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無劇可看,新出的劇目裡虛假的故事情節牽強附會的正義感讓人生厭,
看了幾集《完美關係》被江達琳的無腦正義感噁心到了,果斷棄劇。
找來經典港劇洗了洗眼睛,雖然劇中也有諸多不合理的設定,但看著至少不尷尬。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1996年亞視拍攝的一套經典劇目,這部劇,
是九十年代港劇中藝術水準的最高代表。
該劇以四位女主的情感經歷,展現了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生活風貌,
以四條感情線講述了不同的情感經歷,其中以姚小蝶與沈家豪之間的愛情最令人糾結和痛心。
01,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姚小蝶對沈家豪的愛,甚至讓觀眾感到一頭霧水,她為之耗費青春的愛情,在別人眼中卻顯得風輕雲淡,與姚小蝶的痴情相比,沈家豪的愛情似乎像蜻蜓點水一樣漫不經心,而姚小蝶為此卻耗盡餘生。
該劇在拍攝過程中,飾演姚小蝶的鄧萃雯因戲生情,愛上了飾演沈家豪的江華。
而當時的江華早已是有婦之夫,但鄧萃雯被愛情的甜蜜衝昏了頭腦,她的戀愛腦讓她忽略了整個世界,在她的眼裡,江華就是整個世界。
這大概是所有處於熱戀中的女人的通病,智商直降為負數。
鄧萃雯為了江華甚至跳槽至亞視,她不在乎媒體關於他們倆的緋聞報導,
她更不在乎外界對她的指責和謾罵,江華的愛情,就是她擋住所有的高牆。
那時的江華,也的確是愛過鄧萃雯的,你可以說他看上了她的青春美貌,
你也可以非常赤裸地說他有可能只是饞她的身體,愛情這個玩意兒,其實本沒有多麼崇高,本就是多方元素的綜合體,只不過,人們習慣於將愛情神聖化。
如果愛情真的神聖,這世間哪來那麼多的移情別戀?
愛情其實更像一杯烈酒,不喝聞其酒香,難抵擋酒醉後銷魂的滋味,喝多了,總會反胃,最後發現,不過是以寂寞為下酒菜的一場宿醉——對於江華來說正是如此。
對於鄧萃雯來說,她與江華的愛情是一生一世的,她甚至願意像姚小蝶一樣捨棄各利,放下身段只為迎合他的愛情。
她什麼都不在乎,明知道跟一個有婦之夫相愛,會使她正當紅的事業受到滅頂之災,但她居然在公司的年會上幾杯酒下肚後當眾情難自禁地承認了她與江華的戀情。
然而她的不在乎,她的犧牲對於江華來說並不是感動,而是一種傷害。
她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前程,但江華在乎。
沒有對媒體公布時,江華嘴上否認,但卻依舊頻繁出入鄧萃雯的寓所,並被媒體拍到,但這跟鄧萃雯親自承認有極大的不同,江華已無後路可退。
男人在對待感情上與女性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男人們往往在感情上非常理性,他們大多僅把愛情看成是人生的一小段經歷,不會把愛情的比重在人生中放得太多。
但女人卻不同,她們往往將愛情當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高於事業高於家庭,這也正是女性往往容易在愛情裡成為受傷一方的緣故。
那個看得太重的人,往往就是傷得最深的那一個。
02,人生最大的痛苦在於,你認為至關重要的東西,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
鄧萃雯的痴情使江華無法再以投機的心態繼續這段婚外情,鋪天蓋地的緋聞報導讓江華感到了事態的嚴重,如果不及時止損,他的事業,將落入谷底。
而面對他的出軌,妻子麥潔文通過對江華的一番斥責之後,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去懲罰江華,而是站在丈夫的角度上去分析這件事的利害關係。
因為從江華聲淚俱下的解釋中,她明白,這個男人並不想離婚,他不過是想尋求一下新鮮感。
麥潔文思忖了一番,向江華提出了一個她認為最好的能既能保住江華又能保全他們婚姻的辦法,江華聽完妻子的方案,雖然有些猶豫,但面對寬宏大量的妻子和他處於懸崖邊上的事業,往前一步他依然是亞視當家小生,退後一步他換來的只是一聲嘆息。
江華答應了妻子的方案,第二天,他們夫妻合體上了港媒的訪談節目,在節目裡,江華夫婦直言是鄧萃雯單方面勾引江華,並怒斥鄧萃雯破壞別人家庭。
電視節目播出後,鄧萃雯成為千夫所指的小三,她的事業一落千丈,內心的痛楚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一位TVB力捧的當家花旦,因為一時的錯愛,葬送了大好前程。
曾經在她看來最珍貴的愛情,最終卻成了別人口中最不值錢的兩個字「勾引」。
鄧萃雯除了苦笑,還能說什麼?
以她當時的名氣,再紅個十年八年是不成問題的,但她為了她所看重的愛情,
硬生生地搭上了青春和事業,直到她四十歲時憑藉《金枝欲孽》方得以翻身,
但此時的她已是徐娘半老,再也無法與當日靈氣可愛嬌俏可人的她相提並論了。
2006年的香港影視也已是山河日下,不復往日的繁花似錦了。
受過很深的情傷的人,總是不敢再去觸碰愛情。
鄧萃雯直到現在依舊獨身,她可能已經不相信愛情了吧。
畢竟沒有歲月可回頭,當時當日的她,不顧一切地去追逐的愛情,
在江華眼裡卻是一文不值,她沒有等到愛情,卻等到了措不及手的傷害。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不過害怕受傷而已。錯愛一時,卻被耽誤一生,愛情不值得!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對於姚小蝶和鄧萃雯來說,是最合適的愛情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