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種矯情的東西,但咖啡師卻絕不矯情。他們仔細而較真地把控每一個細節,只為一杯好咖啡。」這位在咖啡業闖蕩了近十年的女子——王婷婷(後文稱:毛毛),內心世界始終相信做咖啡就是這麼一件有味兒的事兒。
咖啡師、咖啡培訓師,從業近10年。
曾獲得2014年世界咖啡師大賽(WBC)中國區福州分賽區季軍;2015年世界咖啡師大賽(WBC)中國區廈門分賽區亞軍;2016年世界咖啡師大賽(WBC)中國區廈門分賽區冠軍;2017年世界咖啡師大賽(WBC)中國區上海分賽區季軍
Tina Wang,female,from Xiamen,China
Work experience: 10 yrs
Title:Barista 、Trainer
2014,2nd Runner-up of WBC(China) Fuzhou Region
2015,1st Runner-up of WBC(China) Xiamen Region
2016,Champion of WBC(China) Xiamen Region
2017,2nd Runner-up of WBC(China) Shanghai Region
咖啡先森:作為廈門的咖啡師選手,今年怎麼會參加上海賽?
毛毛:其實我打過上海、廈門、福州三個賽區,上海區選手還是普遍比較強的,想讓自己置身其中體驗一下較艱難的較量。日文中有一個詞,叫做職人,直觀意思是擁有一門專門的手藝,並以此為職業的人。職人執著於磨練自己的技術,他們不惜金錢和時間的成本,只接受自己認可的工作,堅持自己的意志。一旦接受了工作,會拋卻利益心,將技術發揚到底,一心完成工作。於是這樣的性格傾向被稱謂「職人氣質」,身為咖啡師也必須要有如此堅持。
咖啡先森:每次獲獎之後,最想感謝誰?
毛毛:團隊是每個咖啡師都值得擁有的巨大財富,系統化的對咖啡進行學習和訓練,通過彼此的競爭和幫助獲取更多的經驗,團隊的力量影響著咖啡師的發展,一個優秀的團隊,也將會是咖啡師們最自豪、最放心的堅強後盾。
不過咖啡師可不是只憑埋頭研究就能做好的,不想當話癆的獨行俠不是一個好的咖啡師。當一群咖啡人聚在一起時,就有了競爭和交流的機會。當一個咖啡師獨自鑽研時,他在跟自己較勁,在和咖啡交流,他鍛鍊的是技巧的熟練度。當一群咖啡師在一起的時候,共同努力著的咖啡師們相互競爭、表達、溝通,各種創意的撞擊帶來不一樣的啟發。有所分享,必有收穫。
咖啡先森:跟我們分享一下此次比賽的創意咖啡吧!
毛毛:每個產地的咖啡都有當地的特色,每位從業者最嚮往的無非就是親自去原產地感受一下莊園獨特風味形成的緣由。elida莊園有35公頃都是原始森林,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同樣也適合栽種優質的溫帶作物,尤其是莓果類的水果,很開心這次上海賽的創意咖啡跟大家一起來分享我從原產地帶來的食材,我選用的食材之一就是來自elida莊園與咖啡樹混合種植的樹莓,熬製成的果醬,那剛剛濃縮中也有樹莓的風味,以及使用了水洗瑰夏的果肉製作而成的果乾茶,我先將果乾茶進行過濾,這個果乾茶採用的是用5g的果乾茶用60g的熱水浸泡2分鐘取它的茶水用1:10的比例來稀釋樹莓醬,最後在每一杯濃縮中加入12g左右的液體在攪拌均勻後,你會喝到具有莊園特色的樹莓的風味,會帶有蜂蜜和萊姆的風味。
咖啡先森:說說你覺得對咖啡的熱愛是怎麼一回事?
毛毛:吃過的食物讓人念念不忘,還想再吃;做過的事情讓人反覆咀嚼,依然還想再做。所謂熱愛大概就是這樣了吧,一遍遍的重複,總是建立在身心收穫的愉悅之上。
做咖啡就是這麼一件有味兒的事。日復一日的鍛鍊嗅覺、味覺,捕捉舌尖淌過的細微差別。反覆的動手嘗試,創造、調整、改變,表達對每一份豆子的熱情與理解。咖啡師們總是這樣,樂此不疲。
咖啡先森:聽說這張照片,在咖啡界的朋友圈裡傳瘋了!
毛毛:哈哈,我們湊味咖啡學院(廈門)的洪老大是這麼說的:「明年來上海打總決賽前,我要先買一套房!!!」而實際的情況是:我在提示音樂聲音大點。不過,如果所有咖啡師都有購房的夢想和動力,我覺得咖啡行業的前途將無可限量!!所以,一起做執著而熱情的咖啡師,享受咖啡與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