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畫外】祺四 《妙警賊探》中的名畫(內含大八卦!)

2021-02-23 藝術圈

撰文/祺四

真愛們麼麼噠~答應你們許久的《妙警賊探》終於來了。


本來打算把《妙警賊探》放進【戲裡畫外】合集《美劇中的那些畫:(下)》裡的。

但寫著寫著就又五千多字了,然後就被我們Q蒙妹子給嚴詞厲色地制止了。

 

她說她不想讀那麼多。

她還說,你們也不想讀那麼多。

並叫我適可而止,不要廢話那麼多。

(是這樣嗎真愛們?你們難道不愛我了嗎!)


 

就這樣,我被她的冷酷給徵服了,決定把《妙警賊探》抽出來,獨立一篇。

 

錯過上期【戲裡畫外】的同學,戳【美劇中的那些畫(上)】

 

想看還剩哪些劇沒八的同學,戳這裡看名單。

 

至於那些在後臺問什麼時候寫《犯罪心理》和《邪惡力量》等名單上其它影視劇的同學,我們只能下篇見了嚶嚶~

 

 

=======我是正文開始的分割線=======

 

看過《妙警賊探》(White Collar)都知道,這部劇簡直是一場藝術史大狂歡。

 

White Collar顧名思義,講的都是白領犯罪案,而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偷盜藝術品更雅氣的罪犯人設了。

(奧黛麗·赫本與Peter O』Toole也演過偷畫雅賊這個角色,沒看過的戳這裡)

 

在這部劇裡邊,平均每集裡都有幾件藝術品,有的是真品,有的則是劇作杜撰的。

 

BUT,你我都懂得,這劇裡最動人最完美的藝術品就是孔雀叔Matt Bomer了。

 


是的,我堅信孔雀的銷魂美貌能輾壓一切大師的作品。#就是這麼的武斷#

 

Matt Bomer這人也不知道是怎麼長的。眉宇俊美疏朗,雙眼深邃清亮。

看你是情,笑也是情,全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純良又淫蕩的氣息,簡直是瞪誰誰懷孕,瞧誰都是情。


(啊~要人命啊~圈主哪怕知道他是Gay,也完全控制不住想給他生猴子的心!)

我覺得此劇的中心思想完全可以用劇中這段話來概括。


    

「We have an obligation to assault the commonplace every chance we get, from the clothes we wear to the art we collect to the women in our lives.  」

 

圖中的字幕組太含蓄,我給大家再翻譯一下,讓我們一起感受感受編劇那百轉千回的惡意。

 

 「對你我這樣的男人來說,我們的義務與責任就是從衣著打扮到藝術品收藏再到身邊的美人紅顏們,隨時隨地、每時每刻,充分利用所有機會,去羞辱屌絲大眾。」

 

編劇講真,你如此誠實,不怕被人套麻袋嗎?


 

而劇組在這兒說說還不夠,他們還一定要以身作則,深刻貫徹落實此句精神。

以至於在之後幾季中,孔雀的行頭越來越騷包,藝術品也是逼格層疊得高,而各路女配們更是悟空七十二變,變著法兒的美美美。

 


(此女就是緊排在乳神Kate Upton後邊,江湖人稱乳神二號的Alexandra Daddario)

但哪怕編劇們如此兇殘,我也不得不承認,在挑選藝術品方面,《妙警賊探》是圈主迄今為止見過最有品位且最土豪的劇組。

不服去看隔壁《邪惡力量》的五毛特效和道具射射!

 

(丁丁別怕,窮我也愛你!)

在劇裡,導演恨不得把每個角落都塞滿藝術品,什麼達文西、莫奈那都是入門級的。

而雷伯恩、薩金特這種不常出現在公眾眼前的大師更是比比皆是。

當然,既然男主是一個以仿造藝術品為生的雅賊,那麼這劇品位好也是必須的。

不過因為劇裡的藝術品實在是多,而圈主我又實在是懶,SOoooooo,我就不把所有的藝術品都說一遍了。(咬我啊麼麼噠~)

 

就說兩幅我在劇中最喜歡的吧。

=====我是【第一幅畫】的分割線=====

要講的第一幅,便是劇中孔雀與幾位美女的定情信物之一,拉斐爾在1504到1506年間所作的《聖喬治屠龍》。



《聖喬治屠龍》是拉斐爾相對早期的作品。

這時從畫風上依然可以看出他師傅佩魯吉諾(Perugino)的感覺。

哪怕拉斐爾後來漸漸擺脫了佩魯吉諾的風格,但那種他獨有的靜謐感卻一直保留了下來。

拉斐爾,《聖喬治屠龍》,約1504-06(華盛頓版本)

就像這幅畫,屠龍本該是件浴血焚身風捲雲湧盪氣迴腸的事,但在拉斐爾筆下,這一幕卻優雅得好似一場小步舞。

英雄斂眉,白馬微揚,美人融在玉樹裡,風都沒在動,世界好安靜。

 

拉斐爾筆下的聖喬治風採綽約,他屠龍的這一系列動作更是如行雲流水,瀟灑得甚至有些娉婷。

整個畫面都在他要斬殺惡龍前的這一刻靜止了下來。


 《聖喬治屠龍》白馬細節

不過就像他其它的作品一樣,畫面不管如何的安靜,總有一物是靈動傳神的,而這幅畫中的點睛之筆便是這匹雙蹄小翹的白馬坐騎。

它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看過來,簡直比在背景中的美人還要嬌俏幾分呢~


 拉斐爾,《聖喬治屠龍》,約1504(羅浮宮版本)

拉斐爾在這幅之前還畫過另一幅《聖喬治屠龍》,現藏在羅浮宮中。

 

好玩的是,在羅浮宮版本中,畫裡的靈動之物從那匹騷包白馬變成了聖喬治要屠殺的這條龍。


 《聖喬治屠龍》萌龍細節

仔細看這隻龍,小爪微抬,舌頭半吐的樣子是不是萌萌噠。

它那小兇煞又有點小幽怨的樣子特像我昨天剛看到某電影(Starsky and Hutch)中Owen Wilson被Will Ferrel的角色逼著學龍呲牙咧嘴的樣子。


快看動圖!倆人超像是不是,毫無PS痕跡!

#都推薦去看,這段簡直笑尿我!#

Okay okay言歸正傳,繼續說《妙警賊探》裡的這幅畫。

其實選中這件《聖喬治屠龍》並不光是因為拉斐爾是個大帥比我男神麼麼噠,更是因為這幅畫背後有兩個小八卦。

#是不是感覺很賺,買一贈一倆八卦~#


 

【八卦1】:

 

這幅《聖喬治屠龍》是當年拉斐爾的供養人,他早期最重要的飯票,烏爾比諾公爵圭多博朵·達·蒙特費爾特羅(Guidobaldo da Montefeltro)向他定製的。

這位公爵在1504年左右被英國的亨利七世(娶了六個老婆的亨利八世他爸)授予了嘉德勳章,這幅畫便是他給前來頒章使者的還禮。


佚名,《亨利七世肖像》,1505

選擇聖喬治屠龍這個主題是因為作為英國王室的主保聖人,聖喬治的紅十字正是這枚騎士勳章的中央圖案。

你們仔細看的話,畫中聖喬治的小腿肚子上還綁著勳章的招牌吊襪帶,上邊還繡著勳章的口號的開頭HONI。


《聖喬治屠龍》吊襪帶細節

整句宣言是「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

Shame be to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

大概可以翻譯為「心懷邪念者必蒙羞」。


 嘉德勳章

不要看這口號喊的很正經,嘉德勳章其實還有個很汙的俗名,江湖人稱吊襪帶勳章。

 

這個聽上去很不純潔的名字和過於理直氣壯的口號,都來源於一個中世紀的歷史傳說。


 《身披繡有嘉德勳章的愛德華三世》,約1430-40

相傳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在與自己兒媳婦,人稱「來自肯特的美人」瓊恩跳舞時,她的吊襪帶突然掉下來了,當時就引來了周邊宮廷貴人們的恥笑。

 

要知道那時候的吊襪帶和現在你們Cosplay上那些純屬裝飾性質的不一樣。

古時候的吊襪帶掉下來就代表你的襪子也會掉下來就代表你要更衣就代表你要上床就代表…你懂得。


 照片,《解吊襪帶的新娘》,1952

然後,就在這尷尬時刻,愛德華三世居然把掉下來的襪帶綁到了自己的小腿上,然後大聲吼出了那句驚呆了四座的口號:

「Shame be to him who think evil of it. Those who laugh at this today,tomorrow will be proud to wear it.」

 

我精髓化的給你們翻譯一下:

「那些想汙了的人都該羞恥,本王會讓你們明天也迫不及待的把它帶身上的!」

#都退下,這裡霸氣四漏,有人要裝逼了#

 

然後的然後,愛德華三世就成立了這個勳章,一舉成全了這場霸道公公救兒媳的好事,哦不,是故事,並非常守信的在勳章上嵌了一圈藍色吊襪帶。


 嘉德勳章的吊襪帶

但是,對於這個怎麼聽怎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我只想說:愛德華三世,你確定我們沒有想太多?!

 

 

【八卦2】:

 

接收這枚勳章的圭多博朵也是一個Gossip纏身的緋聞Boy。

 

圭多博朵的公爵地,烏爾比諾(Urbino)是早期文藝復興時,聞名歐洲的文藝之城。

許多著名文人墨客都在烏爾比諾的宮廷裡待過,拉斐爾就是在這兒土生土長的,這裡當年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而作為蒙特費爾特羅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圭多博朵正是這群文藝青年的金主兼領袖。


 佩德羅·貝魯格特,《圭多博朵與父親費德裡克》,約1475

圭多博朵十歲時就因為父母雙亡而繼承了爵位,成為了當時義大利最年輕的公爵。

從小就長得就十分俊俏的他,更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帥哥。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不錯的將才,教皇等其他歐洲國王都曾僱傭過他的特種兵。

拉斐爾,《烏爾比諾公爵,圭多博朵肖像》,約1506

可就是這麼一個鳳凰一般的人物,有一個非常不給力的缺點。

 

那就是,他不舉

 

沒錯,你沒想歪,就是陽痿的意思。

 

這可不是什麼小道消息野史傳聞,更不是圈主瞎編的。

向來就體弱多病的他,這生理障礙可以說在當時是舉世聞名,各種歷史文檔書信往來都有記載。

不過,真正讓這一傳聞變成鐵板上釘釘的是他老婆的舉動。

 

圭多博朵的老婆,貴女伊莉莎貝特(Elisabetta)是貢扎加家族的二小姐。

從小以文採出眾的她,在嫁給圭多博朵後,又多贏得了一個賢良淑德的美名。


拉斐爾,《烏爾比諾公爵夫人,圭多博朵肖像》,約1504-05

這位apparently信奉有愛就要大聲說出來的小姐,在嫁過去發現老公不舉後,居然站了出來向世界宣告:哪怕老公不舉,自己也會對他不、離、不、棄。 

#啊這才是真愛我被感動了#

 

本來還不敢肯定帥哥公爵到底是舉還不舉的圍觀群眾們,在聽完這個感天動地的真愛聲明後,也沒啥需要再確認的了。

 

更賤的是,當時還有一起子文人到處寫詩讚美這段超越古今、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不過既然不能在詩中突出公爵不舉這件不走心的事,那麼自然能被高聲歌頌的就是伊莉莎貝特那高風亮節的獻世精神了。

 

拉斐爾也給這位公爵夫人畫過肖像。

 

但說實話,我覺得拉斐爾不是很喜歡這位牌坊夫人。


烏爾比諾公爵夫妻二人

看看她老公,在拉斐爾筆下是多麼的黑衣瀟灑,玉樹臨風,雙眼那叫一個肅穆又傳情,分分鐘能讓圈主腦補出一場冷酷公爵愛上我的大戲。

 

然而,轉頭再看看公爵夫人,我突然感受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寫實風,滿滿都是不開心。

 

不要跟我說沒準這就是她最美的樣子,或說什麼這是當時的fashion審美什麼的,這都是藉口!#我不信!#

 

至於拉斐爾的個人審美,從他筆下那些個光彩照人的聖母美人們就能看出,也是正常的很。


 拉斐爾,《烏爾比諾公爵,圭多博朵肖像》,1513-14

講真,你們捫著那個常用美圖秀秀把自己P成小龍女的心自問,他拉斐爾難不成還比不上一個電腦軟體?

 

所以,這絕壁是成心的。

 

我估摸著這就跟在微信照片裡,那些只P自己不P你的朋友是一個意思。

 

說白了沒別的,就是煩你才不P你。


 

是的拉斐爾,我已然從這毫無畫筆秀秀痕跡的肖像裡,看出了你的深意。

#噓,我懂得#

 

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成心把人給畫醜了,《多尼夫婦》裡的夫人就是另一個倒黴女人。


 拉斐爾,《多尼先生》與《多尼夫人》,1506

有明確記載,拉斐爾與多尼先生是好友,但賊煩多尼夫人。

 

很明顯,他把自己的反感充分畫進了這幅肖像裡。

 

畫裡的一切似乎都是為了襯託多尼夫人的不好看而存在的。


  拉斐爾,《多尼夫人》,1506

這位倒黴的夫人,被背後那細到不能再纖細的小樹苗給襯託的格外壯碩不說,圖裡各種珠寶戒指也都讓拉斐爾畫的極為肥潤。

這畫中的所有元素都洋溢著一種大隻動物被硬塞進小籠箱裡的酸爽。

 

嘖,我猜多尼夫人當時看到肖像成品後,一定有種日了狗的感覺。

 

 

=====我是【第二幅畫】的分割線=====


 大衛·貝利,《虛空自畫像》,約1651

要講的劇裡這第二幅,就是昨天發給你們【福利預警】中的那件作品。

昨天說了,在我今天發文前,誰在《妙警賊探》裡找到這幅畫就送新春禮包一份。

 

這幅圖其實平均每幾集就會出現,它是固定道具之一。

 

看截圖。



 

Yap~它就藏在孔雀FBI部門裡的辦公桌上,是他的電腦桌面背景圖!

 

這件是荷蘭十七世紀黃金時代的著名靜物畫家,大衛·貝利(David Bailly)在1651年左右所作的《虛空自畫像》。

 

「虛空畫」是一種起源於16世紀荷蘭萊頓城的一種特殊靜物畫。

 

Vanitas的起源與流派講起來話長,這裡就不多說啦,我知道你們懶著讀的。

(特別想知道的可以找圈主3年前在上海大學做的講座,那次的主題就是Vanitas)


 卡斯深·盧克,《含有查理一世與亨莉雅特的虛空畫》,17世紀

雖然背景學術分析很複雜,但要概括Vanitas畫的意思其實很easy。

 

那就是:人都是要死的。

就是現在不死,以後也要死。

 

更補刀的是,這種畫還會變著法的用畫中的一切告訴你,你死後,金銀珠寶家世美貌才華學識等等,那都統統帶不走。所以死了這條心吧。

#劉姥姥:世間一切都是空,死後一個大窟窿#


揚·維目勒,《虛空畫》,1654 

不過你不要看這種畫寓意兇殘又直白,但它其實當年賣得很好。

 

客戶群直擊有錢又愛顯擺自己有文化的17世紀人士。

 

這就跟現在大老闆們都愛喝茶彈古琴聊佛學一個意思:我雖然有很多很多很多(真的很多噢!)的錢,但我不俗啊。

嗯,就是要這樣大聲告訴全世界,老子是個有深度的有錢人。


 西蒙·德·聖安德裡,《虛空畫》,約1650 

所以,你們懂的得,當時有點逼格的人,家裡都要掛一幅虛空畫。

 

而作為當時畫虛空畫的名家之一,大衛·貝利不用求人地就給自己畫了一幅。


 

這是圈主見過最有意思的一幅Vanitas。

 

畫裡有著一貫出現在虛空畫中各種代表時間短暫,世事浮華的元素。

 

例如,剛被熄滅的燭火,開始凋謝的花朵,還有那漂浮在空中暗含「人如泡影」(Homo Bulla)之意的肥皂泡。


《虛空自畫像》桌角紙張細節 

在桌子右下角的紙條更是寫上了虛空畫的慣例主旨宣言:Vanitas vanitatum et omnia vanitas。(虛空的虛空,一切都是虛空。)

 

但讓這件作品獨一無二是那幾幅畫中畫。


 《虛空自畫像》畫中畫細節 

顧名思義,在這幅《虛空自畫像》裡的男人,就是大衛·貝利本人。

 

但畫家把自己畫進虛空畫不稀奇,他把自己畫年輕點兒也不稀奇(這年頭兒,誰又沒用過美圖秀秀呢是吧)。

稀奇的是他把年輕的自己畫成活的,然後把現今老年的自己又給畫成了死的。更好玩兒的是,他還順便把自己老婆的魂魄給招了回來,見證了這奇蹟的一刻。

 

有點凌亂了是不。

 

寶寶別怕,聽洒家來給你解釋。

 《虛空自畫像》大衛·貝利細節

圖中那個年輕硬朗的帥哥其實是大衛·貝利少年時的樣子。

他畫這件作品時已經67歲了,而小鮮肉手裡握住的那幅老年人肖像才是貝利當時真正的模樣。

這幅老年肖像也是真畫,現藏在波蘭華沙的約翰三世的王宮博物館裡。


大衛·貝利藏在波蘭的《自畫像》與《虛空自畫像》老年自畫像

在這幅肖像旁邊的美人圖,則是貝利已故老婆的肖像。

神奇(也滲人)的是,貝利還把她老婆的幽靈形象二次畫進了構圖中。

仔細看,她就若隱若現在高腳杯的後面。

#沒看到的都不是真心人!#


 《虛空自畫像》貝利夫人幽靈細節 

釘在牆上的兩幅手稿中,那件大鬍子老人,相傳是貝利的父親。

而調色板上邊的那幅則是與貝利同時代的荷蘭大師,弗蘭斯·哈爾斯(Frans Hals)的作品《彈魯特琴的小丑》。


《虛空自畫像》弗蘭斯·哈爾斯《彈魯特琴的小丑》細節 

哈爾斯這幅畫很受當年同僚們的歡迎,而私下就臨摹過此畫的貝利,更是愛得不行。

決定把這幅畫放進自己晚期最後一件大作的他,一定是哈爾斯的真愛粉。

#愛你就要和你的畫在一起!#


弗蘭斯·哈爾斯,《彈魯特琴的小丑》,約1623-24

說白了,這件《虛空自畫像》是老年的大衛·貝利對自己人生的一個總結與道別。

 

年輕時的自己,與年老時的自己,在這幅畫裡終於再次相逢。


 

這一生,有紅顏,有知己,有老父;

有美酒與珠寶,也有鮮花與黃金。

 

雖然人道自古難有千秋壽,

不過好在此畫此情能長久。



--祺四

【一些碎碎念】

 

1.

後臺有人一直催問1月21日那幅是什麼畫。

 

你們不要著急啦,每次都是老規矩,所有平臺上發出的新圖,都會在下一篇文章裡有介紹的。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在那玫瑰花園裡》,19世紀

這幅是19世紀學院派畫家,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Lawrence Alma-Tadema)的《在那玫瑰園裡》。

 

畫不大,也就半米寬,但畫裡的世界卻是無限的長。背後的海,無邊無盡,實在是好看的很。

 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埃拉伽巴路斯皇帝的玫瑰》,1888

但最好看的是散落在美人面上的那些花瓣。

 

塔德瑪畫花瓣乃是一絕,當年他畫那幅巨作《埃拉伽巴路斯皇帝的玫瑰》時,曾叫人從法國每周都運一車玫瑰花瓣來供他寫生。

 

他筆下的那些玫瑰花瓣活靈活現,比美人美,比真花嬌。

2.

鄭重推薦公眾號@ArtJeff。博主是當代藝術圈裡電商第一任,並一手開啟了微信藝術品拍賣大時代,圈裡人稱「阿特姐夫」。

 

那些喜歡當代藝術,且對現在業內行情感興趣的同學推薦關注~

 


3.

昨天發出【福利預警】後,看到你們在後臺紛紛留言。本來以為會開心送出一堆禮包的我,在點開後,忍不住男默女淚,傷心異常。

 

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在哪兒!

 

WHY?!這到底是為什麼!你們難道都沒看嗎!

#呸!都是偽粉!代替孔雀的腹肌鄙視你!#


 

這位@椒同學 還跟我說,你們居然有人跑到《妙警賊探》貼吧裡去問這幅畫在哪兒,有的甚至還懷疑它到底是不是真在劇中。


 嘖,你們這群連作弊的都答不出的人,太令圈主心疼了。

 

還有這位@Jianyi 姑娘,她聲稱把全六季都過了一遍,還是沒找到。


 

啊,這真是一個讓圈主黯然神傷的故事。

 

好啦好啦,那些在後臺留言題目太難,心靈受到重創的真愛們站起來別哭。

 

跟了圈主這麼久,第一次給你們要到福利,說什麼也要把禮給你們送出去!放心!

#為了讓真愛們嘗到王寶釧出寒窯的感動,我也是操碎了心#


禮物還是那個昨天沒送出去的大禮包。

由@漢物 製作的【福祿春節禮盒】!

 

禮盒裡有一堆美物:

 

福祿胸針,1枚

靈丹妙藥磁鐵,1雙

吉祥如意紅包,1疊

好學孔孟記事本,1冊

招財進寶福字,2張

滿堂生輝對聯,1副

花好月圓窗花,4帖

妙筆生花貼紙,1套

 

 

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贏取福利

 

第一個在本篇文章下留言。

(這份送給手最快來得最早的真愛)

第五十個在本篇文章下留言。

(這份送給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的真愛)

收集轉發此文章的截圖,集的最多截圖者得。

(這份送給最勤勞的真愛)

無所謂是你朋友圈誰的轉發,你逼你全家轉發截圖給我也ok,你偷你鄰居的轉發也ok。

放心,我只看數量,不看質量。

 

 

【活動截止日期】:

2月6日,過年前的最後一天。

 

至於那些不想坐等的土豪們,也可以戳底下的【閱讀原文】,直接購買。

 

Anyway,這次難度不大了吧。

#還不快都香我一個!#

這要是還沒搶到福利,可是不能再怪我了~

OK,閒話不多說,真愛們趕緊去留言!

 

咱們下篇文章見!

====我是畫風一變,不要臉廣告出場的分割線====


《八卦藝術史》,是祺四的第一本出版物。

寫的是藝術和八卦,講的是人心與人生!

迄今已賣了10萬冊!

現已登陸京東、亞馬遜、當當網

這是一本你泡妞勾搭、美術館裝腔、

讓你瞬間bigger than bigger的必備讀物。

本刊一切內容,除【旁聽藝術史】和導覽信息外,均屬原創。

如欲轉載,請聯繫告之。

郵箱:topfloorart@126.com

 

 

相關焦點

  • 《妙警賊探》需要重新啟動
    已知的美劇《妙警賊探》需要重新啟動!該劇的創作者JeffEastin在推特上說,他和「孔雀」,「我們計劃帶回《妙警賊探》的明星馬特·波莫進行了一次很好的交談。所以如果這集真的重新開始,它會首先出現在Disney+上中嗎?現在還不清楚這集什麼時候會回來,但是卡司的《妙警賊探》很快就會重聚!周四晚上8點StarsInTheHouse輸油管道通道,該劇的卡司將參加LGBTQ青少年項目TheTrevorProject的活動,做慈善並在該劇臺前幕後談論老事情。
  • 《妙警賊探 第六季》生活小雞湯
    《妙警賊探》雖然是承接著《貓鼠遊戲》,但其實並沒有《貓鼠遊戲》那麼讓人感動、發人深省,這部長達六季的美劇來來回回都在販賣那幾個元素,以至於拍到第六季不得不急急在第六集就結束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實在編不下去了。劇情單一、人物臉譜、邏輯漏洞是這部劇六季都沒能克服的問題,不過,這裡面的每個人,還是靜靜地走進了大家的心裡。
  • 《妙警賊探》今日全劇終 故事結局引人猜想
    騰訊娛樂訊 北京時間12月19日,美國USA電視臺的刑偵犯罪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將正式迎來大結局,在播出了6年之後,這部由「孔雀」馬特·波莫(Matt Bomer)和蒂姆·凱迪(Tim DeKay)聯合主演的劇集,終於將正式跟觀眾「訣別」。
  • 《妙警賊探》裡雅痞賊與萌探員,演繹高智商罪案對壘,看點一連串
    然後就是普通的戀愛套路已經不算新鮮,反而是男男組隊的題材大受歡迎。美劇出產在這方面也一點沒掉隊,用一部《妙警賊探》賺足看點。這劇裡的看點一,在於選擇了警匪類題材,這類型題材可以說是經久不衰,因為觀眾都有解謎題的欲望,所以只要邏輯清晰,故事精彩,警匪劇集總是沒錯的。
  • 主創傑夫·艾斯汀透露《妙警賊探》「復活」有望
    《妙警賊探》(White Collar)真的要回歸了?
  • 《妙警賊探》最終季和「孔雀」回來啦
  • 組圖:美劇《妙警賊探》計劃重啟 「孔雀」馬特波莫有望回歸
    他在推特中透露此事已與原主演馬特波莫(Matthew Bomer)討論過,後者也轉推點讚。據悉,《妙警賊探》於2009年首播,2014年收官,共六季,主要講述一名詐騙高手與逮捕他的FBI探員搭檔合作破案的喜劇故事。新浪娛樂訊 近日,編劇Jeff Eastin透露美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計劃重啟。
  • 《妙警賊探》回歸首播 孔雀:結尾解釋所有懸念
    而在北京時間11月7日,他領銜主演的刑偵喜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第六季將正式在騰訊視頻開播,這也是全劇的劇終季。>>>點擊進入騰訊視頻英美劇頻道,觀看《妙賊警探》第五季對於《妙警賊探》這部電視劇,馬特·波莫感慨頗多:「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部電視劇是迄今為止我演的時間最長的,它真的讓我實現了『演員』這個工作所賦予的含義,我會永遠感激這部電視劇的主創們,是他們給了我扮演這個角色的信心,《妙警賊探》將永遠是我職業生涯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妙警賊探》計劃拍續集 原班人馬演員將於線上重聚
    《妙警賊探》計劃拍續集 原班人馬演員將於線上重聚  近日,美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的編劇傑夫·艾斯汀在社交平臺發文,透露該劇計劃重啟拍續集,表示此事已與原主演馬特·波莫討論過,隨即後者也轉發點讚,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悉,原班人馬也將於近日在線上重聚,或將正式宣布劇集續訂的消息。
  • 《妙警賊探》或拍續集,眾主演有望回歸,距離最終季已六年
    5月7日,《妙警賊探》主創傑夫·艾斯汀在某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最近跟主演馬特·波莫有一場很棒的談話,計劃帶回《妙警賊探》,有望拍攝續集,一時間引發了眾多影迷的期待。傑夫·艾斯汀同時引用了《妙警賊探》中某個角色的臺詞,表示"做夢是免費的,而拼命是另一回事",告訴大家是時候去拼了,馬特·波莫則也在評論區回復了傑夫·艾斯汀。
  • 美劇《妙警賊探》計劃重啟拍續集
    近日,美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的編劇傑夫·艾斯汀在社交平臺發文,透露該劇計劃重啟拍續集,表示此事已與原主演馬特·波莫討論過,隨即後者也轉發點讚,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悉,原班人馬也將於近日在線上重聚,或將正式宣布劇集續訂的消息。
  • 「妙警賊探 第六季」影評
    所以對我來說,生活大爆炸算一部,豪斯醫生算一部,老友記、老爸老媽浪漫史也算一部,然後,現在這部妙警賊探終於也到了最後一集。 最後一季快開播前放出了三張簡直帥死人的海報。看到主打的「最後一票」的標語,實在是很感慨。 倒數第二集最後的下集預告裡,放出了第一季兩個人初見的場景。然後,Neal絕望地舉槍。然後,某人被抬進了救護車。
  • 《妙警賊探》主演馬特-鮑姆出櫃 感謝伴侶孩子
    《妙警賊探》男主角馬特-鮑姆正式宣布出櫃  搜狐娛樂訊 (文/阿公) 在《妙警賊探》(White Collar)中飾演尼爾(Neal)的男星馬特-鮑姆(Matt Bomer)於某人道主義頒獎禮上正式出櫃,在獲獎感言中感謝了他的同性伴侶以及三個兒子
  • 《妙警賊探》有望拍攝續集,主創在社交媒體公布具體細節
    妙警賊探計劃拍續集《妙警賊探》有望延續?該劇主創Jeff Eastin發推稱:最近跟主演馬特·波莫有一場很棒的談話,「我們計劃帶回《妙警賊探》。」
  • 《妙警賊探》男星馬特·波莫正式宣布出櫃
    美國男演員馬特·波莫(Matt Bomer)的私生活一直以來都很好地被保護在公眾視野範圍外,不過日前在參加斯蒂夫·蔡司人道主義獎頒獎儀式上,這位《妙警賊探
  • 《妙警賊探》計劃重啟拍續 主演親自蓋章
    馬特·波莫轉發編劇原文近日,美劇《妙警賊探》(White Collar)的編劇傑夫·艾斯汀在社交平臺發文,透露該劇計劃重啟拍續集,表示此事已與原主演馬特·波莫討論過,隨即後者也轉發點讚,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悉,原班人馬也將於近日在線上重聚,或將正式宣布劇集續訂的消息。
  • 《妙警賊探 第六季》美好的前四季
    《妙警賊探 White Collar》追了六季,本周全部劇終。這是個不太火但我超喜歡的一部美劇,特別是前三季有時還會翻出來回味。看著大結局Neal以自己的方式終於Free,心裡隱隱有些失落。有時當編劇讓劇情的發展衝擊到你的心裡底線時,就會情不自禁地覺得,還不如直接夭折在美好的前四季,那感覺更好!
  • 豆瓣高口碑美劇推薦三:絕命毒師,妙警賊探,絕望的主婦
    該劇曾多次奪得美國單周收視排行榜冠軍,並橫掃美國各大頒獎典禮上的多個獎項。《欲望城市》是莎拉·傑茜卡·帕克、金·凱特羅爾等主演的美國電視劇。該劇是發生在紐約曼哈頓四個單身女人身上的故事。她們都事業成功,都時髦漂亮,都已不再年輕卻自信魅力四射。她們共享彼此間牢固的友誼,也都面臨共同的問題:在這充滿欲望和誘惑的都市裡,尋找真正的愛情和歸宿。而弄不清楚的是到底是情慾還是色慾?
  • 《妙警賊探》「孔雀」馬特·波莫攜高顏值新作《最後的大亨》歸來
    ↑ ↑  關注 美劇迷最新美劇資訊及時掌握追美劇的小夥伴們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一部劇——《White Collar》(妙警賊探
  • 《妙警賊探 第六季》道不同不相為謀
    妙警賊探第六季嘎然而止了,留給愛他很多觀眾無盡的遺憾,但好在結局也給人無數的遐想。你可以認為尼爾最後改過自新在法國夢想的殿堂中保護文物,你也可以認為尼爾又開始下一次目標繼續他雅賊的生涯。在我看來他的選擇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