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柯
在一所非常差的學校把考試考得一塌糊塗,是我青春歲月大部分的真實寫照。
跟《流星花園》裡的道明寺讀書不好就愛打架、泡妞一樣,我也同樣熱愛用打架、泡妞去填補虛妄的青春。
相對於體格的缺陷而顯得不堪一擊,我媽給我的幾分清秀倒是讓我在泡妞這件事上有一點天生的優勢。所以每逢寫字胡說八道,總是難免從那一框的戀愛史中揪出幾條,用來引經據典、旁擊側敲。後來寫得多了,有人罵我自戀,花心,傻X。
然而事實是,景陽岡再狂的老虎也會遇到武松,賽場上再快的舒馬赫也會在馬路上撞車。一個人一生中如何再有神力,戀愛如點水,遇到幾個真正的女神,也會牽不到手,親不到嘴,像個修煉了半輩子輕功的大師一腳踩空在小池塘裡,狼狽地陷入。
所以關於泡女神,我是多少有一些切身經驗可談。
在24年有限的生命裡,我只喜歡過兩個女神。
一個是我前女友,姑且算是校花。膚白貌美,眼圓嘴嫩,臉頰的腮紅比4月的番茄還紅得通透,笑起來好比外太空的春風颼颼吹進人的腦袋裡,讓人上了十多年的語文課都分不清心動跟躁動的區別。
後來我把周杰倫的歌詞抄到紙條上,寫「那溫暖的陽光 像剛摘的鮮豔草莓」,寫「而你的臉頰像田裡熟透的蕃茄」,最後折成幾百粒星星表白,她才像草莓、番茄一樣被我吃進肚子裡。
還有一個女神,一個朋友的朋友。看著她的眼睛三秒便自覺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某次約會肩貼肩的湧動人潮中,被她及腰的長髮一撫,讓我覺得至尊寶撥開紫霞仙子的紫青寶劍時的情形也不過如此。
一年的時間,能做的做了,能說的說了,還覥著臉用黑白的諾基亞敲了一份將近100字的表白信發給她愛聽的電臺節目,第二天她氣得一副超大的皮球模樣跑到我的面前,指著我的鼻子罵我神經病。
時光飛逝,我再沒有遇到這樣的女神。於是我開始下意識歸結、探究:女神為什麼會有、女神為什麼會少、女神為什麼是女神?
女神為什麼會有?
環肥燕瘦,各有各的美,各有的好看。聽起來沒有不對,但聽起來都是屁話。維密內衣秀的票價依然比一部蘋果手機還貴,奚夢瑤一摔依然是各大汽車品牌最愛的寵兒。我問一個青春少女,奚夢瑤美不美?她說美,腿長,腰瘦,摔起來都那麼可愛。我又問一個油膩大叔,奚夢瑤美不美,他說美,永遠記不住內衣的款式,只記住奚夢瑤的眼裡有光。
女神都長得美,也教這個世界什麼是美。孟子說,食、色,性也。
女神為什麼會少?
按理說,科技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女性有了長得像奚夢瑤的權利。這些年,也確實有越來越多的女生都爭著把下巴削減,把皺紋磨平,把眼睛撐大、把胸部墊大。
但身邊的男性看到過分像奚夢瑤的女性還是會不自覺大喊「臥槽」,看到電視上重播奚夢瑤在T臺上驚悚、慌張又可愛的一摔也還是會不自覺地大喊「臥槽」。這兩句相同的話散發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味,讓人慨嘆中國文字意蘊的高深。
不動刀子,還是能夠多讀些書,多看些報,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講講別人不知道的天文地理野史趣聞,讓別人知道你的淵博,崇拜你的才華。長得一般的木子美還不是睡了一水的歌手、粉絲、文化人,王朔還不是跟徐靜蕾做了好朋友。
但網紅是另一個樣。我認識幾個網紅,朋友圈分享基本三樣:網紅店的下午茶好好吃,新出的化妝品好好用,我今天躺在床上拍的自拍好好看。她們露肩嘟嘴的床照始終不如高圓圓在《倚天屠龍記》裡白衣飄飄,眼神遙遙的模樣來得性感。
女神為什麼是女神?
女神只可遠觀不可近看,只能崇拜,不能擁有。是等一年才來的八月十五的月光,是陳奕迅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我小學的語文老師告訴我,半裸的女人才是最美。看不到整體,大腦的神經才會從烏黑的頭髮開始腦補,順著把眼球腦補成水晶玻璃一樣的明亮,再順著把臉龐腦補成美人瓜子的俊俏,再順著把嘴唇腦補成櫻桃一樣的豐潤,再順著把肌膚腦補成阿爾卑斯頂峰的白雪一樣的白皙。
最好看的,永遠不能用眼睛看到。最好的女神,永遠不會跟你說一句話。
今天,雷克薩斯國產的消息滿天飛。
一個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拋來一份答覆:我們對於國產化的考量、調研一直在繼續,目前還沒有國產化的具體時間。當下工作的重點還是如何持續提升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好感度,以及如何為消費者提供他們需要的且能夠超越他們預期的產品和服務。
雖然是大屁話,但說不清為什麼,滿腦子浮起的,都是面對被誤解要跟英菲尼迪、謳歌、捷豹路虎一樣整成國產網紅臉時,女神氣得像個大皮球指著我的鼻子大罵神經病的模樣。
站在上海港上眺望,隔著690公裡的是日本九州。從東海上通一條高鐵,看兩部白痴肥皂劇的時間就到了。當中,是天與地的區別,是火與水的區別,是女神與網紅整容臉的區別。
很多人無法理解,會有一個汽車品牌把幾十個酒杯砌在汽車的引擎蓋上,然後指著一堆酒杯告訴全世界只有這樣豪華的汽車才能做到這樣安靜;
也無法理解,一個汽車品牌會為了內飾車門一處小位置的高貴,請來全日本僅有的8個工作室,用手工的方式在車門上折出紙鶴狀的布藝裝飾;
甚至買幾本《三聯》、《時尚先生》,都始終能夠從中看到有一個汽車品牌,絞盡腦汁就為了告訴大家時間與匠心才是雕琢器物的最佳方式。
在中國,一個人如果幾十年把煮米飯當作一門技藝,基本離餓死不遠。也是在中國,如果一個汽車品牌說「人,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我們堅信好的汽車是人造出來的,而非機器。」每一輛車出廠都要靠工人像摸玉女的肌膚一樣摸遍全車,也基本離餓死不遠。
但雷克薩斯就是這樣一個品牌。
所有的高貴跟豪華都是時間的積澱。越是慢,大家就越是相信九州的工人是如何一針一線在門板上縫千紙鶴布藝裝飾,又再順著布藝裝飾腦補九州的人工如何用人工摩挲錚亮的車身。
反觀英菲尼迪、謳歌、捷豹路虎,為了閃閃人人愛,脫下了進口的外衣,加入迎合世俗的網紅行列,換來的卻是速降的銷量和不如意的口碑。
所以,牽不了手的,才叫女神。國不了產的,才叫雷克薩斯。它周身最亮眼的一道光環,就叫「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