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奪冠》的提檔,國慶檔影片提前進入戰局,影院各方面的準備也進入白熱化。
今天,「艾維電影」就來講講關於「國慶檔」的排片問題。
今年的「國慶檔」,呈現出的是一種「泛檔期化」現象,整個的國慶檔戰線被拉長。《奪冠》的率先提檔無疑是有利的,既給現在低迷的大盤注入一針強心劑,又使影片避開了強有力的競爭。《急先鋒》9月30日開畫,《姜子牙》與《我和我的家鄉》仍原定10月1日公映,另兩部影片《木蘭:橫空出世》、《一點就到家》都選擇了避開鋒芒,預備後發制人。因此,幾部影片的改檔使「國慶檔期」顯示出一種延長狀態,幾強角逐,避其鋒芒,錯位競爭,為得是雙贏,片方都希望使影片獲得最大的票房收入。這一系列的操作雖不至於眼花繚亂,但是也看出了一點「孫子兵法」的味道。
不同於往年的扎堆上映,這一系列的微調使「國慶檔」顯現出一種「不緊不慢」的感覺,影片的「動能與勢能」也會隨著檔期的延長慢慢釋放,意思就是能最大效能地挖掘影片價值。這種檔期的變化也非常有利於影院的排片。
在每部影片剛上映時,排片率一定是佔大頭的,以求釋放該影片最大的觀影潛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城也要根據影片的特色,以及自身定位,區域,從觀眾細分的角度,進行合理排片。雖說現在影片大多同質化,播放的都是同樣類型的影片,但是就影院自身來說,觀眾的構成肯定是有所差別的。位於住宅區附近商圈內的影城與位於大學附近的影城,其觀影群體肯定不一致。因此影院也要把握影片的特色,迎合自身觀眾的口味,在排片上有所側重。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國慶檔即將上映的影片,通過它們影片的類型與受眾,來談談影院的排片問題。按上映時間,今年在國慶檔期上映的電影有《奪冠》、《菊次郎的夏天》、《急先鋒》,以及《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木蘭:橫空出世》和《一點就到家》,七部影片,各有千秋;上映時間也是略微錯開,打的是差異化的路子,因此,影院在排片上也不會是「大一統」的。
《奪冠》:展現女排精神,全年齡段的觀影受眾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主演的影片《奪冠》率先搶跑,9月25日上映。展現的是「女排精神」,體現的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中國女排創下無數高光時刻,一直是中國騰飛的一個象徵。在新時代,中國女排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不忘初心的精神和我們的國家和時代緊緊相扣。
這是一部主旋律式的電影,面向的受眾是全年齡段的。通常,這樣類型的電影,只要劇情到位,票房不會差,更何況此次還有鞏俐與黃渤的加盟。因此,影院在排片上,前期肯定會給到很大的排片率,但是,隨著國慶檔的真正來臨,排片肯定會有所回落。但是如果你家影城的觀影群體是偏好這種類型的影片,是可以多排的。
《菊次郎的夏天》:文藝溫情舊作,受眾面不廣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經典舊作,即使沒有看過影片,也一定聽過影片中的配樂。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在大叔菊次郎的陪伴下的尋母之旅,對於菊次郎來說,那段旅程,也是難忘的夏天。影片題材雖小眾,但是也會有不乏愛好者走進影院。再加上前期的宣傳,這部影片是有一定的市場,如果是位於大學城附近的影院,其受眾群體大多是學生,這部影片也會吸引很多的學生與文藝愛好者。因此,位於此區域的影院在《菊次郎的夏天》的排片上應該有一定的考量,而不是一昧地跟著大盤走。
《急先鋒》:動作冒險,強強聯手
9月30日上映的《急先鋒》也是賺足了期待,原本是「春節檔」的影片,終於在「國慶檔」上映。成龍與唐季禮的強強聯手,兩人合作已有30餘年,留下了不少經典電影。《急先鋒》講述的是急先鋒國際安保團隊的一個跨國營救故事,由成龍飾演的總指揮唐煥庭帶領他的小隊上天入地、輾轉全球各地施展驚險營救、解救人質。影片取景橫跨5個國家9個城市,海陸空三棲拍攝,也是讓觀眾過足眼癮。
動作片一向適合影院的大銀幕,對於這樣的影片,觀眾也非常願意走進影院,這部影片在淘票票想看榜上位列第三。如果影城的觀眾大多偏向男性,可以將這部影片多排一些場次。
《姜子牙》:封神歸來,建議8歲以上觀看
電影《姜子牙》的故事發生在封神大戰後,以為一切已經結束,然而只是個開始。很期待故事的發展,就像是童話裡「王子和公主終於在一起了」,可是,然後呢?所以,故事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封神大戰」之下醞釀著更大的陰謀,姜子牙開始踏上尋找真相的旅途。
《哪吒》之所以成功,是由於它有一個好的故事,期待《姜子牙》也能延續這種輝煌。《姜子牙》雖是一部動畫片,但是提出「建議8歲以上觀眾觀看」,想做的是「青年人、成年人更喜歡的動畫」,因此,如果你家影城觀影群體有相當一部分寶爸寶媽帶著低幼小朋友來觀看的,建議在排片上可以適當斟酌一下。
《我和我的家鄉》:全明星陣容,全年齡段受眾
《我和我的家鄉》延續《我和我的祖國》集體創作方式,由五個短篇故事組成的合集式電影,電影藉由五個家鄉故事抒發家國情懷,對普通觀眾來說,更能引起共鳴,表達了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影片集合了各大導演與明星,可以說相當於娛樂圈的半壁江山了。
至於排片上,由於面向的受眾是全年齡段的,因此在排片上只要不反其道而行之,影城就會獲得不錯的票房收入。
《木蘭:橫空出世》:真中國,真木蘭
同樣都為國漫,但是同檔期的《姜子牙》實力不俗,這部影片實際情況如何,還是有待觀望。但是《木蘭:橫空出世》選擇在10月3日上映,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個時候,影院在排片上也會釋放出空間。
雖說真人版《花木蘭》已經撲街,但是這個完全由中國團隊製作的國漫花木蘭還是值得期待的。至於影城如何排片,也要看放映之後的實際情況了。
《一點就到家》:青春勵志,三傻組合
由陳可辛監製的這部影片,將延續《中國合伙人》的內核精神。片中由劉昊然、彭昱暢、尹昉飾演的三個年輕人,重新演繹青春勵志版的「合伙人」故事。
面對國慶檔的激烈競爭,《一點就到家》選擇避其鋒芒,前期開啟點映,試圖引起口碑發酵,10月4日公映,期望後發制人。如果說,國慶檔有一匹「黑馬」殺出,《一點就到家》是最有可能的。在排片上,由於是國慶檔中後期上映,因此,排片也變得相對容易一些。
「國慶檔」影片「六強爭霸」,但是就每部影片而言,不同影城的觀眾也會有不同的喜好。因此,影院也要根據影院自身票房情況與觀眾的喜好,進行合理排片。比方說,有兩家影城,其中一家影城大多是都市的上班族,觀眾主體也是周邊的辦公區,排片上也要緊抓這些人的喜好;另一家影城位於住宅區內,家中多有小朋友,這樣的觀眾構成,排片就要更側重於小朋友的口味了。
話說回來,如今的排片,都是跟隨大流,如果說影院排片90%由行業因素決定,那「艾維電影」希望的是在10%的有限範圍內,影院能堅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根據自己影城的情況與觀眾細分的角度,堅持自己個性的排片方式。也許這10%的少數,是讓你的影城脫穎而出的關鍵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