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處於妊娠期的媽媽們,往往都對孕肚的發育格外關注,畢竟孕肚裡孕育著鮮活的小生命,可以說孕肚是母嬰聯繫的重要媒介,因此,肚皮上的種種變化總是逃不過媽媽的眼睛。
孕媽發現自己的孕肚和別人有差異,醫生感慨:上懷吐、下懷尿
閨蜜彤彤懷孕後,就開始了自己的養胎歷程,經歷了小半年的煎熬,小寶寶總算挺過了孕早期,彤彤的孕肚也開始慢慢顯懷了。
本著對小生命的敬畏心,彤彤沒天都會拍照記錄孕肚的變化,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彤彤猛然發現自己的孕肚形狀和早期時有了明顯差異。
似乎自己的肚臍開始下移了,而且孕肚也略微有些下墜感,起初彤彤也沒太在意,可後來卻發現,身邊其他孕媽的孕肚似乎都比自己要「顯高」些,這是怎麼回事?難不成寶寶在腹中的發育有異樣?
彤彤趕忙帶著滿肚子的疑惑去諮詢自己的婦產醫生,醫生聞言一樂說:
「別緊張,就是上懷和下懷的區別,寶寶檢查過了,好得很!」「上懷下懷?這還能有啥區別,不都是懷孕?」彤彤不解的質問。「老話說,上懷吐、下懷尿,這種區別還蠻大嘞,後期你就知道了……」果不其然,沒過2個月,彤彤就讀懂了醫生當初那句話的含義,原來上懷肚的寶媽胎兒位置頂著胃部,孕早期孕吐會很嚴重。
相反,下懷肚的孕媽孕晚期胎兒發育足夠時,會壓到膀胱,會出現尿頻情況,這種尷尬彤彤總算是親身體會到了。
上懷肚和下懷肚有啥區別?這些「孕感體驗」很遭罪,沒一個好受的
1)上懷胃遭罪
上懷則代表著胎兒和胎盤的紮根位置處於宮內上方,隨著寶寶的發育,會盯著胃長,所以往往上懷肚孕媽整個孕期都會「孕吐」,吃不下、喝不下,妊娠反應尤為嚴重。
上懷肚孕媽還會有「假性缺氧」的表現,因為胎兒位置靠上,所以總感覺喘氣費勁,其實只不過是生理反應罷了。
2)下懷腰受罪
下懷則代表胎兒在宮內下方紮根,孕早期的妊娠反應較輕,但到了孕晚期,胎兒的迅猛發育會壓迫腰部以及周圍器官,導致孕媽出現胯骨疼,恥骨疼,腰疼,尿頻等情況。
這些壓迫感會影響到孕媽孕晚期的生活狀況,出現夜間難眠,起夜頻繁等現象,十分煎熬。
孕肚形狀由紮根位置決定,外力無權幹預,但卻能科學緩解不適感
一般來講,所有的不適都是由於胎兒發育引發的,因此胎兒長得越壯,媽媽越遭罪,這在老人眼裡可能是好事,畢竟大胖小子是老人心中的惦念。
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科學孕育合理孕育,避免巨大兒的出現才是正確的妊娠方式,因此孕媽們要學會科學搭配孕期飲食,讓胎兒合理髮育,緩解因胎兒過大而導致的生理不適。
孕早期吃好孕中期吃少孕晚期吃飽科學的孕期飲食法則,是母嬰健康的前提,別忽略了。
在這裡推薦孕媽一份孕期食譜,其中為不同體質,不同孕狀的媽媽們準備了不同的營養搭配食譜,能很好的調節孕期胃口,做到長胎不長肉,保證營養供給,共享母嬰健康。
寶媽們,你是上懷肚還是下懷肚呢?你有出現孕期不適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