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1-01-18 光明思想理論網

  【本課主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主講嘉賓】

  孫 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精彩論述】

  學生:孫老師您好,知道您多年從事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今天想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請您談談您的看法和理解,好嗎?

  老師:好的。

  學生:那就請孫老師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提出,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給我們做一些介紹。

  老師:好的。作為當代中國的歷史敘事,大家都知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是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近代中國無數仁人志士都為此而不斷探索、努力奮鬥,甚至流血犧牲。大家知道,孫中山先生最早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資產階級革命派組建的「興中會」、「華興會」這些組織名稱,均含有「振興中華」、「復興中華」的意蘊。資產階級改良派也是如此,如梁啓超先生最早提出「中國民族」、「中華民族」的概念,並為時人所接受並沿用至今。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講,就更是如此。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之中,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為一種口號或目標在黨的代表大會上鮮明提出,時間並不長。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出現「中華民族實現全面振興」的字樣,並提出「我們黨對中華民族的命運擔負著崇高的歷史責任。」2002年黨的十六大全面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黨的十六大報告,從序言到各個組成部分,幾乎都貫穿著實現民族復興的思想,尤其在結尾部分做了前所未有的宣示:

  「中國共產黨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之中。黨從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賦予民族復興新的強大生機。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燦爛前景。」

  中共十七大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了進一步的闡發,而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度概括為「中國夢」,使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口號或目標變得更簡潔、更凝鍊、更形象,更易於理解和傳播。在去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代表全黨宣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並激勵全黨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可以說「中國夢」如今在中華大地深入人心,在海外華橋華人和世界各地產生廣泛影響,成為最具震憾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的實踐性口號。

  學生:那麼,孫老師您是怎樣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呢?

  老師:關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許多學者和理論工作者都做了詳細的研究和解讀,我沒有什麼新看法。我倒可以談談這一口號或目標的特點,或者說它的意義。

  學生:好啊!

  老師:首先,關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口號或目標的提出,我最強烈的感受是它將中國的歷史貫通起來,將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貫通起來,使人有種豁然的通透之感,使我們更自覺到中國當下的歷史方位和未來的奮鬥目標。

  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字面上就可感受到如下幾層意思:首先,我們曾經興旺發達過,曾經輝煌過,這是指古代我們確曾創造出燦爛的農耕文明,走在人類歷史的前列,為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否則何談復興?沒有興旺過你復興什麼呢?

  其次,我們衰落過,沉淪過,這是特指的近代。自西方工業文明崛起之後,我們落後了,深受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欺凌和壓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沼裡苦苦掙扎,這種落後和沉淪也就是近二百來年的事。沒有衰落,一直先進,那也就沒必要談復興。

  再次,我們奮鬥過,努力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為此拋頭顱、灑熱血,進行了艱苦卓絕地探索和努力。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一部中共黨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史。

  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提出,把中國數千年的古代歷史,百年近代史和近七十年的現代史貫通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氣勢恢宏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從這種大歷史觀看問題,中國的歷史被貫通起來,為我們煥發和吸納數千年中華文明史所蘊含的力量提供了可能;它還將歷史、現實和未來貫通起來,為我們明了當下的歷史方位和奮鬥目標提供了最主要的依據,從而形成新的民族自覺。再以這種民族自覺的眼光來審視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故事、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就會變得豁然通透。

  我們常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在我看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最主要的成果之一,它帶有標誌性和轉折性的意義。因為它回答的不是一般性的問題,而是回答了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處、我們在哪裡、我們向何處去這樣一種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我們國家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成員。當然中華民族也包括了臺灣、香港、澳門,也包括數千萬的海外華人華僑。一句話,中華民族統括了世界所有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民族復興需要匯聚整個民族的力量,因此如何將整個民族團結起來就是一個前提性的條件,或者說團結起來本身就是民族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而民族感情又是一種熾熱而恆久的精神力量,因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又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凝聚力,這從十多年來這一口號產生的實際效果可以看得很清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成為響徹中華大地的時代最強音。

  如果說第一個特點是把歷史理順了,那麼這裡說的第二個特點則是把現實理順了。歷史和現實都理順了,未來的奮鬥目標自然也就明確了。

  學生:聽老師您這麼說,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同時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四個偉大:「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推進偉大事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體會。那麼,對於一個中華民族的普通一員,應該怎樣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個人聯繫起來並付諸行動呢?

  老師: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四個偉大」,是從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全黨發出的動員令,當然也是對全民發出的號召。從個體的角度來說,只要立足本職,努力工作,多為社會做貢獻,都可以說是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如果從思想意識上來強調,我覺得有兩個方面值得加強:

  一是要象中共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那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關於這個問題,毛澤東主席早在五十年代就曾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實際上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保證。所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時刻意識到,我們是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和行動共同體,時時處處要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和睦,我們不僅在國內是如此,在境外、海外也應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畫出最大同心圓,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築牢、築實。

  二是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性成就,因此我們要倍加珍惜。實踐已經表明並將進一步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理論。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這樣,才能讓理想照亮現實,才能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儘快變成現實。我要說的也就是這些。

  學生:謝謝孫老師!

  老師:不客氣!

相關焦點

  • 知與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nbsp&nbsp&nbsp&nbsp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小康」一直是中華民族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則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全面小康的憧憬即將變為現實。
  • 孫春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在中國少年...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致詞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勉勵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少年兒童的關心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和少先隊工作,2015年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並提出殷切希望,去年專門向少先隊建隊70周年致賀信,今年「六一」又深切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專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重要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巨大政治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極大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是中國人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
  • 軍報評論:鍥而不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五個必須」的政治要求,擲地有聲地表明了「五個絕不答應」的莊嚴立場,堅定而深刻地表達了14億中國人民不懼任何挑戰、實現民族復興的共同心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立大志 善學習 敢擔當 常修德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成果)為紮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按照省委統一部署,9月25日,省長許勤到河北師範大學隨堂聽思想政治理論課,並為該校師生作思想政治理論課報告。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原標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專家簡介: 夏遠生,湖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研究員,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巡視員。長期從事毛澤東研究、黨史黨建研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勇於和善於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日,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會長、研究員,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巡視員夏遠生。 1.
  • 團團小課堂丨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闡述「中國夢」:「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當前,我國「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發展階段,就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這在我國發展進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
  • 人民日報文章: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上
    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佇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組浮雕,表現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我們一方面緬懷先烈,一方面沿著先烈的足跡向前走。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 傳承發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具有深刻內涵和深遠意義,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中國人民無比渴望和平安寧。然而,美國武裝幹涉朝鮮內戰,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湖南引發強烈反響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婷 孫敏堅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
  • [中國黨政幹部論壇]靳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跨越「發展陷阱」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當前黨和國家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只有頭腦清醒,把穩航船,避開險灘陷阱,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把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才能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學術研究」全面小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與夢想
    孔子和儒家思想家從古代中國實際出發,認為依靠「禮」等國家制度和道德規範來維持秩序的「小康」社會,不失為可望又可及的美好社會。「小康」浸潤在數千年歷史傳承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蘊中,是中華民族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小康」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美好生活狀態,也是最具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美好社會理想。
  • 《民族魂·中國心:愛國主義與偉大復興》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12月26日,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民族魂·中國心:愛國主義與偉大復興》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向即將到來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民族魂·中國心:愛國主義與偉大復興》書樣  新書發布會線上線下結合,著名影視小品演員、安懷書院院長金玉婷,著名文化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繼承,著名軍旅歌唱家
  • 做堅定信仰者堅決擁護者忠實踐行者接續奮鬥者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劉奇在給省委辦公廳機關黨員幹部上黨課時強調 做堅定信仰者堅決擁護者忠實踐行者接續奮鬥者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發布時間:2020-07-01 06:55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 弘揚偉大精神 奮進復興徵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弘揚偉大精神 奮進復興徵程——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激勵前行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
  •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築起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 《中國夢》就在你我的心中
    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習近平向全世界定義「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而且滿懷信心地表示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中國夢」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
  • 中國夢之八大精髓!
    「中國夢」的提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心渴望和高漲熱情,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如何準確理解「中國夢」的重要問題。深刻領會「中國夢」的基本特徵,對於引導人們準確理解「中國夢」的科學內涵並為之努力奮鬥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 長沙醫學院開講「走近新時代,共圓復興夢」思政課
    12月15日下午,長沙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何彬生在長沙醫學院為學生講授「走進新時代,共圓復興夢」思政課。他語重心長地叮囑學生,希望學生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何彬生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我們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時代新人要以民族復興為己任」三個方面來闡述「走近新時代,共圓復興夢」。
  •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
    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同志們、同胞們、朋友們!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理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