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能戰方能止戰、敢戰方能言和」而出名的羅援少將,是深受廣大軍迷和粉絲喜愛和尊敬的軍事戰略學家、軍事理論家。
羅援少將,出身軍人世家,一輩子都在行伍中打滾,不僅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更練就了一副忠肝義膽。
每次遇到軍迷和粉絲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時,羅援少將總是能夠給出自己令人信服的見解出來。
這一次的中印邊境爭端發生之後,羅援少將也不例外,在第一時間寫了很多文章進行回應。
特別是提出「不惹事、不怕事、能平事、敢勝事」的「十二字箴言」,令人拜讀之後,感覺到十二萬分的佩服。
當前的中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儘管我們總想著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但是從來好事多磨,樹欲靜而風不止。
不是這裡有事情,就是那裡出事情。這不,正當我們還挺關心印度國內疫情情況很嚴重、不得了的時候,結果他們居然就能完全不管不顧疫情的嚴重影響。
居然在邊境搞出這麼大的動作出來,導致邊防軍人之間近距離的短兵相接、冷兵器互搏,上演了自1962年邊境爭端以來最大的傷亡事件。
雖然不排除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印度一直以來,都在蓄意挑起邊境爭端,一直都在想著新仇舊恨,一直都在想著如何報復北方鄰居,卻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我們出於穩定邊境、睦鄰友鄰的大局考慮,始終是有禮有節地冷靜處理,但是結果還是架不住他們存心搞事、存心挑釁。
所以,這時候,我們一定要清醒、冷靜、務實地應對!
不能說,我們不想搞事、我們想一心一意地搞經濟建設、我們不想邊境起爭端等,但是當有人真得找上門來、打上門來的時候,那麼對不起!
我們要堅決地、毫不猶豫地打回去!
很早以前的拿破崙,都曾經說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為什麼總會有人充耳不聞呢?
拿破崙曾經很明確地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他醒來,全世界都會震驚,感謝上帝,讓他睡下去吧!」
中國已經很多年不打仗、不輸出戰爭了,中國只想早日實現自己民族復興的目標,只想好好發展自己,原本是一個面目和藹可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啊,多好啊!
對全世界沒有任何威脅,可是非要打上門來的話,那麼就不好意思了,我們就要用羅援少將的「十二字箴言」來懟回去了:不惹事、不怕死、能平事、敢勝事!
聰明的朋友們,您覺得羅援少將這「十二字箴言」可行嗎?能夠用來正確處理當前紛繁複雜的嚴峻局勢嗎?今天的中國,還要默默忍受挑釁,以求得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