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喜歡萌寵的都關注了哦,你呢?
中國臺灣當地生長著一種狗狗,和大陸的「中華田園犬」長得差不多。它們曾經也被人叫做「土狗」、「米克斯」(Mix),由於半野生品種的原因,導致臺灣土狗經常被忽略,常被當作雜種犬來對待。然而,就在前不久,這種狗狗卻成為了臺灣人的寶貝。
經過臺灣畜犬協會及臺灣土狗的愛好者們長達20年的努力,臺灣土狗終於在2015年於義大利米蘭召開的世界畜犬聯盟(FCI)全球會員國大會上被世界看到,獲得70多個會員國代表投票認可,正式更名為「臺灣犬」(Taiwan Dog),成為代表臺灣的全球新興犬種之一,為臺灣人民爭光!
(圖擷自《臺灣畜犬協會Kennel Club ofTaiwan》臉書專頁)
如今FCI認證的「臺灣犬」一名讓它們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臺灣犬成年雄犬體長約48至52公分,重約14至18公斤;成年雌犬體長約43至47公分,重約12至16公斤。目前根據臺灣畜犬協會統計,全臺經過FCI認證的純種臺灣犬只有7000隻左右,未來,繼續維持純正健康的血統是首要任務。
(FCI公布的臺灣犬構造圖)
屬於中型犬的「臺灣犬」,擁有三角形的頭部、尖耳朵、杏仁眼、公狗腰及鐮刀尾,與大陸的中華田園犬如出一轍。
在維基百科上,對於「臺灣犬」的描述是:
臺灣犬(英語:Taiwan Dog),臺灣特有犬種,起源自臺灣高海拔地區原住民飼養的獵犬,是南亞狩獵犬的後代,屬於一種半野生的品種。他們非常適應臺灣崎嶇不平的地形以及茂密的叢林,現在大多作為狩獵犬、護衛犬、特技犬、搜救犬、或者是陪伴犬。
然而,與「臺灣犬」極為相似的「中華田園犬」的描述卻是:
中華田園犬亦稱土狗、笨狗、小黃或旺財,並不是某一種具體的犬種,而是一般泛指分布於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以中原為中心的低海拔的漢族集聚地的狗,品系很多,並非單一,在生物學上沒有準確的定義,此名稱的提出一般用於寵物或小動物保護。
在當今中國寵物這個社會圈,人們喜歡把那些雜交的狗狗叫做串串狗或者土狗。她們沒有牧羊犬、牧牛犬、工作犬、救援犬、居家犬等等的名頭,和城市裡的寵物狗們生活得天壤之別。
在很久以前,人們都喜歡土狗,因為從小就飼養土狗,小時還一起睡,土狗既忠誠又能打,是看家的好手。那會大家都住平房,院子裡養只土狗很愜意。俗話說的「狗不嫌家窮,子不嫌母醜」就是指的土狗!它是我們看家護院最好的朋友
但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寵物狗從外國的引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家護院已經成為歷史。養狗成為一種消遣的樂趣!土狗也隨之被淘汰...特別是當下,棚戶區的改造,經濟的發展。很多主人住進樓房,它們成為拋棄的對象!每當棚戶區拆遷完,很多土狗成為流浪狗,它們都不願離開,還在等著那個「曾經的主人」
中國土狗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也是我們中國社會的悲哀!
請不要傷害它們。
土狗是一個被時代拋棄的產物,
與流浪動物一起常常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
願所有的養狗人士,養狗與攀比無關、與炫富無關、與國度無關、與血統亦無關.
也許真的等到中國土狗瀕臨滅絕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起它,曾經的記憶裡.