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明到「深淵巨獸」:有一個牧師「看」到了黑洞的生與死

2020-12-24 漱玉博言

一顆大於太陽兩倍的恆星,當他們耗儘自己的全身燃料,面臨死亡的時候,便會在「引力坍縮」過程中擠壓自己,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形成向內的壓力,最終直接形成一個黑洞,使得原本的外貌全部消失,只剩下了中心的「核」。

這就是黑洞的形成,頗像是一個光明的象徵,在死後卻化作了無盡黑暗,將自己曾經所釋放出來的光明,原原本本的吞咽到不知名的地方去。

黑洞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一抬頭,它就在我們頭頂之上,只是中間隔了太遠太遠的距離,它可能看得到我們,但是我們永遠也看不到它,對於許多了解科學的人來說,可能會普遍的認為黑洞是屬於20世紀的發現,可是,早在一七八三年,一個牧師並且兼職了哲學家的約翰·米歇爾,就已經開始對恆星的內部引力以及形成的物質進行了一定的推測,為黑洞的無盡吸附做了最初的猜測,並且表示即便是光那樣的速度,也無法逃脫黑洞的桎梏。

約翰·米歇爾

不過這樣的想法偏離了當時科學研究的主流,雖然幾年後科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對於當時米歇爾的概論很感興趣,也提出了一定的想法,但由於新理論的推行——「光將不受引力的影響」,使得這個理論概述被遺忘。

直到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誕生之後,「極大的質量集中到一個足夠小的空間中,時空曲率將會變成無限大。結果便是時空中會出現一個「奇點」,那裡的引力強到連光也逃不掉。」的論點被提出來,這是愛因斯坦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結論,他當時也並不怎麼相信這樣的「奇點」。

幾十年過去後,天體上的重大物質又再度掀起了被研究的狂熱浪潮,在物理學家的逐漸承認,「奇點」逐漸站上了舞臺,「黑洞」也成為了愛因斯坦理論中一個不可避免的結論。黑洞可以吸附物質,不只是遺失在宇宙空間弄的石頭,更是有我們人類無法觸摸到的一些物質和光線粒子。

也就是說,當恆星死亡之後,隨著坍縮材料變得越來越緻密,其中心的引力場也會變得異常強大,等它再度進行變化和不斷坍塌聚集的時候,一個連光也無法逃脫的臨界點到達,在這種情況下,宇宙中的深淵巨口——黑洞便誕生了。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圖片來源:ESO)如果你能親眼目睹黑洞吞噬恆星的場面,那有可能是巨獸吞咽義大利麵的樣子。最近,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儀器,來自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由於這顆恆星離黑洞太近了,科學家們將這一過程稱為「義大利麵化」。其實,黑洞並非是一個洞,而是恆星將能量逐步開釋完全後,因壓力而逐步坍縮組成的一個天體。
  • 人類首次神秘拍到黑洞到底看到了什麼?首個中型質量黑洞:是太陽的...
    人類探測到首個中等質量黑洞:是太陽的142倍 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研究顯示,約70億年前,質量分別為太陽的66倍和85倍的兩個黑洞,在發生激烈碰撞後,形成了一個新的中等質量黑洞。這也是人類迄今探測到的首個中等質量黑洞。
  • 魔獸世界懷舊服:牧師1到60練級攻略和天賦選擇
    40級以後,你應該洗牧師生涯中的第一次天賦,然後把點數全部投入到暗影系,將「暗影形態」點出來,在後續的等級中再次把點數投到戒律系,還是優先點滿「魔杖專精」。在有了暗影形態之後,你的輸出手法就變成了下面這樣:a.套盾;b.心爆;c.給目標上痛d.打兩到三個鞭笞;e.使用魔杖擊殺怪物。
  • 【玩轉周一】關於放置英雄那些事(牧師篇)
    (以10星為例)幽暗:卡爾瑪 1個堡壘:奧瑪斯、艾米麗 2個深淵:克羅斯 1個森林:羅薩、維薩 2個黑暗:至今是塊處女地(小怪不算)0個光明:基爾克、貝爾蘭 2個一共是8個牧師英雄,在58個英雄當中,牧師這個職業佔比達到了13.79%,5個職業當中,算是一個最低水平吧。平均的話也要11.6個。
  • 看過了黑洞'打嗝',看過了黑洞'噴射',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了黑洞真身! !
    從時速300公裡的木星大風暴,到相當於地球900米深海壓力的金星大氣壓。人類越來越多認識到,地球家園之外,是一片毀天滅地的殘酷世界然而,這些冰冷殘酷的天體中,最讓我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一個我們從來都看不見,摸不著,卻如同深淵幽靈一般的天體,它就是黑洞!
  • 刷了一整天的黑洞,到底是怎樣一個宇宙巨獸?
    對於這類黑洞,我們已經有了較好的了解,我們相信它們是大質量恆星演化的最終產物。按照估計,銀河系大約有千億顆恆星,其中大質量恆星壽命比較短,多數應該都已經演化成黑洞,銀河系中估計大約有1億顆恆星質量黑洞。目前人類在銀河系中只探測到幾十顆這類黑洞候選體,其中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麒麟座V616離我們大約有3000光年。
  • 為什麼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他的數學工作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引力論的不可避免結果。安德裡亞·格茲和萊茵哈德·亨澤爾共享了另一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尤其可怕的理由有三。如果你掉入一個恆星死亡時形成的黑洞,你將會被撕碎;同樣地,所有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仿佛永遠都是飢腸轆轆;以及,物理定律在黑洞內不再適用。
  • 《來自深淵》「每個人的靈魂都是一個深淵,當人們往下看時,都會覺得暈眩」
    最初被《來自深淵》吸引是因為它的名字——「每個人的靈魂都是一個深淵,當人們往下看時,都會覺得暈眩」,這當然是一個文藝版本的解釋。而更簡單粗暴的名字緣由是這樣的:它是一個一層一層向深淵探險的「挖礦番」。《來自深淵》的世界觀設定非常奇妙,一個名叫阿比斯的超現實架空世界(一個坑)吸引了無數的探窟者(憋問我為什麼不叫探坑者),探窟者們根據自己可以達到的「坑」的深度被分為了不同等級,最膩害的探窟者等級叫做白笛。老司機們都知道,凡是有點冒險色彩的番劇主角大都有著要麼不凡要麼神秘要麼悽慘的身世,這番當然也沒免俗,女主角莉可便是失蹤在深淵的白笛萊莎之女。
  • 【恩典見證】呂代豪牧師做客《魯豫有約》講述從殺手到牧師的人生!
    甚至有網絡傳言說馬英九是呂代豪牧師帶領信主的,當然這一傳言有待商榷、未必真實,但的確讓人看到呂牧師可謂是逢人傳福音。不過比起語言來,呂牧師本身生命的改變是更有力量的見證,可謂是「事實勝過雄辯」。馬英九曾論到呂代豪牧師說:「從竹聯幫殺手,到慈眉善目的牧師,呂代豪收刀入鞘表明:受刑人、更生人,青少年朋友、家長、社會工作者,呂代豪具有可借鑑的意義。
  • 不小心掉到黑洞會發生什麼?一文看懂黑洞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
    黑洞無疑是宇宙中最為神秘的物體之一,在數位科學家的努力下,我們對黑洞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黑洞的誕生宇宙中的恆星大多是由氫組成,就像我們的太陽,氫含量達到了約百分之75。氫通過核聚變合成氦,並且釋放大量的能量,這種能量會以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
  • 奧特曼:行星級的四位巨獸,巴休蒙吞噬星空為生,圖四毀滅銀河系
    奧特曼:在我們的印象裡面,雖然怪獸體型都非常的龐大,不過對於奧特曼來說也不過是同一個體型級別的存在,然而卻有下面四位行星級的巨獸,就連體型龐大的奧特曼在他們面前也如螻蟻一般大。第一位就是我們的迪格羅布,他差不多相當於一個月球的大小,奧特曼在他面前就像人類在怪獸面前一樣渺小。
  • 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一個黑洞「打了兩次嗝」
    當黑洞發現了新來的物質,就會再次開始「進食」,並同時噴射出巨大的粒子束,但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們宣稱,首次捕捉到了同一個黑洞有兩次向外噴射粒子束的現象。這兩次「打嗝」相距10萬年,證實了超大質量黑洞具有休眠以及甦醒的循環活動周期。
  • 巨石強森對打三大巨獸,全程高燃爽到爆炸
    如果你是好萊塢大片或者怪獸片的死忠粉,那千萬別錯過今天要說的這部——《狂暴巨獸》Rampage看強森跟這三頭怪獸從頭打到尾,還真是驚險刺激全程無尿點。這部巨製從各種角度看都是極盡宏大之感。影sir給你掰著手指頭數一數,在本片中既有全球巨星巨石強森,還有基因重組後的巨獸,更有巨獸毀滅城市的巨景場面。
  • 坎城獲獎微電影《黑洞》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故事梗概:公司職員查理在加班時,意外打出一張印著黑洞圖樣的紙,在紙杯掉入黑洞並被拿出來後,他發現了黑洞神奇的功能,開始他用黑洞拿到了售賣機玻璃後的商品,開始有了其他想法,他用黑洞,打開老闆辦公室的門,並一沓一沓的拿出了保險柜裡的錢,為了夠到更裡面的錢,他把整個身體都鑽進保險柜,固定"黑洞」的膠帶鬆了,紙張掉在地上,影片在查理敲保險柜的聲音以及印表機工作聲中戛然而止
  • 凝視深淵: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公布!再次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它是光得以逃離黑洞的最近距離,所以事件視界之內是無法被偵測到的,有如漆黑一片,故名黑洞。事件視界的存在,使黑洞無法被直接觀測。不過,黑洞周圍卻有著一圈可被觀測的物質。這些物質圍繞黑洞高速旋轉,形成了一個圓盤,天文學家稱它為吸積盤(accretion disk)。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和宇宙中其它的天體一樣,黑洞也有大有小,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往往可以主導一整個星系的運行,幾乎所有的星系中心都存在著這樣一個星系級的黑洞。就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吧,中心就存在著一個星系級黑洞,人馬座a*。
  • 黑洞的三維形狀到底是什麼樣的?黑洞的二維照片是如何拍攝到的?
    一轉眼人類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黑洞到底是什麼樣的,它是球嗎?還是一個二維的洞口?正面反面一樣嗎?上面看下面看有區別嗎?圖:簡單的黑色圓盤,似乎周圍有一個環,這是對視界的一種過度簡化的描述。最古老的插圖是簡單的圓形,黑色的圓盤,擋住了它後面所有的背景光。為什麼當時的學者會這麼設計呢?想想黑洞的性質就知道了。黑洞的質量非常大,體積非常小,以至於它表面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
  • 如果進入黑洞會怎樣?會穿越到另外一個世界嗎?
    黑洞按照質量可以劃分為三種,首先就是原初黑洞,這是猜想中可能存在的黑洞,它們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初期,應該廣泛存在於宇宙深空中;其次是恆星級別的黑洞,這類黑洞是最常見也是目前被確認存在的,由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後形成。
  • 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了?如果人掉進黑洞,是否會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接下來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黑洞外都不會有任何人知道,在掉入黑洞前五分鐘,你已經成功穿越了事件視界,並進入了黑洞內部。此時,周圍的環境將徹底變暗,而你的內心會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絕望,在丟入黑洞前一分鐘你的移動速度明顯加快。但由於受到重力加速的影響,你的頭部和腳步卻被引力相反的方向拉伸。
  • 當你被吸進黑洞時會死嗎?結局令人意外
    大多數人對黑洞的了解差不多是:黑洞吸一切,連光都能吸收,所以它是黑色的。什麼是黑洞呢?簡單來說它是一顆死亡的星球,它的引力強到任何東西都無法擺脫。不過這個星球要夠大,因為恆星死亡時會轉化為兩個方向,質量大的恆星死後變成黑洞,小的則變成中子星。黑洞形成後,會不斷吸收周圍的物質,這樣黑洞的質量會不斷擴大,有的黑洞質量達到太陽的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倍。世界之大,什麼腦洞都會有,肯定有人想過:我們靠近黑洞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