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消失了很久的初代網紅鳳姐,在網上開了一場直播。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次直播中,言論大膽、博人眼球的網紅「羅玉鳳」消失了。
沒有驚人的言論,沒有崇美和極度自信。
取而代之的是她赴美十年真正的「生活」感悟。
眾所周知,自從10年前她去美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國,全心全意追求自己的「美國夢」。
然而,經歷了種種失敗和不如意,現在的她,在直播中垂頭喪氣地坦言:
「美國夢沒那麼好做,移民不能改變階級,可能連狗都不如。」
鳳姐當年在媒體和大眾中的形象基本可以總結為「自不量力的醜八怪」。
媒體談鳳姐離不開「雷」,而現在已經沒人再使用「雷人」一詞。
她幾乎定義和創造了一個「網紅」的風向和潮流。
1985年,羅玉鳳出生在重慶的一個小山村,母親離異後帶著她改嫁,貧窮伴隨了她整個童年。
記憶裡,脾氣暴躁的母親言辭間總是帶著川渝方言特有的刻薄加成:
「你要認命,這就是你的命。」
2009年的一天,正在上海打工的羅玉鳳在貓撲社區發表了一篇名為《我想找個北大清華男結婚》的帖子,裡面詳細羅列了自己的擇偶標準:
1.76-1.83米的清華或北大碩士生,長相「越帥越好」。
她自認條件不差,懂琴棋詩畫,博覽群書——主要研讀經濟類和《知音》、《故事會》等人文社科類書籍,而且「智商前300年後300年無人能及」。
為了紅她還列舉了7大擇偶標準,幾乎把世界上所有的男人都淘汰了。
憑藉譁眾取寵的手段,讓鳳姐在當時火得一塌糊塗,沒人在意她說的話是否得當,大部分人都在圍觀吃瓜。
被群嘲之後,她一不做二不休,辭掉工作,走上了炒作自己的道路,接通告扮小丑,成為了名噪一時的網紅。
但她心比天高,不甘於此,經常發表雷人雷語,甚至拿溫州動車事故做文章,無下限地博關注。
似乎從成名以前到現在,羅玉鳳對於自己的人生都有著明確的計劃。
她還割了雙眼皮,開通了個人微博,在微博上和「路數相似」的網絡紅人芙蓉姐姐對罵。
如果如果鳳姐再晚出生幾年或者晚成名幾年,她或許像別的網紅一樣走上了開網店的道路。
或許是商家並不看好羅玉鳳的「帶貨能力」,又或許是她本人對那些金錢物質上的東西並不感興趣。
總之,成名之後,鳳姐的經濟情況似乎並沒有改善很多。
說實話,看到鳳姐這個略顯落寞的直播,少女的第一反應是有點無奈。
為了心中的美國夢,2010年,羅玉鳳赴美。
2011年9月,《人物》雜誌發表題為《走近中國最受討厭的現實派明星》的報導介紹鳳姐。
稱其在美國也未放棄對未來伴侶的極高要求,她在尋覓一個常春藤名牌大學畢業的「真正的美國人」,並透露「總有男人約我出去,但是到現在我還沒碰見一個合適的」。
然而,奮鬥10年,現在的她卻在地鐵上被拍到身材發福、臃腫不已的照片。
據說,鳳姐在美國從事美甲師的工作,與中國也沒有完全斷了聯繫,不時會接到商業活動的邀請。
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裡,鳳姐說美國的冬天差點把她凍死,出去找工作的時候還被華人同胞嘲笑。
剛開始做美甲時,她交了100美金作為學費,半個多月工作沒有收入。
剛來美國的前兩年,鳳姐一直在布魯克林的黑人區美甲店上班,直到幹了兩年半才進了曼哈頓。
在美甲的間隙,鳳姐還會拿出手機背背之前記下的英語單詞,不過,中文專業的鳳姐平時還喜歡自己寫寫詩歌。
如今,羅玉鳳去美國已經十年了。
曾經那個追逐的美國夢也漸漸看清了。
而她自己,這位初代網紅,也漸漸淡出了中國人的視野了。
雖然沒有透露過多現在的狀況,但在直播中,她用「馬馬虎虎」來形容現在的生活。
當初那個誓死不認命的羅玉鳳不見了。
終究,還是被現實磨平了稜角。
有點悽慘,卻像極了我們每一個普通人。
王小波曾在《黃金時代》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這段話,像極了認清現實後的鳳姐的前半生,也像極了我們每個普通人的人生。
當初如果她在最紅的時候,留在中國,踏踏實實地工作,賺錢……或許現在早就實現了階層跨越。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能在直播中對著鏡頭感慨:
「有些人看似出國風光,其實生活不盡如意。」
不光現狀令人絕望,連未來也看不到一絲光亮。
正如一位網友說的:
她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社會最底層,農民的地位是最低的,她還認為這個階層無法跨越,子子孫孫都只能做農民。
看不到希望,所以她去美國想改變命運,結果發現美國更難更沒希望。
鳳姐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行為,只想換個好的環境而已。
是的,鳳姐是個有野心的人,想要實現階層跨越,但她恰恰毀在了沒能力。
因為無能,所以她選擇了最簡單的逃離措施,而非努力改變現狀,以致於十年後只剩下一聲嘆息。
人啊,最怕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時,還不懂得腳踏實地努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