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浦紐約訪談—— 作客ICN國際衛視 暢談中國文化復興

2021-02-19 元浦說文

2015年5月29日,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金元浦應邀來到位於紐約44街的ICN國際衛視,接受界面專欄資深主持人薛純陽先生的採訪。

薛純陽:剛獲悉你的《文化復興: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一書的英文版在這次紐約書展上舉行了首發式,並獲得了很好的反響。你這本書開宗明義,要復興中國傳統文化,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我的問題是,為什麼今天要提出中華文化的復興?

金元浦: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正在和平崛起,一頭睡獅正在醒來,中華民族正走在復興的道路上。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復興,一是必然有悠久而輝煌的歷史,否則談何復興?二是一個大國的崛起,最終是文化的崛起,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源泉。

數千年以來,中華文化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近代一百多年,中國文化遭遇到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改變了曾經在世界上擁有的崇高地位,成為愚昧、落後的象徵。在西方工業革命強大的科學技術潮流的衝擊之下,中國文化落入低谷,被視為落後的、封建的糟粕,近代無數先覺者,曾振臂高呼打到,必欲去之而後快。由此開始了中國百年的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又繼續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封資修之首,將其打倒在地,並踏上千萬隻腳。從晚清開始的近150年中國歷史,數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歷史,都以批判、打倒和拒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流。

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多年,中國的發展也主要是借鑑西方,形成了一種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模式。但是對文化的復興還是從中共十六大之後才開始逐步形成建設文化大發展與大繁榮的局面。

十八大以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高度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以習近平為代表的新一代領導,前所未有的把中華傳統文化提到黨和國家文化發展的新高度。習近平提出了「兩個最」:「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習近平還提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強大的中華精神和中國力量。

薛純陽:為什麼會有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這兩個「最」的新評價?

金元浦:習近平主席認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這一判斷十分重要,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既是中華文明歷史延續(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古國)的需要,更是當下現實的需要。我認為綜合起來有三個方面。

一是當代中國需要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當下社會呈現出諸多問題,如金錢至上,唯利是圖,道德失範,信仰缺失,價值混亂等,要求我們給出回答,而中國傳統文化對此有著深刻的、富於歷史感的解悟,是建設中國當代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庫。

二是當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導致中國從知識分子到官員,從商人到老百姓都普遍缺乏個體理想人格的培育,缺乏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歷史責任和民族使命的擔當。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經典的人格理想的準則,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培育個體高尚理想人格的文化淵源。而習近平本人則是體現這一個體高尚人格的典範。

三是當代這個混亂爭鬥的世界也十分需要中國傳統文化智慧提供的解決方案。雖然離世界對中國方案的的接納還有不少距離,但不少國家和人士,已經發現了和合共贏的中國智慧的精妙。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兩個「最」的定位,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習近平是在中國共產黨黨內,在新的歷史時期,倡導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最有力的領導者和推動者。同時,他把復興中華民族每一個個體的理想人格和精神氣質的追求放在極為重要的高度來倡導。這就從整體國家文化發展的大局和每一個個體的人格追求兩個方面開拓了民族文化復興的新途徑。

薛純陽:你剛才已經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當今世界的發展有非常密切的聯繫,那請你繼續談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今世界究竟有什麼聯繫和區別?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對於當今世界的意義是什麼?

金元浦:中國傳統文化不只屬於中國,一個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智慧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它包含著許多人類文明的生存智慧和優長之處。在確立人類社會普遍的道德規範方面,它提供了可資借鑑的中華智慧。從本體論來看,這些思想對於當今世界探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內心的複雜關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等中國諸子百家的學說,都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思想資源,對歷史的和今天的世界,對人類的生存與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從方法論上看,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和進步的模式,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極其豐富的多樣性,在競爭中實現百家興盛。歷史上曾成就先秦時代文化與文明大發展大繁榮的經典時期,這對於今天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也提供了一種方法論的途徑和實踐論的社會運營方式。

實際上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也是世紀之交以來全球文化轉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世紀之交以來,西方文明對數百年來的工業革命以來的現代化路徑展開了深刻的反思。後現代文化對現代性發展中的諸多弊病,如過度開發,生態破壞,精神凋敝等現代化弊病進行了後現代的批判和矯正,對忽視文化,過度張揚物質、經濟和為獲得霸權所進行的無休止的爭奪予以反省。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戰火頻燃,爭鬥不已,災難和恐怖行為頻繁發生,緊張局勢時時出現的世界。而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和合,這是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是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它追求和諧、和愛、中和、和平的大同理想,主張執兩用中,中道而行的辯證思維。這種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對於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一系列巨大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道路和方法。比如在如何對待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上,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的理念給我們重要啟示:人類應視自然為親眷,尊重自然,道法自然,以自然為友,來改變數百年來人類徵服自然、掠奪自然,以人類為極端中心的現代化路徑。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地區與地區的衝突和對峙中,這種和合的文化主張協和萬邦,和而不同,允許各個民族國家保有自己充分的獨特性。並在這種獨特性之上尋找共同認可的政治、經濟和道德的共識。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古老的理念,成為處理現代衝突的圭臬。

薛純陽:今天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傳統文化怎麼發揮實際作用?

金元浦: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並不是原樣地挪用中國傳統的封建禮教,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行的創造性的改造,以適應當今社會科技的高度發展,適應文化與科技與市場的高度融合所帶來的新的變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是對當下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的再思考。它是一種思想的力量,是一種重新解說的經典,從解釋學的意義上來講,復興絕不是對過去經典的原樣照搬,不是依循以往經典的「凡是」派重複,它是歷史流傳物在今天的再闡釋、再解說和再弘揚。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一次新思想的偉大創造。

薛純陽:謝謝金教授給我們精彩的回答。

相關焦點

  • 炎亞綸作客「MTV國際音樂榜」 暢談最愛搖滾巨星
    炎亞綸攜「單飛」專輯作客《步步高音樂手機MTV國際音樂榜》,暢談喜愛的搖滾巨星大衛·鮑威(David Bowie)。5月28日14:00和22:30,相約MTV中文頻道及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與「下一個炎亞綸」一同走近搖滾巨星大衛·鮑威的傳奇歲月!大衛·鮑威是20 世紀搖滾樂壇的巨星,也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傳奇人物, 他誇張而且妖媚的造型、他不斷改變的曲風,讓人們常常在面對他時有眩目的感覺。酷愛高跟鞋和各式裙裝的大衛·鮑威也因此被人們冠以了「搖滾變色龍」的稱號。
  • ICN趣聞》狗年的傳說 揭秘狗追貓、貓追鼠的緣故
    1月16日將於紐約舉辦的《溫暖中國·全球華人故鄉情春節大聯歡》進入倒計時啦!
  • 中國國際衛視董事局旗下中國國際衛視總臺介紹及其招商方案
    備案號:GCN26起航盛典:2019年03月30日已舉行 「中國國際衛視燃情起航」 (百度可查)承運機構:視業金鼎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衛視總臺的戰略定位:中國國際衛視總臺,隸屬於中國國際衛視集團公司,2018年經由香港政府批准正式註冊成立,成立之初,就將策劃、經營等事項,以協議的形式全權委託給了有全權代理髮布國內外廣告業務的視業金鼎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並已或將陸續在大陸取得國家工信部下發的ICP等已經備案了的網證,還獲得了做網站必備的國內國際域名等資質,分別向國家工商總局、香港工商局申報了多個合法商標
  • GMIC科學觀世界 大佬雲集暢談疫情後的世界
    中關村在線消息:GMIC在線2020在4月27日將會有一場「科學觀世界」嘉賓論壇,從科學視角出發探討疫情後的世界,涉及經濟、文化>嘉賓簡介:夏志宏數學家、天文學家,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教授,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數學系主任,解決了著名的龐勒維猜想,在動力系統領域做出多項重要貢獻,國際動力系統和天體力學領域的領袖人物之一
  • 2019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 鳳凰衛視《冷暖人生》榮獲金獎
    2019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在當地時間4月9日於美國拉斯韋加斯舉行頒獎典禮。鳳凰衛視節目《冷暖人生:十日告別》榮獲「人文關懷紀錄片(Documentary : Human Concerns) 金獎」。《冷暖人生》憑藉《挑山的人》和《陳堅的最後79小時》前後兩次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電視紀錄片銀雨果獎。另外,《冷暖人生》也曾獲國際艾美獎最佳紀錄片提名、蒙特卡羅國際電視節最佳紀錄片提名、英國國際廣播協會大獎AIBAward的紀錄片項目提名、2009年度中國電視榜最佳人文節目大獎、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中國電視紀錄片十優十佳大獎等多項榮譽。
  • 噠噠來客:演員馮建宇王青訪談
    馮建宇馮建宇、王青,中國大陸男演員。2015年,兩人出演同名小說改編的網絡劇《逆襲之愛上情敵》,在網絡爆紅。兩位小鮮肉近期作客網易噠噠,與我們一起暢談了自己的生活趣事。(點這裡看)噠噠來客:演員馮建宇王青訪談Part 1(點這裡看)噠噠來客:演員馮建宇王青訪談Part 2演員馮建宇王青訪談Part 3: Part 1 Part 2
  • 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音樂盛宴燃動申城
    歷經十餘年積累,上海樂器展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全球樂器企業最為重視的國際性展會之一,為中國樂器走向世界、世界同行了解中國開闢了國際性交流窗口。展會除了為企業搭建展示與交流的平臺,為業界人士鋪設海內外樂器一站式採購中心,更致力於打造集國際商貿、音樂教育、文化演繹等多元化平臺功能的全球樂器行業品牌展。
  • 艾怡良作客21CN訪談 盼師傅羅大佑參與新專輯
    視頻:艾怡良作客21CN明星訪談艾怡良首張專輯《如果你愛我》廣受好評(21CN娛樂專稿主持:陳韻,視頻:曾煥文、吳永剛,圖:魅影王子,文:李文臻)在臺灣以選秀節目冠軍出道的艾怡良,憑著首張個人專輯《如果你愛我》入圍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提名,今年經過《中國最強音》的歷練洗禮
  • 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揚帆起航
    歷經十餘年積累,上海樂器展已經發展成為世界規模較大、全球樂器企業最為重視的國際性展會之一,為中國樂器走向世界、世界同行了解中國開闢了國際性交流窗口。展會除了為企業搭建展示與交流的平臺,為業界人士鋪設海內外樂器一站式採購中心,更致力於打造集國際商貿、音樂教育、文化演繹等多元化平臺功能的全球樂器行業品牌展。
  • 「跨越東西方的握手」系列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在京舉行
    《時尚解碼:跨越東西方的握手》是一部7集文化紀錄片,由中國紀錄片產業服務平臺「紀錄中國」、中國文化遺產與可持續發展基金及香港衛視「全球華人紀實」等聯合策劃出品。這部紀錄片以「發掘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用傳統文化演繹當代時尚,促進傳統文化在當下的傳承與發揚」為宗旨,用鏡頭語言講述國際頂尖品牌設計師到東方尋找靈感、牽手中國手工藝大師共同打造富含中國元素的時尚產品,使得中國的傳統手工藝真正以產品的形式走向世界。著名紀錄片導演範立新認為:《時尚解碼:跨越東西方的握手》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 音樂人吳岱林作客央視《聆聽時刻》暢談少年音樂夢
    昨日,YY直播音樂人吳岱林作客央視頻《聆聽時刻》節目。在節目中,吳岱林不僅暢談自己追逐音樂夢想的歷程,獻唱了《信仰》《年少有為》《天空之外》等歌曲,以及還表演了《我可以》等原唱歌曲。
  • 烏鎮戲劇節五周年,五年一瞬文化復興夢
    以厚德載物,明心開拓為原則,第五屆烏鎮戲劇節夢想再續,順應文化復興的歷史潮流,全力打造極具中國文化底蘊的戲劇節。名流講學,展國際風範。在小鎮遇見大師對談,在小鎮遇見名家講學。本屆烏鎮戲劇節小鎮對話環節包括5個部分共計24場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積極促進國內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對話特邀名導、跨界名流,關注中國及世界戲劇發展趨勢,暢談藝術、人生、世界。
  • 楊瀾_楊瀾簡介,楊瀾的老公,楊瀾訪談錄全集_太平洋時尚網
    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楊瀾,1968年3月31日生於北京。
  • 小夥伴影視傳媒出品電影《不再相信愛情》導演許書綺做客華娛衛視《夜來女人香》 ,暢聊新作品籌備臺前幕後
    訪談內容從電影夢想到情感感悟,從片場內外到生活歷程,聚焦電影行業的精彩故事,以當代獨立女性角度暢談情感、生活、工作與臺前幕後花絮趣聞。這種發聲相信會讓未來的國產愛情電影有更豐富的表達,也相信一如小夥伴影視傳媒這樣多元化的電影平臺和公司,會給中國電影帶來新的衝擊和力量。」
  • 央視《焦點訪談》深度聚焦中國國際動漫節
    從昨晚開始,二次元圈裡徹底沸騰了,因為以深度報導為主的央視《焦點訪談》欄目不僅出現了很多熟悉的中國動漫IP和杭州動漫元素還再現了前不久剛落幕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的諸多場景和活動。 ▽《中國動漫  努力前行》專題節目視頻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中秋疊加,文旅消費火熱升溫,新型消費蓬勃壯大,被疫情抑制的文化需求集中釋放。在這其中,於9月29日至10月4日在杭州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也以亮眼的表現做出了一定貢獻,被認為樹立了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大型文化節展的新標杆,受到業界讚譽、社會好評、媒體關注。
  •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中國網推出大型實景文化類深度訪談節目「似是故人來」 2020-07-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書法的神秘面紗 2020-11-0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書|《中國獨立電影訪談錄》:一種文化社會學的視角
    吳文光的《流浪北京》完成於1990年,它與張元同年完成的劇情片《媽媽》一起,成為中國中國獨立電影的起點。迄今,中國獨立電影已經走了快三十個年頭。在大眾傳媒的話語中,獨立影像呈現出一種分裂的形象:有時,它被理想化為真實中國的表徵;有時,它又要背上表現中國社會陰暗面的罵名。中國獨立影像究竟是什麼樣的?對其創作者進行訪談,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進入這些電影的方式。
  • 從《傳承者》到《傳承者之中國意象》 北京衛視極致打造文化高峰
    然而北京衛視這樣做了,最古老的非遺項目,最頂尖的殿堂級表演,在極致追求文化精髓這件事情上,北京衛視從來不會退而求其次。 極致探尋:從讓傳承走向世界,到觸摸最深層的中國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民族的崛起和復興,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復興和民族精神的崛起為先導。」
  • 安順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曉路作客《貴在有理》系列理論訪談節目...
    點擊上方圖片,觀看視頻近日,安順市委副書記、市長宋曉路,貴州省旅遊規劃設計院院長、國家水利部水利風景區評審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森林康養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貴州省林學會森林康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成凱作客貴州省委網信辦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