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2020-12-24 華輿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日本疫情持續蔓延,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這一背景下,不少人開始「逃離東京」。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7月、8月和9月,遷出東京的人數都超過了遷入東京的,遷出人員大都選擇遷到東京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等地,還有一些人遷到了大阪、名古屋等城市。

(圖片來自unsplash)

曾幾何時,東京承載了很多人的「東京夢」,儘管生活成本很高,生活節奏很快,但這裡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又充滿發展機遇,吸引一代又一代日本年輕人、甚至外國人到東京闖蕩。日本民謠歌曲之王長渕剛的名曲《蜻蜓》就描述了這種情形,把東京稱為「花之都」。然而,疫情發生後,「花之都」也失色不少。越來越多人離開東京,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躲避疫情,進入11月後,日本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連創新高,東京是疫情最重的地區,每日確診人數都在200人左右。疫情持續蔓延給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11月14日到15日,共同社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輿論調查,有84%的受訪者對疫情「感到不安」,在回答防疫政策應著重「防止感染」還是優先解決經濟問題時,68.4%的受訪者選擇了應以「防止感染」為重。東京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疫情傳播風險也更高,而在感染病防護和治療方面,東京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病床數量少的問題就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因此很多人暫時離開東京避疫。

二是在疫情期間,東京的商業和娛樂活動受限,人們在東京生活需要克服諸多不便,東京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也開始下降。疫情造成經濟下滑,也讓不少人面臨失業或收入大幅降低的困境。很多人寧願回農村地區或較小的城市,過壓力較小的生活,因此也選擇離開東京。

三是一些企業從東京遷出,帶動了員工遷離。近年日本各地都在實施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的政策,想要吸引企業入駐,日本政府也想通過將大阪打造成新金融中心、為地方經濟振興和基礎設施強化增加投資等辦法,來解決東京功能過於集中的問題。然而,這些嘗試均未受到預期效果。疫情發生後,東京為防疫實施了較強力的限制措施,商業活動和交通受到限制,為了免受幹擾,一些企業主動從東京遷出。這些企業中,很多是採用了遠程辦公模式或實行了更為靈活的用工策略的企業,他們的運轉不受地理位置因素的限制,金融業企業可以遷到環境更佳、運營成本更低的地方,而製造業企業也可選擇勞動力更為充足、原材料供應更為便利的地方作為新的生產基地。

從目前情況下,很多人遷離東京還只是暫時的,他們或是為了躲避疫情,或是因很難在東京找到工作而離開,待到疫情平息之後,他們還會回到東京。儘管如此,過去幾十年間,規模不斷擴大、人口持續快速增長的東京出現「逃離潮」,仍讓很多人感到震驚,這也會給日本社會帶來一些新變化。嚴重依賴東京的「單中心」模式在疫情之下暴露了大量問題,很多業務集中在東京的企業也陷入了困境。這時出現「逃離潮」,可能帶動更多人和企業離開東京,但這也給日本政府推動東京功能的分散創造了良機。在社會心理層面,長期在東京工作的人被迫離開,必然會造成創傷心理,甚至成為與疫情伴發的社會心理病症。但也有很多年輕人是主動離開東京,他們或是回到家鄉尋求發展,或是到東京之外的城市發展,這樣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有助於日本社會的流動性增強。

日本的疫情還未得到有效控制,「逃離東京」現象也會保持一段時間,要應對這一新變化,日本還需在三個方面做好準備。首先要為企業從東京遷出提供便利,加快與企業用工相關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方便東京的企業根據自身需求遷移到其他城市和地方。大阪、名古屋等地方,也應把握住東京企業遷離的機會,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吸引企業入駐,促進經濟發展。

(圖片來自pixabay)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和工業4.0模式日漸成熟,企業的用工模式也正在經歷變革。遠程辦公不僅是在疫情之下的應急之策,還將成為一個長期的發展趨勢。美國ETR研究中心預測,2021年全球將有34%的員工開始永久居家辦公。要確保疫情期間的經濟平穩運作,並加速勞動方式變革,以滿足疫情後的經濟恢復和轉型需要,日本需為居家辦公的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保障,要加強通訊和物流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還要借力移動網際網路、VR、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優化長期居家辦公人員的辦公條件,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娛樂和心理疏導。

其次,為躲避疫情而被迫逃離東京的人,可能在生活中面臨不少困難,疫情長期持續讓他們無法及時返回東京,會加劇他們的挫折感和無力感。要讓他們不至於陷入更艱難的處境,日本還要為這類人在就業等方面提供必要幫助,同時,還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並為他們重回東京提供便利。

此外,越來越多人從東京逃離,也暴露出了東京本身存在著嚴重問題,要讓東京能在疫情期間和疫情過後都更好的發展中軸作用,並確保明年奧運會如期、順利舉行,東京也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儘快做出調整。當前,最重要的是強化疫情防控和感染病治療能力,疫情發生之前,東京只有約100張感染病病床,在疫情長期蔓延的情況下,這樣的收治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東京必須加大醫療健康投資力度,建成可與城市規模匹配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東京還必須改革城市通勤體系,商業區和住宅區的人流過於密集,地鐵擁擠程度在全球都位居前列,這讓東京的疫情傳播風險遠高於日本其他地方。東京需利用鼓勵企業錯峰上下班等辦法,降低交通高峰期人流密度,還可與周邊的琦玉、千葉等縣合作,疏解東京的城市功能,以減輕交通壓力。企業及其員工從東京外遷有助於日本解決過於依賴東京的問題,可外遷企業和流失人才過多的話,東京的經濟實力將會受損,因此,東京也要及時為企業減輕負擔,避免過多企業在疫情衝擊之下被迫遷出。(原標題:【新報評論】「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相關焦點

  • 【新報評論】「逃離東京」背後的煩惱與契機
    日本疫情持續蔓延,遠程辦公逐漸成為常態,這一背景下,不少人開始「逃離東京」。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7月、8月和9月,遷出東京的人數都超過了遷入東京的,遷出人員大都選擇遷到東京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等地,還有一些人遷到了大阪、名古屋等城市。
  • 日本年輕音樂人開始想「逃離」東京
    ……日本音樂產業評論人大多認為今後的音樂產業將進一步朝著在線服務的方向發展。當然日本人喜歡的現場演出依然會持續增加,但是這要看疫情的情況。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如果疫苗不能儘快研發出來,新冠病毒的影響是持久性的,非有幾年的時間不能恢復正常。大多數正在東京或者以東京為發展中心打拼的年輕的音樂人開始考慮是否離開東京,他們的想法是在疫情之下、或者後疫情期間,把時間耗在東京這個地方是否是必要的。
  • 日本前首相透露:福島核事故時曾建議讓天皇逃離東京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11年3月11日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不久,當時的民主黨菅直人政府曾非正式地建議讓當時的明仁天皇等避難至京都或京都以西。據悉,宮內廳方面代表明仁天皇的意願回復稱「國民沒有避難,避難絕無可能」。
  • 戈恩開記者會:不逃離日本將死在那裡
    戈恩在記者會上控訴日本司法機構對他的不公對待,並指責日產汽車人員「不道德、具有報復心」。關於逃離日本的原因,戈恩說,他被告知案件審判程序需要5年時間,「感覺自己像一個人質」,如果不逃離日本將會死在那裡。對於金融犯罪指控,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不當行為。
  • 《東京女子圖鑑》的人生逃離大戲
    去年冬天,日劇《東京女子圖鑑》被引領女性看劇潮流的時髦人士們,刷爆了我的微博微信,東京女子綾的故事,是一出又一出的逃離大戲。認為「東京的機遇比石子還要多」,出身日本秋田縣的綾,在畢業後憑藉自身的能力來到東京,開始了人生的通關遊戲。
  • 東京2億大逃亡後,戈恩首次發聲:我為什麼必須逃離日本?
    1月8日,從日本逃離的日產前董事長兼CEO戈恩(Carlos Ghosn)在黎巴嫩舉行記者會,公開發聲。被捕13個月後,成功出逃的戈恩終於有機會訴苦了。為什麼逃離?2018年11月,日本警方突然逮捕時任日產汽車董事長的戈恩,罪名是虛報薪酬。
  • 東京CBD旁邊,竟藏著被全日本唾棄的貧民窟:繁華背後,是1.3億人的心酸與孤獨
    朋友剛旅日回來,抓住我千叮萬囑:「去東京玩一定要去麻布十番!」,語氣超級誇張。 麻布十番位於六本木和東京塔之間,名副其實的富麗堂皇,出了名的有錢人集聚地。 在過去一年,自力更生走出壽町的只有37人,不到1%。
  • 戈恩「神秘逃離東京」後:國際刑警組織發「紅色通緝令」 到底是誰...
    日本日產汽車公司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在取保候審階段神秘逃離東京一事,有了最新消息。綜合戈恩透露的消息和媒體報導,戈恩本人據信已經於上周末抵達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當地時間1月2日,黎巴嫩方面收到了國際刑警組織針對戈恩發出的「紅色通緝令」。
  • 木村拓哉大女兒出道契機曝光 年初東京演出被看中
    而她的照片在日本各大雜誌亦解禁,包括她在臺上表演音樂,多張平日偷拍她的照片等。據稱今次出道的契機,是一月初,心美在東京的Live House演奏,一個國際品牌的有關人士特地到場欣賞,之後便力邀心美成為代言人。另外,心美今個月高中畢業,但受到新型冠狀肺影響,高校畢業禮取消,令她十分失望。
  • 日本也吹地圖炮!埼玉如何逃離東京鄙視圈
    喜歡請關注哦日本社會貌似流行著這樣一種社交規則:如何和關西圈日本民眾搞好關係?黑東京!如何和大阪外的關西人搞好關係?黑大阪!如何和大部分日本民眾搞好關係?黑埼玉!地域歧視、地域黑,在世界範圍內城鎮化的當下,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而它的影子在日本更為普遍。漫畫改編的日本電影《飛翔吧埼玉》,就講述了一段反對「地圖炮」的爆笑故事。對日本文化稍稍了解的觀眾,僅僅從名字也看的出來,本片遭受地域歧視的主角就是埼玉,而它就要和同病相憐的千葉,一起對抗東京這個大惡霸。影片開頭,由一段介紹琦玉誕生過程的旁白開始。
  • 逃離東京--新基督山復仇要上演?
    身處黎巴嫩的戈恩這樣對媒體說:日本的司法制度,在國際法以及各項條約的框架內,完全無視自己的法律義務,在推測有罪的前提下,對嫌疑犯的人權否定,我不是從正義逃離,而是從不正當的迫害中逃離。(其實法院是不會批准他們見面)這樣在遙遙無期的公判前,戈恩與其妻是天隔一方,這也是促使他逃離日本的最大原因。戈恩夫妻就像被關進了單人監獄,雖然保釋後他們有一定的自由,但還是要24小時的監視,不能上網,不能隨便見人,外出都需要請示獲得批准。據說戈恩第一次保釋後與女兒一起去京都遊玩,但在被監視中,這樣的感覺非常不好。
  • 50名牛郎「逃離東京」去名古屋上班惹眾怒!愛知縣民:滾
    所長每日奇聞50名牛郎「逃離東京
  • 大阪人吵,東京人假,日本也有地域歧視?
    早就聽說大阪人和東京人相互「看不順眼」,東京人認為自己溫和、有禮、不管閒事,而大阪人話多、聒噪、素質低;大阪人認為自己幽默、熱情、開朗,而東京人冷漠、世故、假正經。這次大阪的看房旅程,我切實的體會到了大阪和東京氣質上的不同。
  • 日本皇太子御所遭入侵 嫌犯騎摩託車逃離(圖)
    原標題:日本皇太子御所遭入侵 嫌犯騎摩託車逃離(圖) 日本皇室專用地赤坂御用地周圍的圍牆(資料圖)   據日本《產經新聞》12月24日報導,當地時間24日晚7點半左右,日本皇太子一家居住的東京都港區赤坂御用地遭人入侵,警方趕到現場時
  • 堪比007電影:前日產董事長藏在樂器箱中逃離日本
    戈恩同日發布聲明,解釋自己並非逃避法律,而是「逃離日本的司法不公及政治迫害」。有黎巴嫩官員表示,兩國政府間並無引渡協議,不會接受日本的引渡請求。消息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戈恩的律師表示「非常意外、太吃驚了」,有日產公司人士形容這是戈恩對日本的蔑視。自民黨議員則質疑,此事反映日本的司法體制存在嚴重漏洞。
  • 豆瓣評分9.0的電影《小森林》——東京霓虹外的自留地
    前段時間霓虹東京「風很大」,東京這片夜不下來的鋼鐵森林,在各色霓虹燈下美輪美奐,也因此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義大利攝影師Matteo Carella 鏡頭下的霓虹東京喧囂的城市在人工的光亮裡美輪美奐,然而獲得的印象稍縱即逝,不得一絲安寧,如同囫圇吞下美果。
  • 日產前董事長藏樂器箱中逃離東京?律師看...
    日產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已抵黎巴嫩正在東京的央視財經特約記者李茜文介紹了最新情況:日本警方對戈恩脫逃事件展開調查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警方目前已經調取了戈恩保釋期間在東京的住處以及相關場所附近的監控視頻,並對各地機場的出境情況進行了調查。警方認為有多人協助了戈恩逃脫,但目前尚未公布具體細節。
  • 「東京大轟炸」背後的秘聞—壓死日本帝國主義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隅田川河兩畔的臺東區(舊日本淺草區)和墨田區(舊日本所區.向島區)奪命奔逃的兩岸居民,在隅田川河的言問橋上相遇了。不久,烈火向橋上的民眾襲來,他們的衣服著火了,被逃命民眾擠得水洩不通的言問橋變成了「奈何橋」,靠近橋邊的人也嚴重燒傷,在上千度高溫的炙烤下,不顧一切逃入河流中,但場面太過混亂。
  • 當一個在滬的日本人回到東京 | 三明治
    石川利枝 Rie ISHIKAWA來自日本東京,曾在日本時尚雜誌的記者和編輯,2005年來到上海。現在在原法租界裡開服裝店兼給日本報紙《讀賣新聞》寫專欄。這是我第一次用中文寫文章。2020年2月5日,傍晚,我到了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飛機上人很少,機場裡人也少,大家的嘴巴都緊閉著,十分蕭索……這十幾年裡,我有很多次在東京和上海之間飛行的經歷,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麼冷清的情況。這一趟坐飛機的人,大部分的目的都是回家,不是旅遊,但心裡依然緊張。
  • 向松島最深處逃離,在宮城縣學會日本人擅長的解喪方式|日本的一天
    日本松島  在所有介紹日本的影片裡,幾乎都會有這樣一個鏡頭:十字路口,四面的人群在斑馬線上匯聚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