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成立,中國A股走過了30年;從1993年山東首家上市公司——青島啤酒上市,目前A股魯股有250隻左右,山東16市均有企業上市。
16市各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誰?如今怎麼樣了?
1、山東最早7家上市來自青島、濟南、淄博、泰安,過半已更名
1993年8月27日,青島啤酒上市。這是山東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滬、深兩地之外的上市公司。
如今山東上市公司,無論是數量還是總市值等方面,都落後於廣東、浙江和江蘇,但當時山東在上市上開創了全國先河,並走在全國前列。
其實,山東得到的政策傾斜並不多,山東人口和GDP總量均佔全國8%左右(GDP佔比當時更高),但在當時全國50億股的發行額度中,山東只分得2億。
這2億股中,青島啤酒佔去1億元,當時發行9000萬股公眾股和1000萬股職工股。
剩餘1億股,分別給了青島海爾和濟南輕騎,同年11月19日和12月6日,這2家企業上市。當年12月15日,泰安的泰山石油上市。
隨後的1994年和1995年,山東只有3家企業上市,分別是1994年1月上市的濟南百貨,5月6日上市的山東渤海,以及1995年12月6日上市的淄博山東農藥。這是山東最早的7家上市公司,濟南3家,青島2家,淄博和泰安各1家,濟南和青島是山東重點發展的城市。
如此,青島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是青島啤酒;濟南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濟南輕騎;淄博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山東農藥;泰安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泰山石油。
這些公司後大部分被重組,並更名,甚至遷出山東。
一直沒有更名的是青島啤酒和泰山石油,青島海爾也只是更名為海爾智家。
濟南輕騎和山東農藥註冊地後均遷出山東,不再是魯股。濟南輕騎被央企中國兵裝集團重組後,殼給了湖南的天雁,變成如今的ST天雁,註冊地遷至湖南衡陽;山東農藥更是多次被重組,先後更名為大成股份、華聯礦業、廣澤股份,如今叫妙可藍多,主業從最初的農藥,變成礦業,再變成奶酪、液態奶等,東家也由淄博地方國資變成央企,再變回地方國資,如今由民營企業控股。
2、濱州、聊城、威海、煙臺和濰坊迎來首家上市公司,大半易主
1995年,山東上市迎來大爆發,共有16家企業上市,多個市擁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
濱州第一家上市公司是魯北化工,該公司於1996年7月2日在上交所上市,20多年來一直沒有更名,目前隸屬於無棣縣國資。
聊城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東阿阿膠。這是中國第一家阿膠企業,於1996年7月29日上市,上市後一直沒有改名,主業也一直沒有變化 ,不過,2004年,央企華潤集團入主,聊城第一家上市公司由地方國企變成了央企。
1996年10月11日,威海也迎來了第一家上市公司,當時叫山東黑豹,是一家農業車企業,也是中國農用車第一股。1990年代中期,中國興起農用車,山東的農用車最高峰時佔據全國市場的80%以上,山東還有另一家農用車上市公司濰坊的巨力,後被濰柴重組。
隨後,山東黑豹被央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重組,目前為中航沈飛。
煙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叫煙臺華聯,於1996年10月28日上市。這家公司後來也多次更名,分別為煙臺發展,如今為園城黃金,由當初的國企變成民企。煙臺出現第一家上市公司時候不算早,但後來成為山東上市公司最多的市。
濰坊第一家上市公司是1996年12月26日上市的山東海龍,是地方國有企業,當時為濰坊龍頭企業,最早以產鹽為主業,是一家鄉鎮企業,後進入化纖行業,變為國企。2011年,其陷入困境,破產重組,如今控股股東是溫州一家民營企業,主業變成粘膠纖維及簾帆布生產。
1996年,濱州、聊城、威海、煙臺和濰坊都迎來自己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這些上市公司隨後也多改頭換面。
聊城的東阿阿膠、威海的山東黑豹被重組後,都變成了央企; 煙臺的煙臺華聯和濰坊的山東海龍,則由地方國企業變成民營企業。
3、棗莊、菏澤近年來才有企業上市
1997年1月22日,濟寧迎來第一家上市公司——山推股份。這家公司一直沒有更名,但多次更換大股東,不過其國企的身份一直沒變。2007年山東在濰柴、山工集團等基礎上組建山東重工集團,山推股份當時是山工集團旗下企業,如今大股東為山東重工集團。
東營第一家上市公司是華泰股份,於2000年9月28日上市,這是一家民營造紙企業,是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位於東營廣饒。實際控制人是李建華,他是各類富豪榜上的常客,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上財富為40億元。
臨沂第一家上市公司,可能很多人已經沒有了印象,叫聲樂股份,與著名的上海老八股飛樂股份只有一字之差。聲樂股份位於沂南縣,原是一家製鞋企業,後被山東大學重組,成為山大的校辦企業,更名為山大華特,主業轉為環保、醫藥。去年,根據政策要求,山大華特與山大眾多校辦企業一起,被劃撥到山東國資旗下。
德州第一家上市公司是2002年6月20日上市的華魯恆升,是一家化工企業,大股東是華魯控股集團,華魯為山東省屬企業。公司上市以來一直沒有更名。
日照第一家上市公司是日照港,於2006年10月17日,到目前為也是日照唯一一家A股上市企業,隸屬於山東省國資委。
棗莊第一家上市公司來得有些晚,得等到2015年,而且是借殼江蘇鹽城市的中聯電氣而來,即目前的*ST雅博。當時的重組方是民營企業山東雅百特科技有限公司。中聯電氣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棗莊第一家直接上市的企業是豐元股份,來自著名的臺兒莊,是一家電池材料生產企業,於2016年在中小板上市。
菏澤第一家上市公司也出現很晚,有人說菏澤是華東最後一個有企業上市的地級市。2016年11月18日,步長製藥在上交所上市,才改變了菏澤沒有上市公司的狀況。步長製藥是由陝西人趙步長、趙濤父子投資的企業。
5、近半已面目全非或被重組,2家遷出山東
總體上看,各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半數已面目全非,如濟南的濟南輕騎、淄博的山東農藥、煙臺的煙臺華聯、威海的山東黑豹、臨沂的聲樂股份,這些早期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名字、大股東、主業已經大變化,濟南輕騎和山東農藥的註冊地,均已遷出山東。
還有多家主業還是原來的主業,也沒有更名,但通過重組已經易主,如聊城的東阿阿膠、濰坊的山東海龍、濟寧的山推股份等。
上市比較早的多半是國有企業,部分隨後經過重組後變成為民營企業,如山東農藥、煙臺華聯、山東海龍等。部分由地方國企,變成央企,如濟南輕騎、山東黑豹、東阿阿膠等。
棗莊、泰安、菏澤、日照等目前上市公司數量仍不多。
中國資本市30年,山東16市都從無到有,經歷了不少變化,很多早期的上市公司已經面目全非,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你還記者濟南輕騎、山東渤海、山東農藥、煙臺華聯嗎?
#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