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是怎麼回事?

2020-12-22 鄉下小土著

在冬天裡下雪是最正常不過了,上段時間裡各地都迎來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使得冬天的味道十足。不過在這其中發生了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一些地方裡在下雪的同時居然打雷了。按說雷聲是在驚蟄之後才會逐漸的出現,寒冬臘月裡是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如果出現了按照農村的說法,這將會發生一些奇怪反常的事情。

在農村人們給這個叫做「雷打冬」,因為很少出現,也就有了許多的農諺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臘月打雷,遍地是賊」,甚至還有「臘月打雷動刀兵」的說法。通過這些俗語中可以看出來,都描述這冬天裡打雷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不利的,預示著來年可能出現自然災害和歉收的情況。

實際上一年四季打雷,都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只不是冬天裡比較難以見到。如果冬季天氣偏暖,暖溼熱空氣勢力比較強,當遭遇到強冷空氣的時候,暖溼熱的空氣就會被迫抬升,造成對流加劇,因此就會出現「雷打冬」的現象。另外還有這樣的說法,「冬天打雷雷打雪」,冬天打雷說明空氣溼度比較大,這時候很容易造成雨雪的天氣。

今年冬天的溫度整體比較高,儘管大部分區域都已經降水降雪降溫,但溫度下降得並不是太多。現在已經處於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了,但一些地方卻下起了雨。說明今年是暖冬,這時候如果遭遇一場冷空氣,出現「雷打冬」的現象就很正常了。

在古代的講究「天人感應」,認為打雷是不祥之兆,因為科學技術不發達,因此才有了諸多的說法。其實,冬天裡打雷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在雲南因為受到海洋的暖溼空氣的影響,冬天裡也經常會出現打雷閃電的現象,當地人已經見多不怪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冬天打雷雖然是正常的現象,這也說明了當前的氣候很不穩定。很容易出現一些氣溫極低的寒潮,和大量降水降雪等惡劣的天氣。寒冷的天氣來得太遲,春天的時候出現「倒春寒的」機率就會高一些。如果出現,勢必會對農村生產帶來影響,莊稼受到凍害之後,後期很難獲得高產了。其實這正好來提醒我們做好防範,避免這些災害的發生。

其實這些年來隨著大氣候的轉變,經常會出現暖冬的情況。冬季裡不像過去那樣寒冷,雨雪也少了許多,這也是值得注意的事情。但大可不必過於的憂慮,現在的農業技術相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自然會有應對的辦法。

相關焦點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明天立冬,「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冬天打雷為啥不好
    像大家所知的「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意思是說,如果立冬落雨,整個冬季天氣就很糟雨雪較多,而無雨則會導致一冬乃至來年春天發生乾旱,這對農民都是不利的,不得不防。就下雨來言,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且常伴有雷聲,但打雷一般在春夏時節,尤其夏天,有時聲音還特別響,不免讓人為之一驚。但冬天好似不常聽見。
  • 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你見過冬天打雷嗎?
    導語: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你見過冬天打雷嗎?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老一輩人常常說的「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呢?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今冬多地打雷,有啥說法嗎?
    摘要: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今冬多地打雷有啥說法?文/農夫也瘋狂目前正是春節,今年的春節和往年有點不同,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像過去那樣去走親訪友,給親朋好友們拜年了,只能是被迫宅在家裡,以簡訊、電話等形式來代替拜年。
  • 冬天下雨又打雷,農村俗語說:十個牛欄會九個空
    因為農村俗語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可能會映射到年景的好壞。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真的嗎?又該如何解釋這一自然現象呢?一:「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意思是什麼呢?在農村,冬天打雷,俗稱雷打冬,很容易出現十個牛欄九個空,牛死掉的壞年景。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說法呢?
  • 最近這幾天下雨多,農村人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什麼意思
    之前好多人都說今年會是個冷冬,不管怎麼說,就目前的氣溫來看好像還不一定,因為最近這幾天,我們北方這裡下了好幾場雨,今天倒是晴空萬裡,但家裡的老人都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不難理解,就是說入冬之後如果還打雷下雨,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預示著今年冬天可能會出現極端氣候,導致家裡的牲畜都不能很好的成長。
  • 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
    打雷在古代神話傳說中,是由於雷公電母打擊所致,打雷後風伯雨師就會行雲布雨,但是在古代帝王眼裡就是很重大的事情,會讓閻王爺一些佔卜師算上一卦,看看吉兇,這『打雷』一般出現在『驚蟄』後,提前打雷更是讓古代人震驚,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就是那個年代描述的景象,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話啥道理知道嗎
    農村的很多俗語也是和天氣有關,畢竟農民種地也是和天氣有著很大的關聯,因為農民主要是以種地為生,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造成莊稼欠收,農民的收成自然就會降低,有的時候遇到惡劣的天氣,還有可能造成絕收,所以說,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古人也是通過俗語來判斷未來的天氣會是什麼樣,所以對於一些俗語也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那麼在農村有句俗語叫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
  • 有人說:2021年是「六猴奪糧,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
    導讀:有人說:2021年是「六猴奪糧,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猴子是非常聰明的靈長類動物,要說來,猴子與我們人類關係還很密切,猴子一般生活在深山老林中,靠大自然的果實來生活,猴子可愛的形象,機靈聰明的個性,也被排入到十二生肖中,十二生肖種排名第九位,與生肖羊和雞相鄰。
  • 寒潮預警 明後天杭州早晨氣溫降至冰點冬天真的來了
    別了黃葉,別了秋天,杭州這回真的「冬」了。  寒冷的冬天,來了。  半夜「冬雷陣陣」的小夥伴:  我還不想與君決  昨天的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講述昨天凌晨1點左右那「冬雷陣陣」的故事——  「剛入睡不久,震耳欲聾的雷聲把旁邊那位嚇得不輕,整個人都跳起來了,大冬天的聽到如此給力的雷聲也是頭一遭。」
  • 立冬圖片朋友圈說說配圖 關於立冬的詩詞諺語描寫冬天經典詩句
    立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面對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漸藏的蕭殺景象。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經典的吟誦感懷,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最美的冬天。  九、宋代範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十、明代劉基《立冬日作》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雲氣漫成虹。
  • 冬天打雷預示著來年自然災害會是真的嗎
    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古時戰事平凡,瘟疫時有發生,就是臘月不打雷,仍然避免不了天災人禍,既然臘月出現了異常的天氣現象,在人們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怨天怨地,也是情有可原。回憶當年非典,也有許多人指東道西!
  • 老人說「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瑞雪兆豐年」,這句諺語應該每個人都熟知,意思是冬天下大雪預示著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科學依據是,下大雪說明天氣冷,雪水將土壤中的蟲子、蟲卵凍死了,沒害蟲侵食莊稼了,第二年糧食一定增產,是一個豐收之年。昨天是農曆正月十一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之後,預示著天氣將越來越暖和了,萬物復甦,春暖花開。
  • 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是啥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十個光棍九個倔」又說成是「十個鰥夫九個怪」,前一句被說成是後一句的變體,雖然在意思上差不多,但還是稍有區別。農村人說倔,指性格固執,也指性子很直,說話不會拐彎,與人打交道時態度很生硬,也愛抬槓,你說東,他偏要說西,你上山,他偏要下河,與這種人交流比較吃力。而農村人說怪,指人的性格孤僻古怪,喜歡獨來獨往,不與人合群。
  • 立冬到了,「乾淨冬,是髒年」是什麼意思
    作為四節八時之一,立冬在24節氣中的地位很重要,因為它標誌著冬天的開始,立為「建始」之意,季節變遷更替,天氣和潮汐容易發生劇烈變化。在古代,立冬的前一天還被稱為「絕日」呢,凡事講究和具有眾多忌諱的。在農村,絕日做事會有諸多不利,因此大事勿用。牽扯到新建開工、出行上任、以至於嫁娶結婚都要有所避諱,當然這些觀點並沒有科學道理,我們千萬不能偏聽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