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期待已久的唯卓仕AF 23mm F1.4 EF-M Mount終於發布了。之所以說期待,是因為這個焦段彌補了佳能EF-M系統的空白。
以前曾經用過幾部佳能M系列的機器,可以說M6之後的機器無論是成像、像素、對焦、高感還是操控,都已經可以作為主流機使用了。唯一的缺憾就是可選鏡頭,特別是高畫質的定焦鏡頭太少(目前官網僅有7款在售)。
為此,我曾經採取過轉接的方案,使用佳能EF 35 F1.4L和EF50 1.8,畫質雖然得到了保證,問題依然存在,比較突出的一是頭重腳輕,體驗感非常差,二就是全畫幅鏡頭換算到APS—C畫幅上焦距比較長。EF-M口的22和28雖然焦段合適,但光圈又不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所以這支唯卓仕AF 23mm F1.4 EF-M Mount發布以後,填補了EF-M口在等效35焦段大光圈鏡頭方面的空白,我第一時間就預定了一支,正好又趕上佳能官網秋促活動,重新買回一臺M6,就為了更為輕便的攝影體驗。
一、概述(參數、外觀與重量)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支鏡頭吧。
10組11片的鏡頭結構,9片光圈葉片,包含了兩枚ED和兩枚高折射鏡片。對焦馬達採用STM馬達,迅速果斷。可以說用料還是相當厚道的。
特別是採用無級光圈和光圈環的設計,非常便於拍攝設置,對於視頻拍攝也更友好。
以下就是開箱的全套配置:附送了遮光罩和鏡頭袋,非常人性化。
這個鏡頭重量只有260克,再加上M6機身390克,套機重量只有650克。
650克什麼概念?這個套機重量還不如A7R4(665克)、尼康Z7(665克)佳能EOSR(660克)單機身的重量,是佳能三代小白(1480克)鏡頭重量的一半都不到。
可以看出,安裝到M6機身上,顏值相當高。我出門的配置:佳能M6+15-45套機\唯卓仕AF 23mm F1.4 \唯卓仕AF 33mm F1.4。
這一機三鏡,其中兩個大光圈鏡頭,總的體積有多大呢?看這個鏡頭包,長寬還不如一本A4紙大小的書。
二、人文實拍
這套配置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就是街頭拍攝了。掃街這種主題,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也存在很大風險,主要是怕被拍攝對象發現,所以還是機身越小、越隱蔽越好,鏡頭也要廣一些,便於盲拍。所以這個頭是非常合適的。
下面就發幾張用這個頭掃街的作品。
先看一下色彩,後期稍微有一些調整,可以看出是非常油潤的。
這裡有很多是盲拍的作品。我曾經用很多器材進行過盲拍,這套M6+唯卓仕AF 23mm F1.4,鏡頭等效35F2,可以說是非常適合進行盲拍和抓拍創作的。
近距離拍攝,得益於STM馬達,對焦非常果斷,也基本聽不到聲音,大光圈焦外也很柔和。
使用M6的翻轉屏,攝影變得更加輕鬆。
三、風光實拍
這個焦段的鏡頭,其實完全可以勝任一部分的風光拍攝了。於是我也拿它來拍攝了一部分風光片,看看效果如何。我趕到煙臺的海邊拍攝海景。
光圈在F14情況下的表現
光圈在F2.8情況下的表現
以下是原片和100%放大後的截圖,可以看出,鏡頭在色差控制、解析度還有銳度上完全對的起千元級別的價格。
再看眩光控制,還算是很不錯的,附送的遮光罩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四、人像實拍
等效35毫米焦段,最適合的就是環境人像和室內人像。這也是佳能M系統機身的一個弱項,畢竟之前人像頭只有原廠的32F1.4可選,而那個等效50毫米左右,更適合拍攝人像特寫。使用維卓仕23F1.4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等效35毫米可以更好的展示人物所在的環境,1.4的光圈也可以突出主題。
首先是環境人像實拍。
室內人像實拍。
可以看出,室內拍攝也能耍的開了。
五、評測總結
總結來說,唯卓仕AF 23mm F1.4 EF-M Mount這枚鏡頭,顏值高、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成像優,可以說是能夠勝任人文、風光、人像拍攝的全能型鏡頭。在銳度表現方面,焦內畫質非常不錯,而焦外則得益於F1.4的大光圈,虛化也是還算不錯的,可以說在畫質方面,達到了較高水平。在色散控制上,該鏡頭也擁有比較不錯的表現,值得肯定。另外,該鏡頭的對焦速度很快,聲音寧靜,即便是f/1.4的光圈下,藉助於無反系統的優點,這支鏡頭仍然可以非常輕鬆的實現人臉高精度自動對焦,非常有助於人文拍攝。
最後從其不到2000元的售價來看,我個人覺得唯卓仕AF 23mm F1.4 EF-M Mount是一支非常值得推薦購買的鏡頭,畢竟f/1.4的光圈還能自動對焦,價格還非常良心,最重要的是,國貨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