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的電影節越來越多,有含金量大的,也有野雞電影節。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內各大電影節的前世今生。
近些年中國的電影事業蓬勃發展,受到世界的矚目。應運而生的電影節,也是關注的焦點。
兩岸三地最權威的且最專業的電影節已有五個,他們分別是: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金像獎,金雞百花獎,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
臺灣金馬獎:創辦時間1962年,算是一個老字號了。」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
金馬獎不以票房作為入選考量,反而為華語文藝片提供了展示舞臺。獎勵了許多優良華語影片及優秀的電影工作者,成為華語影片製作事業最崇高的榮譽指標。
金雞百花獎: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杭州是第一屆金雞獎舉辦地),因當年屬中國農曆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共同主辦,代表了電影行業最高的專業水準。
金像獎:1982年,《電影雙周刊》開始與香港電臺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繁榮,提高電影人的製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
1983年,頒獎典禮開始在電視臺轉播,影響力不斷擴大。
金雞獎,金馬獎,金像獎合稱華語三大電影獎。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可以說一個演員獲得一個獎項就可以說成功了。然而還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一個人提名獲獎很多次。還有像夏雨這樣的,一個人集齊了三項大獎的影帝。再有像張國榮一生共獲得了國內外十八個影帝提名。梁朝偉5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最佳男主角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全球15個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
北京國際電影節(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前身為北京國際電影季,創辦於2011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具有國際性、專業性、創新性、開放性和高端化、市場化的大型電影主題活動,旨在融匯國內國際電影資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臺,將成為北京市建設世界城市的重點文化活動,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的核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