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 系統的用例圖、類圖、順序圖、協作圖、活動圖設計

2020-12-22 騰訊網

用例圖

分析:對於銀行的客戶來說,可以通過ATM機啟動幾個用例:存款、取款、查閱結餘、付款、轉帳和改變PIN(密碼)。銀行官員也可以啟動改變PIN這個用例。參與者可能是一個系統,這裡信用系統就是一個參與者,因為它是在ATM系統之外的。箭頭從用例到參與者表示用例產生一些參與者要使用的信息。這裡付款用例向信用系統提供信用卡付款信息。

類圖

分析:類圖顯示了取款這個用例中各個類之間的關係,由四個類完成:讀卡機、帳目、ATM屏幕和取錢機。類圖中每個類都是用方框表示的,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類名;第二部分是類包含的屬性,屬性是類和相關的一些信息,如帳目類包含了三個屬性:帳號、PIN(密碼)和結餘;最後一部分包含類的方法,方法是類提供的一些功能,例如帳目類包含了四個方法:打開、取錢、扣錢和驗錢數。

類之間的連線表示了類之間的通信關係。例如,帳目類連接了ATM屏幕,因為兩者之間要直接相互通信;取錢機和讀卡機不相連,因為兩者之間不進行通信。

有些屬性和方法的左邊有一個小鎖的圖標,表示這個屬性和方法是private的(UML中用』-』表示),該屬性和方法只在本類中可訪問。沒有小鎖的,表示public(UML中用』+』表示),即該屬性和方法在所有類中可訪問。若是一個鑰匙圖標,表示protected(UML中用』#』表示),即屬性和方法在該類及其子類中可訪問。

順序圖

分析:假設客戶Joe取20美元,它的序列圖:序列圖顯示了用例中的功能流程。我們對取款這個用例分析,它有很多可能的程序,如想取錢而沒錢,想取錢而PIN錯等等,正常的情況是取到了錢,下面的序列圖就對某客戶Joe取20美元,分析它的序列圖。

序列圖的頂部一般先放置的是取款這個用例涉及的參與者,然後放置系統完成取款用例所需的對象,每個箭頭表示參與者和對象或對象之間為了完成特定功能而要傳遞的消息。

取款這個用例從客戶把卡插入讀卡機開始,然後讀卡機讀卡號,初始化ATM屏幕,並打開Joe的帳目對象。屏幕提示輸入PIN,Joe輸入PIN(1234),然後屏幕驗證PIN與帳目對象,發出相符的信息。屏幕向Joe提供選項,Joe選擇取錢,然後屏幕提示Joe輸入金額,它選擇20美元。然後屏幕從帳目中取錢,啟動一系列帳目對象要完成的過程。首先,驗證Joe帳目中至少有20美元;然後,它從中扣掉20美元,再讓取錢機提供20美元的現金。Joe的帳目還讓取錢機提供收據,最後它讓讀卡機退卡。

協作圖

分析:協作圖顯示的信息和序列圖是相同的,只是協作圖用不同的方式顯示而已。序列圖顯示的是對象和參與者隨時間變化的交互,而協作圖則不參照時間而顯示對象與參與者的交互。

例如,Joe取20美元的協作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讀卡機和Joe的帳目兩個對象之間的交互:讀卡機指示Joe的帳目打開,Joe的帳目讓讀卡機退卡。直接相互通信的對象之間有一條直線,例如ATM屏幕和讀卡機直接相互通信,則其間畫一條直線。沒有畫直線的對象之間不直接通信。

活動圖

分析:客戶插入信用卡之後,可以看到ATM系統運行了三個並發的活動:驗證卡、驗證PIN(密碼)和驗證餘額。這三個驗證都結束之後,ATM系統根據這三個驗證的結果來執行下一步的活動。如果卡正常、密碼正確且通過餘額驗證,則ATM系統接下來詢問客戶有哪些要求也就是要執行什麼操作。如果驗證卡、驗證PIN(密碼)和驗證餘額這三個驗證有任何一個通不過的話,ATM系統就把相應的出錯信息在ATM屏幕上顯示給客戶。

------------END-----------

相關焦點

  • UML實踐---UML活動圖、順序圖、狀態圖、協作圖
    UML實踐----UML活動圖、順序圖、狀態圖、協作圖 本文向大家介紹一下UML實踐,UML中有九種建模的圖標,即用例圖、類圖、對象圖、順序圖等,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下UML實踐中UML活動圖,順序圖,狀態圖花費協作圖。
  • UML實例:ATM的狀態圖 活動圖和協作圖詳解
    UML實例:ATM的狀態圖 活動圖和協作圖詳解 UML統一建模語言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經常會用到,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個UML實例:ATM取款機系統,本文向大家介紹一下ATM中的狀態圖,活動圖和協作圖,希望本文的介紹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 面向對象中包括哪些UML圖及每件圖的作用
    UML面向對象分析及其包括的圖、建模步驟一、敘述基於UML的面向對象分析設計過程1)識別系統的用例和角色首先對項目進行需求調研,依據項目的業務流程圖和數據流程圖以及項目中涉及的各級操作人員,通過分析,識別出系統中的所有用例和角色;接著分析系統中各角色和用例間的聯繫,再使用UML建模工具畫出系統的用例圖
  •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時序圖 時序圖用於描述對象之間的傳遞消息的時間順序, 即用例中的行為順序.
  • 全面認識九種基本的UML模型圖
    1用例圖用例描述系統的功能及外部的使用者,即確定誰來使用系統,使用系統做什麼.用例就是指體統提供的功能的一種描述,執行者是那些可能使用這麼寫用例的人或者外部系統,二者之間的聯繫描述了"誰使用哪個用例"用例圖著重於從系統外部執行者的角度描述系統需求提供哪些功能,並且指明這麼系統的使用者是誰.
  • 深入剖析建模工具UML中有哪些UML圖
    UML圖包括九種,如用例圖,類圖和對象圖等,相信通過本文的簡單介紹你對UML中有哪些圖一定會有全面的認識。2)類圖UML圖中類圖是最常用的一種圖,類圖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的了解一個系統的體系結構。通過關係和類表示的類圖,可以圖形化的方式描述一個系統的設計部分。3)對象圖對象圖是類圖的實例,幾乎使用與類圖完全相同的標識。它們的不同點在於對象圖顯示類的多個對象實例,而不是實例的類。
  • 解析UML順序圖中分類器分層
    橫向軸代表了在協作中各獨立對象的類元角色。類元角色用生命線表示。當對象存在時,角色用一條虛線表示,當對象的過程處於激活狀態時,生命線是一個雙道線。UML順序圖中分類器分層分層是一個通用的面向對象設計的方法,系統通常來說,總是組織成userinterface、process/controller、business、persistence、和system層(Ambler2001)。當系統是以這種方式設計的時候,通常會加強同屬於一層的分類器合作,而降低不同層的分類器的耦合度。
  • 解析UML順序圖通用規則
    UML順序圖簡介UML順序圖是將交互關係表示為一個二維圖。縱向是時間軸,時間沿豎線向下延伸。橫向軸代表了在協作中各獨立對象的類元角色。類元角色用生命線表示。當對象存在時,角色用一條虛線表示,當對象的過程處於激活狀態時,生命線是一個雙道線。
  • 3分鐘弄懂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的區別
    時序圖用於描述對象之間的傳遞消息的時間順序, 即用例中的行為順序.當執行一個用例時, 時序圖中的每條消息對應了一個類操作或者引起轉換的觸發事件. 在 UML 中, 時序圖表示為一個二維的關係圖, 其中, 縱軸是時間軸, 時間延豎線向下延伸. 橫軸代表在協作中各個獨立的對象.
  • UML靜態結構圖與動態行為圖的定義與作用
    ,UML靜態圖主要包括用例圖,類圖,組件圖,對象圖,部署圖,而UML動態圖包括活動圖,狀態圖,時序圖,協作圖。UML靜態結構圖與動態行為圖的定義與作用UML靜態圖包括:用例圖,類圖,組件圖,對象圖,部署圖UML動態圖包括:活動圖,狀態圖,時序圖,協作圖UML靜態結構圖
  • 產品經理進階:如何用UML的順序圖表達思想?
    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門共同語言——UML(統一建模語言),它包括:活動圖、順序圖、用例圖、部署圖、類圖、包圖、對象圖、合作圖、狀態圖等,每種圖都適用於不同的場景,各有各的適用範圍,綜合起來就是一套全方位、立體化模型,可從不同角度詮釋產品。
  • UML圖繪製的注意點和實例分析
    UML可以看做用於系統設計階段給開發做參考的一種方式,其很多圖需要用到面向對象程序的思維。畫UML圖是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之一。廢話不多說,本文介紹一下最常見的幾個UML圖:類圖、用例圖、狀態圖、序列圖、活動圖,以及一個並不屬於UML,但也有很大作用的數據流圖。每張圖詳細介紹一下畫法、注意點和具體案例。相關的概念、元素等則簡單介紹。
  • 需求分析——掌握和使用UML建模語言順序圖模型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建立了類圖模型,類圖模型描述了系統的類及類之間的關係。類圖模型也稱為系統的靜態結構,因此從類圖模型中我們還看不到業務的處理過程以及類與類交互的信息,在UML建模語言中,這些信息是通過順序圖來描述的。
  • UML設計的九種圖例及其區別
    一個用例圖包含了多個模型元素,如系統、參與者和用例,並且顯示了這些元素之間的各種關係,如泛化、關聯和依賴。2、類圖UML設計中類圖是描述系統中的類,以及各個類之間的關係的靜態視圖。能夠讓我們在正確編寫代碼以前對系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類圖是一種模型類型,確切的說,是一種靜態模型類型。3、對象圖與類圖極為相似,它是類圖的實例,對象圖顯示類的多個對象實例,而不是實際的類。
  • 產品經理必學UML(三):活動圖
    活動圖是什麼?活動圖由什么元素組成?活動圖是如何展示系統運作的?我們經常需要用到流程圖,在UML裡,活動圖看起來和流程圖相似,但是與流程圖確實又有一些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流程圖著重描述處理過程,主要控制結構是順序、分支和循環,各個處理過程過程中有嚴格的順序和時間關係;活動圖著重表現系統行為,描述對象活動的順序關系所遵循的原則。活動圖能夠表示並發活動的情形,而流程圖不行。活動圖面向對象,流程圖面向過程。
  • 產品經理必學UML:類圖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UML靜態視圖中的類圖,包括類圖的概念、用途及相關元素,供大家一起參考和學習。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又稱統一建模語言或標準建模語言,可以看做用於系統設計階段給開發做參考的一種方式,其中很多圖需要用到面向對象程序的思維。
  • 時序圖、活動圖、狀態圖、協作圖有啥區別?
    分支與合併:分支在軟體系統中很常見。一般用於表示對象類所具有的條件行為。用一個布爾型表達式的真假來判定動作的流向。條件行為用分支和合併表達。在活動圖中,分支用空心小菱形表示。分支包括一個入轉換和兩個帶條件的出轉換,出轉換的條件應該是互斥的,須保證只有一條出轉換能夠被觸發。合併包含兩個帶條件的入轉換和一個出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