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作為TFboys一員,一直備受關注,每一次有他出現的地方,就會成為熱門,這次四字弟弟又火了。
央視對新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進行宣傳,探訪節目錄製現場,易烊千璽作為監考官亮相,其上臺演講,背手巡視,儼然一副老師模樣。尤其站在學員旁偷笑,像不像當年自己被監視那樣。
易烊千璽監考,也再次登上熱搜。愈發優秀和出彩的千璽,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
往下查看易烊千璽媽媽的育兒方式,你也許會有所思考。
作為外出務工人員,媽媽在千璽出生之後毅然辭職,咬牙吞下生活的不易,選擇陪伴千璽的成長。
可是,一個普通職工家庭怎樣實現孩子成才的逆襲?千璽媽媽選擇試。
不知道孩子適合學什麼?那都學。舞蹈、書法、打鼓、唱歌、變臉、葫蘆絲……你能想像的一切,千璽都試過。
從小學開始,媽媽就陪著千璽周末6點起床。
周二、三、四放學後,都要換乘2個多小時的交通到達培訓班,周末還要再轉戰另外幾個班。
晚上10、11點下課後,媽媽拿出一塊菜板,易烊千璽在公交車上完成作業。
每天來回4個小時的車程。在公交車上吃飯、換衣服、寫作業,從一開始的羞澀到後來的習以為常。
公交車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一面照亮夢想,一面承載現實。
多年以來的堅持,沒有辜負媽媽的陪伴和堅持,也沒有耗費小千璽的努力。從青澀到成熟,從寂寂無聞到斬獲全國比賽大獎。
即便如此,心系孩子學習的媽媽拒絕了無數經紀公司邀約,直到13歲,媽媽不再拒絕,她接受了成都一家公司的邀約。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2個男孩和千璽一起,組成了一個少年組合,也就是如今火遍全國的TFboys。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如今的三小隻各自風光,成就無限。當年的小千璽也成長為萬眾喜歡的正能量偶像。
也正因為此,才會屢屢被官方翻牌參加央視節目。
細數近年來,諸多讓人豔羨的孩子其實都與千璽有著相似的成長軌跡。
在2019年花樣滑冰世錦賽上,男子賽出現了一個挺有趣的現象,前三名清一色是亞洲面孔,而且冠軍和季軍,全部都是華裔少年。
獲得冠軍的選手陳巍,是1999年在美國鹽湖城出生的,他是家裡第5個孩子,上面還有2個哥哥和兩個姐姐。
陳巍的父親,從事醫療相關工作,在美國還算高收入的行業,但是養育五個孩子還是比較緊張的。即便如此,他也希望能給孩子們最好的並且各自適合的教育方式。
父母根據每個孩子的興趣分別報名了不同的興趣班,陳巍初次嘗試後,也愛上花樣滑冰。
不光如此,陳巍從小就興趣廣泛,除了花樣滑冰之外,還主動學習了芭蕾舞、體操、鋼琴...
也正是因為多方面的綜合培養,陳巍屢屢參加比賽斬獲榮譽,直至此次榮摘桂冠。
再說到今年麻省理工在國內常規錄取名單中唯一斬獲offer的16歲少年鄧明揚。
能夠被麻省理工錄取,同樣離不開鄧明揚從小的興趣愛好——編程。
翻閱鄧明揚的履歷,任何一條,都足以讓人刮目相看:
▶ 三年級開始,就在數學、信息學的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
▶ 初二時,在全國信奧賽中獲得決賽銀牌,初三時獲得金牌;
▶ 高一時,在數奧賽和信奧賽中同時斬獲一等獎,獲得了保送清華和北大的資格;
▶在去年的數奧賽中,中國隊時隔四年再次奪冠,6名隊員全部摘金,而小學霸鄧明揚,則是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
除了各項競賽,鄧明揚的興趣也是全面開花,下圍棋、玩橋牌,設計電腦遊戲一樣不落,還在校內成立了編程工作室。
據同學介紹,雖然是理科「大神」,但鄧明揚在高二還選了歷史課,完美詮釋了「真學霸」一詞。
鄧明揚獲獎無數的重要原因在於他會學習。就以數奧賽和信奧賽的強度來說,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就算一天有48小時恐怕都不夠。
「每天做練習大約半小時,維持考試手感,不會特別成體系地去刷題」,鄧明揚這樣說。
像鄧明揚這樣的學霸,背後一定有一個嚴抓學習的「海澱媽媽」,其實不然,鄧媽媽在博客中是這樣寫的:
「孩子的興趣是第一位的。他從小對數字敏感,覺得做題很有趣,把學習數學當成是一種樂趣。
小的時候大人沒有刻意引導,也沒有報很多課外奧數班,充分鍛鍊了他的自學能力,尊重他的興趣並順其自然。」
在培養興趣開發思維方面,鄧明揚也跟很多孩子一樣選擇編程學習,他的理由是「感覺編程很有意思」。在於,編程和數學一樣,都需要算法,需要多動腦思考,可以活泛思維,他覺得「很有意思」。
縱觀以上幾個例子,我們不難發現,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應該給足孩子學習的動力,這個動力應該是興趣,而不是因為成績、分數、爸媽開心之類的原因。
關於培養學習興趣,家長可以先從其他方面開發孩子的思維力,從而引起學習興趣。畢竟,有興趣作為驅動力,孩子才願意持續學習。
讓孩子有學習興趣作為內驅力,讓思維能力作為助攻,拒絕刻板化地嚴肅教育,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學霸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