誼眾藥業闖關IPO:持續虧損需警惕,產品單一商業化前景堪憂|IPO研究院

2020-12-20 中金在線

誼眾藥業闖關IPO:持續虧損需警惕,產品單一商業化前景堪憂|IPO研究院

2020-10-14 09:08:18 來源:每日財報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近期,抗腫瘤藥物生產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誼眾藥業」)在科創板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擬募集10.33億元,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紫杉醇膠束擴大適應症臨床研究」、「營銷網絡建設」等。

  據《每日財報》了解,上海誼眾的前身是誼眾有限,成立於2009年。公司的主營是抗腫瘤藥物改良型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核心產品是紫杉醇膠束,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是國家2.2類新藥,擬申請註冊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

  值得注意的是,誼眾藥業招股書報告期內營收均為零,且近年來持續虧損。其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仍在藥品審評中心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

  持續虧損需警惕 產品單一未上市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1-3月,誼眾藥業營收均為零,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10、-0.13、-3.15、-0.056億元。綜合計算下來,報告期內,誼眾藥業三年累計虧損高達3.4億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累計未分配利潤為-629.10萬元。報告期內,誼眾藥業現金流分別增加254.43 萬元、45.37 萬元、-301.35 萬元和 55.36 萬元,累計僅增加53.81萬元,而且現金流入主要靠政府補貼。

  《每日財報》注意到,在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別收到政府補貼264.19萬元、277.96萬元、134.18萬元,如果沒有政府補助,誼眾藥業的現金流全部為淨流出。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個完整會計年度觸發相關財務指標,即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利潤(含被追溯重述)為負且營業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於1億元,或經審計的淨資產(含被追溯重述)為負,則將觸發退市條件。」

  與此同時,《上市規則》中也有如下規定,「若上市後公司的主要產品研發失敗或未能取得藥品上市批准,且公司無其他業務或產品符合《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五項規定要求,則亦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截至目前,誼眾藥業的核心研發產品為紫杉醇膠束,這是一種不含聚氧乙烯的蓖麻油,適應症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已經上市的澤璟製藥、百奧泰、神州細胞等公司多點開花不同,誼眾藥業目前只有這一款主要在研產品。

  研發進度顯示,紫杉醇膠束已於2019年1月完成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2019年7月獲得註冊申請受理。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該產品仍在註冊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

  也就是說,在一段時期內,誼眾藥業未來首先要完成產品的上市批准,而且將主要依賴於紫杉醇膠束獲批上市後的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的商業化拓展,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將受到單一產品的限制。

  核心產品競爭激烈,研發投入不足

  公開資料顯示,紫杉醇是經典的化療基礎藥物。具備廣譜抗腫瘤的特性,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等腫瘤治療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紫杉醇類產品目前是國內銷售金額排名第一的化學製劑。

  自 1992 年上市以來,圍繞紫杉醇的各種改良型劑型研發也在持續進行,目前上市的紫杉醇劑型主要包括普通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質體、白蛋白紫杉醇等。

  2019年,國內醫院終端紫杉醇製劑的實際銷售金額達210億元。但《每日財報》注意到,紫杉醇類產品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其中市場份額第一的是綠葉製藥的紫杉醇脂質體(48.48%),保持絕對領先地位。

  此外,石藥集團、新基和恆瑞醫藥的白蛋白紫杉醇亦迅速放量,三者合計佔比達37.27%。

  目前國內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產品主要有綠葉製藥的紫杉醇脂質體,據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信息顯示,綠葉製藥紫杉醇脂質體2019年的銷售額約為25億元。

  也就是說,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這個細分領域,誼眾藥業的產品還未上市就已被綠葉製藥拉開了較大距離。此外,近年來靶向藥物、免疫製劑(PD-1、PD-L1)發展迅速,醫生、患者可以選擇的藥物層出不窮。

  雖然晚期癌症患者可以採用聯合化療方式,同時使用紫杉醇、靶向藥或免疫製劑,但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還面臨不小的營銷推廣壓力,產品上市之後能否搶佔市場還是一個未知數。

  事實上,作為一家醫藥類公司,產品單一且缺乏競爭力或許和公司研發投入不足直接相關。

  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誼眾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489萬元、1351萬元和17867萬元,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外,2019年的研發實際投入為1678萬元,近三年的研發投入累計僅4518萬元,和同行藥企相比差距較大。

  同時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誼眾藥業擁有68名員工,研發人員共有50名,在員工總數中的佔比約為73.53%,其中核心技術人員7名,報告期內核心技術人員未發生變動。

  此外,醫保談判是所有藥企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誼眾藥業也不例外,而當下情況似乎對公司並不利。8月17日,國家醫保局下發《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兩個文件,明確8月17日之前獲得批准上市的新藥可納入調整範圍。

  由於紫杉醇膠束仍未獲批,誼眾藥業只能等待2021年的醫保目錄調整。去年石藥集團與恆瑞醫藥的白蛋白紫杉醇產品入選了第二批國家帶量採購,這兩款產品將獲得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資格,再加上集採後價格降幅超過70%,從原來的2680元/支降為747元/支,今年是有很大概率進入國家醫保。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兩款白蛋白紫杉醇都是仿製藥,毛利率高、研發成本低,大幅降價後仍可保證盈利,適合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

  但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屬於自主研發的創新藥,成本高,降價後能否覆蓋成本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不進入醫保目錄,那未來市場恐難以擴展。

  綜合來看,不管是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還是產品自身的競爭壓力,誼眾藥業的情況難言樂觀,甚至還未上市就已存退市風險。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誼眾藥業闖關科創板:主產品未上市連續三年虧損 前任法人代表因大...
    誼眾藥業招股書顯示,公司致力於抗腫瘤藥物改良型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核心產品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簡稱「紫杉醇膠束」)。誼眾藥業的紫杉醇膠束擬申請註冊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該新藥仍在藥品審評中心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同時,誼眾藥業2017年至2020年3月31日尚未產生營收,且淨利潤處於虧損態勢。
  • 「後浪」誼眾藥業IPO:無產品上市、無盈利、無營銷團隊,能殺入紫杉...
    來源:節點財經8月11日,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誼眾藥業」)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誼眾藥業是一家生物製藥企業。目前沒有產品獲批上市,也無收入、未盈利。公司的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正在申請註冊中,將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化療,屬於國家2.2類新藥(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劑型)。沒有產品、沒有營收何以上市?誼眾藥業選擇的是科創版第五套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 上海誼眾衝刺科創板 尚無實際產品銷售
    每經記者 滑昂 每經編輯 文多近日,上交所披露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誼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致力於抗腫瘤藥物開發的創新藥企業。
  • 上海誼眾三年虧損3.43億元,發明專利數遠遜同行
    8月11日,上交所受理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誼眾」)的科創板上市申請。時代商學院發現,上海誼眾的核心產品紫杉醇膠束仍處於新藥上市許可申請階段,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均為零,累計虧損3.43億元。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其發明專利僅3項,數量遠低於同行。
  • 上海誼眾IPO存累計未彌補虧損超3億 未來盈利受單一產品局限 多位...
    核心、單一產品仍處於新藥上市許可申請階段,報告期內累計虧損超3億元;現有產能不能滿足未來發展的情況下,新增產能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才竣工驗收;  並且由於改良新藥研發資金需求大,公司現有營運資金若不能支撐到新藥上市,上海誼眾短期內難改虧損局面。
  • 3年收入為零虧損高達數億 誼眾藥業只有一款在研藥衝刺科創板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張偉8月11日,抗腫瘤藥物生產商上海誼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誼眾藥業」)在科創板官網披露了招股書。截至招股書籤署日,該產品仍在註冊審評中,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對此,誼眾藥業表示,「如果註冊申請獲批,未來三年將對紫杉醇膠束進行擴大適應症的 III 期臨床研究,以擴大公司主要產品的適應症人群。」
  • 港股ipo#泡泡瑪特:熱門IP+盲盒博彩引領潮流,狠狠申!
    2016年,泡泡瑪特開始與Molly的創作者王信明合作,並開始Molly的大規模商業化。在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產生的收入達到4.56億元,單一IP佔比為27.1%。 主營業務收入(線下往線上轉)
  • 新宇藥業三衝IPO,上市道路命途多舛
    通過招股說明書《今日財富》雜誌發現,新宇藥業目前仍存在業績下滑、產品單一、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和人事變動頻繁等問題。《今日財富》雜誌就相關問題向新宇藥業發函求證,但遺憾的是,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復。但據新宇藥業在招股書中對行業的分析及前景預測,當前我國醫藥產業增長速度較快,新宇藥業主要產品所處的原料藥行業也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在向好的環境下,新宇藥業為何還是出現了明顯的業績下滑?市場認為,或與其產品單一、產業鏈過於集中有較大關係。
  • 李明去世 小馬奔騰集團IPO堪憂
    對此,鄭平指出:「IPO開閘及創業板禁止借殼對小馬奔騰的上市之路不會有太大影響,業務資產盈利前景好的話,市場仍然會追捧。但前提是,小馬奔騰能夠取得上市名額。」  面對華誼、華策、光線傳媒及華錄百納、新文化、萬達影視等公司的強力競爭及長城影視啟動借殼上市的背景之下,小馬奔騰上市的另一個路徑是通過香港資本市場借殼實現。2013年7月,香港上市公司奧亮集團完成收購數字王國。
  • 本立科技IPO過會:部分產品利潤不可持續,市場前景可觀
    資料顯示,吳政傑1997年8月至2006年12月期間任職於京新藥業,離職時任京新藥業全資子公司上虞京新的總經理。而京新藥業在報告期內均為本立科技第二大客戶,相關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08億元、1.01億元、1.13億元、4427.65萬元,佔比分別為31.95%、23.1%、20.29%、14.7%。
  • #港股ipo#泡泡瑪特:熱門IP+盲盒博彩引領潮流,狠狠申!
    2016年,泡泡瑪特開始與Molly的創作者王信明合作,並開始Molly的大規模商業化。在2019年,基於Molly形象自主開發的潮流玩具產品產生的收入達到4.56億元,單一IP佔比為27.1%。主營業務收入(線下往線上轉)
  • 康拓醫療科創板IPO過會背後:產品類別單一 控股子公司3年半時間...
    此次申請IPO上市,康拓醫療擬投入4.23億元募集資金用於「三類植入醫療器械產品產業與研發基地項目」,1億元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記者注意到,雖然此次IPO闖關成功,但康拓醫療仍存在產品類別單一且價格大幅高於可比公司、管理費用率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等問題。
  • 麗人麗妝二次IPO闖關:渠道單一 品牌授權模式埋隱患
    雖有阿里撐腰,但麗人麗妝在上市之路上走的並不順利,據悉,此次已是公司二次「闖關」了。然而,重振旗鼓的麗人麗妝依然面臨著業務平臺單一、業務發展依賴品牌合作等問題,二次「闖關」能否順利通過還是未知。上市後,麗人麗妝能否打破現有業務格局,尋找更多新的利潤增長點也還需後續觀望。阿里系背景遇質疑,麗人麗妝開啟二次「闖關」證監會網站5月29日發布消息,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定於6月4日召開2020年第85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會上將對麗人麗妝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等事項進行審核。時隔兩年後,麗人麗妝要再度「闖關」了!
  • 歷時三年,新三板公司中天羊業上半年業績虧損仍闖關A股IPO
    歷時三年,新三板公司中天羊業上半年業績虧損仍闖關A股IPO
  • 主播孵化公司眾妙娛樂IPO:變現渠道單一 毛利率持續走低
    眾妙娛樂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一家主播公會通常與多家視頻直播平臺合作並為他們持續提供主播和內容。 主播公會可從事主播的發掘、培育、推廣及管理,以及為主播定製直播內容以培育其在粉絲中的人氣,公會通過分享主播在視頻直播中虛擬商品銷售流水來產生收益。
  • 行業老二東鵬飲料IPO,年收入42億元
    來源:ipo觀察4月24日,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鵬飲料」)已正式向證監會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本次ipo東鵬特飲擬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募集14.9億元,其中8億元用於華南和重慶西彭生產基地建設,3.7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升級及品牌推廣,7521萬元用於信息化升級建設,3147萬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2億元用於總部大樓建設。
  • 甘精胰島素或獨木難支 甘李藥業IPO之後前路未卜
    據招股書顯示,甘李藥業此次擬發行不超過4020萬股,募集資金約25.4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實控人為甘忠如,其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44.46%的股份。作為一家聚焦於胰島素藥物生產的技術型企業,甘李藥業一直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
  • 創業板IPO|無一折戟!百洋醫藥、倍特藥業、超捷股份IPO與震安科技...
    倍特藥業:需說明多個藥品中標後價格下降、業務推廣費大幅增長等問題倍特藥業主要從事高端仿製藥、創新藥、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涵蓋抗感染用藥、生殖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用藥、血液和造血系統用藥、呼吸系統吸入給藥等多個細分領域。
  • 江中藥業、仁和藥業登產品黑榜,轉型受阻,究竟丟失了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江中藥業2018年實現營收17.55億元,意味著2019其年營收需同比增長37%左右。這對江中藥業來說,可謂不小的挑戰。另一方面,江中製藥還需警惕同業競爭的問題。同業競爭和解?2007年以來,華潤醫藥先後收購東阿阿膠、華潤三九、華潤雙鶴,江中藥業,至今旗下已有四家上市公司。
  • 16家乳企扎堆闖關IPO的背後
    完達山乳業啟動IPO進程m6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越秀集團重組輝山乳業啟動大會重整草案中提出將擇機對新公司與旗下風行乳業進行整合併謀劃A股上市m6w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乳企集體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