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人受傷,在伸援手的過程中,該注意點什麼?遇到路人心臟驟停,又如何正確地進行心肺復甦?對於急救「那些事兒」,有著26年急救專業教學經驗、20年從醫經歷的徐惠梁老人自學貫通,把急救知識「搬」上了抖音。兩個多月,40多條深入淺出的短視頻,讓《惠梁老師話急救》引來數千粉絲。
退休醫生自學抖音「開課」
今年73歲的徐醫生退休前是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急診醫學繼續教育與急救培訓工作,是AHA心血管急救項目註冊主任培訓師。退休後,熱愛學習的他進入到上海老年大學學習,他的專業背景被老年大學同時「相中」,誠邀他開設急救知識課程。今年因疫情防控因素,急救課程線下尚未開課,但多年來的「觸網」經歷(他本人曾創建急救醫學專業網「良奕網」並開設至今),讓徐醫生萌發想法,何不線上科普急救知識?
「我知道有『抖音』,但怎麼『開抖音』,這還是第一次嘗試。」好學的徐醫生說,有了想法後,他就開始向身邊的年輕人學,向朋友圈裡會玩抖音的朋友討教。一來二去,就學會了錄製、上傳、調整字幕等步驟。老人還自費從網上買來錄播器材,在家安裝好了「硬體」,開始嘗試錄製。
什麼叫院前急救?什麼是心肺復甦術?除顫開始時間和存活率的關係?創傷的分類……要在幾分鐘裡把急救知識要點講清楚,這可不容易。根據短視頻時長特點,徐醫生從自己主編的《實用現場急救手冊》中挑選出合適且相對獨立的主題,撰寫演播稿,由淺至深,層層遞進。「寫好稿子後,我會一遍遍地讀,讀到順,讀到自己滿意為止。」老人笑著說,有時是白天,有時是晚上,他利用空餘時間,在自己的書房裡,或是去咖啡吧錄製小視頻,線上修整後再上傳平臺。
認真「備課」,小視頻實用有料
「今天惠梁老師話急救,來說說復甦成功的關鍵……」鏡頭前的徐醫生戴著領帶,襯衫筆挺,笑容親切,侃侃而談。有的視頻內容不僅是徐醫生的現場講解,也有此前錄製的規範心肺復甦操作步驟。「講得很清楚!」「內容很實用,很喜歡!」「講到點子上了!」手機另一端的粉絲們紛紛點讚。
從10月8日至今,幾乎每天錄上一段小視頻,徐醫生從不懈怠,《惠梁老師話急救》如今已有四五十個視頻,他手中的演播稿更是積下了一沓。
「當醫生時,我曾參加過上百起工傷現場的急救,深知『黃金4分鐘』的重要性,正確的急救能為生命搶出寶貴時間。」老人說,開抖音科普急救知識,就是想普及現代急診醫學理念,讓普通人能了解急救的入門知識,至少在意外發生後,在自救或是互救的過程中,知道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特別是情急之下不「亂救」,減少不必要的損傷。
開抖音後,網友們的鼓勵、支持、點讚也讓徐醫生興致盎然。「『粉絲』每天都在增多,有的人會給我留言鼓勵,我會繼續做下去的。」徐醫生開心地說,條件成熟時,他想嘗試開直播,讓更多的網友看到他的視頻。對於每一個視頻,他也會一如既往地認真「備課」,讓小視頻繼續「有料」且有趣。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