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總今日(7月30日)證實,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已在晚間19點24分病亡,終年98歲。
臺媒:臺北榮總醫院被李登輝辦公室「封口」,消息指李已昏迷北京時間28日晚至29日凌晨,兩岸社交媒體就瘋傳「李登輝死訊」,但臺灣三立新聞網隨後報導稱,李登輝創立的「臺灣團結聯盟」發表聲明,澄清此為「假消息」,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也表示是「假消息」。
臺北榮民總醫院29日上午稱,李登輝身體狀況確實不理想,仍在醫院接受治療。29日上午,有多家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副領導人賴清德以及「行政院長」蘇貞昌取消原定行程,改往醫院探視,待了大約40分鐘離開。當天上午,「東森新聞雲」報導稱,有媒體在李登輝住處翠山莊外拍到李登輝夫人曾文惠在旁人的攙扶下走出家門,搭車離開的畫面,報導稱,曾文惠後抵達臺北榮民總醫院。
據公開資料顯示,李登輝,祖籍福建永定,於1923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曾在日據時期使用名字「巖裡政男」。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於1988年接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並在任內公然鼓吹「臺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2000年,李登輝下臺,2001年被國民黨開除黨籍。2013年10月,他再度拋出其「臺獨」論述,稱臺灣和大陸是所謂的「國和國的關係」。
雖然早已下臺,李登輝一直不甘寂寞,也始終不願遠離政治。其「媚日」和挺「獨」的立場廣受詬病。2018年,李登輝同島內「獨派」共同成立「喜樂島聯盟」,企圖搞「獨立公投」,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曾發表社評痛批,「喜樂島聯盟」只會造就災難島,不會有喜樂島。所謂「喜樂島」,只是吸食「臺獨」鴉片後所產生的幻覺而已。
2018年6月,李登輝又再次竄訪日本,出席1945年衝繩戰役「臺灣人戰歿者」慰靈碑的揭碑儀式,並叫囂「日臺」要合作對抗大陸,遭到島內外輿論的強烈譴責。「中華海域漁業權益協會」理事長莊苓宗對此批評道,李登輝赴衝繩發表的「日本與臺灣合作對抗大陸在東海與南海的活動,推動『臺日』間的軍事交流」等言論,透露出李登輝妄想勾結日本,破壞兩岸關係的醜惡嘴臉。
2017年7月,臺灣天空傳媒曾以「歷史大審判!誰是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為題進行網絡票選,讓島內網友票選出心目中「臺灣歷史的罪人」。結果李登輝、蔡英文高居前兩位。
此前,對於李登輝多次鼓吹「臺獨」的言行,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這充分暴露了他錯亂的歷史觀、可恥的殖民奴化心態以及頑固堅持「臺獨」主張、破壞兩岸關係發展、離間兩岸同胞感情的險惡用心,已經引起了兩岸同胞的強烈憤慨。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出賣民族利益者絕無好下場,終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在其最新著作《餘生》一書中表示,蔣經國看上他,是因為他有日本人的特質,對工作有責任感、誠實做事、不說謊。真的如此嗎?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今(19)日投書《中國時報》直指李登輝完全沒有武士道精神,也缺少日本文化中應有的忠誠,他一生都在背叛、欺騙。到了晚年,李登輝選擇在日本而不是臺灣的歷史中留下定位。
張亞中撰文指出,李登輝一生都不誠實,沒有責任感。李登輝曾驕傲說,他是用血書宣示加入日本皇軍。他效忠過日本天皇,加入過共產黨,後來又背叛同志,加入國民黨,因緣際會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但他卻讚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軍國主義曾為臺灣帶來災難。
他可以為了鞏固在國民黨內的權力而高喊統一,也可以為了政治影響力而與黑金結合。當他站穩國民黨籍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職位時,卻對摧毀國民黨向來不手軟。卸任以後為了自保,轉以「臺獨」教父自許。他經常將「臺灣人的悲哀」、「臺灣主體性」掛在嘴邊,也曾經幻想做「臺獨」教父,然而他卻同時高調地對日本殖民所為諂媚,譏諷慰安婦是自願的。
張亞中分析,李登輝在晚年時,一方面用「我不是我的我」來逃避面對真正的自我,一方面不斷以媚日言論來向日本輸誠。李登輝尋求的是自己在日本史上的歷史地位,因此,他選擇為日本的殖民侵略塗脂抹粉,決定要在釣魚島主權領土上「捍衛日本天皇的利益」。
張亞中進一步指出,李登輝可以完全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其信仰與忠誠。在其餘生,他為了向日本證明他比日本人更日本人,不惜踐踏臺灣人民的尊嚴,更為了向日本輸誠表忠,也不再主張釣魚島列嶼屬於臺灣。李登輝已經決定放棄做「臺獨」之父,而轉為將臺灣作為他向日本歷史輸誠祭祀的獻禮。他自己清楚地知道,他一生的「德行」與作為難容於中國史,但是他在意的是,可否在日本的歷史中留下一些肯定的文字。
張亞中評論表示,李登輝可以選擇對其歷史定位進行投機式的操作,但他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尊,每一次背信忘義、不知羞恥的言行仍能得到泛綠人士的支持,甚而為他緩頰,問政請安者依然絡繹不絕,並引以為傲。臺灣的公廟特別多,忠孝節義更是民間價值的支柱,試問,如果我們的社會可以容許李登輝如此德行,那麼臺灣的善良價值還剩下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