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別樣的青春年華 —記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公安局騎警隊

2021-01-09 正北方網

化冰取水

埋鍋做飯

冰甲寒衣

雪路難行

席地而眠

徒步進山

奔赴火場

翻越冰包


森林騎警(歌詞)

作詞:於偉奇 蘇海城

每當我踏上這巡邏的路

穿行在這茫茫的原始森林

松濤迴蕩在美麗的山谷

都牽動我的情愫

忍受寒風刺骨

穿越荊棘險阻

只為守護這方水土

不懼條件艱苦

哪怕年少獨處

只要北疆的安寧幸福

在寂靜的夜晚我也會想家

思念著我的爸媽

思念著我的夢中女孩

你們都還好嗎

在空閒的時候打個電話

想說幾句心裡話

卻怕家人為我擔心牽掛

家國情懷讓我長大

我願化作林海雄鷹俯瞰著大興安嶺

飛翔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並肩與歲月同行

這片連綿的青山和悠長的綠水共同與我築夢

我甘願為這片神奇的土地奉獻我的終生

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公路,沒有磚房,沒有手機信號。越往林子深處走去,這些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都會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樺林松濤,漫無邊際的安靜寂寞,日復一日。但是,孤獨並不等同於閒適,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騎警們,與空曠林海中的野生動物為伴,將青春年華深深刻在這片94.7萬公頃的北部原始森林中……

現實讓人成長

今年七月的一天,早上五點半,帳篷外面傳來急促的敲響聲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王鉑淞。這個小夥子是全隊年齡最小的,去年十月份才考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森林公安騎警大隊,因為前夜值守太晚,剛剛睡了一會兒的他眼睛還沒完全睜開,就從床上一骨碌起身掀開了帳篷的門帘。

帳篷外的朝陽下,四個村民打扮的人看起來癱軟虛弱,疲憊不堪,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王鉑淞和同事趕緊把他們連拉帶扯地扶到帳篷裡,先給他們每人喝了一點水,恢復一下體力,之後才慢慢知道了他們何以出現在這荒山野嶺之中。

原來,四人是來自漠河的「採秋」人。

每到夏季,山上果子成熟之前,他們都會先偷偷進山「踏查」。看看山貨成熟情況,根據長勢大概估量一下收成,確定幾處形成規模的地點,待成熟後再來採摘。不料,四人前一天上午十點從漠河方向走進密林,卻遭遇「迷山」,怎麼也找不到來時的方向。隨身帶的水和食物吃光了之後,走了一整夜,從所屬黑龍江的林區越了界,走到這片北部原始森林中。

正是森林防火期最忙碌的時節,騎警大隊的主要警力都被調到林中巡查。無火消除隱患,起火查找火災原因。這處距離滿歸小鎮70公裡的防火檢查點,只留下兩名年輕警力駐守,檢查過往車輛人員。

沒有放鬆戒備,但也無法聯繫其他人員,一切只能靠他們自己的經驗判斷應對。王鉑淞提著水桶去前方百米外的泡子裡取了水,給他們煮上一鍋熱面,拿上四個口罩,驅車到20公裡外最近的阿巴河檢查站,用對講機聯繫森林公安局,又送他們到了滿歸。經內網核對過四人身份信息後,他才又匆匆駕車返回檢查點。

這是王鉑淞在連續30天駐守卡點間唯一一次走出山林。回來時,已近正午。

每天晨起,體能鍛鍊、用發電機發電、去河裡取水、做飯、執勤檢查車輛,這就是檢查點騎警不斷重複的日常。

有時候王鉑淞也會想,同樣是公務員,若當年沒有選擇騎警,而是報考其他機關單位,是不是此時的自己就可以在起床後吃著媽媽準備好的早飯,可以隨心所欲地刷著朋友圈,可以在下班後開車接上女朋友一起吃頓西餐,然後回到溫暖的家中洗一個美美的熱水澡……

而在這冬季最低氣溫零下54攝氏度、冰凍期長達210天以上的森林駐地,洗熱水澡只能是一個夢想。有將近一個月最熱的季節,他們可以早上多取些河水放到鐵桶裡曬上一整天,傍晚時衝個涼,便已是最幸福的時光。

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去年冬天第一次跟隊友進山,提前備齊鎬頭、斧頭、繩子、油鋸等工具,用以對付隨時可能出現的冰包。那是他第一次認識油鋸。帶著這些跟他初次相見的工具「兄弟」,在越來越難走的山林裡,他越走心越涼。

現實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走出校門便做了騎警的男孩,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學會在森林中刨冰取水,學會在鐵皮爐子裡生火,學會煮麵做飯,學會辨別野生動物腳印,也學會了修理電瓶發電機……

這是王鉑淞個人的成長,也是整個騎警隊所有年輕人的成長。

王鉑淞說:「以前覺得海拉爾不大,走入森林之後,覺得根河就不小,時間久了覺得,滿歸這個小鎮就很繁華。」

大雪初臨時,身處童話般的雪野裡,呼吸著透徹肺腑的自然空氣,他們也會覺得幸福。因為,這片土地,是他們在用青春和生命守護。

孤獨讓人成長

同期考入騎警大隊的李振宇原來是三支一扶大學生,曾做過地方公安局的緝毒刑警,後來的公務員招錄考試填表時,中國首支森林公安騎警,這個帥酷的稱謂讓他渾身的人民公安情結都在燃燒沸騰,成為他的不二之選。

但是,真正成為一名騎警以後,他心裡的落差還是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在緝毒大隊時,他每天要面對的是毒販,是人,是可以表達宣洩所有反抗掙扎情緒的人。而到了騎警大隊,他面對的是自然環境,是山,是林,是千百年來自然生長與世隔絕沉默不語的我國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

經歷了冬天幾次跨越皚皚雪原打擊私捕濫撈、夏天徒步穿越茫茫林海打火撲救之後,這個帥氣的小夥子膚色變得越來越黑,經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大的不僅是體魄,還有內心。

每個月,騎警大隊的民警們都要在林區野外駐紮15天左右。24小時值班,一頂帳篷就是他們辦公和生活的全部,一片林海就是他們需要不斷用腳步丈量的大本營。沒有節假日,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林木疊嶂,渺無人煙,一年四季的安靜讓每個日子都如水一般流淌。

告別了緝毒大隊破獲毒案時喧囂激烈的抓捕場面,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五年之內三批隊友之間的語言交流,成了彼此溝通的唯一方式。

「一頂帳篷擋風雨,鐵皮爐子支起鍋」的環境下,李振宇知道了從警四年的「老」騎警白敖日格樂一直與遠在興安盟的新婚妻子兩地分居,知道了中隊長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家兒子卻遠遠地看著他不會叫爸爸,知道了騎警大隊成立五年大隊長王志棟在隊裡過了五個春節……

他開始反觀自己,開始理解,這些人,和這片森林。

於是,偶爾得假回家的他總是繪聲繪色地跟家人說一切都挺好的,這裡景色優美空氣清透夥食搭配科學營養。而在出山歸隊有了手機信號時,與女朋友的通話內容經常是:「我們檢查點的帳篷裡總有熊大熊二光顧,吃光了我們的蔬菜水果還喝光了一壺豆油。」他不會告訴她,他們與熊大熊二之間只隔了一扇車門,車窗上全是熊掌印。

騎警隊民警遇到棕熊是很平常的事,曾經就有民警去了趟室外廁所,卻被棕熊堵在裡面兩個小時無法脫身;也有棕熊誤入零公裡駐點旁邊的管護站小樓找不到出口,一掌劈開一扇防盜門,一路劈來差點拆了兩層樓。

熊、狼、犴、獐等兩百多種野生動物居住在這片廣袤的原始森林裡,這是它們的王國,而騎警們是王國的衛士,不為開疆拓土,只求這片家園使它們可以自由地世代生長、棲息、繁衍。

騎警荊明瑞說:「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男人應該學會與孤獨相處,我的成長,是這片林海賦予我的自然的力量。」

這番話,年輕的騎警們深以為同。

責任讓人成長

2012年,全國森林公安首支騎警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騎警隊正式成立。2015、2016、2019年,隨著三批騎警陸續上崗,使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的警力得到迅速充實,讓這片我國面積最大、未經開發、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轄區內,公安局在進行轄區綜合治理、開展火案偵破等工作時有了更多保障,轄區見警率的進一步提升,減少了巡查盲點,延伸了巡查觸角,極大地壓縮了違法犯罪空間,並在一定程度上對可能發生的違法盜獵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騎警大隊成立之初,瘦削幹練的王志棟就是大隊長。從警二十多年的王志棟從來都是走在隊伍最前面。

「一塊奶糖」的故事主角就是王志棟與劉安,所有第一次來到北部原始森林公安局工作的新人都會第一時間聽說這個故事。

事情過去了快十年。王志棟一行四人在原始森林腹地徒步整整九天,抓捕的一夥違法盜獵分子與他們在第五天時就已經沒有了給養,漆黑暗夜,深雪沒膝,負責最後衝刺到微波站找救援的劉安走不動了,把身上最後一塊奶糖交給王志棟,也把一行人的生死交到了他手上。15公裡的救命之路,王志棟是如何走過的,他已經無法清晰記得,但是,那份信任的情懷和堅定的希望,才是所有的動力原初。12·08案的順利偵破,一塊奶糖成為救命稻草,那份忠誠堅定不移。

今年7月11日的北部原始森林真是「熱鬧非凡」,一天之中連續出現11起森林火災,王志棟帶隊參加了7場,分身乏術,他決定親自帶隊趕赴勘查難度較大、地形地貌複雜的下一個火場,其餘幾個小火場交由騎警隊有經驗的民警去鍛鍊。

「王隊,我跟你幹了四年,我帶一隊上!」中隊長包賽音布和主動請纓。

「王隊,我當過兵,也當過撲火隊員,讓我上難度大的火場吧!」新警李大軍迫不及待。

面對嚴峻的火災警情,看著一張張「煙燻妝」臉龐上焦急真誠的眼神,王志棟感到由衷的欣慰,這些年輕的騎警們,總會在最緊要的關頭挺身而出,不畏艱險,默契配合,主動承擔。

與大多數人想像的完全不同,森林裡的騎警們並不是威風凜凜地騎在馬背上行走於碧樹山花之間,也不是激情四射地騎在雪地摩託上穿行於茫茫雪原上再偶爾來個帥氣逼人的漂移。他們更經常做的,是用雙腳踩遍這片林海,夏季忍受蚊蟲叮咬徹夜不眠,煙燻火燎中用雙手去挖苔蘚找水源;零下五十度的氣溫裡鑿開冰洞拖起濫撈者布下的罪惡的漁網,化冰取水抱團取暖,雪地裡能燃木煮熟一鍋方便麵,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和滿足……

腳下的土地就是國!入警誓詞永遠鏗鏘激昂。

面對這群擁有如水晶般純潔心靈的孩子們時,內心裡的敬意總會隱隱而生。記者 於雪丹

[責任編輯:邢俊清]

相關焦點

  • 5匹狼成群出沒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5匹狼組成的狼群在森林中活動的珍貴影像。這段畫面拍攝於2020年10月9日。經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分析,這5匹狼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此次拍攝地點距2019年12月22日狼群視頻的拍攝點900米左右,根據已發現數量的狼群領地範圍,比對兩個視頻畫面中狼的毛髮顏色、淚腺特徵、吻部特徵相同,經鑑定兩次拍攝畫面系同一狼群。
  •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圓滿完成北部原始林區靠前駐防任務
    近期,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降水充沛,經上級批覆,截止8月8日14時10分,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最後一批駐防北部原始林區的二大隊、牙克石市大隊、綽爾大隊3個大隊200餘名指戰員安全撤防歸建,至此,支隊從春防以來持續至今的靠前駐防任務已圓滿完成。
  • 內蒙古大興安嶺原始林區現人熊對峙驚險一幕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工程師梅玉生27日在此間表示,近期,他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裡管護站附近,用相機錄製了人熊對峙驚險一幕。當時,梅玉生是在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奇乾鄉返回零公裡管護站途中,遭遇的這一幕。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林海孤島唱響冰與火之歌——記內蒙古森林...
    這是內蒙古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的營地,營地後山上的「忠誠」二字是用白樺樹樹幹拼接而成(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磊攝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北緯53度,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如一顆綠寶石鑲嵌在祖國版圖的「雞冠」頂端。  這裡冬季漫長,最低氣溫零下58攝氏度,無霜期僅70天,冰雪是這裡的常客;半個世紀以來,森林火災發生千餘起,雷暴天氣頻繁,火焰是這裡的勁敵。
  • 內蒙古大興安嶺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和溫河生態功能區發生森林火災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日電(記者鄒儉樸)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額爾古納自然保護區和溫河生態功能區防撲火前線獲悉,上述地區1日下午發生森林火災,至少有450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地方專業撲火隊員趕赴火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立即出動150人從多個營區出發,採取摩託化機動方式前往撲救。  1日14時35分,伊圖裡河林業局溫河生態功能區管理處報告,該區域發生火情,火場植被以高草為主。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動用220人採取摩託化機動方式前往撲救,配屬地方專業撲火隊員80人。
  • 大興安嶺,裝滿了整個秋天
    被譽為「林之海」,大興安嶺保有中國面積最大原始森林,——也可能是面積最大的一片秋。撰文、攝影:趙高翔(Moor)在地面上看莫爾道嘎白樺林(滑動下圖,欣賞高空視角的呼中自然保護區、根河市金河郊外、恩和郊外的山林)大興安嶺的北部區域被額爾古納河與黑龍江所包圍,其餘方向則被草原與溼地所環繞,所以,除了森林以外
  • 相約「雪如意」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開展跨省駐防
    舉報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靳磊)近日,為保障河北省第二屆「激情冰雪 如意之約」主題冰雪運動會順利開展,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跨省駐防隊伍會同張家口市崇禮區森林草原防火指揮部辦公室
  • 【弘揚蒙古馬精神 育新機 開新局 譜新篇】原始林區護綠人
    當黨旗在北緯52°內蒙古最北建制鎮恩河哈達的界碑廣場上飄起,蔡慶豐、張學凱等5名黨員面向黨旗,神情莊嚴地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他們是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管護大隊的隊員,是金山銀山的建設者,也是綠水青山的守護人。林海茫茫,松濤滾滾,江河湍急,山巒疊翠。
  • 自駕環遊中國:路遇大興安嶺深處的「原始森林公園」
    另外,加格達奇區為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駐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地權屬於內蒙古自治區,有「林海靜城」、「林海明珠」、「新興林城」和「萬裡興安第一城」之稱,那更得去看看了。注意:我們通常說的大興安嶺指大興安嶺山脈,地理上橫跨內蒙和黑龍江,另外還有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上面地圖中,「黑、內、蒙」字所在即為「大興安嶺」,「龍、江」字所在位置為小興安嶺。
  • 最低氣溫-58℃的原始森林深處有一群消防小哥……
    在北緯53度,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有一個地方叫奇乾。這裡每年有4個月大雪封山,冬季長達9個月,最低氣溫曾達到-58℃。孤獨、寒冷、艱苦、草爬子是這裡現狀。忠誠、堅守、創業、樂觀是這裡的精神。奇乾位於中國版圖的「雞冠」頂上,隸屬於內蒙古額爾古納市,這裡是原始森林的腹地。1963年起,內蒙古森林消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奇乾中隊駐守於此,一茬茬森林消防指戰員用熱血青春在這裡堅守了半個多世紀,守護著這片綠色,幾百次鏖戰火場,被林區群眾讚譽為「原始林區守護神」。圖為空中俯瞰奇乾中隊。
  • 駐守在祖國北部邊疆大興安嶺深山裡的塔上人家
    在黑龍江大興安嶺林區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紅毛柳發芽抽枝,到處氤氳著生命的氣息,一派春意回歸的景象,迎來了中國最北部邊疆大興安嶺林區森林防火期。在大興安嶺林區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長年與大山為伴、與森林為伍,每年一到防火期,他們忍受寂寞和狐獨與自已對話,十幾年如一曰地堅守在自已的崗位上,他們就是日夜堅守在白卡魯山腳下的一對模範夫妻森林防火瞭望員。
  • 探秘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深處山裡人家,看群蝶飛舞,宛若人間仙境
    遊草原網帶你自駕遊呼倫貝爾草原系列之八,不走尋常路,去探尋最原始森林農場。昨天的去原始森林採摘後期與景點等信息單獨分享。一般的自駕遊線路是在臨江屯或者室韋住上一晚,第二晚在莫爾道嘎或者根河住上一晚,經過額爾古納返回海拉爾,從海拉爾返程。我們從莫爾道嘎出發去探秘更原始的森林。
  • 黑魆魆的過火林:燒壞了一首歌也燒出一首歌-穿越大興安嶺原始林日記
    原始森林有它自己的喧囂和熱鬧,如果不是偶爾的野兔、松鼠或狐狸這些野生動物,我們會認為原始林千年萬年的像現在這樣沉寂著。 其實,每一朵花落,每一聲輕輕地鳥啼,每一針落葉松的嘆息,都是森林社會的表達,它們與大風和細雨共同構成森林的交響。
  • 大興安嶺的「女兒國傳奇」
    聞名天下的大興安嶺,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從行政區劃看,整個大興安嶺林區,分屬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管轄。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區,位於祖國最北邊陲,東連綿延千裡的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與俄羅斯隔江相望。
  • 《盧平 敖魯古雅之戀》:來自大興安嶺的感動
    一般來說樟子松主要生長在大興安嶺的北坡,在東南坡一帶很少見到。但偏巧在加格達奇西北角河的上遊樟子松巍然挺立,故此得名。在日本侵略東北時,這裡遭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組織採伐隊在這一地區的原始森林裡,砍伐了大量的上好木材,再沿著大興安嶺東側沃其山麓發源的甘河送木排後輾轉運回日本。
  • 電影《夜宴》拍攝地,這是大興安嶺最美森林嗎
    大興安嶺溫柔地起伏在中國版圖的北首,一片鬱鬱蔥蔥。那裡的針葉林沒有遮天蔽日的樹冠,陽光可以輕易滲透進白樺、樟子松、落葉松林,灑向低矮的馬尾松、偃松。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保留了中國最後一片寒溫帶明亮針葉原始林。
  • 黑龍江漠河是寒極,內蒙古根河是冷極,那誰才是中國最冷的地方?
    根河的出名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情,在傳統印象之中,我們一直認為中國最冷的地方那肯定是越北越好,所以黑龍江省的黑河市就壟斷了中國寒極之稱長達數十年之久,但今年卻不得不讓位給內蒙古的根河市了。因為前兩天中國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門話題,名字就是內蒙古不凍河上的巨型冰盤自轉現象,這一奇特景觀讓中國人紛紛圍觀。
  • 所有人 內蒙古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森林!請接收!
    (不問也得問) 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安利 內蒙古的那些超級Nice的 森林公園! 」 擁有一系列硬核榮譽的 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境內, 地處大興安嶺西南麓,森林覆蓋率達80%
  • 大興安嶺上的防火瞭望員
    9月20日,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四方山瞭望站護林員溫建民在瞭望山林。在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區,有一座巍峨的四方山。陡峭的山上建有兩座防火瞭望塔,用以監視預報森林火情。 57歲的溫建民從事了30餘年護林工作,在四方山瞭望臺一幹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