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Ray叔花了10塊錢,從音像社裡買下上面那盤卡帶,那是我聽歌生涯裡第一張日語專輯,專輯的名稱叫《First Love》,歌手的名字叫宇多田光。
當時我並不知道唱著這首《First Love》的女孩只有16歲,也不知道那張專輯最終創下了1030萬的神奇銷量,至今仍保持著亞洲冠軍。
後來宇多田光出了新專輯我都會買,一直到數字時代,她才慢慢地淡出了視線,只是偶爾在某個地方聽到《First Love》依然會打開回憶的開關。有一些歌就是這樣,在時間線裡沾染了回憶的印記,每次出現都會觸發一種特別的感覺反射。
宇多田光,1983年1月19日出生在美國的曼哈頓,她的家庭算是音樂之家了,父親是日本音樂人宇多田照實,母親是歌手藤圭子,有趣的是,在她出生的時候,母親曾經想為她取名為「宇多田草莓」(這是什麼名字…),不過好在後來還是用了父親為她取「光」。
1990年,宇多田爸媽和7歲的光組了一個小樂團,叫做U3,那時候小小的宇多田光就展露了自己的音樂才華,在專輯裡寫了詞,還有獨唱曲目。
1998年,15歲的宇多田光搬到了東京,有一天,百代EMI公司的製作人三宅彰在拜訪宇多田父親的時候,聽到了隔壁宇多田光的歌聲,於是在三宅先生的鼓勵下,後來的日本歌后就這麼出道了。
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當年的12月9月,初出茅廬無人知曉的宇多田光,首張單曲發布第一周以黑馬姿態獲得4萬張銷量之後,便開始以幾何倍數瘋狂躥升,在第8周就突破了100萬張,那是一個很多歌手10年都沒有達到的數字。
短短3個月後,首張專輯《First Love》面世,第一周就狂攻202萬張,當時被稱為神跡。最終全球累計1030萬張,成為亞洲史上第一,至今無人可敵。首張專輯就封為亞洲天后,也真是沒誰了。其他歌手用一生都無法完成的任務,宇多田光用第一張個人專輯就完成了,而那一年,她僅僅16歲。
不過就像很多故事裡發生的一樣,過早成名總是會被驗證成為一個貶義詞。隨後幾年裡,宇多田光不斷打破記錄的同時,也在不斷顛覆著自己的人生。
2000年9月,她決定告別歌壇,前往哥倫比亞大學讀書,不過沒過多久就休學開始第二張專輯的製作。或許對音樂的瘋狂,和專輯的成功對她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因為第二張專輯《Distance》首周再次打破她自己保持的記錄,達到了300.2萬張。
後來幾年裡,宇多田光又陸續發布了幾張專輯,銷量依然是天后級的,還順利的打入了美國市場。不過音樂上的順風順水,沒能延續到她的生活中。
2002年,19歲的宇多田光與比她年長15歲的導演紀裡谷和明結婚,這段婚姻維繫了4年半。2014年,31歲的宇多田光又選擇了比她小8歲的義大利人弗蘭西斯科結婚,在愛情的世界裡,宇多田要比在音樂的世界裡,轉型大得多。
與感情生活相比,病痛對宇多田的打擊或許更大。2002年,在第三張專輯《DEEP RIVER》發布前夕,宇多田光被診斷出患有卵巢腫瘤,因此她中斷了所有宣傳活動,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是激素治療的副作用,讓她變成了一個自己都不敢認的胖大媽,用了很久才恢復如初。
對於宇多田光最大的打擊,還是來自於她的母親。母親藤圭子是宇多田音樂的啟蒙,也是她的偶像,自宇多田光出道之後,同為歌手的母親就從日本歌壇隱退了,專心陪在女兒身邊。不過宇多田父母的感情問題很大,先後7次離婚復婚讓這段感情支離破碎,也反覆折磨著宇多田光的內心。
2007年之後,宇多田光的父母最後一次離婚,宇多田與父親共同生活,母親則選擇了一個人孤單生活。2013年,62歲的藤圭子,身患嚴重的精神疾病,選擇了跳樓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母親的死對宇多田光打擊非常沉重,她感到「這一輩子她都不能再做音樂了」。其實早在2010年,因為母親的病情,以及自己的感情失敗,宇多田光就已經暫停了所有音樂活動。母親的去世讓她本來想要回到音樂世界的念頭再次熄滅。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宇多田光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了那麼久,而她自己則將這一段時光稱為「人間生活」,她說離開了紛亂瘋狂的歌壇,她終於得以體驗未曾體驗過的青春和瑣碎日常。是啊,16歲成名,就在聚光燈下生活,宇多田光幾乎錯失了最美好的時光。
而在宇多田光消失的這幾年,就像華語歌壇在等待著王菲回歸一樣,整個日本都在等待著這個當年16歲唱《FIRST LOVE》的天后回歸。
最終,還是母親的生前期望,讓宇多田走了出來。她說,「從母親去世,到自己成為母親,成長的頓悟仿佛就在一夜之間發生了,我不得不長大,雖然沒有人會教自己怎樣前進,但是我相信我的前方無人阻擋,就抱著這樣的決心,拼命地向前,再向前,從這樣的經驗裡,我獲得了從而有過的自信。」
於是,時隔八年後的今天,宇多田帶著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重返歌壇,發布了第六張原創專輯,獻給母親的《Fantome》(幻影)
「如果聽眾能感受到母親的氣息,那樣就夠了,因為我的存在就是母親生命的延續」
在專輯的第一首歌曲《道》中,宇多田在歌詞中這樣寫道:
「悲傷的歌總有一天會變成令人懷念的歌,人不是為了依附命運而活著,而是要更好的活下去」。
是啊,時間會抹平傷痛,但宿命不會擊垮我們,斯人已逝,但是我們愛的人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陪伴在我們左右。
距離1999年十七年後的今天,我用音樂APP,花費了20元,購買了這張《Fantome》的數字版專輯,雖然再也沒有當初拿在手裡那種喜悅的分量,雖然不閱讀詞句依然聽不懂她在唱著什麼,但我切實地感受到了,與我生日相差無幾的宇多田光,歌聲裡的成長和勇敢。
也許有些人離開我們,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恩,一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