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影《調音師》已經登錄國內院線。
從口碑來看,影片上映以來是一片盛讚無不叫好。
以豆瓣舉例,7.5萬人參與評價,其中給出四星和五星的網友佔83%。
從票房來看,4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1400萬美元的總票房。
國內雖然遲到六個月引進,但最終預測票房也將達到1.79億。
這樣一部名利雙收的電影是如何「煉成」的?
影片結尾的「神奇一擊」蘊含著怎樣的真相?
那隻瞎眼的兔子又包含著什麼隱喻?
電影想要向觀眾傳達哪些形而上的主旨?
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這部時時緊張、處處反轉,堪稱懸疑教科書的《調音師》。
《調音師》的"人物關係圖譜"如下——
印度懸疑影片《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的同名法國高分懸疑短片。故事講述了一直假裝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Akash),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殺案的唯一「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歷。
調音師劇情簡介
(友情提示:本文有劇透)
故事的開始是一片菜地中,農夫手持獵槍在瞄準一隻偷菜的兔子,然而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這隻兔子的眼睛居然是瞎的,然後一聲槍響,故事開始了。後邊的所有情節與這個片頭情節似乎完全的不沾邊,然而這裡的暗示,才真正揭示了整個故事的真相的關鍵。
故事圍繞著盲人鋼琴家的展開,一個偽裝成盲人的鋼琴家有滋有味的生活著,甚至還收穫了愛情,找到了女友,然而這一切都在他無意間目睹了一起兇殺案之後改變。
無數的試探紛至沓來,而主角憑藉著過人的心理素質,一次次的化險為夷,然而當第二起謀殺又再一次發生在他的面前之時。
行兇的西米,終於對男主伸出了毒手,不但毒瞎了男主的眼睛,更是害得他和女朋友分手。
最終男主在逃過追殺的時候,又落入了倒賣器官的黑心醫生與計程車司機手裡,險些被活活解刨,然而最終主角卻利用他們,展開了自己的復仇大計,使得一個個惡人得到了報應。
故事的最後,瞎眼的主角在歐洲偶遇了自己的前女友,終於把一切都告訴了他。但當大家以為這一切塵埃落定之時,故事的最後,走在廣場上的主角若無其事的用拐杖輕鬆的擊飛了身前的一個易拉罐,故事瞬間的反轉,主角的眼睛能夠看見,那麼就代表著他在撒謊。
結局最終大反轉的電影有不少,遠的有《看不見的客人》,近的前段時間剛剛創造出港片內地票房紀錄的《無雙》結局也經歷了兩次的大反轉。
但和這些電影不同的是《調音師》故事到了這裡就戛然而止,雖然反轉了情節,知道了男主在說謊,但男主是從哪裡開始的說謊呢,他說的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在電影中並沒有交代。所以很多朋友看到這裡就有了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並沒有完全了解到電影的整個故事,於是也就延伸出了種種的猜測。
調音師結局你看懂了嗎
電影《調音師》寓意極深的開放式結局——主角阿卡什是真瞎還是假盲?他對前女友蘇菲所言是真是假?開頭結尾呼應出現的兔子又有何意味?接下來的5張圖,或許能給你答案!
細節之一:易拉罐
「最後一擊神反轉!!!攻擊加成50?」,是豆瓣網站上關於《調音師》的最熱評論之一。
確實,電影《調音師》最後一個鏡頭的信息量之多,讓影院不少觀眾忍不住驚呼「臥槽」——戴著墨鏡的「盲人鋼琴師」阿卡什,帥氣地用拐杖帥氣挑起一個易拉罐,將無數反轉的全片帶向最高潮,並明確表明此時的阿卡什並沒有瞎!此前他對前女友講述的,不過是謊言!在他對蘇菲的講述中,原本打算帶著毒婦西米去給酋長女兒做肝臟配型的斯瓦米醫生,被西米反殺;而阿卡什自己,則因曾替西米向斯瓦米醫生求情,獲得了西米的同情,被西米「放生」。不料隨後調轉車頭準備撞死阿卡什的西米,迎頭撞上一隻橫穿馬路的兔子,車毀人亡。阿卡什編造的這個謊言,不僅成功收穫蘇菲的同情,更讓蘇菲替阿卡什惋惜,「她殺害了那麼多人,你應該取走她的眼睛」。曾經如此善良、正義感滿滿的「傻黑甜」蘇菲,竟然也站在「以惡制惡」的一方,人性之惡暴露無疑。
細節之二:兔子
在阿卡什對蘇菲講述的故事中,那隻橫穿馬路的兔子最為關鍵。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隻兔子在片頭就已經出現。這樣首尾呼應的環形敘事也是觀眾對《調音師》拍手叫絕的重要原因。開篇,伴隨阿卡什的獨白「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來杯咖啡嗎」,是令人眩暈的烈日和一片荒涼的農田,舉著獵槍的農夫正在追捕一隻瞎眼的兔子。值得注意的是,兔子的兩隻眼睛並不一樣——一隻是青光眼,這是一種兔子經常會得的疾病;而另一隻,明顯帶著受傷的痕跡。隨著農夫的追趕,兔子不停地逃跑,因為受傷的視力不停跌撞,看來勢將落入農夫的掌心。接著卻突然地黑屏,伴隨著一聲槍響和隨之而來的撞車聲、尖叫聲,兔子生死不明。而在影片結尾,阿卡什在異國偶遇蘇菲,向蘇菲展開敘述之前,正是以同樣的一句「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來杯咖啡嗎?」作為開場,盲眼的兔子也在阿卡什的講述中再次出現。因為阿卡什的這番謊言,關於兔子是否真實存在,也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細節之三:兔頭拐杖
盲眼的兔子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阿卡什對自己的自喻?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片中早已透露。在阿卡什對蘇菲講完故事起身離開時,咖啡店員給阿卡什遞來了他的拐杖——一個雕刻有兔頭的盲人拐杖!與之前出現的那隻兔子一模一樣!相信各位聰明的觀眾看到這裡,已經有了答案。兔子是真是假?兔子代表了誰?不過是「先有兔子還是先有兔頭拐杖」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問題。
細節之四:樹
至此,我們已經了解阿卡什對蘇菲所描述的並不是事實。那麼又一個問題來了,阿卡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說謊的?他所說的全是謊言,還是有真有假?那我們就來拉一下結尾的進度條,退回去尋找細節。細心的觀眾就會發現,電影正片敘述的故事和阿卡什對蘇菲講述的故事,是通過一個相同的場景轉接的——斯瓦米醫生和阿卡什,開車帶著後備箱的西米前往孟買機場。雖然是同一個場景,卻隱藏了一個十分細微的差別——路邊的一棵樹,一顆形狀勝似肝臟的樹。電影正片的敘述中,斯瓦米醫生開著車,帶著阿卡什和西米路過了這棵樹,駛向遠方。由此,影片畫面突然轉接到「兩年後的歐洲某地」,也就是阿卡什向蘇菲講述他遭遇的地方。在阿卡什講述的版本中,同樣在這棵樹的地方,斯瓦米醫生並沒有開車駛過,而是在這兒停下了!因為後備箱中的西米醒了過來發出了不小的動靜,斯瓦米醫生拿著針劑下車去打開後備箱,卻被西米反殺。所以,關於阿卡什從什麼地方開始說謊的,這棵樹已經表明了答案!
細節之五:溼婆神
如此豐富含義的影片結尾,燒腦指數已經爆表,讓不少影迷驚嘆《調音師》是「年度最驚喜電影」。影視大V毒Sir也安利說,「這是一部高信息量電影,因為它的所有鏡頭,都在敘事以外,提供著第二層、第三層,甚至更多層的信息」。此外,還有影迷表示對影片呈現的「全員皆惡」給震撼到,「沒想到印度電影能這麼大膽」,「將人性的黑暗面暴露無疑」,更有影迷總結說「好奇搞事小屁孩,貪婪健美壞警察,美豔蛇蠍黑寡婦,怕事貪財摩的哥,掉進錢眼壞醫生,一言不合絕交女,真假瞎子藝術家……好一個小社會」。確實,無論是假裝眼盲實則心盲的主角阿卡什,還是一路開掛狠勁十足的西米,又或者是外表善良的蘇菲,《調音師》中的所有人物都有自己的陰暗面。而這個主題,在影片反覆提到的「溼婆神」中也有體現。「溼婆神」出現在賣彩票的大娘的手臂紋身上,正因為見過這個紋身,讓落入買賣器官的黑心醫生手中的阿卡什有了生機,大娘信奉阿卡什是「溼婆轉世」。而「溼婆神」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看清這一點,或許大家能更佳深刻理解片中神來之筆的結局。導演是在借溼婆神說——你問我是善是惡?連最高的神都無法回答,我怎麼會有答案呢?
印度大電影《調音師》,燒腦指數已經爆表,已經讓不少影迷驚嘆《調音師》是「年度最驚喜電影」了,如果在今天還沒看這部影片的話,請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