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之母——瑪麗·雪萊

2021-02-08 五月一

上一篇寫的是為革命和戰鬥而生的女權主義者瑪麗·沃斯頓克拉福特,今天接著談談她的女兒瑪麗·雪萊吧。瑪麗·雪萊(1797-1851)的原名是瑪麗·沃斯頓克拉福特·葛德文。她的父親是著名的無政府主義哲學家,母親是著名的女權主義者、作家。

 

瑪麗·雪萊留給世界最著名的財富是她的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一個創造者被他自己的創造物所毀滅的故事。瑪麗·雪萊相貌柔美,她最著名的一幅肖像畫是笑容優雅、神態溫柔、露出很寬的肩膀、穿著黑色連衣裙的半身像。一個如此溫柔的女性,如何創造了世界上第一部恐怖無比的科幻作品?這兩者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呢?其實,看一下柔美的瑪麗·雪萊的一生,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可以說,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的程度,堪比一部科幻小說了。

 

她的母親在她出生後十天便撒手人寰,因此瑪麗心中一直有個陰影,總是覺得是她的到來導致了母親的死亡。她非常熱愛母親,細讀母親的書稿,並細心地保存那些書稿。瑪麗四歲時,她的父親為她娶回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繼母,之後夫妻二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家也是夠亂了,跟後來的維吉尼亞·伍爾芙家裡差不多。生活在一個屋簷下的一堆孩子,找出個同父的、同母的都挺費勁。小瑪麗與繼母的關係並不好,這也顯而易見可以理解。

 

在那個時代,女孩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好在她的父親有文化,思想激進,家裡又有許多高朋出入,如浪漫主義詩人柯爾律治以及作家蘭姆兄妹等,所以小瑪麗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她的父親對於小瑪麗的評價是「性格專橫、思想活躍、膽大包天」,這點確實得到了印證。

 

後來,在到她家裡拜訪她父親的人中又多了一位秀美的少年,他就是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當時的瑪麗只有15歲;當時的雪萊已經結婚。這場於道德不合、於倫理不容的戀愛,在平常人眼裡肯定是不受祝福的。瑪麗的父親年輕時,也曾經歷過離經叛道的戀愛,而如今他對女兒的戀情卻堅決反對。

 

可是這場愛情的主人公一是浪漫成性、從不把規範放在眼裡的雪萊,一個則是「膽大包天」的瑪麗呀。瑪麗承認她被雪萊那「狂野、理智、超凡脫俗的外表」所吸引,他們倆個陷入熱戀,天塌了都不會放在眼裡的。於是他們便於1814年私奔了。而雪萊在同瑪麗私奔的前三年,同他的妻子哈裡特也是私奔的。這個寫出「西風頌」的偉大的詩人,行事果然像西風一樣無所顧忌,似乎私奔成癮啊。同他倆一同私奔的,還有瑪麗的既不同父、也不同母的妹妹克萊爾。就是這個克萊爾,後來還懷了另一位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孩子。這關係貌似有點亂的說。

浪漫是一種情緒,適量地浪漫可以點綴乏味的生活,如果人生完全被浪漫的情緒所控制,那這種人生說漂亮些是一種傳奇,說難看些就是混亂吧。把整個一生活成一種浪漫,那是一種拼命式的狂歡,是通過燃燒自己的方式製造火焰。火焰固然灼熱明媚,但代價也的確不菲。

 

瑪麗就是這樣一個願意燃燒自己,來使生命亮起來的女孩。

 

她與雪萊的私奔生活,在外人看來並不如意。在他們兩個人顛簸的生活中,從1814年到1823年,瑪麗先後生了四個孩子,但是只有一個活了下來,其中還有一次流產差點要了她的命。她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跟著將浪漫視為生命,跟著長相俊美但行事絕不靠譜的雪萊,一天一天體會著自己選擇的愛情的滋味,而這期間,她其實始終沒有得到過名分,這在當時是需要極大的勇氣來面對的。在1816年的時候,雪萊的妻子哈裡特因無法忍受雪萊的冷落而投水自盡,更使兩個人的名譽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毀損。不過也就是在這一年,兩個人終於可以結婚了。

 

但是瑪麗卻一直用日記記錄著這段時光,並把它稱為「心懷四方,心懷詩歌」的日子。瑪麗在1826年回憶時說,「那是一部小說,是一段極為浪漫的故事。」看來日子的好壞、幸福與否,真的只能是過日子的人自己的內心體驗,外人眼裡看到的都不是真的,所以永遠不要對別人的選擇品頭論足,自己的心裡能知道自己是幸福,就是最好的日子了。

 

1816年的時候,雪萊和瑪麗在日內瓦逗留,當時在一起的還有拜倫,以及懷了拜倫孩子的、瑪麗的那個不同父不同母的妹妹克萊爾,還有一位叫約翰的醫生。他們在日內瓦的長夏消磨時光時,想到了一個比賽講鬼故事的主意。

 

在這場鬼故事比賽中,瑪麗投入的精力最大。她為了想出能嚇到人的故事,可謂晝思夜想,食不甘味。雪萊和拜倫都沒相料到她會成為講故事的贏家,因為他們倆個人才是浪漫文學的本尊。然而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最後贏的一定是最認真的那個,而並不是才華最高的那個。由此,千古奇書《弗蘭肯斯坦》問世,開創了科幻小說、恐怖小說的先河,至今讀來仍令人震撼。

 

1822年,雪萊溺水去世,那時他們成婚才不到6年,剩下25歲的瑪麗傷心欲絕。她繼承了她母親的堅韌與果決,獨自撫養兩個人唯一活下來的孩子,同時拼盡全力整理雪萊的詩稿,維護丈夫的名譽。她在1824年出版了雪萊的詩集,到了1839年又完成了雪萊全集的編纂。與此同時,她還在不斷地寫作,繼續寫了一些極具想像力的大膽的作品。

 

這位聰明過人、膽識過人的女性,從未將傳統規範放在眼裡,她是一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活的女性。在54歲的生命中,品嘗過最熾熱的愛情,遭遇過最痛苦的生離死別,寫出過想像力最為恣肆的作品。她在塵世的體驗之旅可謂豐盛之極,想來應該從未後悔過吧。

 

關於雪萊夫妻的愛情傳奇,向大家安利一部電影,名字就叫《瑪麗·雪萊》,非常好看呢。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居然是出自一個作家的妻子之手
    科幻小說,是現代文學的一大分支,但是與古典文學相比,科幻小說可以說是一個"年輕人"。誰是第一個寫作科幻小說的人呢?在文藝界中人看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由一位女性寫下的。這位女性叫做:瑪麗·雪萊。沒錯,她就是《西風頌》作者雪萊的妻子。
  • 弗蘭肯斯坦(科學怪人) - 瑪麗·雪萊
    ——《弗蘭肯斯坦》· 瑪麗·雪萊《弗蘭肯斯坦》(全名是《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其它譯名有《科學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小說主角弗蘭肯斯坦是個熱衷於生命起源的生物學家,他懷著犯罪心理頻繁出沒於藏屍間,嘗試用不同屍體的各個部分拼湊成一個巨大人體。
  • 國內精品女性酒呈現空白,女性甜酒品牌「瑪麗雪萊」以貴腐酒切入市場
    女性低度甜酒品牌「瑪麗雪萊」創始人翟輝(Harvey)告訴36氪,果酒市場是樓梯市場,可以短期內起量但不易做成品牌,近年來女性飲酒的比例大幅上升,女性酒賽道呈現精品化趨勢,但精品女性酒在國內呈現空白。瑪麗雪萊定位於精品品牌,主打26-40歲女性用戶,圍繞女性的獨飲場景、社交場景和禮品場景,以甜型酒切入市場,產品自今年4月正式上線至今,銷售額已達數百萬元。
  • 天才第三季講的什麼人物 主人公瑪麗雪萊傳奇人生揭秘
    近日,國家地理頻道官方正式宣布續訂《天才》第三季,並確定第三季主人公,將是世界著名女文學家、哥特題材小說的開拓者、《弗蘭肯斯坦》作者瑪麗·雪萊。而第三季《天才》的內容,也將圍繞瑪麗·雪萊的傳奇故事展開。隨著該條消息的快速轉載,不少劇迷粉絲也對這個與《天才》第一季、第二季主人公愛因斯坦、畢卡索齊名的瑪麗·雪萊好奇不已。那瑪麗·雪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科學怪人》 那麼它的作者是誰呢?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是《法蘭肯斯坦》(中譯《科學怪人》),又名《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長篇小說出自一位年輕的女作家之手,她就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葛德文·雪萊。1816年初春,雪萊帶著妻子瑪麗僑居日內瓦附近的鄉間。
  • 讀拜倫與雪萊(下)
    雪萊認為這是她父親對她的「迫害」,而他的舉動是「英雄救美」,這位女孩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這個反叛的個性跟拜倫真是有一拼。1816年,雪萊旅行瑞士日內瓦一帶,開始與詩人拜倫交往。1816年夏天,雪萊夫婦和拜倫在日內瓦湖畔度假,拜倫提議大家寫鬼故事來打發陰雨綿綿的下午。瑪麗·雪萊(雪萊的第二任妻子,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寫了日後成為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的雛形。
  • 經典科幻小說搬上話劇舞臺
    舉報    本報訊 (記者 郭睿 通訊員 章澤勻)由英國導演丹尼爾·德曼改編並執導,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改編話劇
  • 經典科幻小說搬上話劇舞臺 傳世巨作《弗蘭肯斯坦》登鷺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由英國導演丹尼爾·德曼改編並執導,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說改編話劇《弗蘭肯斯坦》亮相鷺島,於13日至14日在中演院線旗下直營劇院廈門滄江劇院連演兩場。 今年11月,話劇《弗蘭肯斯坦》開啟全國巡演之旅。
  • 《屠魔戰士》首部科幻小說改編的好萊塢魔幻動作大片(全網免費首播,在線觀看)
    [免責聲明] 視頻均來自網際網路,我們不保存視頻本身,只提供外部播放連結,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屠魔戰士導演: 斯圖爾特·貝亞蒂耶編劇: 斯圖爾特·貝亞蒂耶 / 凱文·格雷維奧斯 / 瑪麗
  • 2019年雨果獎,這項科幻界的大獎,無疑將由女作家繼續包攬!
    長篇科幻小說入圍5部,有4位是女作家:瑪麗·羅比尼特·柯瓦、貝基·錢伯斯、娜奧米·諾維克、麗貝卡·羅霍斯,只有李允夏憑《亡魂之槍》(Revenant Gun)獲得提名。李允夏(Yoon Ha Lee,韓裔美國人)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史丹福大學,獨立作家,自稱為「Queer」(指在性傾向方面與主流文化和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性別規範或性規範不符的人),目前與丈夫和女兒生活在一起。
  • 回到《弗蘭肯斯坦》,尋找科幻最初的魅力
    作者:胡不歸要說這幾年最有話題性的影視、文學類型,恐怕非科幻莫屬。而談起科幻文學,又不能不提它的開山之作——《弗蘭肯斯坦》。《弗蘭肯斯坦》由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作,講述了熱衷於生命起源的生物學家弗蘭肯斯坦,懷著好奇與探索的心理製作了一個巨大的人體,並賦予了這個怪物生命,隨著這個怪物的誕生,弗蘭肯斯坦的身邊發生了一系列詭異的命案與悲劇。這本書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瑪麗·雪萊的這部小說從題材到風格都是十分吸引人的。
  • 從弗蘭肯斯坦到阿凡達,最早的科幻作品是怎樣的?
    《科幻編年史》,[英]蓋伊·哈雷(Guy Haley)著,王佳音譯,2019年6月版。《弗蘭肯斯坦》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1816年那個「無夏之年」的夏天,「科學怪人」初具雛形。但是把這個故事寫成小說的是當時19歲的瑪麗·雪萊,這部小說後來也被認為是第一部科幻小說。瑪麗採用了當時在小說中常用的書信形式,以哥特文學的傳統寫作技法,深入描寫恐怖,探索道德問題,並把這些與對自然浪漫情懷的歌頌和對強烈情感的珍視相結合。她的小說以科學為源,這一點不同於哥特文學傳統。儘管小說更多地描寫了對知識的探索而非科學原理,《弗蘭肯斯坦》仍被認為是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
  • 藝術怪談 誕生科學怪人和吸血鬼的「無夏之年」
    當年7月,瑪麗·雪萊、約翰·波利多裡等作家前往拜倫在日內瓦湖畔的 Diodati 別墅度假,卻受寒潮困於家中。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拜倫發起了一場恐怖小說競賽,科幻小說鼻祖《科學怪人》(Frankenstein)、首部現代吸血鬼小說《吸血鬼》(The Vampire)以及拜倫長篇敘事詩《黑暗》(Darkness)均誕生於這場活動。
  • 科幻話劇《弗蘭肯斯坦》在廈上演
    東南網11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林文燕) 改編自小說《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修斯的故事》、由英國導演丹尼爾·德曼編導的話劇《弗蘭肯斯坦》,上周末在廈門滄江劇院上演。《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修斯的故事》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作於1818年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上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這部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搬上舞臺和銀幕。演出期間,飾演「怪物」弗蘭肯斯坦的演員吳昊宸和製作人滿頂與觀眾相聚一堂,共話經典名作。吳昊宸坦承,「怪物」與他以往所飾演角色有很大不同,不論是人物屬性還是風格,對自己都是挑戰。
  • 科幻話劇《弗蘭肯斯坦》 在廈上演
    東南網11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通訊員 林文燕) 改編自小說《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修斯的故事》、由英國導演丹尼爾·德曼編導的話劇《弗蘭肯斯坦》,上周末在廈門滄江劇院上演。《弗蘭肯斯坦——現代普羅修斯的故事》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作於1818年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上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這部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搬上舞臺和銀幕。演出期間,飾演「怪物」弗蘭肯斯坦的演員吳昊宸和製作人滿頂與觀眾相聚一堂,共話經典名作。吳昊宸坦承,「怪物」與他以往所飾演角色有很大不同,不論是人物屬性還是風格,對自己都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