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記得兩年前曹政奭主演的那部《哦,我的鬼神大人》,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預習過一遍曹政奭今年的新劇《我的鬼神搭檔》了。
如果你恰好感慨過兩年前的鬼神為啥不能止步於助攻的位置,那麼再次恭喜你,在這部電視劇裡,鬼就是男性組團去約會時的僚機,排球場上的二傳手,彌補韓國鬼助攻的角色缺失。
《我的鬼神搭檔》劇名翻譯完全就是為了和兩年前曹政奭主演的那部劇模擬出一種系列感。劇名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兩個警察」,可以理解成曹政奭飾演的精銳刑警車東卓本體和被詐騙犯靈魂附體後的另一個版本,整體上以破案為主線,輔以人物情感糾葛。
精銳刑警車東卓的前輩搭檔趙俊恆(金旻鍾飾)在一次蹲點任務中遭到騎摩託的黑衣人襲擊,不幸殉職,在場的車東卓也在與歹徒的搏鬥過程中受傷。
為了調查搭檔兼備受尊敬的前輩的死因,車東卓展開追查行動。他不知道的是,警方和檢察院方面的高層乃至更高層的人士對殉職刑警生前調查的案件有所顧忌,為了阻礙獨狼刑警車東卓的調查,警方高層拋出誘餌轉移視線,這個誘餌就是剛剛出獄的詐騙犯孔秀昌(金善浩飾)。
在抓捕孔秀昌的過程中,二人遭遇黑衣摩託黨圍攻,情急之下跳入漢江,孔秀昌的靈魂出鞘,成為遊魂,時而附在車東卓的身體裡,時而出現在車東卓的身邊。
附體時利用詐騙技術尋找線索、偵破案件,同時撮合男女主角,游離時負責給整部電視劇增加喜劇性情節,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可愛、可敬的遊魂了。
金善浩飾孔秀昌
主線故事以動作戲為主,輔以喜劇元素,對比之下,副線故事顯得可有可無。支撐起副線的是刑警車東卓與電視臺女記者宋智安(李惠利飾)的情感。
兩個人原本是互相看不上眼的一對冤家,反而是詐騙犯孔秀昌對宋記者抱有好感,成為遊魂並附在車刑警身上後,讀心有術的詐騙犯緩解了男女主角之間一度非常緊張的關係,這種緩和的關係在車東卓再次主宰自己身體之後進一步升溫,呈現出一種曖昧的狀態。
曹政奭飾車東卓
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對整體劇情的推進作用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李惠利在劇中的角色與許多國產劇女主角共享著一些招人煩的特質:設定是新聞編輯室中的哼哈二將之一,口號喊得無比嘹亮,但沒有與之匹配的業務能力;遭遇緊急情況除了高聲尖叫、訓斥男主角,就只有發呆添亂的份兒。
觀眾討厭這種角色並不一定是針對演員本人,主要原因還是這部分劇情只能添堵不能添花,即便刪掉也全然不影響劇情,留下一個男二號調劑情節張弛之度即可,而且刪掉了女主角劇情似乎還會更加緊湊一些。
說得直白一點,電視臺記者宋智安這個角色在《我的鬼神搭檔》中就是一隻花瓶:除了能夠起到一點點綴作用,沒什麼實際用處,在緊湊的情節空間中還顯得有點礙事。
在以男性為主導或是主要表現男性角色的影視作品中,女性花瓶角色都是普遍但通常沒有必要的存在,她們的存在和出場不是為了給影視劇增加一些高分貝雜音,就是為男性角色提供英雄救美的機會。
如果足夠幸運,女性花瓶角色會成為一個指引男性角色前進方向的道德羅盤,但大多數女性花瓶角色都沒交到這種好運,她們只能被塞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沒事兒的時候負責挑事兒,有事兒的時候火上澆油,成為整個情節上的拖累。
觀眾通常不在乎花瓶角色,覺得她們十分討厭,而對於演員來講,演花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碼演到讓觀眾不會心生厭煩,是一件難度係數超高的事情,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
被分配到花瓶角色的女演員大概只能在表演砸花瓶上體現出一次性的成功,除此之外只有一個歸宿:就是演砸了花瓶。
在《請回答1988》裡表現不錯的李惠利在之後的影視作品中都是這種類型的角色,無論對手是誰、演技多好,都不能通過表演上的互動讓角色的表現有所提高,之前的池晟和如今的曹政奭演技都是被業績認可的,李惠利與這些演員對戲,還是有種國產綜藝裡小花獻醜的既視感,原因或許不在人,演花瓶是永遠演不出人味兒的。
李惠利飾宋智安
《我的鬼神搭檔》非常能夠說明問題年輕女演員的表演問題,相比兩個男性角色,宋智安的戲份安排就不過腦子,給表演留下的空間也不多,節約的空間都被用於塑造兩個男性主要角色。
曹政奭飾演的男主角性格強硬、重情重義,同時又不懂變通,與金善浩飾演的男二號形成個性上的互補,遊魂附體的段落裡,曹政奭則需要表演出詐騙犯的油滑感,以及從男性角度對女主角抱有的好感,故事依靠塑造兩種反差巨大的角色來對附體前後的人物加以區分,在表演空間上留給演員發揮的餘地十分廣闊,因此也必須要有演技的演員才能駕馭。
對劇情起不到什麼作用的女性花瓶角色對演員表演上沒有太高的要求,誰來演都不影響最終結果,播出和獲得輿論反饋的過程其實消耗的是演員過去積累的人氣和觀眾好感度,對表演提升和經驗積累都沒有什麼意義。等人氣和觀眾好感度靠乾耗淨了,演員也就該過氣了。
為了避免這種災難,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或許並不是要求年輕女演員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而是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多加注意,多塑造一些人物而非單薄脆弱的花瓶,或者乾脆放棄無聊的男女感情戲份,取而代之地靠動作、懸疑推理等其他符合類型需求的戲份填充情節的空白。
《我的鬼神搭檔》在情節設置上本來就不夠新鮮,需要在細節方面突破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任何多餘的角色都只能敗壞觀看的興致,花瓶角色拖累了整部電視劇,隨著男女主角的感情逐漸升溫,這種拖累在故事展開的過程中只有更重不會減輕。
除了花瓶角色的戲份外,《我的鬼神搭檔》在動作戲的處理上和喜劇情節的表演上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進入年底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可看的不多了,如果想要實現兩年前未了的心願,倒是不妨看上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