛的人字拖,瀟灑的郭富縣城和農村拓哉,以及仁科搞笑的單口相聲,並願意一次次去撈他們。當然,五條人的意外性還在於,與大部分樂隊不同,他們沒那麼在乎輸贏。
  • 不是五條人,不是木馬,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奪冠的是他們
    五條人樂隊還是一如既往,阿茂又找回了自己的拖鞋,仁科又背起了手風琴,一首生活化、故事化的《地球儀》,濃重的煙火氣息,再次點燃了現場。仁科說,未來他想拍電影;阿茂說,他想演電影;張亞東說,他們拍的電影他很期待。這一季樂隊的夏天,還好有五條人,他們的煙火氣打破了原本的沉悶。
  • 五條人強勢復活樂隊的夏天,他們的代表作你聽了嗎?
    五條人、HAYA樂團、傻子與白痴、遺忘俱樂部、後海大鯊魚、超級斬、福祿壽和木馬8支樂隊進行了晉級演出。下面筆者作為粉絲就給大家安利幾首五條人的代表作:NO1. 阿珍愛上阿強《阿珍愛上了阿強》該曲於五條人2016年12月12日發行的專輯《夢幻麗莎髮廊》中。在動漫《刺客伍六七》第一季的第三集中作為BGM。阿珍愛上了阿強,在一個有猩猩的夜晚?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回歸,周迅自曝是他們的粉絲?
    後海大鯊魚在復活賽舞臺上帶來了他們心中的搖滾樂>你們最最最期待的五條人據說五條人為了豐富這首歌邀請了說唱歌手小老虎傾情助陣除了普通rap還有英語rap和海豐話rap厲害了我的五條人Talking環節五條人來樂夏原因大揭秘周迅五條人互為粉絲可還行~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又被淘汰了,只是還會有多少觀眾去撈他們?
    對木馬樂隊,還是五條人樂隊對Mandarin,兩組PK可以說各有各火花!還是說他們很幸運呢?記得在《樂隊的夏天2》第1期播出後,五條人很快就出圈了,因為仁科的表現實在太有趣了,加上樂隊的作品比較接地氣,所以有不少路人觀眾被五條人圈粉了。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會火,他們的音樂不會。後鯊回來,太多惋惜
    《樂隊的夏天2》到了復活賽,說是有兩個名額,但五條人憑藉前期累積的人氣基本已拿到一個,實際上就剩一個名額了。最後木馬如償所願晉級九強。後海大鯊魚排第三無緣下一輪,卻也是最好的安排。看似自由灑脫的付菡後面藏著的抗爭與頑強,不經意間讓人眼眶溼潤。這就是後鯊,他們終於回來了,他們可以不後悔了。
  • 五條人又被淘汰了,求他們組隊上脫口秀
    五條人樂隊,是成立於2008年的中國內地搖滾樂隊。在《樂隊的夏天》裡,五條人的候場方式與眾不同。很多搖滾樂隊都喜歡穿皮衣皮褲皮鞋,但五條人就有些不同,他們穿著人字拖大張偉讓他們解釋「塑膠袋音樂」,仁科卻隨口吐槽大張偉音樂像「塑料」;馬東表示沒法了解五條人音樂有點遺憾,仁科神回覆:「沒關係,有空你打電話給我。」
  • 《樂隊的夏天2》:被「打撈」的五條人
    這是五條人《老鼠影》裡的一句詞,作詞人是樂隊成員仁科和茂濤。他們的面孔愈發清晰,故事逐漸豐滿,與之相對的是五條人樂隊身份的模糊。大家熱熱鬧鬧地談論著關於仁科和茂濤「出格」的一切,但對於五條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內心故事卻甚少關心。
  • 五條人:「石牌村」給了他們故事,他們將「石牌村」唱到世界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簡稱「樂夏2」)即將迎來復活賽,萬眾期待,很多人因為五條人,「又被撈回來了」。雖然樂夏2還沒有最後收官,但五條人已經是公認的最大贏家,幾乎沒有之一。如果說廣東汕尾的海豐是五條人的母體,那石牌村,就是五條人的破殼之地。
  • 這個夏天,他們把「五條人」當猴耍
    五條人又又又又又被復活了,一次次復活,一次次淘汰,五條人徹底淪為了樂隊夏天的工具人。幾位超級樂迷一合計,選了五條人和達達,讓他們再加賽一場。但是最騷的操作出現了,五條人,竟然得到了超級樂迷全場最低分22分。
  • 五條人再野,野不過他們家鄉海陸豐
    節目播出後一小時就以220萬「被五條人笑死」的熱搜衝上微博排行榜第一,各種表情包層出不窮,讓此前不知道「五條人」為何物的大老爺們很是驚訝,甚至讓與樂隊同名的一家廣式糖水鋪莫名收穫一波關注。  2004年仁科在海豐看見阿茂搞的一場原創民謠音樂會,深受震撼,整場演出特別的土,但土到極致於是就成了新鮮,畢竟能讓海陸豐人產生共鳴使勁揮胳膊的,除了幹仗其實還有動次打次的音樂節奏。  於是2008年,五條人樂隊橫空出世,把海陸豐漫不經心出殺招的氣質,一股腦扔在了音樂上。
  • 打撈五條人是什麼梗 五條人樂隊詳情介紹
    很多網友都喜歡這個樂隊,看到這裡調侃說:「又得去撈五條人了」。 不得不說,在這個夏天,五條人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樂。這支樂隊裹挾著南方溼漉漉的氣息,風暴來襲,把一個原本rock&roll的舞臺變成了縣城歌舞廳,把每個人迷得七葷八素。他們在臺上即興換歌,猜拳「耍賴」,得逞後開心得像個小學生,不妥時又會手忙腳亂地找補。 之前五條人被淘汰的時候,就被網友撈回來了。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徹底火了!我卻在他們的音樂裡痛哭
    不過,洗馬君同時也可以斷言,他們雖然火了,但他們的歌在未來,很大可能依然是小眾的。就比如,看這篇文章的你,聽過他們的幾首歌呢?他們在歌唱什麼?他們歌中提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是佔中國人口最大多數的群體,但這些人卻極少是他們的聽眾。
  • 人人都愛的五條人,其實你不懂他們
    五條人樂隊的走紅源自於一場意外,一場「感覺帶來的意外」,主唱茂濤說:「那種感覺來了,剎不住的。」雖然聽不懂兩位大哥的海豐話演唱,人們還是記住了紅色塑膠袋的Logo,被甩飛的人字拖,瀟灑的郭富縣城和農村拓哉,以及仁科搞笑的單口相聲,並願意一次次去撈他們。當然,五條人的意外性還在於,與大部分樂隊不同,他們沒那麼在乎輸贏。《樂夏》做到第二季,監製牟頔所表示,今年來的很多樂隊會更緊張,更在意。
  • 五條人的夏天,樂隊的秋天
    總之,這是一場民意的狂歡,一場遲來的勝利,五條人攜人氣和實力王者歸來,把之前「打壓」他們的行業大拿和節目組掀翻在地,徹底封神,讓人一吐胸中之悶氣。這一幕實在是太戲劇,太喜感,太TM痛快了!現在看來,似乎拯救樂夏的必定是名字中帶數字的樂隊。比如去年的九連真人靠著初登場的驚豔表演,讓樂夏成功出圈,而五條人則無疑是今年樂夏的頂流。
  • 央視為五條人拍攝紀錄片,玩世不恭的他們這次走心了
    該系列紀錄片一共7集,每集講述了不同極具地域特色的民謠音樂人及樂隊,表現出他們對這個時代的冷暖與掙扎。那今天我就與大家聊一下五條人與衣溼樂隊主唱遊淼。他們在演出中是隨性的、不羈的、玩世不恭的。然而我在這部紀錄片中,看到了他們在保留上述特質的情況下,卻多了一份飽經滄桑之後的一絲沉穩。五條人這哥倆變得深沉,仁科走心了,阿茂也換上了皮鞋。先說一下五條人這哥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