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賈斯汀·比伯年少成名,何等風光恣意,可卻落得個全美境內,人人喊打的下場。他巔峰去過了,地獄也去過了,重回人間的比伯也才不過26歲。
正如比伯偶像麥可·傑克遜說的那樣那樣,在娛樂圈:
「無論你掙了多少錢,無論你有多出名,你仍會覺得空虛。你真正尋找的只是無條件的愛和完全的包容。」——麥可·傑克遜(天王)
而在少年成名的麥可·傑克遜的後繼者——賈斯汀·比伯,這個點無疑是「發揮」到了極致。
就像他年少時日記立寫下的那樣,賈斯汀·比伯這個名字會和「麥可·傑克遜」一樣,終究會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只是和他初出道的風光恣意時坦言承諾的不一樣,這位天才少年很快就聚焦所有人的「愛恨情仇」,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天使和魔鬼」的混合體。
『Justin Bieber1.0』
從「人間」崛起進入「天堂」,少年的比伯上演了史詩級的「奇蹟大片」——天才少年賈斯汀·比伯
賈斯汀·比伯的母親帕蒂由於長期的心理陰影在治療期間認識了比伯的父親傑裡米,並於帕蒂17歲時生下比伯。
在比伯十個月大的時候,帕蒂和傑裡米就分手,自始至終,帕蒂和傑裡米都沒有步入婚姻的殿堂。相識、相知、想愛以及產子不過是青年男友荷爾蒙作用而已。
當時的帕蒂17歲,已經是一名單身母親。
所以比伯的出現,無疑成了帕蒂以及帕蒂的整個家庭的負擔。
但為了孩子,帕蒂什麼都願意,當初留下孩子也是她的一意孤行。
很小的時候,比伯就顯示出了超凡的音樂天賦。從2歲起,比伯就無師自通的自學了多門樂器,包括鋼琴、吉他、打鼓、小號等。
只是身在單親家庭,帕蒂沒有條件給他提供音樂的環境,為了生活,20不到的帕蒂每天早出晚歸一天忙活兩三份工作。
但是即便生活清苦,母子兩人依舊過得其樂融融。有了比伯這樣一個會彈會唱的兒子,這是帕蒂黑暗世界裡的唯一希望,也是支撐他生活的力量。
生活是充滿奇妙的,就像帕蒂過去並沒有想過,他們一家會因為兒子的音樂天賦而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比伯十一二歲就已經在加拿大斯特拉特福市大街小巷裡賣藝,以減輕母親帕蒂的壓力。
憑藉清脆富有激情的嗓音以及對於樂器聲樂的超凡天賦,比伯贏得了大街小巷的一致叫好,有無數論斷「這個孩子很快就會火遍全國的」聲音出現。但誰也不會料到這會是一個驚世傳奇的起點,卻這個起點還這麼快。
故事的開始,比伯的媽媽在社交軟體YouTube上傳了一段兒子參加當地選秀比賽的視頻,本意只是分享給沒有到場的親朋好友看,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偶然舉動,竟然改變了賈斯汀·比伯的一生。
網絡時代,天賦異稟的比伯一夜之間在網絡爆紅,就像中國TFboys的王俊凱和王源的走紅經歷一樣。
很快這條視頻就引起美國的知名經紀人斯庫特·布朗注意,斷定這就是未來的世界流行樂壇的明天。所以斯特庫·布朗立即取消第二天所以的工作行程,立馬飛去加拿大尋找比伯。
為了說服比伯的媽媽帶兒子到美國發展,斯庫特甚至自費負擔母子倆在異鄉的所有花銷。
年僅14歲的比伯紅了。
因為被亞特蘭大資深音樂經紀人斯科特·布朗相中,在聽了賈斯汀.比伯翻唱的阿瑞薩·富蘭克林的《Respect》之後,他興奮的大讚「他的天賦是如此卓絕,我都要興奮得發狂了。」
2009年,15歲的比伯發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張個人專輯《My World》,總銷量突破百萬。
也是在那一年的復活節,剛剛出道的比伯接到了總統歐巴馬的邀請,前往白宮獻唱。
第二年,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My World2.0》發行,主打曲就是那首風靡全球的《Baby》。這支單曲的視頻點擊量名列全球排行榜第一,他的社交軟體粉絲數也因此超過了Lady Gaga。
那年,比伯第一次在全美音樂獎上登臺表演,便收穫了最大獎——年度藝人。15歲,他成為這個獎項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獲獎者。
在《時代周刊》「1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中,他的排名超過了歐巴馬,位列39。
十五六歲的比伯,無疑成了年初成名的典範。他那清脆如天籟的嗓音搭配長相帥氣爆棚的臉龐,外加無與倫比的音樂才華,讓他成為世界樂壇的一個奇蹟。「狂熱」兩個字可能已不足以形容他在流行樂壇掀起的潮流。
但是也在比伯崛起的同一年,2009年6月25日,一代天王麥可·傑克遜悄然隕落。無數人說:「比伯是麥可·傑克遜的接班人,賈斯汀·汀布萊克的後繼。」全世界都對比伯的音樂之路寄予了厚望。
很不幸,比伯完全繼承了偶像麥可·傑克遜,這一點無論是才華,還是生活上的詬病。
就像當年的「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典禮上,天后麥當娜向傳奇麥可傑·克遜致敬說的那樣:「我們奪走了他的童年。」
為了不步入傳奇麥可·傑克遜的墮落後塵,也為了回應全世界粉絲們的擔心,十幾歲的比伯當時就出了一本自傳。
他鄭重承諾歌迷們:「不用擔心,雖然我年紀輕輕就取到了眼下這些成績,但我一定會堅持初心,不會迷失自我。……世界很大很大,容易讓人迷失。而我要做的,就是永不言敗,永不迷失。」
然而,比伯自小就是身在那樣的一個單親家庭,外加年少成名。站在名利的風暴眼上,聽慣了阿諛奉承,見證了紙醉金迷,最後也信以為真,迷失在燈紅酒綠中,少年成名的代價在成年後一一上演。
『Justin Bieber2.0』
從「天堂」步入了「地獄」,成為世界級的「惡棍、混世小魔王」的問題少年——成年的賈斯汀·比伯
十五六歲的比伯還依然保留著少年人獨有的害羞和陽光,宛若鄰家的男孩,穿上西裝站在舞臺的獨有魅力,讓全世界都為之折服。
正如當初的暢銷書《名人崇拜》的作者庫珀·勞倫斯說的那樣:
「大多數未成年男孩都迫不及待地想成為搖滾男、朋克範兒、披頭散髮、吸菸喝酒。而賈斯汀在很多方面都很乾淨,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和那些壞男孩不同,他能給人安全感。」
然而,一切的完美形象徹底都被比伯無情的撕碎,而那一刻就是從2013年比伯成人禮之後開始的。
由於迷失在這樣的生活裡,少年輕狂的比伯很快遍布了世界頭條:毆打記者、縱情聲色場所、酒駕對路人施暴、演唱會遲到兩小時、敷衍粉絲、在舞臺上嘔吐、在餐廳的拖布桶小便、穿著低俗……
在阿根廷的演唱會時,先是踢飛了阿根廷的國旗引發眾怒,之後又惹出了一堆麻煩,捅出一大堆簍子,被阿根廷檢方以「連續偷竊、詐欺、侵入民宅與傷害」等罪名,發出了國際逮捕令;
甚至比伯覺得惹了一兩個國家還不夠,所以不久又挾帶未檢疫的猴子入境德國,未繳罰金就直接跑了,後來又在巴西塗鴉破壞市容,當時這兩個國家也都等著逮捕他。
更曾和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因為超模米蘭達.可兒,爭風吃醋在公共場合打架。更甚在家也不能消停,大半夜的不睡覺,公然挑釁和辱罵鄰居、丟雞蛋以及破壞鄰居家。
…………
種種劣跡,可謂是數不勝數。不到一年,曾經打下的天才少年陽光偶像的形象已經蕩然無存。
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對賈斯汀·比伯口誅筆伐,這儼然已經成為國際正確的政治傾向。
2014年,有超過25萬人不分種族信仰和地區的美國人,聯合到白宮的示威要求美國政府,驅逐賈斯汀·比伯滾出美國。
而這樣的事件可是真正的舉世罕有,上一次全美人民團結一致,敵視一個人,還是10多年前。2001年9月11日,美國「911」事件的發起者,致使美國當天2900多人傷亡,經濟損失不計其數的世界恐怖組織的頭腦——賓·拉登。
因為賈斯汀·比伯事件,致使正統都為之頭疼不已,最後美國總統夫人米歇爾也不得不出面,向比伯的媽媽喊話:「把他看緊點那小子!」
『Justin Bieber3.0』
「地獄」回歸「人間」,學會慈悲——賈斯汀·比伯的懺悔、回歸之路
「所有的疼痛都是一次新生,一次次對於「你是誰」的認識的新生,在每一個我們新生的瞬間,我們都在創造出「我是誰」的最高版本。」——尼爾·唐納德·沃爾什《與神對話》
賈斯汀·比伯作為世界級流量的代表認為,他在音樂上的成就是全世界無法否認的,他的成長和引領的粉絲「潮流」,更是史無前例的奇蹟現象。
但是,無論是誰都必須經歷傷痛才能成長,才會走向成熟和穩重。
可是賈斯汀·比伯作為年少成名的公眾人物,尤其還是聚光燈之下、娛樂八卦「灌滿」的流行樂壇,無數的鏡頭像顯微鏡一樣放大他的人生,還有眾多媒體的八卦扭曲了他原本的本真。
萬眾矚目之下,比伯無處可逃。
加上懷比伯的時候,帕蒂也就17歲,自己還是一個孩子卻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孩子。
為了孩子和自己的生存,帕蒂不得不起早摸黑,咬緊牙關一天幹兩三份工作以維持生活。慌張的帕蒂更是無暇教導兒子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所以自小事事都是比伯自己摸索出來的,憑藉感覺走路,這樣的比伯卻還擁有如此音樂天賦,15歲就成為世界流行樂壇的公眾人物,如何不犯錯。
因為帕蒂自小就被周圍的人猥褻,年紀輕輕就已經讓自己沉浸和麻醉在藥物裡酒精中。這樣的母親,讓比伯從出生就對周圍充滿不信任感,同時也謝絕別人的幫助。
比伯小時候的體育教練回憶:「無論是棒球還是曲棍球,比伯都不傳球,即便只要他肯傳球就會得分。」
十幾歲的心智,要應對世界最繁雜的娛樂圈,還是沒有健全的童年,完整的教育,這樣的一個比伯的成名,後果無疑是「毀滅性」的。
2015年的比伯,不得不在進行了150場巡迴演唱會後叫停了餘下的16場。因為對於舞臺夢想的渴望,比伯不得不透支自己的身心以應對超標的工作壓力。
因為超壓的生活模式,比伯染上了菸酒這些惡習,最後更是以藥物來保持自己頭腦保持興奮狀態。
比伯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逃離現在的狀態,逃避聚光燈的照耀。重新回歸生活,調養身心以適應自己的世界。
2015年11月20日,比伯帶來自己全新的專輯《Purpose》,主打曲是具有非凡意義的《Sorry》。
《Sorry》這首歌的作者之一朱莉婭·麥克在創作之初,就是想寫一個做錯事後能夠求得他人原諒這樣題材的歌曲。亦是為了表達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某一時刻,忽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並下定決心向對方道歉、承認錯誤時的感想。
比伯在聽到《Sorry》的後,為之驚豔,這與他的心聲不謀而合(在經歷13-14年的各種各樣的醜聞事件,比伯也破卻給歌迷朋友一個答覆。《Sorry》無疑就是為他量身定做。)
憑藉《Sorry》,比伯再次登頂年度錄影帶大獎。巔峰墮落低谷,短短時間又重回巔峰。
比伯回首往事時總結說:
「我從19歲開始進行藥物濫用,我辜負了我所有的戀情。到了20歲,我做出了你們能想到的每一個錯誤的決定。從世界上最受愛戴的人,淪落為世界上受嘲笑最多、最苛責最多、最招黑的人。」
生而為人,就必須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2019年2月,賈斯汀·比伯被曝出在接受抑鬱症治療。
2020年1月8日,賈斯汀·比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自己患上萊姆病。
那麼什麼是萊姆病?
萊姆病是一種以蜱為媒介的螺旋體感染性疾病。早期以皮膚慢性遊走性紅斑為特點,之後會出現神經、心臟或關節病變,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男性略多於女性。此前,艾薇兒就曾因患上萊姆病而隱退音樂圈多年。
萊姆病被稱為世界上最難診斷的神秘病症之一,不僅僅是外表備受摧殘,比伯的精神也在接受新一輪的挑戰。
都說疼痛是成長的良藥,比伯的精神問題也因萊姆病的這一次沉寂娛樂圈而找到了答案。
2019年,比伯在社交軟體上發布自己的心理自白書:
「我花了很多年,才從這些糟糕的決定中恢復過來,修復破裂的關係,改變社交習慣。幸運的是,上帝賜給我了那些了不起的人,他們很愛我。」
正因為這些人教會了年少的比伯成長,讓他學會了擔當,撐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從「地獄」回歸「人間」。
『Justin Bieber4.0』
巔峰過了,低谷也過了,一切的傷痛化作回歸的力量和養分,回首一別,自己也才26歲
2020年的情人節,賈斯汀·比伯攜的第7張個人專輯《changes》正式全球發售。《Changes》在24小時之內橫掃各大音樂榜單,一周內23.1萬張的驚人銷量,更宣告了他在音樂事業上的新生。
幾年來,比伯的生活可謂是一團糟。緋聞纏身、官司不斷、事業的停滯、名聲更是一落千丈,身心則一度陷入了巨大疲憊之中。
終於在19年得到新生,收穫自己的家庭,承擔起了責任。《Changes》的發行,不僅僅宣告他的新生,更是他對於過去的全面反思和修正。
年少成名的代價太大了,希望賈斯汀·比伯能夠因此真正的獲得「新生」,重回12歲的加拿大賣藝時的男孩,心無旁鷺的做一個鄰家男孩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