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回來,立馬約了真力的工程師幫忙做了整體的校準,效果提升明顯,真力數字音箱的校準還是更方便一些,校準的數據可以直接存在音箱裡,就不用像其他的校準軟體一樣,需要掛虛擬音效卡了,尤其是開工程做東西的時候,總線還得掛個,導出還要關閉,相對麻煩一些。
經過學習研究和真力工程師的指點,我屋搭建好的全景聲製作系統終於可以看電影玩遊戲了!!
這幾天持續沉浸體驗,把之前看過的很多電影都又重新看了一遍,又玩了全景聲的遊戲,簡單來說,對於我這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刷新我對聲音實現效果的理解,效果簡直是太棒了!尤其是體驗全景聲遊戲,要說全景聲電影,平時在電影院也體驗過,雖然沒有現在的絕對黃金位置體驗那麼好,電影院音箱的效果也沒有真力這麼清晰,但至少是體驗過,可全景聲遊戲是真沒體驗過,沒想到有什麼場地可以體驗全景聲遊戲的,所以簡直是全身心的震撼,我覺得我未來的時間,都要和全景聲系統死磕了,立體聲和全景聲比起來,已經完全沒有可比性了,空間包圍感和平面立體聲的差異真的很大,無法很好的用語言表達,所以我和真力的妹子合計了一下,準備過陣組織個小活動,邀請遊戲圈的朋友們來體驗全景聲遊戲。
順帶說一嘴,在我學習研究全景聲的這些天,跟很多遊戲圈的朋友也都有交流,反饋是所有人都沒有體驗過全景聲的遊戲,要知道我交流的這圈朋友可都是號稱國內遊戲音頻走在最前沿的人,都是專業遊戲聲音設計師,可是從ps2時代就已經支持5.1了,這讓我非常清晰的意識到我們國內遊戲聲音設計在意識和發展上的落後,包括我自己。大家都知道,手遊確實賺錢,但大家也都知道,作為專業技術研究,手遊在技術層面和主機遊戲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手遊賺大錢的這些年裡,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都認為我們遊戲音頻領域已經快達到國際水平了,聽到了全景聲遊戲,簡直夢中驚醒,咋也得落後10年的趕腳……所以就趕緊的吧,都別做夢了,趕緊起來繼續奔跑!
先聊一下我是怎麼接的設備
在有了搭建Atmos全景聲系統這個想法的同時,我就開始思考需要哪些設備、設備是怎麼接的、系統是怎麼設置的等問題,這個領域一直是知識盲區。再然後付諸於行動,學習、請教、買設備、找木工,搭建了硬體設備(詳情見我上一篇關於全景聲搭建的文章)。在上篇文章的結尾,我有提到搭建完全景聲硬體也並看不了電影的問題,作為一個愛學習(捨得花錢)的人,怎麼可能接受這個問題呢,所以我現在搞定了。
首先要先理解環繞聲、全景聲的實現原理,目前市面上通用的主流音頻格式是Dolby和DTS,這是兩種編碼格式,就是給多通道音頻編個碼,整成一組數據流,畢竟想要民用普及,不可能最終提交格式是音頻分軌,可以理解為給多通道音頻編組輸出成一個多通道的單獨音軌,這就是編碼過程,電影的母版文件和DVD、藍光等載體的視頻裡,都合入了這個音頻編碼文件;然後就是播放了,既然音頻數據編成一組輸出了,那自然在播放的時候需要再解碼,使這些音頻軌道對應好各輸出通道,於是乎在播放的時候,就需要有個音頻解碼器,音頻解碼器從2通道至多通道都有,當然支持Atmos全景聲7.1.4這種12通道的相對就會貴一些,因為技術新一些,應用少一些,自然成本也會高一些,像傳統5.1的音頻解碼器就便宜一些。其實立體聲也是一種編碼,只不過是普及型的標準,這也是所有能播放聲音軟硬體的基礎,多通道的只在特定情況下使用,所以需要再獨立配置。
於是乎在真力工程師的推薦下,我添置了Onkyo PR-RZ5100這個音頻解碼器前級,工程師的說法是,這個解碼器在民用設備裡算高端的了,但對於專業角度,還不夠好……我覺得對於目前我這個認知程度來說,這個解碼器已然非常好了,等哪天要搞影視終混棚了,我再體驗更專業的……
又於是乎工程師給了我Onkyo的聯繫方式,我的解碼器就到位了,Onkyo的兄弟告訴我,這個設備一年也賣不出幾個,因為是純前級,不帶功放,也沒那麼民用。
(Onkyo PR-RZ5100前級音頻解碼器)
(這裡有個問題,解碼器只能是個硬體嗎?難道軟體沒有嗎?聽似「解碼器」這個東西是可以做成軟體的啊?對於這個問題,我猜測,一方面可能在技術層面不太好實現軟解碼,另一方面我覺得也應該是專利廠商不太願意做軟解碼,你想啊,軟解碼的應用,似乎就是看盜版資源吧……目前電腦上的藍光播放軟體,都不支持解碼,個別藍光播放軟體是可以選擇輸出音頻數據流的,但邏輯上還是音頻數據流到硬體解碼器,然後解碼播放,但電腦上通過怎麼個玩兒法把音頻數據流通過HDMI或光纖輸出出來,我還沒開始研究,回頭有空了再說,反正目前就是這麼個情況)
(我安裝了的藍光播放器軟體)
又於是乎,徐老師最近幫我焊了不少線,玩兒一組就是12根,徐老師最近焊了有幾十根了吧……
接下來就是播放設備了
現在市面上支持Atmos全景聲的電影肯定是藍光碟了,DVD只能到5.1(還得感謝一下真力的工程師兄弟,送了我兩張Dolby和DTS的演示盤),那就得有個播放器了,我本來吧,先看了國產萬能藍光播放器,各種不鎖區還能硬碟直接讀藍光鏡像文件,但轉念一想,Xbox One X不就能播藍光碟嘛,而且我主要是想研究遊戲全景聲嘛,因為一直對Xbox上的遊戲不太感冒,所以一直也沒買,這次算是理由很充分了,Xbox One X對於我的需求來說,是非常合適的,既可以播放藍光4K UHD,又有全景聲遊戲,比如戰爭機器5,於是乎我就買了一臺戰爭機器5的限定版主機,一個字兒:帥氣!
(戰爭機器5限定機)
Xbox One X這個主機的機能確實是目前市面上最強大的,但在遊戲內容方面又確實差點兒意思,我在查資料的時候看到這麼一條消息,給我樂壞了,說Xbox One X在日本賣的很不好,很多日本商家在店門口貼的廣告語是「Xbox One X,藍光播放器,還能玩兒遊戲喲」……從性價比來說,這臺遊戲機也太值了,4K、UHD、HDR、Atmos,還有遊戲,確實比賣藍光機合適……
(Xbox One X日本遊戲店廣告語)
順帶做個廣告,戰爭機器5限定機我是從北京「自由人電玩」購買的,我們幾個好朋友平時買遊戲,很多時候都是從自由人買或預定,因為進貨渠道就那樣,各個國家版本的遊戲也都比較透明,所以他家的東西談不上有多便宜,雖然也不貴,但重點是這家很靠譜,有時候多花個10塊20塊買個踏實放心還是很划算的,網購扯皮的問題是很頭疼的,靠譜也就意味著誠信做買賣,並且售後負責。這次這個限定機,我當時拆封的時候,沒留意遊戲下載卡,從盒子裡出溜出去了,我一時沒找到,然後就懟了自由人客服好幾天,客服幫我聯繫了微軟售後,本來微軟售後都已經決定電話和我確認並給我補個遊戲下載碼,就在接到電話的前幾分鐘,我找到了下載卡……所以這個廣告就算我把這個尷尬的人情還了吧……
(淘寶店鋪二維碼,北京也有實體店)
Onkyo PR-RZ5100最大可以支持Atmos 7.2.4,也就是對應2個低音炮,我只配了1個低音炮,所以總共要接12路輸出,剛好RME UFX+背後8路line in再加上面板4路mic in總共12路,把音效卡的輸入監聽信號打開,就不用再外接AD了,竊喜,省錢了。這個卡其實在品質上和Babyface沒啥區別,就是接口比較多,但說實話,我一直就沒用過幾個口,這次玩兒全景聲可算給充分利用上了,卡屁股後面的線快接滿了……
(RME UFX+的12個line in)
然後在TotalMix編好組,完美!
(RME TotalMix,紅色推子為Atmos編組)
這就算是齊活了!我的Atmos全景聲音頻系統設備框架如圖:
Xbox One X在系統音頻設置HDMI比特流輸出,然後選Dolby Atmos for home模式,光纖輸出只支持5.1,這麼選就可以了,看藍光Atmos是一樣的。
(Xbox One X 系統音頻設置)
(Xbox One X 遊戲模式下的音頻輸入輸出狀態)
最後是聽感體驗,對於剛開始接觸全景聲的我來說,太美好了。又於是乎,我換了個新顯示器……43寸,4K且支持HDR,之前的顯示器其實挺好,但對於現在的聲音,畫面也得能跟的上,但我這屋現在的狀況,沒法玩兒投影了,因為離幕布太近了,比電影院第一排看著還費勁,所以乾脆整個大顯示器了,HDR也非常帶勁。
(Xbox One X 帥氣的功能全能打開了)
支持Atmos全景聲的藍光電影目前還不算很多,但我沒想到《權利的遊戲》這個美劇竟然是Atmos全景聲的,太猛了。
(特別好,誰聽誰知道)
我把Dolby和DTS的官方演示盤內容挨個都看了一遍,然後玩兒了戰爭機器5,環繞的定位,天空聲道的縱向聲場,全面提升聽感,這才能算是沉浸。當然通過體驗這些內容,也感覺到做全景聲工作的複雜,在遊戲的運用增加很多音頻的工作量,但這一定是未來。
徐老師體驗了我的全景聲之後,默默把公司淘汰的一堆ADAM碼了一圈7.1,據好萊塢的朋友說,現在那邊的音樂人、聲音設計師很多都開始研究全景聲應用了,看來這次我們追的還算及時。
另外補充一下,目前市面上的另外兩臺遊戲主機PS4 pro和Switch,都是不支持Atmos全景聲的,但PS4 pro支持7.1,Switch支持5.1,沒想到超級馬力歐也支持5.1,要體驗的東西太多了,我得一個一個來……
好了,我去玩兒遊戲了。
今天先到這,回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